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越来越多,这个痛点促使我们反思社会 青年赵文凌 · 2019-10-29 · 来源:青年思考

未成年犯罪越来越多,这个痛点促使我们反思社会 青年赵文凌 · 2019-10-29 · 来源:青年思考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凡此种种原因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率,孩子出问题可能真的是必然的结果

  大连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孩的新闻已经过了许多天了。不像以往我们总是原谅孩童的无知,这次的社会舆论似乎一边倒地希望可以严惩凶手。为什么?因为这个13岁男孩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太让人痛恨了。

  一来这个小女孩被强奸未遂,抛尸在离自己家不远的地方,这样的惨案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二来在犯案后,男孩还在网络上疯狂叫嚣,说什么血迹、指纹、自己未满14周岁。怎么,也知道自己不满14周岁不会承担刑事责任吗?这就是你毫无忌惮地杀害一个无辜的小女孩的底气?

  三来随着案情曝光,多名女性作证小男孩也曾跟踪、骚扰自己。青春期的男孩的确已经逐渐开启了自己的性意识,但明目张胆地对多名女性做出这样的事情甚至最后杀害小女孩,用一句冲动就可以躲过惩罚了吗?再加上这个男孩的身形体格甚至已经赶超许多成年女性,完全有体力基础对女性进行不轨行为。

  这几点加在一起,怪不得网络上一片骂声,要求他承担刑事责任。但按照我国的法律,未成年人犯罪的最高刑罚就是收容三年,事实上也正是这样的处理结果。

  最后怎么处罚这个小男孩或许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但我们共同的心愿也不是要把谁谁谁整死,而是希望未成年犯罪的案子可以越来越少。而这个广为人们谈论、戳中我们痛点的案件恰恰可以促使我们进行反思:为什么未成年人犯罪会越来越多?

  根据2017年在12个省区开展的调查研究,调查对象范围为管教所中的未成年犯、社区服刑未成年人、专门学校学生和普通学校学生4类。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是严重的社会问题,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趋于低龄化。对14-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调查结果显示,约35%是16岁犯罪,31.2%是15岁犯罪,14周岁未成年人犯罪所占比例有所增加,达到20.11%,而在2001年,14岁未成年人犯罪比例为12.3%。

  对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被调查管理人员认为“家庭教育不当”“不良交友”“法制观念淡漠”“学校教育的缺陷”是主要原因,其中家庭因素所占比例最高,达到16.9%。

  不良家庭结构体现为松散型家庭,如留守儿童家庭、未成年人离家打工家庭;流动式家庭,如未成年人跟随打工父母到城市生活家庭;残缺的家庭,如父母去世、父母在监狱服刑的家庭。

  不良家庭结构会对小孩的心理、行为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是很好理解的。毕竟,小孩最主要的成长环境就是家庭,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孩子的成长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但有心的人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这样的不良家庭会越来越多,为什么打工家庭、离婚家庭越来越多?如果我们不需要到很远的地方辛苦打工才能供养自己的家庭而是可以就近就业呢?如果社会压力没有那么大,可以让父母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呢?

  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思考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

  从始至终,男孩的父母也没有露面,我们无法对这起案件的家庭教育做出评判,但根据上面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知道,不良家庭结构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行为造成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除了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哪一个对孩子的成长没影响?但仔细盘点一下,哪一个又不是问题多多,辍学失学,留守儿童,学校霸凌,社会宣传,媒体舆论……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家庭、学校教育都是学习成绩至上、升学至上,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缺乏。很多未成年人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缺乏责任意识,没有法律意识。在行为上就缺少道德约束、责任约束,不考虑行为的法律后果,容易发生违法犯罪。

  社会不良价值观、娱乐环境的影响和成人不良行为示范更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土壤。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集体主义观念,并没有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社会流行的反而是个人主义、金钱至上、成王败寇等观念,导致部份未成年人不择手段地满足自我需求,自然就会发生以非法手段获取财物、满足欲望的行为。不良网站,大量违规经营的录像放映、歌舞娱乐、赌博、色情按摩等场所,不可避免地对未成年人产生了耳濡目染的作用,影响了他们的观念和行为。

  特别应引起重视的,还有未成年人经常接触的家长、亲朋好友、教师等成年人的不良言语、行为,对他们的示范作用。成年人的教育灌输与行为不一致,马上使教育显得苍白无力并失效。

  还有一点重要因素,和大连案的小男孩心理类似,因为未成年人犯罪不会受到严厉处罚,所以一些未成年人实施犯罪时更加肆无忌惮,还有一些成人故意利用未成年人在一线实施犯罪逃避打击。

  ……

  凡此种种原因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率,孩子出问题可能真的是必然的结果,甚至连杀害自己的父母这样极端的案件也一件接一件地出现。

  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哀还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而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该做什么?按照以往的套路,每一次出格的事件出现,我们怀着饱满的热情去关注,去声讨,去愤怒,但随着事件的流逝,等事情过去了就变得云淡风轻,下次相似的事情发生之后说一句“习惯了”……

  熟悉的套路?如果长此以往会怎么样?

  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笔者希望,这些越来越突破人们底线的行为的出现,不是让人们的底线变得越来越低,而是可以促使我们认真思考: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我们要怎么办才能实现一点点改变?

  我们总是说希望在下一代人身上,我们总是说孩子的祖国的花朵,但现在,我们却不得不想起鲁迅先生的那句名言:救救孩子……

  谁来救?只能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救。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