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之死与明朝阶级斗争形势分析

于谦之死与明朝阶级斗争形势分析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脱离了阶级分析法,就往往会导致英雄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结论和观点,从而不能导致客观的评价与分析。

  在后人对于谦的评价当中,最大的功绩便是他在北京保卫战当中,抵挡住了瓦剌大军的进攻,避免了像宋朝“靖康之耻”那样的悲剧,保卫了明朝政权。

  但是我们分析历​史人物,一定要分析这个历史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处的阶级状况,分析那个时期阶级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建立在分析某位历史人物在某个历史阶段所处的阶级矛盾运动状况基础之上,才能分析某位历史人物在这个阶级矛盾运动状况之下的各种行为所形成的影响,从而才能对某位历史人物形成客观的评价。脱离了阶级分析法,就往往会导致英雄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结论和观点,从而不能导致客观的评价与分析。

  所以我们必须先回顾于谦所处的时代的阶级矛盾状况。于谦在世时,经历了明朝的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五朝皇帝,所以我们应当分析从永乐到景泰时期时候的阶级矛盾状况。

  明代诤臣于谦,一个解剖研究明朝地主阶级和官僚统治的好麻雀

  PART 01

  阶级状况回顾

  在明朝的统治阶级当中,按占主导地位的阶层划分,地主阶级可划分为皇族地主与官僚地主这两大阶层,从中央到地方可划分为中央皇族与中央官僚,地方皇族与地方官僚。因此,在明朝的历史当中,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一直都是皇族与官僚集团之间的矛盾,但是在不同的时期,矛盾的侧重点与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本文着重分析从永乐一朝到景泰一朝的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变化状况。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以后,建文朝官僚集团配合其实行削藩政策,意图削弱地方皇族,加强中央集权,也就是稳固中央皇族的权力。但是这一政策严重威胁到的地方皇族的利益,地方皇族中最强的一个集团代表——朱棣,通过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从而中央政府由朱棣这一脉皇族集团掌控。朱棣实行强有力的手段,清除建文朝不服从朱棣统治的官僚,实行有效的削藩政策,并搭配地方“三司”制度,从而实现了地方官僚与地方皇族的相互制约与相互制衡,从而有效的稳固了中央皇族的权力。当地方皇族势力暂时不会威胁到中央皇族时,皇族内部的矛盾从地方转为中央。

  永乐朝的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主要是中央皇族内部为争夺皇位的矛盾,具体体现为朱棣、皇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皇太孙朱瞻基之间的矛盾。朱棣在位时,通过强有力的皇权与官僚集团的牵制,中央皇族的矛盾暂时得到稳定。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第五次远征蒙古,在回师途中病逝,太子朱高炽登基称帝,这引得汉王朱高煦的不满,朱高煦认为朱高炽软弱无能,便开始积蓄力量,准备夺取皇位。朱高炽在位一年病逝,太孙朱瞻基登基称帝,朱高煦起兵叛乱,最终被宣宗皇帝出兵征服。自此,皇族内部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当皇族内部的矛盾暂时得到缓解以后,但皇族与官僚集团的矛盾始终存在。

  PART 02

  宦官集团的崛起

  王振在明成祖永乐末年自阉入宫,成为了宦官,进入皇宫后,王振得到了朱瞻基的赏识,是因为他表现出色,善于察言观色,引起了朱瞻基的注意。朱瞻基将他选入内书堂读书,并逐渐提拔他为司礼监秉笔太监,随后进入东宫、服侍皇太子朱祁镇读书。明宣宗朱瞻基去世以后,皇太子朱祁镇即位,年仅九岁。王振善于迎合明英宗,因而得到朱祁镇的宠幸和信任。此后,王振利用明英宗年幼无知、需要依赖他人的特点,便通过勾结内阁大臣,逐渐掌握了司礼监的大权,并结交一批权贵和大臣,打击异己,通过结党营私,建立了自己的私党和势力,由此打开了明朝宦官掌权的局面,宦官集团由此产生。

  宦官集团是中央皇族的衍生物,是建立在皇权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集团,宦官通过皇帝的信任,利用权力结党营私,影响朝中各个部门的决策,对于官僚集团而言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压力。因此,明英宗朝之后,皇族与官僚集团的矛盾转化为宦官集团与官僚集团间之间的矛盾,并且矛盾愈发严峻。

  宦官集团首领王振

  PART 03

  土木堡之变

  宦官集团权倾朝野,为了维护宦官集团的利益,扩大宦官集团的影响力,宦官集团的首领王振为了个人野心、权力欲望和青史留名的动机,利用了皇帝的信任和权力,以及自己在朝廷中的影响力,诱导朱祁镇出兵瓦剌。在宦官集团推动下,明朝军队仓促出兵,随同王振出兵瓦剌的人员包括皇帝朱祁镇、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和张益等高级官员。此外,还有六部的一大批中级官员以及伺候朱祁镇的宫女太监等闲杂人员,总计人数达到数十万。这些人员中,除了皇帝朱祁镇外,其他官员和侍从都是王振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和虚荣心而召集的。

  为了阻止朱祁镇出兵,于谦多次上书朝廷,陈述利害关系,并请求增派援军和加强边境防御。同时,他也与朱祁镇身边的一些宦官和近臣进行沟通,试图通过他们影响皇帝的决策。作为官僚集团的重要成员,于谦深知此时出兵瓦剌是不可取的,但是当时,宦官集团权倾朝野,多数官僚迫于王振权力威严,不敢上书阻止出兵瓦剌,于谦及其他少数官僚极力劝阻都无果。然而,朱祁镇最终还是听信了王振等人的建议,决定亲征瓦剌。

  王振在出征期间专断军政事务,压制反对声音,官僚集团的军事建议和战略规划从被不采纳,比如:王振不按兵部制定的行军路线来实行,无视兵部的行军计划,擅自更改行军路线,他认为通过绕道可以避开瓦剌军队的主力,但实际上这给了瓦剌军队机会进行伏击,导致了明军的惨败,明军将领樊忠战死,其他随从官僚,宫女,太监都惨遭杀害,明英宗被俘虏,明军精锐全军覆没。

  PART 04

  清算宦官集团

  明军部队全军覆没,瓦剌大军直逼北京城,明朝危在旦夕。因为土木堡之变的失败,官僚集团把造成这一切的所有责任全部归咎于宦官集团。由于宦官集团的首领王振死于土木堡,于是宦官集团的二号人物——锦衣卫统领马顺,成为了官僚集团的矛盾焦点,在朝廷之上,被众群臣殴打至死。于谦同众多官员强烈要求朱祁钰登基称帝,并要求处死王振的其他党羽,肃清宦官集团。此时中央皇族与官僚集团高度团结一致,肃清了宦官集团,维护了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

  PART 05

  北京保卫战

  面对瓦剌大军进攻,官僚集团出现了主战派和南迁派,许多官员和士人主张南迁以避难,然而,于谦坚决反对南迁,并力排众议,主张坚守北京。最终于谦的坚守北京的建议被朱祁钰采纳,轰轰烈烈的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面对瓦剌大军的逼近,在此国难之际,于谦力挽狂澜坚决保卫京师,积极整军备战,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调集二十二万大军增强京师防守力量保卫京师安全,组织协调各个部门的官僚都要为保卫北京城而服务,。

  他率领众将分守北京各城门,并在德胜门、西直门等城门与瓦剌浴血奋战阻止瓦剌进攻,经过五天时间成功逼迫瓦剌撤退,获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在北京保卫战期间,统治阶级与其他阶级的群众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以于谦为首的官僚集团整合防御力量,通过专业的战术与战略规划以及战略部署,协调各个部门,采用新的军事制度管理军队,最终才赢得了北京保卫战。

北京保卫战是一场挽救了明政权的军事胜利,同时是尚未僵化的地主阶级团结起来取得的胜利

  PART 06

  战后恢复国力

  北京保卫战胜利之后,为了整个统治阶级的利益与形象,于谦坚持要接回朱祁镇,这样才符合“礼法”。接回朱祁镇以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转化为皇族内部的矛盾,也就是争夺皇位的矛盾,朱祁钰把朱祁镇软禁在南宫七年之久。在这期间,以于谦为核心的官僚集团整顿军务、政务,改革税收制度,减轻农民负担,打击官场贪污风气,使得明朝逐渐恢复国力。

  PART 07

  惨遭杀害

  然而,朱祁镇的党羽徐有贞、石亨等人为了扶植其复辟帝位,发动了“南宫复辟”宫廷政变,皇族的权力核心回到了朱祁镇的手里。官僚集团中,徐有贞、石亨为了通过朱祁镇来打倒于谦那一派的集团以此来稳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不断地劝说朱祁镇杀了于谦,朱祁镇最终还是下令杀了于谦。

  PART 08

  评价

  于谦最大的功绩就是统筹保卫北京城的战略规划,指挥北京保卫战并击退了瓦剌大军,避免了像宋朝那样的“靖康之变”,避免了先进的封建文明覆灭或文明倒退的惨剧,使得生产力与文明向前发展。

  纵观于谦一生,“重社稷,轻君王,爱苍生”。而此“社稷”就是明朝这个国家,就是整个地主阶级。他一生都在致力于维护明朝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与局限性的减少对农民阶级的剥削,而不偏袒任何阶层、集团、派别,站在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角度来看待国家大事。他不容忍任何贪污腐败,任何欺压百姓的作风,他希望整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内的每一个人都政治清明,不贪污腐败,要关注民生问题。作为地主阶级的一份子,他的政治理想也只能在维护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基础之上来最大化的减少对农民阶级的剥削,他的施政理念以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为尺度,而不是以个别派别、集团、阶层。这就是为什么他刚正不阿,不为任何特殊利益所诱惑,能以整个统治阶级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但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永远不会停止,各派系、各集团一定会有矛盾与斗争,一定会有利益冲突,统治阶级整体的利益又与农民阶级之间有冲突。于谦既想维护统治阶级整体的团结与稳定,又想为百姓减少剥削,为民生服务,这两者本身就是矛盾的。于谦的理想、理念在地主阶级专政的王朝是注定实现不了的,必然在阶级斗争中作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陪葬品。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于谦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于谦的历史功绩与宏伟气概,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非常浓墨重彩的一笔。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