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妥协求和平,慕尼黑上演了可耻可悲的一幕

以妥协求和平,慕尼黑上演了可耻可悲的一幕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1938年9月29日-30日,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法西斯意大利领导人墨索里尼和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在德国慕尼黑举行四国首脑峰会。这次会议史称慕尼黑会议,极其可耻的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了德国。

  捷克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国家,可以说是拿破仑战争的产物——拿破仑的侵略大军将民族主义扩散到了全欧洲。民族主义的浪潮在19世纪席卷全欧洲,并在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促使了奥匈帝国等多民族帝国的解体,产生了一连串的民族国家。

  但很清楚的是,无论在欧洲还是其他大洲,民族从来主要是文化,具体来说就是民族主义的产物。所以尽管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建立的民族国家竭力建立成那种纯粹的主体民族国家,却很难完全做到,大量的地区仍然主要由多民族混居。这就是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为什么会居住着数百万的德意志民族人口的主要原因。当然,一站结束后,《凡尔赛和约》在处置德国这个战败国时,确实也从剥夺其大片领土并分授其他国家的方式入手,借此避免德国变得过于强大。

  但有意思的是,《凡尔赛和约》签署还不到20年,和约用来制裁德国的条款反而成为了纳粹重新武装、扩张的口实。而这对于消解包括英国、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民众对于德国行动的不满,其实是有作用的。张伯伦、法拉第都是大国政治领导人,这样的“老江湖”之所以会着了希特勒的“道儿”,跟觉得和约处罚德国太严厉、存在亏欠德国的潜意识不无关系。

  就在1938年,纳粹德国已经吞并了奥地利。英法美毫无动作,似乎看不出这是纳粹德国即将掀起更大侵略行动的前置步骤。而在此前,德国和意大利援助西班牙叛军对西班牙共和国打响的战争,造成了连环式的人道主义灾难,但英法美还在坚持对西班牙共和国进行武器禁运。

  希特勒在当时正在进行一场冒险。在德国国内,分布在德国政府和军方的容克贵族、军人以及自由知识分子对希特勒对外政策相当不满,担心德国同时与英法美以及苏联交手,会换来比一战战败更加糟糕的结果。希特勒在纳粹党内也不乏权力觊觎者的威胁。但希特勒似乎拿准了包括罗斯福、斯大林在内的其他大国领导人的想法,那就是其他大国都还因各种原因陷入虚弱,不愿意陷入或过早陷入注定要带来巨大损失的战争,所以他只要表现得不惜一切追求有限领土目标,其他大国都会迁就他的无理诉求。

  不幸的是,他几乎每一次都赌对了。英国首相张伯伦是个能将丘吉尔等挑战者压制的政治高手,他确信希特勒会撕碎和平,但不希望那一天过早来临。他认为通过他的努力能够一步步的限制希特勒的行动,让对方背负许多道德、政治层面的束缚,从而在发起战争时变成孤家寡人。但张伯伦没有想到的是,或者说不愿意直截了当的去考虑的问题在于,通过吞并奥地利,侵吞苏台德区并最终鲸吞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的军事能力在一步步扩充,而在此过程中,希特勒可以提高其在纳粹党内以及德国国内的号召力。张伯伦推行的“绥靖政策”,塑造了一个更加狂野而凌虐的纳粹德国,并最终导致包括英国本国在内的同盟国诸国会在战争终于来临时付出惨重代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文化引进出版了英国小说家、皇家文学会会员罗伯特·哈里斯所著的《慕尼黑》一书。这本书是一本杰出的政治惊悚小说,展现了英国和德国的青年政治官员为了挽救和平,避免希特勒的扩张图谋得逞所展开的努力。

  全书的画面感很强,分别从英国外交部官员、张伯伦私人秘书莱格特,德国外交部翻译哈特曼的观察、体察和内心感受等角度,刻画了1938年9月27-30日的4天时间里,英国和德国权力高层在对待苏台德问题上的态度,以及因此展开的全方位博弈。

  哈特曼本人是反希特勒团体的成员,他本人能够获得希特勒召集的军政最高层的秘密会议的记录(从中可以反映希特勒对于战争的真实态度),有赖于包括德国外交部在内,德国政府内部各个体系中都存在反希特勒成员——所谓反希特勒团体,其实也是德国的爱国者,甚至是很强烈的民族主义者。但他们不愿意眼睁睁的看着德国重蹈一战战败教训,对于希特勒的野心有着强烈不满。所以,哈特曼等人希望能将上述秘密会议记录交给英国领导人,说服其放弃绥靖政策,对希特勒采取强硬政策,让纳粹的鲁莽扩张碰壁。

  《慕尼黑》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莱格特和哈特曼如何冲破重重险阻,最终让上述记录交给了张伯伦。哈特曼也见到了张伯伦,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的努力也是成功了。

  但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张伯伦完全不在意哈特曼冒着生命危险带来的机密情报——因为那些是他本人已经完全清楚的内容。而且,他不介意在拖延战争后,战争真的爆发,当然,他肯定没有估量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将如何惨烈,而且经过该次战争,不但德国,就连英国和法国也失去了世界级大国的地位。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书中提到,在达成《慕尼黑协定》返回伦敦时,张伯伦还在机场受到了英国民众的热烈欢迎。人们真心感谢这位老人帮助英国避免了战争,却没有想到他只是造成了战争延后,然后以更高烈度、更广范围的方式来袭。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慕尼黑》这本书再一次的证明了这一点。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