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与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

杨思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与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发展了资本主义剥削形式,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剥削关系,不仅发展了资本主义的各种固有矛盾,还产生了一系列新矛盾,使资本主义具有了一些新的历史特征,也使资本主义危机具有了系统综合性的新特点,必将推动无产阶级革命和全世界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等群众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摘要】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是伴随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更加尖锐、生产和消费更加脱节、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开拓世界市场为过剩的商品和资本寻找出路而产生的,是与商品生产、商品流通、资本流动、货币流通及劳动力的使用高度国际化,并形成严密的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货币体系同步的,而且由经济、市场和金融的国际一体化,到金融寡头对全世界的统治,到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是一系列联动的资本主义国际化运动。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发展了资本主义剥削形式,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剥削关系,不仅发展了资本主义的各种固有矛盾,还产生了一系列新矛盾,使资本主义具有了一些新的历史特征,也使资本主义危机具有了系统综合性的新特点,必将推动无产阶级革命和全世界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等群众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关键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历史;全球化;马克思主义

  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拓与民族国家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是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必然。

  无论剩余价值生产条件的准备,还是剩余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资本主义商品的生产和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则离不开市场,资本主义离不开市场就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但一般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并不必然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交换,并不必然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只有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劳动生产率有了大的提高,且商品的生产经营条件有了很大差别,市场和市场竞争有了一定规模,商品生产经营者在竞争中出现了贫富两极分化,大量小生产者遭遇破产沦为无产者,或劳动者只有出卖劳动力充当别人的雇佣劳动者才能维持生存并进行劳动力的生产再生产时,这时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才变成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交换,而一般商品交换市场也发展为几乎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商品市场。这时,当规模越来越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效率也越来越高的大机器生产因自身优势逐渐取代了手工生产,社会化的企业取代了原来的手工作坊和工场手工业,因社会化企业所具有的生产自动化、规模化、标准化、分工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所带来的企业经济效益是个体劳动手工生产完全无法相比的,小私有制商品生产经营者在竞争中毫无力量与之抗衡,这样,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以及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取代以个体手工生产为基础的一般商品生产和交换,取代空间狭小的一般商品市场,就成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时,小商品生产者再想恢复昔日自给自足略有剩余的小康生活天堂就难于登天了。

  在残酷无情的剧烈的资本主义竞争中,“大鱼吃小鱼”的竞争规律更加明显,勉强存活下来的小商品生产除了大机器生产、自动化生产暂时不能取代的工艺性、独创性极强的手工生产外微乎其微,能够存活下来的那些手工生产也只能隶属从属于大机器生产苟延残喘。而生产规模的日益庞大,企业生产自动化社会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日益提高,必然需要越来越大的原材料和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于是以物美价廉的商品为武器不断打破地域和民族的壁垒,不断扩大市场,并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张到所能达到的更大的范围,包括在全世界范围争夺市场和资源,就成了资本主义内在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与此相联系,打破地域和民族性限制,形成轰轰烈烈的资本主义市场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思想文化全球化国际化运动,并伴之以分工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国际化,就成为自19世纪中叶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一个最为突出明显的巨大变化,也使原来各自相对独立的各民族国家历史逐渐演变成各民族国家相互间息息相关的世界历史,使资本主义竞争日益演变为全球范围的国际竞争。各民族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胜败严重影响制约各民族国家自身的存续和发展。于是,伴随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及跨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内的分工和阶级关系也伴随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而日益演变为国际间的分工和国家间的竞争与阶级关系,演变为资本商品输出国和“打工国”、资本强权霸权宗主国——资本寄生国和附属国、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的关系。反过来,上述这些国际间关系又影响制约各个民族国家内部的各种关系。

  竞争导致垄断,由资本和财富的垄断到金融和货币的垄断,由金融货币的私人垄断到金融寡头控制国家政权形成国家垄断,再到国际垄断,强权霸权国家就是这么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国际金融寡头利用金融资本控制先进技术和发达国家——进而控制全世界,在全世界范围剥削压榨劳动人民,同时利用在全世界范围掠夺来的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利润和巨大财富收买掌握知识、技术和传媒的社会精英及工人阶级上层,制造生产并传播垄断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对全世界进行意识形态的洗脑和灌输,不仅强化了资产阶级社会人的异化与资产阶级同化作用,阻碍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觉醒,延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到来及工人阶级运动趋于成熟,而且也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基本矛盾、阶级矛盾及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复杂与尖锐。上个世纪中叶后,伴随金融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逐渐演变为经济金融化、数字虚拟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程度更高,资本和财富的集中度更高,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因而也更趋尖锐。原来资本主义国家内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在资本主义发展演变到帝国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后也演变扩展为全世界范围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国家和工人阶级国家间的矛盾,演变为帝国主义强权主义国家和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强权主义国家间争夺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的矛盾,还有帝国主义强权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与全世界被剥削被压迫人民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脱节与矛盾在垄断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阶段也更趋尖锐,这时生产和消费的正常运转与连接越来越依赖金融借贷资本的嫁接,一旦金融借贷资金链条断裂,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便陷于严重的经济危机和衰退之中,因而使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危机也更多地表现为金融信贷的危机和社会信任危机。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中所揭示预示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历史,以及马克思在《资本论》所揭示预示的垄断资本主义,及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矛盾和国际关系秩序,已经通过资本主义一百多年的历史演变以铁的历史事实展现了出来。

  二、垄断资本与金融寡头发展了资本主义剥削形式

  资本的生命力就在于榨取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实现其不断地增值。利润越高,将本求利的资本就积累得越快越多,越是富有活力,而资本家也投资得越是起劲。若是无利可图,榨取不了工人的剩余价值,赚不到利润,资本家手里的资本也就变成了普通货币和死物一堆,无法进行资本的运作与周转,只好陷入亏损破产的境地了。为了避免这种局面,并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资本对于剩余价值的追逐是无止境的,而且还要将新获取的剩余价值或利润不断地转化为新的资本,追加投资,进行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但资本单靠自身的积累受到资本规模、剩余价值率、资本周转速度和年利润率的影响制约,在竞争中靠吞并中小资本进行资本积聚,还受竞争成本以及可供兼并吞吃的中小资本的数量和规模的制约。这时资本便需要找到一种快速扩大资本投资规模的新的手段和途径,需要把社会上暂时闲置的资本以及一时还没有投入消费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作为投资的资本来使用,这时古已有之的金融信贷便成了新的资本积聚渠道和手段,成为垄断资本家进行快速资本积聚的手段。而有了金融信贷的融资手段,垄断资本家借助自己的资产规模和信用开办银行向全社会融资,打破了原有自身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的限制,可以在短期内迅速聚集起庞大的资本进行过去个人资本所无力进行的巨大规模的投资,兴办跨地域甚至跨国界的投资事业,很快地、成倍地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赚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利润。于是,垄断资本主义向金融资本主义演变发展也就自然而然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了。

  在资本的循环、周转及演变发展过程中,资本的形态或形式也在发生演变。首先是产业资本从流通过程的购买到生产过程的生产,直到再次进入流通过程出卖商品,资本经历一次这样的循环和周转需要经历从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再到商品资本和货币的形态演变,其次是产业资本家为了加快自己的资本循环和周转并节约资本的投入,衍生出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经营的商业资本,进而衍生出金融借贷资本。借贷资本从其本身的流通形式看,就是在约定时间内出借货币资本,到期收回包含利息已经增值了的货币资本。表面上看似乎与剩余价值的生产创造与实现完全没有关系,更加凸显了资本价值增值的神秘性,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秘密,但实际上它是通过由借贷资本这种形式资本向职能资本——即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转化而参与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因而借贷资本家也要与职能资本家分享剩余价值。利息就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职能资本家为获取社会闲散资金使之成为自己可支配使用的资本而对借贷资本家所支付的报酬。

  垄断资本和金融资本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企业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利润而展开激烈的竞争,而为了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资本家就不得不不断改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否则就会被规模更大、劳动生产率更高、成本更低的大企业所吃掉。这样,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过程中,大企业不断地排挤吞并中小企业,加之银行信贷和股份公司的作用,于是便促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和生产日益集中。而资本和生产集中到很高的程度,少数大企业或若干大企业的联合就能够独占生产和市场、控制一个甚至几个生产部门的生产和流通,依靠其在经济活动中的统治地位,操纵这些部门的产品销售和生产资料购买,制定垄断价格,获取垄断利润。这时,资本和生产的集中就导致了垄断,并形成了能制定垄断价格获取垄断利润的垄断资本。垄断资本有从短期的价格协定到同一部门的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发展到不同部门的康采恩等多种形式,直至到现在的跨国公司、国际垄断同盟等。

  在垄断资本的发展过程中,工业垄断资本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起来或混合生长,就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的一个基本特征,而且工业生产的集中和银行资本的集中相互推动,推动着银行垄断及金融寡头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高度集中的工业企业生产规模巨大,对资本和商业流通的需求巨大,而在生产和流通过程又常会出现一些暂时闲置的资本,这就需要加强工商企业和银行间的联系,扩大商业企业和银行的经营业务,加速商业企业和银行的利润积累和资本积累,促使商业企业和银行的规模不断扩大。而商业和银行业务的发展,又加剧了商业企业和银行行业内部的竞争,那些资本雄厚、善于经营的大商业机构、银行机构排挤吞并中小商业企业和银行,这就导致了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的集中与垄断,形成商业和银行的垄断资本,另一方面,大银行大商业机构因企业规模效益及信用原因,还有监管便利条件原因,又会优先发展与大企业的业务,优先为大企业提供贷款,甚至通过发行和买卖股票,成立股份公司,帮助大企业筹集资本,这便进一步加速了生产资本的集中和垄断组织的形成过程。

  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也使得银行和工商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在自由竞争时期,银行只是普通的支付中介人,替少数资本家办理往来账目,为他们提供短期的存放款,执行着一种纯粹技术性和辅助性的业务,银行和企业的信贷联系是不固定的。但随着资本的集中和银行资本周转额的增加,少数大银行控制了许多中小银行,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星罗棋布的密网,把一切货币周转全都集中到银行的手里,银行这时的作用便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时大银行有了足够的资金为企业提供长期的巨额贷款,它们之间形成了固定的联系。银行通过往来账及其他金融业务与企业发生了固定的经常性联系,并为了自身的资金安全而对企业进行监督,用扩大或减少、发放或收缩信贷的办法对企业经营施加影响,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使他们的经营对银行有利,甚至还专门设立研究机构、向企业派出董事监事来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情况,乃至利用资金信贷控制和决定企业的命运,使工商企业愈来愈依赖依附于大银行,从而成为影响和决定企业命运的主宰。

  在银行向工商企业渗透并参与企业运营管理与投资的同时,一些大的工商企业垄断资本也深入银行或者投资创办银行,成为银行资本的所有者。这样,伴随着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工商企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相互渗透融合,垄断资本相互投资与持股,互相分享垄断利润,且投资范围不断地扩大,于是便形成了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甚至能够影响左右国家财政和世界经济的金融寡头——超级资本财团。像美国的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杜邦财团、波士顿财团、梅隆财团、克利夫兰财团、芝加哥财团、加利福尼亚财团、得克萨斯财团,这十大财团涉足并控制了美国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尤其是前两大财团,不仅影响左右着美国的经济,还影响左右着美国的政治,并通过美国影响左右着全世界。

  伴随金融资本集团在国内国际垄断统治的加强,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金融寡头与政府之间的“个人联合”也进一步发展,如美国历届政府就是名副其实的“富豪内阁”。在美国历届政府的高级行政人员中,有多数本身是大资本家财团的家族成员,其余的也都是与资本财团有着密切联系的资本家代理人,中下层雇员则不过是他们收买并为他们服务的打工者。

  垄断资本和金融资本寡头的形成大大压缩了雇佣工人自由选择资本家的空间和范围,同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商品成本的降低,也为资本家压缩雇佣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从而提高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空间和便利,加之垄断资本垄断价格的制定迫使劳动者不得不接受劳动力低价和生活资料高价的现实,迫使劳动者为养活自己不得不压缩生活开支、增加劳动时间打多份工、少生或不生养孩子、或者挤出时间为寻找新的生活收入来源而奔波操劳。不仅如此,他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为了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再生产,他们还不得不借贷消费,要支付为维持劳动力生产再生产而借贷的住房、教育、医疗及生活消费贷款利息。事实上,伴随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伴随垄断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形成与发展,雇佣工人所受的剥削程度不是减轻了,而是不断加重了,劳动者所承受的生活压力以及隶属于资本所遭受奴役的程度也随之而加重了。

  三、资本主义矛盾与其他社会矛盾交织并存并向落后国家聚集

  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之后,由于生产和资本更加集中,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更多,脱节更趋严重,工人阶级所遭受的剥削奴役也更趋严重,因而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和阶级矛盾也必然更加发展和尖锐,这就必然要引发更加剧烈和持久的经济社会危机。但当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之后,垄断资本和金融寡头实现了对整个国家经济政治生活的控制,国家借助价格政策、金融信贷货币政策、利用赤字财政和利息的升降来刺激消费,影响左右国家的各种投资消费、生活消费及整个经济生活过程,各种反危机的措施纷纷出笼,以延缓或缩小经济社会危机的爆发与破坏程度,这就形成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长期处于经济滞胀的局面(即一方面经济长期处于停滞不前、另方面物价高涨通货膨胀的局面)。另外,为了解决生产唯利是图和消费严重脱节的矛盾,缓解国内的阶级矛盾,维护资本主义的长治久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在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扩大国外投资、掠夺发展中国家廉价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攫取超额剩余价值的同时,在国内收买工人阶级上层,推行“福利国家”政策;利用新闻媒体传播工具控制和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制造消费热点,引导社会公众的消费;并在此基础上制造现代社会已经由“消费社会替代生产社会”、“数字虚拟社会、符码社会、知识信息社会取代原来实体经济社会”的舆论,混淆人们的视听,扭曲歪曲人们在资本主义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制造人们的思想混乱,质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为思想武器对资本主义所做的社会批判理论,试图把人们引向唯心史观的“单纯意识形态批判”“身心批判”,屈从于资本统治逻辑的“精英社会”。

  但任何时候都是生产的方式决定消费的方式,而且是所有制关系决定人们的经济社会关系,不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所有制关系,就解决不了资本主义唯剩余价值生产而生产的问题,从而解决不了生产和消费脱节、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也克服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与经济社会危机。无论垄断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玩弄什么花样,怎样试图改变人们的认识和观念,怎样制造与虚拟“数字化符码化信息化资本主义消费社会”辞藻,都既不可能反映也更不可能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社会本质特征,而且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矛盾是不可能仅仅通过虚拟的数字化、符码化和信息化而发生改变和消失的。既然垄断资产阶级使尽浑身解数也难以克服在延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经济社会制度条件下所必然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难以缓解和消除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更难以克服因生产和消费脱节、经济结构失衡所导致的经济社会危机,难以为大量过剩的商品和资本找到新的出路,这就决定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自然要借助先发展优势到落后国家和地区、到国际上寻找新的市场和投资场所,由此也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带到世界各地,并使这些矛盾在落后国家及地区聚集。

  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力量,不仅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奴役,而且还对外侵略扩张,不仅对外输出商品,更对外输出资本,广泛地在国外设立跨国公司,抢夺争夺廉价的原材料、燃料和劳动力,争夺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从属国和势力范围,对国外人民进行大肆地掠夺和殖民统治,使得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成为极少数金融寡头的债务人和进贡国,使落后国家的人民受到双重多重的剥削和奴役。这势必在落后国家原有矛盾基础上增加并加剧新的矛盾,使帝国主义时代的各种固有矛盾在这些落后国家发生交叉性的聚集与尖锐化,从而激起落后国家和人民率先反抗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所以反抗资产阶级和剥削阶级的革命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后往往首先在矛盾聚集而尖锐的落后国家和地区、在帝国主义统治链条的薄弱环节、而不是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首先被引爆也就不足为奇了。

  事实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种种改良都是在维持维护资本主义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而且是在不顾落后国家劳动人民的死活不断向落后国家和地区转嫁社会矛盾和危机而实现的。没有对落后国家人民的残酷掠夺及超额剩余价值的攫取,没有发达国家国内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就很难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高消费”和“高福利”,而且这种所谓的“高消费”“高福利”,绝不能影响限制到垄断资产阶级和金融寡头对剩余价值的贪婪占有和分割分配权力,不能危及到资产阶级国家的财政和金融信贷,一旦影响危及到这些方面的权力和基础,它们也就难以为继了。

  四、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与剩余价值的分割国际化

  由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和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生产本质所决定,哪里能够榨取到更多的剩余价值获取更多的利润,资本就必然要流向哪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及资本主义的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运动,就是在资本主义的这一生产目的和本质、在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和基本经济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发挥作用下而展开和实现的。正是在资本主义竞争和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下,伴随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以及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及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发展,而且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商品过剩资本过剩,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取垄断利润并攫取更多剩余价值,不断开辟世界市场,控制霸占世界资源和劳动力市场,为严重过剩的商品和资本寻找新的出路,这样才形成了轰轰烈烈的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而争夺世界市场和资源、争夺世界霸权的两次世界大战,则为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使得全球化运动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高歌猛进。

  伴随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化发展趋势,从物质生产到商品流通、资本流动、货币流通和劳动力的使用都高度地国际化,而且形成并发展了严密的国际分工,使各个国家的经济在国际分工体系下受到国际分工体系的影响和制约来运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国际国内市场联动,资源的配置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商品和资本以及劳动力的使用都在全世界范围内一体化联动并高度整合,大大加速了资本的全球性流动及剩余价值分割分配的国际化趋势。

  战后,资本主义国际贸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异常迅速的发展,而且有加速发展的趋势。据统计,1948至1980年的32年间,国际贸易额按贸易量计算增长了7.2倍,大大超过了世界经济增长率。其中,世界出口总值年平均增长率1950到1960年是7%,1960年至1970年是10%,而1970至1978年则达到了20%。此后,大多数年份都一直保持着年增长率20以上的增长态势。

  从国际贸易增长的区域结构方面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比重在不断上升,发展中国家的所占比重在下降,;而从商品结构看,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在不断上升,而原材料和粮食贸易的比重在下降。这说明国际贸易发展的主流还是工业制成品贸易,或者围绕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制造与销售而进行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规则和市场秩序主要还是由工业化发达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在主导与制定。从资本的输出和流动看,主要也是由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落后国家进行资本输出,资本从发达国家流向落后国家和地区,然后才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互投资与资本输出。落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了实现自身发展不利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不得不接受投资债权国十分苛刻的条件签订投资贸易协定来吸引外商外资,导致了世界贸易秩序市场秩序及投资环境的极其不公平。除此之外,像美国这样的世界霸主,他们还利用货币霸权军事霸权来影响左右全球贸易和世界市场秩序,影响左右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和资本的流动,干预剩余价值在国际市场的分割分配,利用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的调整来周期性地收割全世界人民。这就导致了商品资本输出国、寄生食利国、剩余价值分享分配国和负债累累的债务国、打工上贡国的国际关系秩序,世界霸权霸主国家利用霸主地位剥削奴役全世界人民,还有技术先进国家利用所掌握的先进技术与技术专利而处于国际分工体系顶端逐级控制并蚕食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下端国家的生产分配秩序,以及全世界范围形成的食利阶层与剩余价值创造者的打工阶层的对立统一秩序结构,使“大鱼吃小鱼”的竞争秩序分配秩序在全世界范围不断扩展与发展。全世界剩余价值的分割分配就是在上述国际关系秩序下来进行的。如今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投资收益已经远超其商品出口所带来的收益,他们凭借投资、购买有价证券债券及发放高利贷贷款而获得的收入已经成为食利国和食利阶层的主要收入来源,垄断资本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和殖民性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尤为突出。

  在如此不公平的国际关系秩序条件下,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就不仅是表现为对工人阶级所创造剩余价值无偿地直接占有,而且还取决于垄断资本家的垄断地位以及他们在国际关系格局中所处的地位,取决于他们在剩余价值国际分割分配格局中的间接性分割和占有。我们现在所讲的打破旧秩序,重建世界新秩序,实质也就是要打破这种不合理不公平的“大鱼吃小鱼”旧秩序而代之以公平公正、合作互利、发展成果共享共赢的世界新秩序。

  五、金融寡头统治、世界市场的争夺与帝国主义战争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即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向垄断的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自由竞争发展到了顶点,垄断组织开始萌芽。1873年经济危机之后,垄断组织有过广泛的发展,但还是不够稳固。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达到了新的高度,垄断组织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这时资本主义才从自由竞争阶段真正过渡到它的最高、最后的阶段即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达到了极高的程度,劳动生产率伴随技术进步得到进一步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发展,而且从私人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甚至垄断组织通过国际垄断同盟达到了对整个世界的垄断,在全世界范围瓜分和垄断世界市场,分割分配剩余价值,形成了金融寡头对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剥削与奴役,形成了食利国和食利阶层,这不仅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基本矛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的剥削奴役形式有了新的发展和重大变化,也使得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有了国际联合及将阶级革命斗争与全世界被剥削被压迫民族民族民主运动紧密结合的需要,同时还使得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和世界市场的斗争空前尖锐起来,最终导致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帝国主义战争。

  上个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垄断资本主义面临空前的重重危机,国际国内矛盾空前激化,垄断资本主义找不到摆脱危机的办法和出路,而且帝国主义国家因垄断导致寄生性腐朽性增强、资本主义原有的发展平衡关系被打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不满足于在过去历史条件下所确立的世界秩序与势力范围,迫切需要根据其实力重新瓜分世界、重新划分势力范围而发生的。而在战争条件下,帝国主义战争对整个世界经济的破坏,对劳动人民的屠杀和掠夺,尤其是对落后国家人民的屠杀和掠夺,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迫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全世界范围联合起来、相互支援,并首先在被侵略掠夺的国家爆发阶级革命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取得突破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促发欧亚多国人民将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相结合,夺取革命胜利,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与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立的社会主义阵营,迫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战后不得不以资本输出经济殖民为主的新殖民主义手段取代过去以军事扩张政治殖民为主的老殖民主义手段。

  空前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危机和帝国主义战争还导致大量中小企业倒闭破产,导致原有世界商品流通及资本流动体系被打破,民用工业向军用工业转化并“以军带民、先军后民”的经济发展格局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加之战败国向战胜国的战争赔款,则进一步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与垄断,尤其是向军事工业、军事大国、军火商巨头的集中和垄断。这时,由于战争需要大量的军火军品消耗,国际军火军品贸易在国际贸易所占的比重也不断提高,军火商大发战争财,吸引大量资本投向军火军品生产及军火军品贸易。金融寡头利用其庞大的资本占领军火军品生产和军火军品贸易市场,从而大大加强了金融寡头在军事领域和国家军备竞赛中的地位与作用,使他们迅速成为军火军品商巨头与军事巨头。由此,金融寡头就不仅是依靠控制经济政治命脉的手段来控制国家和世界,而且是依靠军火生产、军品贸易及国家的军事预算来控制国家和世界,于是就形成了一个金融寡头控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军事及意识形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利用各种手段控制全世界的“金字塔式”的控制与统治格局。

  国际金融寡头及其霸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及跨国公司、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同步的。日益发展的国际贸易与资本全球性流动,跨国公司的日益增多,迫切需要有跨国银行及世界货币组织来协调与结算国际贸易收支及投融资业务,而且需要有更稳定、更长期和更高的国际信用,这就需要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超大规模的大银行在世界各地建立它们的分支银行机构,建立世界性银行支付结算体系,根据各国基于世界统一结算货币的货币外汇汇率来进行统一的外汇结算和管理,这样便有了国际金融寡头对整个世界的全面控制和统治。

  货币及金融的国际化全球化,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运动和世界历史格局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国际货币体系从“金本位制”到“美元本位制”、再到今天多种货币结算体系逐渐取代单一美元结算体系,则反映了国际货币结算体系伴随资本主义矛盾和危机的加深,已面临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危机,美元霸权及美帝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岌岌可危,需要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世界经济政治秩序来应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和危机。

  六、工人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纵观资本主义一百多年来的全球化运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危机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而资本在极少数资本家手里的集中则导致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使生产和消费的脱节更趋严重,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商品和资本出现普遍过剩,不得不开辟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开辟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及分工的国际化,进而促进了资本主义从商品生产到商品流通、资本流通、货币流通和劳动力市场的全面的国际化,加速了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资本主义全球化实际上就是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和市场的一体化国际化运动,分工的一体化国际化运动,以及金融寡头确立世界霸权对全世界进行剥削奴役的金融一体化国际化运动。而伴随着商品、货币、资本及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剩余价值的生产、分割和分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及金融寡头的统治也日趋国际化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各种固有矛盾也必然在全世界范围迅速扩张和发展,并形成资本主义在进入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一系列新的矛盾和经济社会危机,导致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缓解与转嫁资本主义矛盾和危机,不断挑起与发动世界战争,从而使资本主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历史阶段的新的社会历史特征。列宁在科学研究了资本主义在这一历史阶段所具有的经济政治特征后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这个特点分三个方面:(1)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2)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3)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是帝国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帝国主义的实质。

  世界市场的一体化既是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的结果,也是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的条件。而经济的全球化,则是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和人员流动全球化的基础,更是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加深发展并进而激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社会危机的发源地。由于世界市场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国际化,各国之间的联系、交流与交往日益频繁,而且深入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整个世界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高度一体化运动之中,矛盾和危机的出现与冲击会迅速波及到全世界,因而越来越具有世界性的广泛深远影响,并具有了系统综合性、联动性的动态特征。

  伴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持续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的贫富两极分化不仅扩大发展了国内社会的阶级分化和阶层分化,而且也扩大发展了国家地区之间的贫富两极分化,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在二战后经济繁荣的掩盖下,美国进入新一轮贫富差距扩大的快车道。1975—2015年,美国收入最低的20%底层家庭总收入占全部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从4.3%降为3.1%,收入最高的20%富裕家庭总收入占比则从43.6%上升至51.1%。瑞士信贷银行研究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英国最富有的10%人口拥有全国总财富的54%,而占人口总数20%的底层人口仅拥有全国总财富的0.8%。在经济危机期间,收入下降最快最多的是普通劳动者,加之他们所持有的有价证券这时成为废纸,他们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变得愈加贫穷。这种贫富差距的扩大如果从更大的国际范围来看就更加严重,发达国家的人均生产总值与人均收入往往是发展中落后国家的数十倍,而且发展中国家往往还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国际慈善组织乐施会发布的《2019年世界财富不平等报告》指出,世界上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的财富为69亿人口的两倍(根据联合国数据,2015年全球人口达到73亿)。在过去的十年中,全球亿万富翁的数量翻了一番,目前全球2153名亿万富翁的财富超过了46亿人的总财富,相当于全球总财富的60%以上。如此悬殊的财富占有差距势必导致穷苦劳动人民无钱无力消费,导致经济增长和生产发展完全脱离广大劳动人民有购买力的实际生活需求,导致更加严重的生产过剩、资本过剩,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愈加尖锐;同时也说明唯剩余价值生产而生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愈来愈难以为继,垄断资产阶级利用金融货币政策、赤字财政及福利国家政策调节经济运转、缓解经济社会矛盾和危机的手段不仅是有限的,而且总的说是失败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加上利用金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刺激和制造新的需求,但“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

  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是在上述这种条件下发生的,而且是在美国这个市场化最充分的国家首先爆发。当时的美国,市场已经被充分地利用、金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被充分地利用,金融部门为刺激消费而不断创新金融工具,鼓励消费者寅吃卯粮,导致长期而持久的通货膨胀,经济走向停滞,中低收入者收入减少,入不敷出,无力还债,从而导致资产债务链断裂和金融泡沫破裂而爆发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冲击下,首先是美国、然后波及全世界,许多金融机构出现严重亏损,股市、期市、债市、汇市应声下跌,整个世界出现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世界银行2008—2016年的数据显示(按不变价计算),美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1.24%,日本GDP年均增速为0.33%,欧盟GDP年均增速为0.6%。从就业情况看,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2008—2015年美国平均失业率为7.56%,欧盟平均失业率为9.46%。从政府债务看,美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61.8%上升到2016年的106.1%,欧元区的这一比重从67.4%上升到89.3%,日本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2016年超过250%。从收入和消费看,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2008—2014年,美国家庭债务占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比率为130.18%;2008—2013年,日本家庭债务占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比率为122.5%。

  从上述情况看,这次金融危机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冲击打击极其沉重,而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又是首当其冲陷入生活困境,出现了所谓1%的富人与99%的穷人的尖锐对立,由此引发了波及80多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占领华尔街运动”。

  伴随资本主义两极分化、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和金融债务危机的发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对自然的掠夺性利用,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以及为转嫁矛盾和危机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生存危机、制度危机甚至民主政治危机和文化危机也必然相继发生,于是反剥削反压迫的民族民主运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逆全球化运动、绿色环保运动、女权运动、大众文化批判运动等群众革命运动也就得到复兴与发展,因而使资本主义的腐朽性和垂死性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展现出来。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具有系统综合性,无产阶级革命和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也具有复杂多样的系统综合性,这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金融资本主义阶段和全球化时代的一个突出显著特点。人民创造历史的革命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人民大众轰轰烈烈的民族民主革命及其他各种运动中,要坚持运动的正确方向并取得运动的胜利,就必须有一个先进的领导阶级和革命的政党来实施统一的领导和组织。由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和彻底革命性所决定,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正确领导是保证一切群众革命运动坚持正确方向并夺取运动胜利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各种群众运动只有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与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而代之以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紧密结合起来,服从和服务于这个革命运动的总目标,才能真正取得运动的成效和胜利。

  当然,一个阶级战胜另一个阶级,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取代另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总是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需要一个由部分到整体全部的漫长过程。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当然也不例外。那种因垄断资本主义具有垂死性而幻想资本主义会很快进入垂死挣扎的死亡阶段在最近的某日某时而突然死亡——而放弃进行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也是要不得的。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