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牙周病与植牙,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开刀。尤其「组织再生」观念兴起,治疗牙周病,就被认为要打开牙床,放入骨粉,盖上再生膜,让组织重新再长好。
提起牙周病与植牙,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开刀。尤其「组织再生」观念兴起,治疗牙周病,就被认为要打开牙床,放入骨粉,盖上再生膜,让组织重新再长好。 记者陈立凯/摄影
许多欧美研究证实此法可行,笔者90年代于美国宾州大学研究所进修,也曾在教授指导下作了许多骨粉再生手术。骨粉内含酵素,可引导骨质再生,转化植入伤口,启动凝血机制,在牙周与人工植体周围长出完整而厚实的骨质地基。自体凝血角色至为重要,使填入的外来骨粉被新生自体骨取代。
临床发现,牙周再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有时同一品牌,先后不同年分骨粉,疗效不尽相同;若干初期再生成功的案例,维持不到一年,居然又被吸收破坏掉。针对这些二次牙周病灶,患者不愿再动刀,仅接受非手术清创,没想到牙周不但复原,且疗效维持更久。
患者问,早知清创就有效,当初又何必受动刀受苦?牙医的困扰是,若进行再生手术,如何预知所选用的骨粉植入会是有效的?治牙周,究竟真正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呢?骨粉内的再生酵素吗?还是彻底清创,移除病原细菌更重要?
就像所有外科手术一样,骨粉要发挥效用,先决条件是得有个干净无污染的组织环境,如果伤口内都是细菌感染的发炎组织,健康细胞无法正常生长。
开刀原本也就是要打开来、看得见,在清楚的视野下进行病灶的完整清创,故开刀重心应在清创,彻底清除细菌感染及结石。若只一味注重骨粉填塞、再生膜塑型乃至缜密的缝合技巧,却将清创草草带过,反而本末倒置,即便初期可能成功,长久下来遗留潜藏的感染,仍可能再次造成破坏。
在植牙骨再生的研究中,常未如预期长出真正的自体骨。等了六个月的愈合期,当初填塞入的骨粉依然残留未转换,骨粉颗粒明显可见,并没有自体骨融入的模样。
后续植牙时,骨粉填补处质地松散如海砂屋,甚至是一挖就掉,根本没有真正自体骨质应有的坚实感,若植体仅种在补骨处就会失败,要成功一定得植在自体骨基座上。
这可能是骨粉的来源,如捐赠者生前的健康、感染病史、年龄、乃至是否同为人类等因素,影响到其临床效果。
而若嫌植入骨粉松散,不够坚稳而挖掉取出,让自体凝血修复伤口后植牙,效果又如何呢?却是成功率大增。因为没有外来的异质骨粉抢占空间,自体凝血块完整进驻成形,其内含丰富骨髓细胞有着同源基因,正是自体骨生成的最佳保证。
就像骨科医师修复骨折,只要稳固住骨折断面,保持伤口凝血清洁无感染,骨头就会长好,无需置入骨粉。
去年底应邀至美国显微牙医学会(AMED)演讲「显微微创牙周疗法」,发表近10年来非手术清创成果。当年我笃信手术之必要,总在刮除结石两、三个月后就替患者开刀,以今观之,急促了些。
现在我们显微微创,在显微镜放大视野下,不再切开牙龈,没有出血的干扰,反倒更能清楚观看到牙周内部结石。高清视线可提升操作手感,使用精细超音波、石英震波执行自动化清创,看得清楚、治疗得彻底,疗程减半,复原更快。
同时,教会患者刷牙及牙线的清洁方式,让牙周在干净的环境中自然复原。
而当真的留不住,需拔除牙齿要植牙时,好好清干净伤口保护住自体凝血块,让其转化成真正的自体骨,毕竟这才是符合个人基因的最佳骨质再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