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派精英否定毛泽东时代的成就,抓住的一个主要理由,就是所谓的“普遍贫穷”。他们一直怨妇似的苦诉那时如何“吃不饱饭”、“挨饿”等,真是煞有介事!
这里首先要澄清的一个问题是:究竟什么是真正的贫穷?比如一个家庭,全家省吃俭用,集一切财力、物力,建造了新房,置办了车马、生产工具等,即使生活上苦一些,但那叫贫穷吗?同样的道理,一个国家,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积累了那样多的物质基础和家产,自主开发了那样多的尖端工业和科技成就,那叫贫穷吗?就只说毛泽东时代创建的核武库、两弹一星技术系统就值多少财富?更不说当时建造的一系例大型工业基地、还有全国农田基本建设等,将相当于多少财富?据有人推算,中国在1949—1979年30年间的基本建设总投入(资金和劳动力价值)就达3636万亿元 ,这么大的价值都作为固定资产存在着。这相当于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万亿元)的260多倍。这难道不是社会的物质财富吗?右派们大概对艰苦创业与贫穷、积累财富与消费财富的界限也分不清吧!
右派们所谓毛泽东时代的“普遍贫穷”、“吃不饱饭”,或许只是指生活方面的,但那也只是在“三年困难时期”才有过的现象,而决不能概括整个六、七十年代的人民生活状况。事实是,在“三年困难时期”之后毛主席和党中央更加重视农业发展,号召全国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改土造田等,从而根本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其成就是非常巨大的。突出地体现在粮食产量上,从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十七、八年的时间内全国粮食产量一直是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字,从1965年至1979年,全国粮食产量就由19452万吨增至33212万吨,14年间增长了71%,年均增长率达3.5% 。连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也承认:即使在“文革”时期,全国粮食生产也“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 “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六、七十年代经济发展的评价尽管是低调的,但这里仍然使人们看到:粮食产量在十几年间一直保持稳定、大幅度增长,无一年滑坡,这在迄今中国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完全称得上是一种奇迹!在人口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1979年全国人均占有粮食达684斤,这说明从此中国的粮食安全、吃饭问题历史地得到解决。虽然并不富裕,但绝大部分人达到了温饱。邓小平在1982年也说:“建国以来,我们做了一些事情,基本上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粮食达到了自给。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旧中国长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05页)请问右派精英们:当时全国人均占有粮食已达684斤,并且“基本上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这何来什么“普遍贫穷”、“吃不饱饭”之说!
有人经常举出那时有些农村生产队每个劳动日工值只有二、三角钱的事例,以说明当时农民的贫困。然而他们不了解当时生产队的分配大量是实物形式的,其价值折算低得不可想象。不要看那种每个劳动力二、三角钱的收入水平,但却能养得住一个家庭有四、五个子女、老少八、九口人的生活,并且有病能医,孩子能上学,还能建新房,更无什么不安全感。而如今,即使一个家庭每月2000元的收入,谁能维持一个八、九口人之家的温饱吗?更不要说看病、供学等问题了!
人们看到,正是在解散人民公社的1984年之后,由于农村集体经济垮了,生产资料和水利设施拆散了,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一度成为空白,由此导至粮食产量长期徘徊。1984年至2003年,19年的时间全国粮食产量才增加了2338万吨, 即由40732万吨增至43070万吨,年均增率只有0.4%, 这相当于文革期间的十分之一。到2003年全国人均占有粮食才670多斤,这比1979的人均数还低。请问右派精英们:你们把七十年代的人均粮食684斤叫“普遍贫穷”、“吃不饱饭”,那么改革24年之后人均粮食才670多斤,这难道比原来还有多大提高吗?至少说明改革前中国在吃饭问题上并不存在什么困难吧!
世界工业史说明,任何国家的工业化初期,都是一个投入大量资源、主要提高其生产能力的阶段,而在这时其消费水平和生活资料方面不可能有较快的增长。其间劳动人民的贫困和饥饿是普遍性的。指责毛泽东时代没有改善生活的右派精英们,不妨看看各西方大国在当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其国民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吧!
以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为标志,到十九世纪中叶,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其工业化的进程。在这期间和之后,欧洲各国劳动阶级在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榨下、经受了什么样的痛苦和灾难、有多少人饥饿和死亡,这在历史上是不乏记载的。例如恩格斯在1884年《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一书中所记述的大量事实就是当时西欧工业国家人民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劳动者失业、贫困、饥饿、住房拥挤而龌龊、疾病流传、很多人沦为乞丐、人口死亡率上升等,正是当时西方工业国家的普遍现象。恩格斯曾不止一次地指出:在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之后,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比原来手工工场时期和小农经济条件下差得多。列宁在概括十九世纪后期的德国工人的生活状况时也说:“他们简直愈来愈穷,生活更坏,吃得更差,更吃不饱,更要挤在地窖和阁楼里。”(《列宁全集》第十八卷第430页)在十九世纪末叶之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进入周期性经济危机阶段,劳动者阶级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例如,在1930-1932年的一次经济危机中,仅世界头号工业国家的美国,就有800多万人被饿死(约占当时美国总人口的7%)。另外还有7500万人以上(约占当时全美人口的60%),处于严重饥饿和缺衣穿状态,很多人靠吃野草和拣腐烂的水果蔬菜维持生命。关于二十世纪以来的美国的生活状况,列宁曾概括说:是“贫富间鸿沟最深的国家之一。在那里一方面是一小撮卑鄙龌龊的沉溺于奢侈生活的亿万富翁,另一方面是千百万永远在饥饿线上挣扎的劳苦大众。”(《列宁全集》第28卷第44页)
亚洲的日本,从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开始工业革命,二十世纪初成为工业国家。1914年日本国民的人均收入仅36美元,在当时的世界列强中是最穷的。([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第280页)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其间多次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掠取了大量不义之财,但是日本人民的生活却一直是贫困和痛苦的,并没有过上什么好日子。据有关材料提供,工厂工人每天劳动15小时以上,绝大多数每天工资不到一升大米,就这点收入却要供养全家人的生活。农村佃农和部分自耕农经常吃不饱饭,很多家庭负债累累,被迫送子女进厂矿作工或到国外去谋生。著名的日本电影《望乡》所讲述的一些人的悲惨经历就是那个年代日本民众真实生活的一个缩影。
如果说西方工业国家有什么高消费、高福利、人民生活改善的活,那也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即被称作“后工业社会”的事情;而在此之前近二百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实在找不出任何国家有消除贫困和饥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纪录。在一定意义上说,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也是劳动人民反剥削、反压迫、要生存、要人权,此起彼伏地发生罢工、革命,国际间不断发生战争的历史。中国的右派精英们,对西方国家在实现其工业化过程中人民长期经受的痛苦和灾难似乎无知,而对中国在只有30年时间内存在的艰苦、贫穷却大加指责,抱怨什么“没有改善生活”。这究竟是以什么心态看问题,岂不是十分令人置疑吗!
中国在当时“备战备荒”忧患意识的指导下,不能不扩大积累,每年经济发展的积累率都在30%以上,有的年份达36% 。国库里的黄金储备达1280万盎司,全国粮库充满。国家既无外债、又无外债。这么多的积累和财富在当时决没有任何挥霍、浪费,它最终还是用在了改善人民生活上。毛主席逝世之后,新的领导人上台不久,1977年即给全国60%多的职工增加了工资。还用大量外汇进口粮食和成套轻工设备,1978年一次就引进22个大型化工和钢铁项目,使用外汇超1950—1977年引进使用外汇的总和。1979年大幅度提高了国家收购农产品的价格,并逐步放开了生活品供应,大量增加对农业的补偿和支援等。这些都直接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的改善。所谓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生活的显著提高,其实正是上一代创业者们“革命加拚命”地生产,而又“勒紧裤腰带”节俭生活所积累和遗留的。而某些不屑子孙们却翻过来指责其“发展缓慢”、“没有改善生活” !
附文:
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经济增长速度何时为更快
主流媒体为了宣扬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变化,经常采取掩饰和贬低改革以前的成就的做法。例如,本人近期从媒体上看到一个关于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一种报道,说:中国电力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变化巨大,2007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7.18亿千瓦,全年发电量达32559亿千瓦时,都比1978年增长了12.6倍。并说,如此迅速的发展“是改革前所不能相比的”!
本人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由衷地高兴,但对于说这种发展速度“是改革前所不能相比”,或者说“超过了新中国历史上的发展速度”之类评价,却不能苟同。
带着疑问本人查阅了相关的统计资料,据国家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1978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是5712千瓦,发电量是2566亿千瓦时,这两项与建国初的 1949年产量相比,分别是1949年(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的30.9倍和59.7倍。1949-1978年与1978-2007年,前后各 29年,而前者增长幅度是30.9倍和59.7倍,后者是12,6倍。二者相差如此之大,请问主流媒体:何者是“发展缓慢”、何者是“发展迅速”,难道不是十分清楚吗?何必把事实真相颠倒着说呢!
再看其他工业产品产量:
钢铁:前29年由15.8万吨增至3178万吨,增幅是201.14倍;后29年由3178万吨增至4.6亿吨,增幅是14.47倍。前后增幅是201.14倍:14,47倍;
煤炭:前29年由3243万吨增至6.18亿吨,增幅是19.06倍;后29年由6.18亿吨增至25.23亿吨,增幅是4.08倍。前后增幅是19.06倍:4.08倍;
石油:前29年由12万吨增至10405万吨,增幅是867.08倍;后29年由10405万吨增至18665.7万吨,增幅是1.79倍。前后增幅是867.08倍:1.79倍。
再以机械制造业的代表产品汽车产量为例:2007年全国汽车产量是800万辆,1978年是15万辆,增幅是53.33倍。我们知道,新中国建立之初没有汽车生产(自1956年之后才有汽车工业),即是说产量为0 。因此说无法表示前29年产量增长多少倍。然而近期从网上看到有人说旧中国某个军阀曾组装生产过第一辆汽车,然而既没说有什么汽车制造厂,也没说有什么生产线、品牌、产量等,为照顾这种说法,这里假设当时生产过10辆这种汽车,并且直到建国前,那么对比1978年的产量增幅是1.5万倍。即是说改革前后时期汽车增幅是1.5万倍:53.33倍。
等等,还可以举出其他各种经济指标作这种对比。这样的对比直接用各种产品的产量,既不作什么GDP换算,也不必考虑价格指数的变化,是最清楚说明经济发展速度了吧!
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经济增长速度究竟何时更快?快多少?岂不是明明白白的吗!更且不说前时期经济发展所处的困难、艰苦条件是后来远远不能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