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禅解——沁园春雪破解系列

六盘山禅解——沁园春雪破解系列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清平乐:六盘山
193510月,毛泽东42岁)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长征千难万险,惊天地泣鬼神,历史上没有过。中央红军血战腊子口,打掉长征中的最后一个“雄关”,登上六盘山,胜利在望。毛主席不禁豪情万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破题。

毛主席说:“文章要有中心思想,最好是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来,也可以说是破题。”、“一切较长的电文,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现在新闻学上称为‘导语’,亦即中国古人所谓‘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唤起阅者注意,使阅者脑子里先得一个总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

天高云淡:

六盘山上的景象,毛主席登上六盘山的观感。

南飞雁:

鸿雁传书,常言道家书值千金。

这儿寓意为胜利的预兆和喜讯,具体讲来就是上面的“天高云淡”:

打过腊子口,登上天高云淡的六盘山,就是胜利的曙光啊,胜利在望,……

果然才过十天,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

毛主席说:长征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告终。

望:

《沁园春雪》中也有“望”:望长征内外,……。但是毛主席在陕北的塬上是看不到长城的。

诗词,毕竟是文学艺术,想象力可以展翅翱翔。

毛主席在六盘山上是不是真得看到了南飞雁,无关紧要。

望断:

出处在秦观的踏莎行:

桃园望断知何处

秦词、苏跋、米书,成了著名的郴州三绝碑。

lang="EN-US" readability="0">

或许很少人知道,没有毛泽东主席,就没有苏仙岭三绝碑的发现与保护。

19603月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到南方视察,接见了原郴州地委书记陈洪新。会谈中,毛主席两次问到三绝碑的保护情况,并侃侃而谈,介绍讲解了秦观作词的历史背景和该词的艺术价值。

毛主席说:古时候,郴州这个地方是一个蛮荒之地,是一个谁都不愿意来的地方。宋朝有个秦少游,很有才华。经苏轼推荐,应召进京,当过秘书省正字和国史编修官。后来,因为新旧党争的牵连,屡遭贬谪,最后削官去职,于绍圣三年流放到郴州当老百姓。秦少游因为怀才不遇,含冤被贬,满腹牢骚。但是,又没有地方讲,后来,他就写了一首词,叫《踏莎行·郴州旅舍》。这首词写得很好,写出了他被削职后那种凄楚难言的隐衷,把那些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冲突中有才华有抱负的爱国知识分子报国无门、不堪排挤打击的情怀,描写得淋漓尽致,所以很有名。

接着,毛主席还琅琅有韵地背诵了《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残阳树。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毛主席一字不漏地背完这首词后,继续讲道:这首词在文学艺术上是很有价值的,苏东坡很喜欢,特别喜欢最后两句:"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把它写在扇子上,天天看它读它。秦少游死后,苏东坡非常悲痛,在扇面秦观词的后面,写下了"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的跋语。后来,著名书法家米芾把秦词、苏跋书写下来传到郴州。郴州人为了纪念秦少游,把秦词、苏跋、米书刻在碑上,史称三绝碑。秦少游死后166[南宋咸淳二年(公元1266)],南宋有个叫邹恭的来郴州当知军,再把原碑拓上,转刻在苏仙岭白鹿洞的大石壁上,这就是今人所看到的"三绝碑"

他嘱咐到:这块碑是很有价值的,是我们国家在文学艺术上的瑰宝,要很好地加以保护。

陈洪新书记回到郴州,马上召集地委负责同志开会。会上,陈洪新书记对大家说了毛主席的谈话。大家纷纷表态,要认真执行毛主席的指示,不辜负毛主席的期望。

其后,陈洪新书记专程到郴州师专请教古汉语教授单泽周先生。会谈后,大家才知道三绝碑就在苏仙岭白鹿洞上面。随后,单泽周先生与地委领导一同前往苏仙岭。在丛丛荆棘中,人们发现了三绝碑。所幸三绝碑尚存完好。

(百度)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知何处。

破题。

桃源:

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着令人神往的理想社会,是本词的主题思想。

古人的理想社会是大同世界,孔子在《礼运大同篇》描述得很生动。

青年毛泽东说:

大同者,吾人之鹄也。

习近平指出:

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

张宏良老师如说:

大同梦想,从东方文明诞生那一天起就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永恒梦想。

桃源,其实就是大同世界,是大同世界的形象思维,意境意象……

楼台:

亭台楼阁。

津渡:

渡口;

月:

月色,夜色……

望断:

望,盼望,期望。

断,不连续,禁绝,没有,如断水、断流等。

望断:

望不到,望眼欲穿也望不到,与“绝望”意境相通……

秦观的踏莎行,是可以积极解读的,这是后话,详情见:

永远在路上——秦观的郴州旅社禅解

问题来了:

打过腊子口,登上六盘山,明明是胜利在望,怎么却说望断?望不到……

望断南飞雁,描绘的是之前的心境,敌人太过强大,我们太过弱小,随时都有被歼灭的危险,九死一生,向死而生……

有诗为证:

念奴娇:井冈山
19655月,72岁)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

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

五井碑前,黄洋界上,风物都如昨。

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
一声狮吼,万怪烟消云落。

向死而生大柏地

——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

吴宁一202281

八一建军节,

怀念毛主席。

一生大柏地,

大柏地一生。

火中生莲大柏地,

向死而生战士勇。

长缨在手为国酬,

中流击水遏飞舟。

大柏地禅解: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看不到希望:

望断南飞雁。

最典型的当数最惨烈的湘江之战,中央红军一下子损失过半,血染湘江……

综合起来看:

望断南飞雁

打过腊子口,登上六盘山,这就是长征以来望眼欲穿的胜利曙光……

原来望不到,现在望到了,欢欣鼓舞;

原来有多绝望,现在就有欣喜,对立统一……

望断,衬托欣喜、欢欣鼓舞,反面激发出信心百倍、豪情万丈,为末句打下伏笔: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望断南飞雁——沁园春雪破解系列

同样是“望断”,意境完全不同。

秦观的“望断”,感情凄婉,满腔愁绪,失落悲愤。

桃源,世外桃源,只不过是传说,秦观却望眼欲穿,以此来回避矛盾,消极避世,只不过官场失意,受到些挫折和打击而已。望眼欲穿也望不到,徒增愁绪……

毛主席的“望断”,首先透露出了长征的艰苦卓越。

长征尽管只有一年,身在其中的红军会感到很漫长因为时间是相对的。

爱因斯坦说:“你在一个漂亮姑娘旁边坐了两个小时,却觉得只过了五分钟;你紧挨着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炉只坐了五分钟,却觉得过了一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共产党人有必胜的信心。……

毛主席率领红军为穷苦人打天下,天下为公,迎着困难上,不屈不挠,向死而生,惊天地泣鬼神,最后不光“望断南飞雁”,迎来了胜利的曙光,而且“何时缚住苍龙”,打败日本鬼子和蒋介石反动派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相比之下,秦观的“望断”,结果是“砌成此恨无重数”,成了第一流的婉约派作家。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砌成此恨无重数”与“何时缚住苍龙;

杜鹃声里残阳树金沙水拍云崖暖 ;

"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秦观的那点挫折和冤屈,哪能与毛主席相比呢?!……

毛主席把冤枉和委屈看作一种有益的教育,当作一种锻炼,砥砺意志、信念。

经历了这些魔难,毛主席的:

理论思想更加的成熟了,

革命信念更加的坚定了,

斗争意志更加的坚强了,

伟人胸襟更加的宽阔了。

毛主席说蒋介石和王明都是很好的反面教员。

重返天之阳刚——重阳禅解之一

毛主席年青时曾与肖子升一起利用暑假游学,走遍了五个县,没有花一个铜板,以此来读“无字天书”。

其间,他们到过沩山密印寺,佛教禅宗沩仰宗的祖庭。

小和尚法一微笑地问:“你们为什么要这样身无分文地走呢?”毛主席回答说:“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草根百事可做。有道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毛主席在三落三起中,坚定革命志向不动摇,战胜冤屈,德性一下子高了,如鲤鱼跳龙门……

道是在逆境中修的,德是由苦难里成的。王善人说:天加福是逆来的,逆来的是德。若是遇着逆事,自己立不住志,那就半途而费了。我说小人也有好处,是挤兑人好的,从反面帮助人。像岳飞是秦桧助成的,关公是曹操助成的,……(附录53

毛主席熔铸古人诗词而化用,推陈出新,总是能透出冲天之志,古为今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不到长城非好汉

长城这儿是指北上抗日的目的地。

万里长城,千年不倒。是世界十大奇迹之一。1987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可以想象,两千多年前,修建长城是何等的艰难,因为那时生产力很原始,只能靠人力,其实也是“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韩毓海教授说:“关于长城的最好的文章——《当中国修建长城时》,就是捷克人卡夫卡写的。卡夫卡所说的 “修建长城的人”,就是能够从人类整体利益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动的人,正是从这样的角度出发,他们方才能够为整体、为未来做出巨大的牺牲,并心甘情愿地付出沉重代价。

正是在挥汗如雨的共同劳动和牺牲中,他们发现了历史,发现了自己,发现了“中国”、发现了“中国人”,发现了“精神”。

而他们的牺牲与代价,就是这样凝成了“中国”、造成了人类和中国历史、造成了人间奇迹,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附录101

这么讲,全文应该是:

不到长城修建长城,非好汉……

北上抗日,正是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就是好汉,必成“风流人物”……

登上六盘山,胜利在望,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北上抗日的目的地必将到达,北上抗日即将展开,红军必成好汉,风流人物……

作为胜利者,总要盘算和总结,就像做生意赚了,忍不住喜悦的心情去盘算成本和盈利。

毛主席说我是靠总结吃饭的……

屈指行程二万

扳手指计算,长征的行程加在一起大概两万里。

毛主席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说:“斯诺先生,我给你讲一讲我们红军长征的统计数字,它是触目惊心的。我们红军一共走过了368天,有235天是在白天行军,十八天是在夜间行军,剩下的一百天,每天都在打仗,而且有十五个整天是在打大决战。我们一共爬过了十八座山脉,其中的五座大山,是终年积雪。我们渡过了二十四条河流,经过了十二个省份,占领过六十二座大小城市,突破了十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还打败、躲过、胜过中央军各部队。我们顺利地开进和闯过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它如同巨龙般在高山与大河之间奋飞。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说:(长征)每天行军71华里,即近24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以说近乎奇迹。

中央苏区本来有三十万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伤亡惨重,长征的时候近十万。湘江之战损失过半只剩下三万。张国焘扣住一半……登上六盘山的,只有区区八千人。

这么一盘算,似乎就完了。

区区几千人马的疲惫之师,缺衣少粮,缺枪少弹,……“如掉光了肉的骨头架子”,朱德悲伤地说。所以蒋介石认定是强弓之弩末,总觉得不堪一击,……

看看毛主席怎么破局?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红军的军旗在六盘山上迎风招展,斗志昂扬,不屈不挠,威武雄壮,潇洒浪漫,标志着红军胜利地登上了六盘山,胜利在望,……。看似写景,其实寓意为红军必将胜利地完成长征而保存了革命的火种,……。

再次描写登上六盘山。

上次是毛主席个人观感,而这次是整个红军的浩大场面;

上次是胜利在望,而这次更是胜利后的展望,豪情万丈,信心百倍;上次是承前,这次是启后……

今日长缨在手

在毛主席眼里,这支经过长征锤炼的红军队伍却是“缚住苍龙”的“长缨”。打败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何时缚住苍龙!

古代称皇帝为“真龙天子”。苍龙,凶神恶煞,象征反动派统治集团。

长缨,缚住苍龙的长绳子。红缨枪的枪头上缚一圈红缨,就是象征着缚住“苍龙”的长缨,……

延伸扩展开来就是把握真理和根本,必能战胜艰难险阻而取得胜利。有道是:

但得本,

不愁末!

习近平指出:

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

认识真理,

掌握真理,

信仰真理,

捍卫真理。

明摆着,毛主席手里并没有所谓的长缨长缨完全是象征,……

毛主席的这样的远见和信心可以追溯到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打出了自己的旗号,毛泽东,一介书生,被逼上梁山,开始了军事生涯,……

有诗为证:

西江月:秋收起义
1927年秋,毛泽东34岁)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秋收起义一开始很失败,五千人锐减为八百人,士气低落,逃兵很多,……

毛主席却说:我们现在力量很弱,好比是一颗小石子。但是我们这颗小石子一定能打破蒋介石这个大水缸。

毛主席不光不杀逃兵而且发放路费,说:革命需要自觉。

三湾改编等毛主席把旧式军队改造成人民子弟兵,开天辟地第一回,成了星火燎原的火种……

下井冈山后连遭失败,林彪等觉得悲观失望,问:红旗还能打多久?毛主席满怀信心地回答: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每次反围剿,都要面对数倍、乃至于十倍的敌人,毛主席都是这样充满信心、用兵如神,……

有诗为证:

鱼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1931年春,毛泽东38岁)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毛主席不光眼光远大,而且敏锐,能看到问题的实质。

毛泽东说: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叫领导。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毛主席作出了很多正确的预言,有人说毛主席是伟大的预言家。

就眼下来说,明明是一小群疲惫之师,毛主席看到的却是“缚住苍龙”的“长缨”,决计能打败日本鬼子和蒋介石反动派。这样的信心、眼光和远见,世上找不到第二人。

周总理曾对薄(一波)说,一波呀,毛主席下决心要做的事,你可以表示弃权,但不要轻易表示反对。在历史上,有几次,我曾认为主席的决策不对,表示反对,但过一段时间都证明他的决策是对的。以后我就谨慎了,不轻易表示反对了。但后来又有一次,我确信主席错了,我坚决反对,但在以后的实践却又证明是主席对的。

王震老人家临终时说:毛主席比我们早看50年。

……(附录22毛主席看得远 )

长征苦难,千锤百炼,熬过“望断”,淬火成钢,看似疲惫不堪的红军,已经炼成了缚住苍龙的“红缨”!

与开头的“望断”,前后呼应,点题,意境升华,升华为志:

言有尽,

意无尽;

志无尽,

行无尽。

毛主席一生都在困难绝境中,一生都在与困难作斗争,之后总是说再难也难不过长征……

日本必败,中国必胜!不仅仅是毛主席的信心,更是毛主席卓越的眼光、科学的预见。

不久,毛主席集中了9天时间写出了石破天惊的光辉著作《论持久战》,详细论述了抗战必胜,正确预见了抗战的进程,有力地驳斥了“战必败”,鼓舞了抗日的信心,折服了国民党,甚至是蒋介石,指导了整个抗日战争。

“《论持久战》这部光辉著作已列入了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之一。可记抗战首功。”(附录37吴鹏飞:)

《六盘山》是《论持久战》的精神先锋;

《论持久战》是《六盘山》的具体展开。

《六盘山》,一开始叫做《长征谣》,可见得是《长征》的姐妹篇。

比较一下《长征》和《六盘山》:

《长征》浪漫,在浪漫中总结长征、歌颂长征;

《六盘山》面向未来,豪情万丈,信心百倍。《长征》承前,《六盘山》启后。

《六盘山》的意境更高。张国焘磨炼和挤兑了毛主席。

《六盘山》是毛主席的得意之作,先后修改八次。

长征胜利之作的压轴戏则是《沁园春雪》:

既潇洒浪漫,

又豪情万丈,

千古风流词。

详情见:

沁园春雪禅解

http://www.haizi.name/Article/zatan/2018/12/396344.html

沁园春雪破解——改写《沁园春雪禅解》

吴宁一

20221027日发表整理



www.haizi.name
责任编辑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