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机构10月再迎全国专项督查
教育部表示,已摸排培训机构38.2万家,整改4.5万家,确保年内完成所有校外培训机构整改
8月22日,朝阳区劲松路,几名家长在某培训机构大厅等孩子放学。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摄
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是第一个国家层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系统性文件。昨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该《意见》进行了解读。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截至8月20日,全国已摸排培训机构38.2万家,发现问题25.9万家,整改4.5万家。为督促文件落实,今年10月,教育部将再次开展全国范围的专项督查,确保年底前完成所有培训机构的整改工作。
上课时间不得超过20:30
教育部基教司司长吕玉刚昨日介绍,《意见》坚决禁止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招生,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剪断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招生的关系。
师资方面,《意见》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必须具有相应教师资格等基本要求。
上课场所和时间方面,《意见》提出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有符合安全条件的固定场所,同一培训时段内生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培训机构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留作业。
不得一次性收取超3个月费用
培训内容方面,《意见》明确,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国家课程标准,进度不得超过所在地中小学同期进度;学科知识培训的内容、班次、招生对象、进度、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县级教育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严禁组织举办中小学生学科类等级考试、竞赛及进行排名。
同时,《意见》要求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不得在公示的项目和标准外收取其他费用。
《意见》还强调,对“非零起点教学”等行为,要坚决查处并追究有关校长和教师的责任;对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等行为要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教师资格。
已整改4.5万家培训机构
为督促文件落实,吕玉刚说,今年10月将再次开展全国范围的专项督查,确保2018年底前完成所有培训机构的整改工作。
据吕玉刚表示,上半年各省均已出台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截至8月20日,全国已摸排培训机构38.2万家,其中,发现问题25.9万家,按照边摸排边治理的原则已整改4.5万家。
■ 落地
北京将开展“分班”问题专项治理
今年暑假,“衔接班”培训成为社会热点。据媒体报道,北京不少孩子早在半年甚至一年前就离开幼儿园,为上小学做准备,有的幼儿园大班甚至出现“空巢”现象。有家长称,班上孩子八成去了学前班。
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表示,教育衔接的区域是肯定存在的,但衔接要尊重规律。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主要应该是习惯的衔接,而非学科知识的衔接。
对于暑假期间收到的特别是“幼升小”衔接培训的反馈,北京市已查处了好几起。“有的正在关停整改,有的还在继续查处,有的问题还在发生。总之,我们肯定要严格处理。一些培训机构利用衔接的概念培训,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这是我们不允许的。”冯洪荣说。
他透露,北京将推出两项专项治理,一是针对“非零起点”教学,重点抓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发现一起绝对查处一起、曝光一起。第二项专项治理是针对“分班”问题,通过考试分重点班、快慢班的,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冯洪荣称,届时将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派专职队伍集中一个月进行治理。
9月起义务教育校内托管全覆盖
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课后三点半”难题,冯洪荣告诉记者,北京拟从今年9月份起,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匹配校内托管班,此前已在大兴和海淀做了试点。
校内托管班时间覆盖5天,周一到周五课后均提供托管服务,每天基本上两个小时,持续到五点半左右。冯洪荣告诉记者,托管班依托学校空间、资源等,在教师自愿、学生自愿前提下开展,以体育、艺术、美育为主。“老师可以答疑,可以课前辅导,但绝不允许集体上课,针对个别孩子的个别诊断,比如个别疑问、答题和辅导是在范围内的。”
冯洪荣介绍,资源可通过三方面来补充,一是引入社会上体育、艺术和美育方面的优质民办机构资源;二是发挥公益组织的力量,调动少年宫的力量,社会公益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共青团组织等可参与;三是各个学校有特长的老师和管理部门也可参加。
“不会收学生家长钱,在校教师如果参与托管有一定薪酬,将由市级、区级财政共同补贴。”冯洪荣表示。
冯洪荣说,届时,各学校要建立专门的管理中心,由校长、家长、社会公益组织等第三方共同构成,共同商量确定托管形式、内容等,达成大家都接受的共同公约,通过社会力量解决学校管理问题。
■ 背景
培训机构乱象丛生扰乱招生教学秩序
近年来,各地中小学校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校内减校外补,针对中小学生的各类校外培训班市场火爆,提高班、尖子班、精英班、培优班、强化班等层出不穷,导致学生不堪重负。
“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开展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应试’培训,裹挟家长被动参与并成为普遍趋势,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和招生入学秩序。”教育部基教司司长吕玉刚昨天表示。
今年开始,针对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开始展开。2月,教育部等4部门开展称为“史上最严”的专项治理,要求校外培训不能“超纲教学”,不能组织中小学生考试及竞赛等;5月,七个督查组开展专项督查。
为解决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教育部第一步开展了专项治理。今年2月,教育部等4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明确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重点和治理步骤。
“今年以来,各地按教育部要求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明显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有效遏制课外培训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表示。
因此,治理的第二步是建立长效机制。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这是第一个国家层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系统性文件,成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最基本、最系统的政策依据。
新京报记者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