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艺术品,是专指书法、绘画之类。
老实说,我不太懂书法、绘画,当然也不太会欣赏,因为那是文人雅客的事,我乃下里巴人。但书法绘画是好是坏,我还是有些直觉的。至于好在哪,坏在哪,风格特点之类,能意识到一些,但肯定说不明白。要我说,也顶多说些干净、利落、入木三分之类。
但,不管对谁的书画作品,我绝对不会说,这纸书法作品,真好,好就好在,它用的是安徽的徽墨画的,是上好的徽墨;纸也是安徽宣城的纸,上好的老宣纸;不要说还画上这么些个花鸟鱼虫,梅兰竹菊,山水人物,写上了这些唐诗宋辞的佳句,就算是一张白纸也不少值钱。这样评价人家的书画,那不叫评价。作为专业鉴赏人,或者有一定鉴赏能力的雅士,如此评价人家的书画作品,是一种刻薄的挖苦,或者说骂人。或者,你这样评价人家,那你属于“外行”!“无知”!“粗人”!人家不带答理你的,吃饭时也不愿意和你坐一桌,走对面也不和你打招呼,原因呢,就是看不起这样的人。
所以,评价人家的书画作品,使用的语言必须对路子,比如,柳体——法出于颜,独创一格,笔意瘦挺,体势劲媚。颜体——探源篆隶,楷法谨严,放而不流,拘而不拙,结字方圆,笔法肥劲。欧体——正书结字,易方为长,以就姿媚,四面停匀,八方平正,翰墨洒脱。赵孟頫 赵体——开创赵体,风流著称.用笔圆转,清腴华润.这几句话,是我从百度上搜来的,不是我发明的,我没有这么大本事。用这样的话评价别人的作品,别人至少不会骂你,不管真假,还会说句客套话,“您过奖了。”吃饭时愿意和你坐一桌,见面打个招呼也说不定。
电影,原本也算是一种艺术品,今天,也还没有逃出艺术品之列。
那么,评价电影,也有一套艺术评价语言体系或者叫做审美标准之类,今天也还逃不出这个体系、标准。就是电影作品的思想性如何,这是首要的,决定性的;其次是艺术性如何。思想性、艺术性,两者都不可缺。思想性是灵魂,如同一个人,如果没气了、死了,那么这个人就不存在了,即没有灵魂。而艺术性是思想性的载体,如同一个人的躯体,身体受重伤,头被砍下来了,灵魂也就无所依附了。就是说,没有思想性,电影就是失败艺术品,没有艺术性,则思想性无所附着,观众不喜欢看,这样的电影也走不远,也不是好电影。总之,看一个电影好坏,就是首看其思想性,次看其艺术性,两者达到完美统一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电影使用的胶片是国产还是进口、是黑白还是彩色,是宽银幕还是窄银幕,是三维立体还是平面电影,如同书画作品使用的是什么纸张、笔墨一样,这个不是评价电影水平高低的标准,只是评价电影拍摄设施器材技术的标准,在做影评时,可以忽略,甚至必须忽略。如同画水墨画的画家和画油画的画家,写柳体和写欧体的书法家,没有高低之别。
如果有人违反了上述电影评价的基本标准,在评价一部电影时说,这部电影真好,用的是外国进口胶片、还是彩色的、银幕特别宽、三维立体,而不提及这部电影的思想性艺术性,或者重点不提及其思想性艺术性,那就是骂人,或者就是粗人,就是外行、无知。这部电影的编导、导演、主演,以及灯光、烟火、音响师等人员,会骂你、会鄙视你的,不和你座同一桌吃饭,见面也不和你打招呼,因为,你根本就不懂艺术嘛。
黑白电影,比如《地道战》《扑不灭的火焰》《平原作战》等50、60年代的电影,还有卓别林的电影;彩色电影,比如《白毛女》《沂蒙颂》《刘三姐》《难忘的战斗》《春苗》《智取威虎山》《磐石湾》《蝶恋花》等,我至今还不时地看,复习一下,生恐怕淡忘了宝贵的艺术品,想通过这些作品,校正一下自己的思想感情。我并没有因为这些电影是黑白的或者彩色的、进口胶片国产胶片而对产生何歧视,也不因为什么电影是宽银幕的、三维立体的而有特别的偏好。因为,我欣赏的是且只是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甚至对谁主演导演也不太感兴趣,所以,谁也别想靠着自己的名气唬我骗我。我想,绝大多数观众和我是一样的,除了脑袋有些贵恙的人。
我觉得,脑袋有贵恙的人,应该是没有的。直到我看到大家对第五代导演翘楚张某导演的新大作《影》的评价时,现实改变了我的想法。
请欣赏一下各网站的评论吧:
1.把水墨画风这种独特的东方美学发挥到了极致,搭配古典配乐,尽显中式大片的无穷魅力(《长沙晚报网》评价)
2.凭借水墨画的风格塑造了一个积极压抑背景下的皇权之争,黑灰色调并不显压抑反而灵动(《一点资讯》的评价)
3.此次的水墨画风是一次很颠覆的尝试,张艺谋坦言,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广州日报》百家号的评价)
4.张艺谋新作《影》9月27日终于掀起面纱,之前在威尼斯电影节和多伦多电影节令人惊艳的“水墨杀场”真容全貌也尽现眼底。(《人民网娱乐频道》的评价)
5.黑白的寓意浅显,张艺谋也强调过,「水墨画渲染之后渐变的灰的层次正是人性中亦正亦邪的部分」,那么,不如用「灰」的渐变来展现人物的渐变。(《虎扑》的评论)
6.张艺谋选择,并非全部黑白的影像,而是选择控制色彩,用物质的控制,代替后期的褪色处理,所有的服装、道具、场景尽量呈现黑白化,最终达到像中国水墨画的感觉,但又不是纯黑白色的效果。(《搜狐网》文化频道的评论)
7.《影》是一部与传统的张艺谋电影大为不同的作品,在这部以黑白水墨为色调的新作中,张艺谋将自己对东方美学的见解淋漓尽致的转化为了光影的魅力,而于此同时一个带有悲剧色彩,关于权谋与人性故事的徐徐展开,更使电影不仅拥有形美亦兼神韵。“这部电影更可以说是张艺谋电影近十年以来最好的一部作品”(《百家号》的评论)
8.张艺谋这次选择黑白,也是选择了返璞归真,选择了道法自然,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当我细细品味这版预告片,看到水墨画般的画面风格,就感受到了影片的高级感。(《知乎网》的评论)
……
各家的评价有一个共同点,无不强调“水墨”画风,不提或者略微提一下思想性。显然,“水墨”是其卖点,而思想性艺术性不是。
这不就是夸人家的书法、绘画作品,用的纸是正宗宣纸,使的墨是正宗徽墨吗?这哪是夸老张的电影,这分明是在挖苦、讽刺老张不会拍电影吗?怎么连拍马屁经也不会了吗?
让人不理解的是,老张对种带有侮辱性的评价,不但不以为忤,反而非常受用,而且,老张自己也这么夸自己。
思想性呢?艺术性呢?可能是老张拍电影时忘了,影评人评论时,也忘了。
1.“水墨画风这种独特的东方美学发挥到了极致”,你究竟是在画画,还是在拍电影?
2.“凭借水墨画的风格塑造了一个积极压抑背景下的皇权之争,黑灰色调并不显压抑反而灵动”,前半句说的是“借水墨画的风格塑造了一个积极压抑背景”,后半句说“黑灰色调并不显压抑反而灵动”,到底是压抑还是不显压抑?
3.“水墨画风是一次很颠覆的尝试”,就是说导演本人也还不能肯定,这个尝试是成功还是失败。但究竟颠覆什么了?颠覆人们对电影的评价标准吗?
4.“令人惊艳的“水墨杀场”真容全貌也尽现眼底”,你究竟是看电影,欣赏其电影特有的思想性艺术性,还是看画展?
5.“水墨画渲染之后渐变的灰的层次正是人性中亦正亦邪的部分”,传统彩色电影和黑白电影就不能表现“人性中亦正亦邪的部分”吗?搞个“水墨画渲染”,是不是噱头?
6.“所有的服装、道具、场景尽量呈现黑白化,最终达到像中国水墨画的感觉,但又不是纯黑白色的效果。”恰如夸人家的书法作品,你用的墨真黑,真是太黑了,把黑的效果发挥到了极致。
7.“在这部以黑白水墨为色调的新作中,张艺谋将自己对东方美学的见解淋漓尽致的转化为了光影的魅力,而于此同时一个带有悲剧色彩,关于权谋与人性故事的徐徐展开,更使电影不仅拥有形美亦兼神韵。”“这部电影更可以说是张某谋电影近十年以来最好的一部作品”。变换一个颜色,就成了张导最好的作品了?第一部彩色电影,是不是也是世界上最好的作品?第一部宽银幕电影、第一部三维立体电影,是不是也是世界上最好的作品?这是张导最好的作品,那么此前十年内的作品,是不是都比这个还要烂?
8.“张艺谋这次选择黑白,也是选择了返璞归真,选择了道法自然,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当我细细品味这版预告片,看到水墨画般的画面风格,就感受到了影片的高级感。”老实说,选择黑白,说是返璞归真,还有得意思,因为最早的电影的确是黑白的。但是,说“道法自然”就非常搞笑了,难道自然界是黑白的?什么叫“高级感”?谁能说明白一些?为什么就出来个“高级感”呢?
老实说,张导的这问“十年以来最好的电影”我还没有看过。导演本人和评论家们的这些评论,就足够倒胃口了。
是不是因为你的电影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面,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你才如此夸耀电影的色彩呢?
但愿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