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选择的不归路与第三次国运“豪赌”

日本选择的不归路与第三次国运“豪赌”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要从根本上削弱日本的战争潜力,就要进一步削弱日本制造业实力。中国的产业升级,可以顺带着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一、安倍晋三留给日本的遗产

  安倍走了,但安倍生前一直在极力推动而尚未完成的日本修宪,准备工作还在继续。

  日本国会第26届参议院选举10日举行,结果11日揭晓。自民党大获全胜,以自民党为首的修宪势力继续在参议院保持超三分之二多数地位。

  这是继去年10月份众议院选举,日本修宪势力取得众议院的三分之二多数之后,修宪势力向着目标迈出的又一关键步骤。

  根据日本修宪程序,修改宪法需要参众两院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之后,再经全民公投获得一半以上的民众同意,修宪过程即可完成。

  日本右翼势力努力了七十多年的修宪目标已经越来越接近实现了。

  安倍晋三对此“功不可没”。完成修宪,是安倍继承其外祖父岸信介的遗志,他走了,但修宪工作还在继续,甚至大概率会加速,日本在政治上继续没有安倍的安倍路线。

  安倍作为执政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安倍的经济政策已经破产,但后任依然在继承着没有安倍的安倍经济政策。

  那些说安倍经济学挽救日本经济的,最重要的理由之一竟然是安倍在任期间日本股市市值增长了多少。事实上,安倍经济学用饮鸩止渴的方式,把日本经济送上了不归路,才是真的。

  所以安倍意外死了之后,日本民众对他并没有一些“精日”表现得那么悲伤。

  2001年小泉纯一郎执政,实行放宽限制和结构改革等新自由主义政策,滋生了“富者恒富穷者恒穷”的新贫富轮回。安倍经济学进一步便利了大企业和富裕阶层聚敛财富。截至2020年3月,日本大企业内部现金留成高达470.84万亿日元(约合26万亿人民币)。而与大企业腰包膨胀相比,日本工薪层平均工资2012年11月为26.1547万日元,到2020年6月时是26.1554万日元,几乎没有增加。安倍经济学造成日本贫富差距增大。安倍经济学超发货币等政策明显牺牲了普通民众的利益。所以这次安倍意外而死,日本人很多都是持这样的态度:

  现任日本首相上任之后,赶紧提出“基于成长与分配好循环”的“新型资本主义”,更加重视分配,解决日本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上任开始就努力与安倍的经济政策切割。表态要对高收入阶层提高税收水平,以平衡贫富差距,但根本不可能实行,自民党公约中已经删除“金融所得课税”字样。

  安倍的后任已经与安倍经济学切割不了了。日本经济调节内部矛盾的空间已经很窄,后任已经没有太多办法,解决安倍留下的三大经济问题:严重依赖货币增发,政府债务规模不得不继续扩大,日本制造业竞争力持续衰退。

  这三个问题才是决定日本有没有未来的关键,这三个问题解决不好,能要了日本的命。

  当然,上述第三个问题不是安倍制造出来的,而是从“广场协议”开始,在美国的压力下,结合日本自己的失误,一步步积累产生的。安倍上任开始,面对日本失去的二十年,通过货币增发和政府大幅举债,来解决第三个问题以及国内消费疲软等问题,但第三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还产生了第一和第二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会死死缠绕着日本经济体,一直到日本经济窒息。

  中文互联网为了美化安倍,说安倍全心全意为日本民众谋福利,基本是瞎扯。安倍经济学,一脚把日本踹到了深渊,而且是很难再爬出来的那种。

  现在的日本首相,面对这三个问题,也是一筹莫展。虽然他在经济政策方面想跟安倍进行切割,但安倍的经济遗产太沉重了,想切割都不容易。日本现在依然在执行着安倍的货币宽松政策,即便是日元被做空,也没有停止。不是不想停,而是停不了。日本的债务规模已经达到GDP的266%,是美国的两倍以上,但债务规模却止不住继续扩张的步伐。日本政府一年收入60万亿日元,但支出却高达110万亿日元。中间的差额,从哪解决?只能靠增发日本国债。这么大的国债,谁能消化得掉?只能是日本央行出面。日本央行的钱从哪里来?只能靠开开动印钞机。

  这就是安倍经济学的“奇妙”之处,就跟毒品一样,虽然刚开始吸的时候很爽,但发现问题想戒,就没那么容易了。

  现在的日本,不得不继续日本政府继续发行国债,日本央行继续增发国币购买日本国债的安倍经济学,走没有安倍的安倍经济路线。什么时候能停下来呢?暂时还看不到希望。

  日本自己也知道,债务规模这么大,并且还在继续增加,早晚要出大事的。日本的货币超发和政府债务就跟富士山,虽然不知道具体什么时间喷发,但喷发是必然性事件。

  所以,日本的政客,焦虑感是很严重的。现在的焦虑感,还不是担心失去在亚洲的领头雁地位那么简单,现在日本的焦虑是生存问题。

  二、日本经济困境的深层次原因

  日本政府每年需要举债这么多,才能维持收支平衡。这本身就说明日本出现了很严重的财政危机。如果没有现代央行超发货币,日本早就出大问题了。历史上,爆发财政危机的国家,甚至要经历王朝倾覆的磨难,典型如大明王朝。日本现在是靠印钞机续命,维持一个发达国家的基本运转。2011年3月11日发生了日本福岛大地震,还导致日本福岛核泄漏,日本政府重建工作缓慢,时间过去了十年,还有很多福岛灾民没有得到安置,无家可归。让对日本政府特别抱有信心、地震后写下“一年之后,整个世界一定会惊诧日本重建的速度和勇气!立贴为证!”王局志安脸都被打肿成猪头三了。重建工作缓慢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陷入财政危机的日本政府拿不出那么多钱。

  日本政府为什么不能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了呢?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日本对于控制财富的富豪阶层,实行的税收照顾政策。二是日本的本土制造业,已经无法给日本创造出维持高福利社会提供足够的财富盈余。

  第一个原因,这是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难题。因为对私人资本如果征税高了,他们就考虑向外转移,到税收更低的地方去。资本成功地在不同国家之间搞起了税收竞争,把税收水平压在很低的水平。

  第二个原因,其实也是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要面对的问题,其实是第一个问题的另一个面。国家发达了,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跟着涨,影响到成本优势,所以就先把低端产业向外转移,接着再转中端产业,保留一部分高端产业,可以吸收高工资福利待遇的同时,保持高利润,维持着发达国家高福利生活的体面。但这样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高端产业的竞争力和控制力,能不能够一直维持。

  日本就维持不了,从家电、电子、通信、造船,日本手中的优势产业越来越少,日本创造社会盈余的能力越来越弱。现在最大的优势产业汽车制造业,又面临着新能源汽车的替代竞争。日本现有的优势产业,无法保证日本继续保持一个高收入国家的福利水平不下降。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2020年日本平均工资为38514美元,与30年之前比,日本平均工资增长4.4%,几乎没有什么增长。考虑物价因素,普通日本人的实际收入和福利水平已经在持续下降了。

  而且是日本政府依靠持续的增加负债,才能勉强维持住表面的福利不大幅下降。但增加的债务,最后谁来承担?

  日本的经济就是这么令人绝望。

  三、日本政客为日本寻找的出路是死路、不归路。

  安倍晋三任内,还能通过“打鸡血”短期内护住日本经济的面子,但里子一直被不断的掏空,就跟抽大烟的大烟鬼一样。

  日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走出现在的恶性循环?有,且唯一。只能向马克思求教,结束资本主义。否则,日本的资本主义不治之症,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是没有根治了。

  日本资本财阀和政治门阀当家,当然不可能自己革自己的命,所以只能靠继续输液吊着这条命的同时,寻找其他办法。

  又不想终结资本主义,还能有什么办法?日本政客认为还有一个办法:战争。

  这是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遇到不可解决的内部危机时,不约而同想到的办法,一战二战都是这么来的。为什么伟大导师列宁说“帝国主义就是战争”?实在是看透了资本主义的症结,而且是从头看到脚那种。

  这就可以回到日本为什么要拼命地修改和平宪法,从法律上彻底解封军国主义禁锢的问题了。这并不只是日本右翼政客对于历史“高光时刻”的执念,更是日本政客在感触到内部危机加重,又不肯触动资本的利益,给日本开出的药方。内部危机没法解决,又不肯刮骨疗毒,那就对外想办法,从外面抢劫,弥补内部亏空。

  只是,这个办法可行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二战就证明,战争的成本太高,通过战争抢夺资源和市场,实在不划算。而且,人类都进入核武时代了,大国之间通过建立核平衡维持脆弱的世界和平。时过境迁,这种办法已经行不通了。美国内心多么想发动战争对外抢劫,但也做不到。美国曾经表示不服,可自从打了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美国政府背上沉重债务包袱之后,最后不服也得服。美国布朗大学战争成本项目研究小组发布报告称,“9·11”事件后长达20年的战争使美国损失大约8万亿美元。

  日本的问题,在美国身上也同样存在。美国的债务规模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美国的印钞机开动速度也越来越快。虽然美国科技实力强一点,美元地位高一些,对外转移危机的能力更强,但美国一样逃不掉资本主义的制度诅咒。

  资本主义产生了民族国家,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战争对外抢别人,又不能让别人抢自己。但民族国家又是资本的束缚,资本喜欢在全世界自由流动。在资本眼中,国家利益是不得不花钱维持的“累赘”。所以,资本就希望国家就作为“守夜人”出现,只要国内的社会矛盾不激化到快要房倒屋塌的程度,不要干预资本快乐的赚钱。这就是资本为什么喜欢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原因。

  安倍经济学就是新自由主义。安倍能做那么久的日本首相,前提是安倍看透了日本的问题,善于迎合日本的资本财阀,实现了日本政治门阀与资本财阀的快乐时光。

  但这种美好是短暂的。安倍不能刀刃向内,就只能选择向外挥刀。于是,在实行安倍经济学的同时,政治上走上了复活军国主义的道路,再不回头。

  安倍应该是认为这是日本唯一的出路。

  美国跟中国的对抗性矛盾增加,也让日本看到了机会。

  四、美国的态度与日本的宿命循环

  日本要把军国主义从和平宪法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第一个障碍是美国。

  和平宪法就是在美国占领日本的时候制订的,要推翻和平宪法,也得美国同意。

  日本现在把修改和平宪法这件事喊得这么响,自然是得到了美国的默许。美国为了对付俄罗斯,就允许德国扩军;为了遏制中国,自然也会允许日本修改和平宪法。

  美国为了遏制自己指定的主要对手,不惜放出被自己锁住的“猛兽”。

  这件事也标志着,美国为了霸权永续,开始搬掉二战秩序的“基石”,解禁德日的战争机器。

  安倍贼就贼在这里,他很早就看透了这一趋势,赶在美国之前,就撺掇美国搞印太战略,渲染中美对抗。

  安倍日本实现国家正常化的希望寄托在中美关系走向紧张、对立和冲突上。最希望中美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就是日本了。

  通过美国遏制中国,通过中国消耗美国,日本火中取栗,最终实现正常大国、终点是取得“核大国”的地位。

  安倍已经把路给日本铺垫好了。我认为日本政客中,安倍是最阴的那个。没有给后任们留下太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安倍经济学祸害日本经济那么多年,把日本经济寻求其他解决办法的路给堵死了,也堵死了日本左转的路,日本只能沿着越来越右的路径走下去,一直到再次头破血流。

  这是日本的宿命。日本七十多年前就已经这么走过,赌国运失败了。日本以前的政客都没有走通。日本现在的政客,依然要走上赌国运的道路,也不可能走通。

  安倍走了,日本从政治到经济要继续走没有安倍的安倍路线,这是没有太大疑问的。

  美国同样不走正路。美国已经从反法西斯阵营,转入支持法西斯的阵营。乌克兰的纳粹现象,得到了美国的纵容和支持,正如二战之前,美国也在大力支持德国的纳粹和日本的军国主义一样。

  从1933年到1939年,在德国为二战做准备的6年时间里,美国杜邦财团与化学公司、洛克菲勒财团和美孚石油公司、摩根财团及它控制的电报电话公司、福特汽车公司跟德国签下了巨额订单。杜邦公司通过I.G.法本把氯丁橡胶和飞机防爆剂的技术卖给德国;美孚公司则卖给德国坦克润滑油的技术;美孚在德国设立的一家飞机专用汽油厂给纳粹德国发展空军提供了重要帮助;电报电话公司参加了德国新型飞机的研制,美国还向当时的德国提供了最先进的飞机发动机。

  对日本也是如此。在1932~1940年间,美国不仅给日本提供了大量的军事物资,还给予了大额贷款,1937年,日本从美国进口的军事物资占进口军事物资总量的54.4%,这里边包括了价值1.5亿日元的机床,以及超过550万吨的石油。以至于美国国会议员都表示,“请大家记着,日本杀死100万中国人的时候,美国就是帮助日本杀死五十四万四千中国人的帮凶。”在这8年时间里,美国出口给日本的铝、铅、石油、废钢铁、铜,分别占到了日本相关物资进口总量的18%、45%、70%、90%。尤其是在1937~1939这三年间,日本累计花费了5.1亿美元从美国进口军用物资和战略原料,而这些物资在进口总物资的比重上也将近达到了70%。

  所以,中国人根本没有任何必要对美国对日宣战感恩戴德。没有美国对日本的支持,日本的侵华行动很难持续。

  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但相似的情节又出现了。德国和日本又开始扩充军备了,同样是得到美国的允许和支持。

  二战后的秩序已经走到了尾声。

  人类又一次来到动荡的时代。俄乌冲突正式揭开了序幕。一切有利于削弱美国地位和实力的努力,都最终有利于实现世界和平。

  日本就在中国近旁,日本修改和平宪法,扩军备战,都是把中国作为主要假想敌的。日本在这条不归路上已经走得很远。

  2021年7月,日本副外相麻生太郎还公然称“日美必须共同保卫台湾”。

  2021年12月,安倍参加“新时代的台日关系”论坛,在演讲中公开表态“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2022年4月,自民党政调会关于国家安全战略的提案中,首次将中国定位为“重大威胁”,在军事上“呼吁各国共同钳制中国”,日本还要拥有打击敌国指挥中枢的“反击能力”,指向性明显。

  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日本政府打算“最快于今年夏季”,派遣防卫省现役官员“常驻台湾”。

  现在的日本不但把目标主要对准中国,而且已经不可能自己回头了。

  五、日本对我们最大的威胁以及实现和平的希望

  中国不能把和平的希望放在日本政客幡然回头上,而是要强大自身,只有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遏制美日联合把中国拖入军事战争的想法,具备打赢战争的实力,才能制止战争,为东亚延续长期和平。

  日本的准备不只是在国内修宪和增加军事预算方面,日本对中国的渗透也仅次于美国。一个安倍死了,国内那么多美化的,哭丧的,表现得比日本人还痛苦,这种现象当然不是自然形成的,背后是日本对中国长期的渗透工作发挥了作用。

  这种渗透严重到什么程度?1985年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日本光村图书出版社,诸事(株式)会社签订合作。1987年,与日本国际教育情报中心进行历史地理教科书互审,双方协定每年轮流进行教科书的相互审查。自此以后,人教社全面与日本东京书籍,日本望文社,日本教科书研究中心,与日本国际教育情报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等等官方机构及书社,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历史和地理的教材互审,几乎从来没有中断过。这样合作着合作着,日本教科书大量出现美化侵略、拒绝反省、妄图复辟军国主义的问题没有解决,中国新华字典里的“倭寇”字样倒是没了。

  日本在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前,就曾经对中国发起持续几十年的文化渗透。

  光绪八年,日本人冈正康,江南哲夫共同创办《上海商业杂报》,开始日本在中国办报。

  1906年日本人中岛真雄在沈阳创办了《盛京时报》,后在佐原笃介经营下,销量猛增到两万份。

  1919年,《关东报》在大连开始发行。1921年大连出现另一份重要的日本报纸《满州报》。1922年,《大同文化》创刊。

  沈阳则有1921年矢野勘创办的《奉天日日新闻》和《奉天每日新闻》。

  长春在1920年出现了《北满日报》。

  哈尔滨在1918出现了《极东新闻》,1922年,中岛真雄在哈尔滨创立了《大北新报》。

  有了这么多铺垫,才有了后来那么大数量的汉奸。从日本的长期准备看,“九一八”事变很难算得上日军“下克上”偶发事件。九一八事变之前,板垣征四郎在他的站前动员中就提到:“(中国)它是一个同近代国家的情况大不相同的国家,归根结底,它不过是在这样一个拥有自治部落的地区上加上了国家这一名称而已,所以,从一般民众的真正的民族发展历史上来说,国家意识无疑是很淡薄的”。

  中国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精神面貌,固然有其他原因,但与日本长期的对华文化渗透也当然有很大关系。

  结合历史,更容易看清楚日本的图谋。对于日本修宪解禁日本军国主义,我们保持高度警惕,但没必要对此恐惧。中日的国力,日本已经不是旗鼓相当的对手,我们的真正对手是日本的主人美国。既要防止日本刺激中美冲突,也需要防止美国把中国视线过度引向日本。解决了美国问题,也就大部解决了日本问题,日本问题是美国问题的附属问题。

  因此,对外,盯住日本,把防止日本进行“核武装”作为坚决不允许触碰的底线。日本触碰这一底线,中国就可以联合俄罗斯对日本进行一切手段的预防性打击。坚决维护钓鱼岛等领土主权,尽快解决台湾问题,扼住日本海上生命线,预防日本做对不起中国的事情。必要时,我们还可以提出琉球地位问题。

  对内,对于日本的渗透要进行遏制,对于日本(当然还有美国)对华各种以援助之名进行的渗透进行摸排。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中国对日本进行反渗透,分化日本内部。就跟毛时代那样,毛泽东思想在日本影响了大批认同中国制度,主张中日友好的年轻人。这些人形成为日本的左翼,对日本右翼形成了制约。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当年想通过安保条约曲线实现对和平宪法的突破,没有成功,就是日本的左翼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解决日本问题代价最小的方式。

  要从根本上削弱日本的战争潜力,就要进一步削弱日本制造业实力。中国的产业升级,可以顺带着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