关于教育的一些看法(一):传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批判——对资分析

关于教育的一些看法(一):传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批判——对资分析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教育机器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反面,自己的幽灵。

  (本文为个人意见,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主义、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成分,如有错误敬请指出)

  关于教育问题,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列宁,毛泽东,甚至赫鲁晓夫,都是相当重视的。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就提出要“将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列宁则提出学校要“宣传共产主义的一般原则”,在俄共19年党纲中,也能看出苏共对教育的要求是让更多的人识字、看书;毛泽东则发展巩固了《宣言》的要求,对选拔制度进行了一次革命,取消了原有的高考制度,转而以生产作为考核指标。

  但是,在理论方面,马克思主义谈到的教育问题大多是对内容而非形式的关注,而今天对这两方面的探讨都非常重要,不仅是对资本主义的教育的批判,而且是对过去的社会主义的教育的批判与对未来的要求,要解决现在的问题,更要解决向何处去的问题。

  (一)

  1、 当代教育是再生产关系的一部分

  教育在表面上是上层建筑,是从属于国家的。然而,教育在当代也确实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环节。

  马克思和列宁所处的时代,所看到和了解到的景象,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初期,大量无门槛的劳动力的廉价使用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教育对于无产者更多的是负担,而不只是多余。资产阶级并不需要他们有什么思考,只要他们能够工作就可以了。

  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的趋势增加,阶级斗争的发展不只使工资历史性地提高,也提高了工人的觉悟;机器的发展与更大规模的运用,周期性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破坏与重建,自由主义全球化的进程,总之,工业向劳动力廉价地区转移;而在原来的发达国家中,由于这种迁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而对普通劳动者的要求提高,对技术工人以及文化人的需求相对以至绝对的提高,因而对教育的要求从再生产资产阶级及其侍从逐渐转向了再生产更听话的劳动者上。于是,教育体系就从脱离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逐渐成为了生产关系中的重要一环,并且是再生产生产关系的重要一环。

  当代教育系统,就劳动力的再生产,或者说,就其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而言,它生产的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使劳动力变得更服从规矩,变得更加符合资产者的口味,至于职业能力反而是次要的了。

  资产者将税收交给资产阶级的国家,国家通过这个税收维持资产者的资产及其再生产秩序的同时,也用这些资产兴办公立学校;或者资产者向学生家长要钱组建私立学校。这个学校为资产者生产优质劳动力,好供资本增殖的同时避免反噬的命运。

  2、作为劳动力市场的补充,教育也具有劳动力市场的特性

  教育的作用是再生产劳动力,因此,劳动力之间的关系,劳动力和资本家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到教育体制。

  我们若把高级劳动者和知识分子、监工、小职员等单独划出一个中产阶层(小资产者为主)的话,那么,我们很快就会发现,中产阶级内部不仅是分层的,而且是广泛分层的;不仅是垂直分层,而且在水平方向也是分层的。

  资产者说,上层需要更优秀的人才,同时也要给他们更好的待遇;

  我们说,上层需要更优秀的奴才,声音更响(从而也就更滑稽)的传声筒,并从中培养资产阶级的接班人。

  无论如何,要在这垂直和水平的分层中进行筛选,就需要广泛地进行选拔,以进行中产阶层的再生产。

  而选拔就要比较,客观的比较就要量化,于是就要用数字,要用分数。

  于是,饥渴难耐的受雇者们为着提高自己的阶层,争先恐后地脱下自己的衣服供资产者挑选,好被选中以得到资产者的奖励。

  那么如何得到分数呢?就要进行测试。

  当然,测试也使得受试者的能力被限制在了测试以内,可能不符合资产者实际的需要,但是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只关心他们是否能用更少的付出买到更顺滑更体贴的劳动者。

  这种关系于是可以表述为:教育——测试——选拔——分工。

  失业劳动者之间的竞争从小学五年级甚至幼儿园就开始了。他们确确实实是失业,也确确实实是未来的劳动者。

  资本主义既然能夺走雇佣劳动者真正作为人的属性,那么,它为何有不能夺走童年呢?

  3、教育不只是单纯的商品生产

  尽管教育是一种生产,生产的主体是教师,对象是学生,而劳动增加的价值储存在学生的头脑里;但是,教育并不是商品生产,而是作为商品的劳动力的再生产,而这个劳动力是“自由”的,也就是说,他在为了生存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之前,是不属于任何个人的,当然也不能属于学校;即使在资产者的法律那儿,这些劳动者也是人而不是物,尽管很多这样的人在实际上已经被成功地训练为单纯的附属品了。

  一般的学校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不能“占有”学生,因此,教育行业的资本要得到增殖,就不能与买者进行商品与货币的交换,而交换的直接对象就通常只能是国家或者学生本身。因此才有了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的区别。

  其次,教师的劳动并不直接凝集在学生身上,而更多地是通过引导的方式进行教育的。在提高工人素质和采用更新机器这二者之间,资产者往往更多地选用开支更少的后者;教育系统也是这样。相比于提升教师的水平,衡水模式往往是更更优的选择。

  其三,这种生产所加到学生上的价值,不只是知识,而且还有意识形态。

  4、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统治

  行政政权、意识形态和武装,是任何一个阶级进行较长久的统治的必要条件:政权保证了统治的具体途径,意识形态保证人们的精神服从统治,而武装则在根本上保证了一切统治的实现。而当代学校教育就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一个最普遍而最典型的表现。

  统治阶级进行意识形态统治的主要特殊机关,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同国家一样,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随着阶级对立的发展而变化的。希腊奴隶主的庄园、中世纪的教会、古代中国的官学和私学,都反映着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及其国家机器的统治

  资产阶级的教育体系,当代的学校,却有一个特点:它使教育世俗化、普遍化了。尽管这种世俗仍然是资产阶级的世俗,然而它却为向前更进一步提供了条件。更多地人开始读书写字,从而提供了进一步加以思考的条件。

  但是,这种世俗化的学校本身也强化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因为它是世俗的,所以它在通过课本与作业,而且主要是通过考试制度传授并巩固资产阶级的思想的同时,又以实践的形式加以确定。资产者说,分数和金钱是努力产生的,而学生在他们之间的竞争中验证了这一点,从而相信努力就有回报,从而相信资产者的财富是他们自己努力得来的,从此开始拼命地为资产者卖力。

  其次,竞争这一自相残杀互相倾轧的关系及其附属品,大量地增加了学生对于分数的投入,也就相当于减少了学生属于自己的时间,从而使得学生难以进行进一步的系统的思考。(熬夜和沉迷游戏也是这个原因)

  但是,这种关系同时也存在着自我否定的成分:竞争关系对他们的压迫使得学生开始不相信资产者的那些美妙的词句,因为这丝毫不能改变他们的现实,更别说改变他们的未来了。资产者吹出的肥皂泡一碰到窗户限位器就自动地破掉了。

  资产者不希望学生们意识到这种关系,而要改变这种关系,就必须要破坏竞争与选拔;然而他们所有美好的词句也都是建立在这二者之上的。他们陷入了无穷的自我否定,拆东墙,补西墙。他们能做的,就只是稍微弱化这个矛头,或者转移矛盾。

  总之,他们给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强加的意识形态与实际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了。教育机器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反面,自己的幽灵,而这两面都是要被破坏掉的。

  资产者们!你们放心吧!由于有这层机器掩护你们,你们还不至于那么快被消灭;这种机器被打破之日,只能是你们被消灭之时。



www.haizi.name
责任编辑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