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报告:中国民众政治参与状况不够理想
中新网北京8月9日电(记者 马学玲 阚枫)9日在北京发布的《政治参与蓝皮书:中国政治参与报告(2013)》指出,一项基于10省份6159份有效样本的调查显示,以10分为满分计算,中国公民在政治参与行为方面得分为6.18分,民众的政治参与状况不够理想。
2012年下半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合作,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中国公民政治文化”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10个省份获得了6159份有效样本。基于此次问卷调查,《政治参与蓝皮书:中国政治参与报告(2013)》主要反映了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和政治认同的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体制认同、政党认同、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政策认同、发展认同六种认同中,得分高低依次为身份认同的、发展认同、政党认同、政策认同、文化认同和体制认同。
根据进一步的分析,蓝皮书得出如下结论:
——在体制认同方面,中国公民最关注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三项内容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改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和“选举制度改革”;
——在政党认同方面,中国公民认为中国共产党最应该做的三件事是“坚持反腐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注重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在身份认同方面,中国公民最看重的身份是“中国人的身份”、“中国公民的身份”和“城市人或农村人身份”;
——在文化认同方面,中国公民最认可的文化发展方向是“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多种文化融合的中国现代文化”和“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
——在政策认同方面,政策的公平性、民主性和有效性是中国公民最关注的三个特性;
——在发展认同方面,中国公民最关注和满意的是“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和“社会建设”三项建设。
蓝皮书披露,问卷调查还测试了权利认知、利益认知、公民满意度、政治沟通认知和政治参与行为五个因素对公民政治认同的影响。以10分为满分计算,中国公民在五个因素中得分最高的是权利认知(6.93分),其次是政治沟通(6.80分),第三是公民满意度(6.47分),第四是政治参与行为(6.18分),得分最低的是利益认知(5.93分)。
蓝皮书认为,上述五种因素的基本关系是权利认知和利益认知互为表里,公民权利和利益的较好保障对于提升公民满意度具有关键性作用。但是,这样的保障既有赖于公民的政治沟通认知程度,更有赖于公民有效的政治参与行为。
蓝皮书分析认为,由于权利认知、利益认知、公民满意度、政治沟通、政治参与行为五种因素与政治认同各指标之间都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尽管政治认同与五种因素的得分都达到了较高或中等水平,但是得分相对偏低的政治参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拉低认同得分的作用。
“民众的政治参与状况不够理想,会对各种认同产生消极的影响,是需要特别注意的现象。”蓝皮书如是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