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医生往事》:40年前,有那样一种医患关系 作者:沉默的麻雀 发布时间:2019-02-09

 《赤脚医生往事》:40年前,有那样一种医患关系 作者:沉默的麻雀 发布时间:2019-02-09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赤脚医生往事》:40年前,有那样一种医患关系

  “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在今日中国是件大事。前段时间去医院看牙,那个医生把我的牙弄完后说今天不看病了——所有医生都要集中,找高手学防身术,因为现在当医生很危险。”一场主题为“动荡青春、大爱传奇”的知青往事对话近日在西安举行,央视前主持人、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教师的崔永元客串了一把老本行,一上来就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就医见闻。

  崔永元讲的第二个故事,是他看到一个院长在写病历,特别厚,就问:“那么多病人在外面等着,你怎么还在没完没了地写病历?”他说:“你问得对,其实这个时间能多看很多病人,但我写这个病历是为了上法庭打官司用的。我只有把病历写这么细,才不怕打官司。”

  医患关系怎么就成了这样?有什么方式改善?崔永元戏言,这次自己主要是以病人身份来见医生的,在来时路上还与孙立哲“探讨病情”。《赤脚医生往事》是著名画家靳之林当年采风的摄影、速写作品集,今年63岁的孙立哲就是书中描述的主人公。

a89df2687575d1635df5e08fb4354e1f.jpg

孙立哲和村里的赤脚医生在讨论学习

  1969年年初,1391名北京知青远赴陕西北部的延川插队落户,一群城里娃被扔进深山大沟成了农民,其中一群人还担负起救死扶伤的职责,孙立哲就是其中之一。在极度缺医少药的条件下,在黄土高原简陋的窑洞里,他们把生命从死神手里夺回来,完成了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现在的医疗制度、医患关系、医德医风是否“今不如昔”?公民的生命和健康该如何保障?赤脚医生的传奇,又能给今天的医疗现状带来什么启示?

  在延川关庄公社关家庄大队担任赤脚医生的10年里,孙立哲为老乡动手术3000余例,救治病人8万多人次。“现在有很多医患纠纷。很多人问我,你当年在农村的时候,有没有人告你们?我说,还真没有。”

  让孙立哲感动至今的是,有一位女病人求子心切,不听劝告偷偷怀孕,导致妊娠7个月心肌衰竭,最终抢救无效去世。病人父亲说:“是她自己非要怀这个孩子的。我们马上走,不给你的名声惹麻烦。”

  有个村民胃穿孔并发腹膜炎,已经疼痛性休克,而公社医院远在15公里之外,还都是山路。病人的弟弟在几个月以前得了肠梗阻,就是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死在了送医的路上。病人的丈夫蹲着抽烟一言不发,最后他说,小孙你给治吧,死了不怨你。

  在巡回医疗中,一名患视神经母细胞瘤的病童家长对孙立哲说:“我们知道这个孩子凶多吉少,很多医院都不收,没有哪个大夫愿意让病人死在自己手里,那是砸牌子的事。这个手术要是下不来,我们马上就走。”

  那时候,这样的感人场面多极了。有一次做子宫瘤切除手术,做了七八个小时。缝到最后一针,孙立哲快虚脱了,怎么都钩不上,嘴里忍不住唠叨“这一针太难钩了”。病人半醒着,接了话:“我口袋里还有一个顶针呢。”

  “医生这个行业是最不能过度市场化的,因为医疗健康服务给人带来的是心理的安慰、疼痛的解除、对死亡焦虑的减少,甚至救命,这个情感价值非常大。”孙立哲说,“现在有的医生是多重身份的代理人,医院拉他,药厂拉他,医疗器械商拉他,养家的私念也拉他。一个人处在这么复杂的状态下,很难形成一个正确的医疗决策。”

6b8d3b535c2b00c73ca27bb13aeb87cb.jpg

  孙立哲男,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附中67届初中生。知青10年,他和关家庄医疗站的赤脚医生们在窑洞里治好了上万例患者,做了上千例外科手术,成为全国医疗卫生界的先进典型和知青模范。

  孙立哲说,有的医院根据市场规则追求规模和利润,医生除了对病人负责,还间接对医药供应商负责。这就难以把患者作为利益中心进行最优医疗决策,不但造成过度医疗和资源浪费,还是“回扣”“红包”等市场补偿机制的结构性根源。

  “高昂的就医成本让老百姓形成一个非理性的、不正常的对于结果的期待。你既然敢要我这么多钱,你得拿出好的结果,没有好的结果——你等着。‘医闹’由此产生。”孙立哲说。

  40多年过去了,“一唱孙立哲,赤脚好医生,天天巡诊在山村,土窑洞里治大病”的歌曲,还在延川乡亲们和他们的后代口中传唱,至今孙立哲还被当地的老乡们称为“灵神神”“活菩萨”。

  今天,关家庄当年建立的已经很有规模的医疗站已经空空荡荡。孙立哲们拉着家常在炕头看病的情景,也成为人们对那个年代的一段温暖记忆。2014年,孙立哲带领当年的赤脚医生回到关家庄,重走了部分巡回医疗路,又像当年那样被百姓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坐在窑洞的炕上。“他们都拽着我,跟当年一样东拽一下、西拽一下。后面排不上的,说我们这个病重。有个老奶奶拿了一卷病历和X光片子,另外两个抱着小孩的,像炮弹一样往里面冲。”孙立哲说。

  孙立哲认为,即便有了大医院,对农村老百姓来说,看病成本还是太高。随着人口往城里迁移,许多乡村医院不复存在,甚至一些县医院的病人都很少。很难有好的医生愿意在农村里扎下来为农民服务,病人普遍进最大医院看很小的病,严重浪费了有限的医疗资源。
  “过去我们都觉得,医院是我们的避身之处,是我们在生命中最能感觉到安慰的地方,但现在医院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这个变化跟自然环境一样,吃的越来越好,穿的也越来越好,但是空气越来越污染,水越来越不洁净。”编剧芦苇用“戏剧性”来形容眼下的医患关系,“有的医生现在居然戴着钢盔上班;南方有个别医院,甚至给护士和医生都配备了钢盔、防弹背心,实在是耸人听闻。”

  芦苇打算把孙立哲当赤脚医生时的故事搬上银幕。在他看来,不管是医患关系还是社会关系,都是人设计的,“目前我们的医患关系和医疗制度是不是合理?倘若不合理,不合理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社会人,都需要思考”。(来源:中国青年报)

44c69d511471c8330cf3cc3df3a96cd4.jpg

孙立哲(中)与同伴们一起钻研外科手术

c4ea78608f1e8be2f635dfe47bb620e5.jpg

孙立哲为老贫农张友成治好了久治未愈的气管炎。这是孙立哲在巡回医疗途中和张友成促膝谈心。

72ea2070adf12daf9d643799104a2f2a.jpg

  孙立哲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医疗卫生路线,处处为患者着想。为了掌握针刺麻醉技术,他先让战友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验,亲自体验针麻的镇痛作用。

d47b7d80efdd1c650e5969a70cd1f973.jpg

孙立哲(左一)在关庄给老百姓看病

2a2492ce23cce65d29b4162d290b1252.jpg

1974年,孙立哲(右二)与医疗队员辨识草药。
b54291639f49e1c48381ceff95a488ca.jpg

152a869d29739f73b8168cd702d65ea9.jpg

021de666cad31b4c59979b8eab53a757.jpg

849060b7847508b693377d0152970655.jpg

丁爱笛、孙立哲与1974年自愿赴延插队的插友参观毛主席旧居

7df216c62e5a652da93a0321ea5cff26.jpg

5134525f18ad6d54ed0497d630ddb81e.jpg

全国著名的外科专家黄家驷和赤脚医生孙立哲等人在关家庄大队合作医疗站前的合影(靳之林摄)

fd66214c0494cff5072482485104388a.jpg

当年来北京进修的赤脚医生合影

f97fb6def32c92ca9af9b613a3d91a52.jpg

b3c18e263f23f5663cbc89c54f14a5da.jpg

c899e2bbfd14bc53c33973e80b765b96.jpg

5ce2d730d95be2439205bb79f53f9780.jpg

70年代初,黄家驷教授(右一)为在窑洞中做手术的孙立哲打手电。摄影靳之林

ea376df63845beed56db683fd6396f0d.jpg

689f635051110f479ad0692c3262bef9.jpg

e9ae8ad75507d06fc07f2637aae39259.jpg

33bd1e36ee24dba0672988495127e70e.jpg

78b5d651726d43e66646f1b9b5e54b43.jpg

孙立哲在土窑洞里给老乡做肿瘤切除手术.(靳之林供图)

502166becaaad56e420b60bd44ea8f8e.jpg

孙立哲正给一位小孩做疝气手术,右为孙立哲,左为孙立哲的助手

《赤脚医生往事》

542a89fc9039c95d9efaee332fd712a4.jpg

  《赤脚医生往事》是文化大家靳之林先生关于一代知青赤脚医生孙立哲医疗传奇的光影回忆,首次独家曝光其1970年代拍摄的数百老张照片和速写手稿,以艺术家的眼力和功力,所拍作品和速写张张都具大师品质。连同他的文字一起,为历史学家研究那段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文献。

9a015a183b5f9d161f836daf7b205e8e.jpg

  四十多年前,在极度缺医少药的条件下,在陕北黄土高原简陋的窑洞里,孙立哲这些北京知青赤脚医生把一条条生命从死神手里夺回来,完成了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些至今听来都匪夷所思的情景,被当年一位前去采风的画家用镜头记录下来。这也许是那个年代见证奇迹的唯一影像吧。
  这本书,上篇是著名画家、学者、民间文化的抢救者靳之林先生的摄影、速写作品及回忆录,珍贵的老照片及速写手稿均为首次独家出版,它真实地反映了在20世纪70年代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一群被政治改变命运的年轻人不甘沉沦、重新寻找生命价值的故事;下篇是“知青赤脚医生的私人记忆”,他们朴实、真切、感人的文字,还原了历史现场。
  自己制药,自力更生,少花钱、不花钱也能有病治病,无病防病。那时候,赤脚医生与患者的医患关系更像是乡间淳朴的亲戚宗族关系。今天,“赤脚医生”早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但是,孙立哲他们在田间地头背着的那个深棕色药箱,他们拉着家常在炕头看病的情景,却成了人们对于那个年代的一段温暖记忆。

6ac9f3b8c042faca537e43c3e09ad8d1.jpg

8e8644e72ec85270b192b0b24df33f9d.jpg

d841e535094dcab49a5e90d714e6458a.jpg

df0146d89884944fac74aea6a77db764.jpg

8a78ccf15238ffe910f2a139179ef684.jpg

616caa427ec230ce51dc07081708ab3c.jpg

0cab0c97cd42f1046b64755bdc5d06f2.jpg

27e2e1baceb8d4f88dc6f4fcbbd0f4c5.jpg

  1976年春,关家庄合作医疗站办起了中药学习班。参加学习班的赤脚医生有:前排(自左至右):王金亮、刘瑞廷、拓祥、刘向前、闫玉明、刘万祥、刘治江、杨治雪;中排(自左至右):刘廷梅、李冬艳、高梅、张廷珍、李彦、莫之如、惠玉梅、张应梅、刘富萍、刘桂芳;后排(自左至右):李桂芝、刘宗贤、靳凤山、张本年、刘振清、刘世祥、张建福、惠玉祥、杨金祥。

6508c0c771f85edb5734823a85b8fbe8.jpg

e6ba7afe0f6a349b42f9408686a18a5e.jpg

58fcbd29df0139cd0c52c464785732cb.jpg

孙立哲与著名的北京外科手术专家黄家驷医生(右)在关家庄合作医疗站的合影

a3cd5767314977dcecf588768fa44335.jpg

e1ff33842273c42bab7b3817387b36d5.jpg

083fb32e1d2a7e5f51f299151a7ddf96.jpg

804743539e6201c931389c35c0fe58a7.jpg

51d66e5bc7528270e1e51d30b523d7e8.jpg

de39ebca1bbb90a64a0b744e70a47784.jpg

a9e92dec556cd26c92ee5106d320b137.jpg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