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发展与创新

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发展与创新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社会同任何事物一样,都是因为其存在矛盾运动而发展变化的。

  、社会基本矛盾的重大发展和创新

  社会同任何事物一样,都是因为其存在矛盾运动而发展变化的。社会的矛盾是多种多样和发展变化的。但不同的社会矛盾,其地位和作用及其存续状况必然 会有所不同。其中,贯穿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本质、基本 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就是社会基本矛 盾。抓住了社会基本矛盾,也就把握了社会的发展或社会的整体发展。那么,社 会基本矛盾究竟是什么呢?

  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基本立足点,从社会的客体和主体及其相互 关系上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这是认识社会的一种科学方法。因为“全部社会 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而实践的基本范式就是主客体范式。社会客体是客观的现实的,社会主体即人是能动的,正确地认识了社会客体和主体及其相互关系,才能够把握社会的整体及其发展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 就是从社会客体和社会主体相结合的意义上去简洁地概括他们所发现的新唯物史 观的。例如,《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 >1888 年英文版序言》中就是这样说的:“虽然《宣言》是我们两人的共同作品,但我认为自己有责任指出,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是属于马克思的。这个思想就是:每一个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这个阶级斗争的历史包括有一系列的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2】

  认识社会,认识社会整体的一种科学方法是“社会客体和社会主体相结合的 方法”。那么,认识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也应当坚持“社会客体和社会主体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已经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贯穿 社会历史的全过程,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性质,决定 着社会发展变革的一般过程和趋势,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正是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下,人类社会历史 发展从总体上看,它依次经历了五种典型的社会质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低级阶段)。但是,在实际 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原理,还只是从社会客 体方面揭示了社会(整体)发展基本矛盾的主要内涵。它还不是社会(整体)发 展基本矛盾的全部内涵,它不能代表或代替社会(整体)发展的基本矛盾,它不 是社会(整体)发展基本矛盾本身。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方 式和上层建筑,它们都属于社会活动或人类实践的形式或结构的范畴,即都属于 社会客体的形式或结构的范畴;简单地说,它们都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方式 或手段。它们要发生作用,还必须由人们的其他方面去激活和制动起来。

  我们还知道,阶级社会(包括不同性质的阶级社会转换时期)各基本阶级之

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体上 的表现(或者说就是这个社会主体发展的基本矛盾),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 力;正是因为这些基本阶级之间的矛盾推动和实现着社会主体的实践活动,推动 和实现着社会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的本质变化。它表现在,劳动人民的阶级斗争 推动和实现着各自所在社会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表现在, 新兴的剥削阶级推动和实现私有制社会形态之间的更替;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 将消灭阶级和向无阶级社会的过度 。

  当然,阶级社会这些基本阶级的形成及其之间的矛盾最终是由占统治地位的 生产方式的发展等所决定的,但离开了这些阶级及其之间的矛盾斗争,生产方式 和上层建筑的发展、社会发展就是空中楼阁。所以马克思说:“当文明一开始的 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 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 到现在为止,生产力就是由于这种对抗的规律而发展起来的。”【1】

  由此可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即社会客体发展的基本矛盾)与阶级社会里基本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即社会主体发展的基本矛盾),这二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是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又实现和推动着前者。 其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与阶级社会里基 本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这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除了有这样的一层内涵——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又实现和推动着前者外,它必然还有其他层次的内涵。因为它们要发生作用,都必须由人们的其他方面去激活和制动起来。这个激活和制动起来的因素就是人们的需要。

  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不同主体的实践活动,不同主体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他们实质上都是围绕需要进行的。需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力源和催化剂,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目的和归宿。人的活动“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1】“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 已”。【2】“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 创造出新的需要”,这是人类自然发展的规律。【3】正因为不同社会主体的需要不同,才引起了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才推动着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等社会实践(社会客体) 的发展。特别地是,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社会需要分裂为剥削阶级的需要和被剥削阶级(劳动人民)的需要这样“这两块天地、两条发展道路”,他们(包括新旧两种不同生产方式的代表阶级)需要的不同和对立,必然激起了他们的奋起和斗争,从而推动和实现着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推动和实现着社会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的本质变化。

  综上所述,生产方式与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人民需要之间的矛 盾才是社会(整体)的基本矛盾。它的客体表现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在阶级社会主体上的表现就是:阶级社会各基本 阶级之间的矛盾。这个社会(整体)基本矛盾的运动机理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发展决定着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发展,决定社 会发展的可能;人民群众的需要则引导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的发展,引导人民群众的发展,人民群众根据发展的需要和可能,通过主体的作 用和主体(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与解决,去实现和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进而整个社会的发展。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带来人民群众的需要与生存出现严重或特别危机的时候,人 民群众就会经过主体的作用和主体(阶级)之间的革命斗争,去根本改变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并积极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进整个社 会的发展和转换。这样的矛盾运动,由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的无限发展,推动 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其中,人民(即人民群众)是一个主体范畴,也 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一般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包括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阶级社会中,不同历史时期以及同一历史时期的不 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发展具体进程的不同,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但在 任何时候,广大的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或劳动人民始终是人民群众的最稳定和最 主要的部分,剥削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进步时期及其先进人物也属于人民群 众的范畴。

  总之,生产方式与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是社会(整体)的基本矛盾。这个社会(整体)基本矛盾,才能真正符合社会基 本矛盾的内涵,起到社会基本矛盾所应有的作用。这个社会(整体)基本矛盾的 内涵,既包括了恩格斯所指的“《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又把唯物史观各 个基本思想(包括唯物史观的主体需要思想等)彻底地贯通起来了,并且完全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和事实。因为社会历史本身就是一个既丰富多彩又是相互 贯通的整体。只有抓住了这个社会(整体)基本矛盾,才能把握社会整体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无产阶级等人民需要之间,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无产阶级等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化生产力,社会主义最终会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化生产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就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自主联合劳动即民主劳动)相结合的公有制生产关系。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和民主的国家政权,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的劳动人民的意识形态 等。人民需要即广大劳动人民的需要,包括其各类别和各层次的需要,它将是十 分丰富和全面的,其重点将逐步由生存需要转向享受需要,转向发展需要。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表现在客体方面: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表现在主体方面:就是劳动人民内部矛盾和劳动人民(主要是无产阶级)与新旧剥削阶级势力(主要是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其中,社会主义社会是“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 在各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和弊病。”【1】因而,国家和社会管理阶层作为劳动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比较容易地转变成阶级矛盾的对象,这是由其所处社会特殊地位决定的。所以,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就容易上升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周承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2016年出版P264—267页)

  

  、社会二重性形态:社会类形态和社会质形态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多种要素、多种关系交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社会形态就是反映社会整体及其发展的一个概念。所谓社会形态,就是关于社会整 体运动的形式、过程、属性、特征及不同社会或社会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相互区别 的概括。由此,我们对社会形态可以从不同角度予以把握。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划分的思想,最早起源于马克思早期著作《1844 年经济 学哲学手稿》,在那里出现的是社会三形态划分思想。马克思是根据劳动的不同类型和人性发展的不同阶段,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代。最初是真正人的本性,从事着对象化劳动,即合乎人性的劳动,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由于异化劳动的出现,使劳动成为非人性、反人道的劳动,产生了私有制和人的本质的异化,这就是私有制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阶段;异化劳动的扬弃,私有制也被扬弃,它被公有制所代替,实现人的本性的复归,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阶段。后来,在马克思成熟时期,马克思就形成了社会五种形态和新的社会三种形态理论。

  关于社会五种形态理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以所有制形式为 标准,将人类历史上各个生产发展阶段划分为“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 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等形式。在《雇 佣劳动和资本》中,马克思认识到“部落所有制”缺乏科学材料,于是放弃了这个概念,但却指出:“生产关系的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 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特征的社会。古典古 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都是这样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其中每一个生 产关系的总和同时又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1】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 > 序言》中马克思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2】 马克思在 1881 年致俄国民粹派女作家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 ( 三稿 ) 中说: “农业公社既然是原生的社会形态的最后阶段,所以它同时也是向次生的社会形 态过渡的阶段,即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过渡。不言 而喻,次生的形态包括建立在奴隶制和农奴制上的一系列社会。”【3】由此(不 管“亚细亚的”是否指原始公有制生产方式),再加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 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所有制关系或生产关系,马克思的以所有制关系 或生产关系为标准而划分的社会五种形态的思想是肯定的。并且在历史上,虽然 还存在某些单个的社会有机体 ( 民族和国家 ) 没有依次经历五种社会形态,但就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如古代亚欧非三洲历史相互关联和对立的)大势而言, 用五种社会形态概括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却是符合事实的、是科 学的。因为在一定时代,总有该时代历史发展的中心和主流社会形态,它的存在 和发展影响到当时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关于新的社会三种形态划分的思想,集中表现在马克思的《1857-1858年经 济学手稿》中。在那里,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又作了新的 “三形态”划分: “人的依赖关系 (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中,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中,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 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 西一道发展起来。”【1】根据马克思的新 “三形态”划分思想及其中蕴涵的经济表现形式可知,这三种社会形态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就是指生产力水平较低、 人的依赖(即人直接依赖于人的)关系和自然经济时代;第二个社会形态,就是指物的依赖关系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和商品经济时代;第三个社会形态,就是指共同的生产力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产品经济时代。三个社会形态划分的标准和根 据,就是人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形式的不同,是生产能力的不同,即生产力发展水 平的不同。这三个社会形态是任何民族和国家都必须经历的社会发展形态。

  由此可得,社会形态是二重性的。社会二重性形态:概括地说就是社会类形 态和社会质形态。社会二重性形态——社会类形态和社会质形态,主要是由决定 社会发展的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社会类形态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决定的。生产力是指物质生产过程中 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力量。它标志着人与 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同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类特性”的根本表现。马克思也说过存在着人的“类特性”。 例如,马克思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生产力的 发展是一个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过程,尽管其发展过程中有飞跃,但它仍是一个自然连续的客观过程,它具有自己发展的“刚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由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决定和引导的人类社会的某重发展也就必然具有类形态性。事实上,也正因为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类形态性,才存在人类共同体活动的互通、借鉴和传承。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经济形式和人的发展等相对应的“三形态”正是由生产力发展三大阶段(手工生产力、机器生产力、更高级或自动化生产力)的不同发展水平直接决定和引导的。例如,马克思对古代传统社会在类形态性方面的精辟概括:“这些古老的社会生产机体比资产阶级的社会生产机体简单明了得多。但它们或者以个人尚未成熟,尚未脱掉同其他人的自然血缘联系的脐带为基础,或者以直接的统治和服从的关系为基础。它们存在的条件是:劳动生产力处于低级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内部的关系,即他们彼此之间以及他们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很狭隘的。”【1】又如,从历史事实上看,古代的东方国家和西欧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形式——农业模式与农商模式,也直接决定和引导了它们的社会关系、政治和文化表现形态上的重要特点:古希腊的民主传统和重视认知理性;东方的专制主义传统(城邦民主阶段历史不太长 并且早已过去)和重视价值理性。

  社会质形态是由生产关系的发展直接决定的。生产关系是指物质生产过程中 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的)所有制关系。 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状况,直接决定着人的类本质的实现形式,直接 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性质和形态,从而直接决定着该社会的性质。社会 质形态划分的客观依据就是占统治地位的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当然,社会质形 态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形式是多种多样。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不是 单一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着“多元对应”关系。但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在大势或主流上必然是依次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二重性形态——社会类形态和社会质形态,这两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 互统一的,并且社会质形态是社会类形态的具体发展道路和实现形式。社会二重 性形态之间的关系仍然是由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形式,并反作用于生产力。所以社会质形态发展不能脱离相应地社会类形态发展;社会类形态发展又必须以社会质形态发展为其开辟道路,找到实现形式,离开了具体 的社会质形态,社会类形态的发展就是空中楼阁;并且先进的社会质形态可以极 大地促进社会类形态的发展,落后的社会质形态可以明显地阻碍社会类形态的发 展。例如,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可能建立在手工生产力的基础上。社会化生产 力(机器化大工业)只有在手工生产力经过几个社会质形态发展和进步后才能出现。1920—1940 年代的社会主义苏联和 1940—1970 年代的社会主义中国等早期社会主义国家都曾经极大地促进本国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类形态,就是以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为主要标准而划分的社会形态。生产 力包括其物质技术方面和劳动组织方面。物质技术方面,如产业形式、产品形式、 劳动工具、能源、材料、生产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等。劳动组织方面,如分工、 协作、组织、管理、劳动联系形式或交换形式、消费形式等。人们常说的石器时 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网络时代;渔猎社会、农 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或科业社会);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 产品经济社会等,都是以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为主要标准而划分的社会形态,都属 于社会类形态的范畴。

  社会质形态,就是以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为主要标准而划分的社会形态。因 为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的)所有制关系,所以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为主要标准而划分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就是社会质形态划分的典型代表。又因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社会质形态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周承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2016年出版P267—271页)

  

  、社会二重性发展过程有机统一规律

  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和最终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了社会本身(社会形态)具 有二重性:社会类形态和社会质形态。那么,社会的发展过程也必然表现为社会 二重性发展过程:即社会发展是社会类形态发展和社会质形态发展的统一。

  根据世界历史发展的事实,结合前面的叙述,大体说来,整个人类社会二重 性发展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由生产方式的发展最终决定的人类社会发展是社会 类形态发展和社会质形态发展二重性过程的多样性统一。它具体表现在:一方面 是,由生产力发展直接决定和引导的,随着社会基本矛盾发展而来的,社会类形 态发展必然是这样三大阶段或形态的依次更替和转型。第一大阶段或形态的基本 特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一直处于低级阶段(手工生产力时代),自然经济占统 治地位,政社合一,民主转向集权,主体之间的关系是狭隘的、地域性的、以人 的依赖性(人直接依赖于人)为特征,信仰本位的文化意识。第二大阶段或形态 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力有较大发展(机器生产力时代)而又发展不足,劳动 仍是谋生手段,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国家与社会相分离和社会 自组织与民主法治相结合,对外关系的自主化、开放化、全球化,物的依赖基础 上以人的独立性为特征的主体关系,科学本位的文化意识。所谓工业社会、信息 社会等都是这一大阶段或形态的部分表征。未来第三大阶段或形态的基本特征是: 社会生产力有极大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劳动不再是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 活的第一需要和享乐,实行产品经济,社会自治,国家消亡,所有人都获得自由 而全面发展,审美本位的文化意识。另一方面是,随着社会基本矛盾发展而来的, 其中由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起直接决定作用的,社会质形态发展,它的大势或主 流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这五种形态或阶段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依次更替和转型;它的支流是:某些国家和民族由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某些社会质形态的混合或跨越。同时,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形式并反作用于生产力,所以社会质形态发展过程不得脱离相应的社会类形态发展过程,社会类形态发展过程又必然以社会质形态发展过程为其发展道路和实现形式,它们之间是多样性的有机统一。社会二重性发展过程是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古老社会质形态必然与手工生产力、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及其基础上以人的依赖性等为特征的第一大社会类形态相统一;资本主义社会等社会质形态必然与社会化大生产,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民主法治,物的依赖基础上人的独立性等为特征的第二大社会类形态相统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质形态开始过渡并达到与生产力极大发展,产品经济,社会自治,国家消亡,所有人都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等为特征的第三大社会类形态相统一。其实,关于这个思想,马克思在其《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已经有多处提及,如“一切劳动产品、能力和活动进行私人交换,既同以个人之间的统治和服从关系 ( 自然发生的或政治性的 )为基础的分配相对立 (不管这种统治和服从的性质是家长制的,古代的或是封建的 )(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交换只是附带进行的,或者大体说来,并未触及整个共同体的生活,不如说只发生在不同共同体之间,决没有支配全部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 ),又同在共同占有和共同控制生产资料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的个人所进行的自由交换相对立。”【1】这里说的“一切劳动产品、能力和活动进行私人交换”的社会,即物的依赖性社会或商品经济社会,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这里说的“以个人之间的统治和服从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即人的依赖性社会或自然经济社会,它包括“家长制的、古代的或是封建的”社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里说的“在共同占有和共同控制生产资料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的个人所进行的自由交换”的社会,即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指的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根据早期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历史演变的事实,结合前面讲到社会主义 社会阶级和国家的存在及其消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二重性发展过程的多样性 统一,它在 20 世纪早期社会主义社会诞生以后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早期社会 主义社会还具有第二大社会类形态的某些特征,如商品经济、物的依赖关系和国 家还会继续存在,但有计划的半产品经济或产品经济、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依赖关 系和劳动人民的新国家已占居统治地位,这已属于第三大社会类形态的范畴,并 将由此逐步过渡到完全的第三大社会类形态。这充分表明: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 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而具有的过渡性特征。

  社会主义社会还具有第二大社会类形态的某些特征,并会逐步过渡到完全的 第三大社会类形态。之所以如此,究其原因在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 即在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人民需要之间,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人民需要之间矛 盾的发展。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生产资料与自主联合劳动相结合的公有制生 产关系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他就可以实现生产资料(物)的公有和社会经济总体的有计划发展,就可以摆脱商品经济和市场调节自由化的总趋势,摆脱商品经济和物的依赖关系的统治地位,就可以让半产品经济或产品经济和首先的劳动依赖关系上升到统治地位;社会主义社会虽然还存在国家,但他的国家是占社会绝大多数人口的劳动人民的国家,他又要逐步消灭阶级和国家,这就为主体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所以,社会主义社会在本质上同时属于第三大社会类形态的范畴。并且,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民主劳动十分发达和完善,劳动不再是谋生手段,不必要实行按劳分配等条件达到以前,即使由发达资本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即使建立了统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全民公有制),也不可能立即出现所有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实现完全的自由自觉自愿地直接结合(自由分工和自由劳动),劳动者的劳动还不可能都是直接的社会劳动,因而还存在个别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还必然存在并利用商品经济形式去发展社会生产力,还存在物的依赖关系;当世界范围内的剥削阶级还没有完全消灭,劳动阶级还没有完成改造以前,国家还会继续存在。所以,社会主义社会还具有第二大社会类形态的某些特征。 由此,改造利用和同时脱离第二大社会类形态,逐步过渡到完全的第三大社会类形态,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类形态发展上的必然。例如,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经济就必须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商品(或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并接受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造,它是新型有限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类形态的初级本质就是有计划的带大商品经济特征的产品经济。

  早期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是资本主义世界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帝国主义 时期的三大矛盾”)激发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但又因为他们 诞生在帝国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大都没有基本完成向第二大社会类形态转型而 带有鲜明的古代传统社会特征的落后国家和地区,于是带来了人类社会二重性发 展过程的巨大反差——先进而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并 存。为了生存下去,早期社会主义国家自然采取了传统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带有鲜明自然经济特色的计划经济,政社合一,高度集权。历史发展事实表明,采取传统模式是这些早期社会主义国家初期发展的有效形式,它巩固和加快了这些早期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并形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社会主义世界,由 此带来了较长时期的世界和平。随着早期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较大发展,它们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造利用和同时脱离第二大社会类形态,逐步过渡到完全的第三大社会类形态,并且相应地实现早期传统社会主义向新形态社会主义(高级社会主义)的转型。这是人类社会二重性发展过程有机统一规律的必然要求。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就进入到早期传统社会主义的转型探索之中,50 年代中期开始苏联等多个早期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再度兴起,直至最后的古巴和朝鲜的改革,他们也都开始了早期传统社会主义的转型探索。但令人遗憾的是:早期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从其开始起,在利用改造第二大社会类形态发展方面就出现失误和倒退,如商品经济发展过头; 在社会质形态发展方面传统体制下容易形成官僚主义者阶级,出现了修正主义上台即资本主义复辟的转向,结果没有找到社会主义社会继续前进的正确出路,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遭遇到空前的挫折。其教训是深刻的。 总之,人类社会二重性发展过程并非都是直线型的,但其总体进程和基本趋势是一定的、不可改变的。

  (周承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2016年出版P271—275页)

  、建立社会主义优越和阵营、从根本上战胜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是世界全球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也是我们平天下的必然结果。但社会主义要从根本上战胜资本主义,就必须完善和高级社会主义,就必须吸取人类历史(包括现实发达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和有益因素,必须总结和吸取早期社会主义国家和阵营成长的经验和教训,必须超越和优越他们,必须从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的视野上解决问题。

  全人类社会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是社会类形态发展和社会质形态发展的二重性发展过程的有机统一。根据社会二重性发展过程的原理,完善和高级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社会质形态与改造利用和同时脱离第二大社会类形态并开始进入第三大社会类形态的相互结合、相互改造而提高的历史过程。如前所述, 第二大社会类形态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市场)经济占统治地位、 国家与社会相分离和民主法治、科学本位的文 化意识、对外关系的全球化、物的依赖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为特征的主体关系。第三大社会类形态的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力有极大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劳动不再是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和享乐,实行产品经济,社会自治,国家消亡,审美本位的文化意识,所有人都获得自由全面发展。而早期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及其内生的计划主导等,使社会主义能够解除商品经济和物的依赖的统治地位,开始出现向产品经济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渡;但社会主义在很多方面仍然需要改造利用第二大社会类形态的积极成果。

  具体说来,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而来的,必然克服资本主义的本质和根本制度缺陷,同时又必须充分吸取资本主义创造的人类性成果。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资本与劳动相分离(资产阶级与 无产阶级根本对立),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和统治(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等劳动人民的剥削和统治),私有的、利已的、分散化、 自由化、虚胀化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由资产阶级少数人所享有的、对广大劳动人民而言主要是形式化的资产阶级的民主法治等,这些迟早都要退出历史舞台。但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般的社会运行形式及其制度,如独立、自主、平等、开放的现代(公司制)法人企业制度, 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间接、有力的国家调节,统一、完整的经济法律体系和法治机制等商品经济运行的一般制度;公民权利、分权制约、代议民主、司法独立(含司法审查)、政党和政权相对分开、普选制等民主法治的一般制度,这些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尽管这些都是形式化、表面化的东西,但它却或多或少地有利于社会主体的独立自主,有利于社会在公开和同一规制条件下展开竞争或竞赛,从而能够调动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客体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这就是资本主义先进于前资本主义的缘由和地方所在。这些,就是社会主义值得改造利用的东西。

  也就是说,社会二重性发展过程有机统一规律,已经为完善和高级社会主义社会(客体)发展道路提供了大致的轮廓。

  如前所述,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道路就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居统治地位)、自主联合劳动、按劳分配和共享剩余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并且在公有制实现方式上实行“两个分离制约”:即“公有产权关系的分离制约”和“自主联合劳动关系的分离制约”,由此派生一个公有制经济的宏观代理和计划中心,并组建一个微观自主联合劳动企业,计划实现的纽带或手段也变现为:公有产权分离制约关系和自主联合劳动分离制约关系及其结合。同时,确立带有商品经济特征的产品经济或有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形式和制度, 由此派生一个有限的商品范围、商品关系及其市场。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就形成 了 一个:自主联合劳动企业——计划中心——人民需要(包含有限市场)的三角结构。在这样的制度体制中,资产公有和自主联合劳动,特别是自主联合劳动者对宏观计划中心和微观企 业的决定性影响,确保了资产公有、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真正解放了劳动者;由资产公有和自主联合劳动,必然引出的按劳分配和共享剩余,并在物质利益上惠及劳动者,厚实劳动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又找到了通向共同富裕的内在途径;公有制实现方式的“两个分离制约”, 区分了公有制经济的宏观和微观,明确了调节公有制经济的宏观与微观等内在矛盾的计划手段和机制,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与现代化大生产(生产力)之间的根本矛盾。公有产权融合,也就是民主劳动融合,亦即公有经济的壮大。 可见,它必将超越和优越资本主义经济。

  完善社会主义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道路就是:健全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国家的制度,特别是在人民民主方面,实行“人民主权分离制约”,即实行人民主权与其日常的国家主权分离制约,人民主权及其日常国家主权与其领导和行政权、司法权等分离制约的(全体劳动人民的)大民主制度;实行无产阶级政党统一领导的“党政分开、间接结合”的政党制度;实行干部的普通工人工资制和解散垄断管理阶层的平民化、普选制、非职业化、非终身化制 度。落实了这政权、 政党、干部等三大民主制度,在这个大民主的社会里,广大劳动人民 特别是中下层劳动人民,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等各方面也就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特别是工农大众、普通平民真正享有审定和监督国家各级政务和干部的权利,那就是真正和全面地解放了社会主体(几乎每个人),真正和全面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作用。因而,它能真正解放人民,推动社会更大更快地发展, 它必将超越和优越资本主义。

  完善和高级社会主义,必须正确回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必须明确社会主义社会客体发展和主体发展的正确道路及其关系。因为社会发展是社会客体决定制约和社会主体能动作用的共同结果。社会运行一般表现为:以主体需要为中心,一方面,有效处理不同主体之间的矛盾,不断地调动社会主体积极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有效解决社会客体之间的矛盾,并且使这两大方面相互促进,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发展与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发展与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其客体根据或表现是: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力与公有制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其主体表现是:劳动人民内部矛盾,劳动人民与 新旧剥削阶级势力之间的阶级矛盾。当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客体发展的正确道路以后, 还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主体发展上的矛盾。

  一般地说来,当社会主义社会诞生在那些农业农村还没有现代化、农民人数还占国民相当比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资本主义国家,其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主要由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其他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等剥削阶级的残余形态和可能的新生形态四个阶级组成;当社会主义社会诞生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了、农民成为国民中很少一部分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主要由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等剥削阶级的残余形态和可能的新生形态三个阶级组成。其中,无产阶级(不论那种情况而来的)都是由公有制单位中一般的劳动者、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及觉悟较高的知识分子三个典型阶层构成;小资产阶级除了那些可能存在的个体劳动者、前社会主义色彩较深的农民、觉悟不高的知识分、自由职业者等为其典型代表外,它与那些觉悟不高的无产阶级部分很难分别开来;资产阶级等剥削阶级的残余形态和可能的新生形态必然占国民人口的极少数或少数。由此,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存在,它在主体上主要表现为工农矛盾、干群矛盾(即管理阶层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干知矛盾、 干部阶层内部之间的矛盾等等。其中,管理阶层的状况和作为是劳动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方面。管理阶层直接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具体状况,管理阶层也容易脱离工农大众,日益官僚化,甚至演变成官僚主义者阶级(半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同时,资产阶级等剥削阶级的残余形态和可能的新生形态的存在已经说明,劳动人民与新旧剥削阶级势力之间的阶级矛盾,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是经常存在、不可能熄灭的。

  劳动人民内部矛盾和劳动人民与新旧剥削阶级势力之间的阶级矛盾,这两类矛盾都是经常存在的;在大多数的时候,劳动人民内部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如生产力的发展就是多数时候的中心任务,但劳动人民与新旧剥削阶级势力之间的阶级矛盾,其主要表现是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也很容易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在这两类矛盾中,前一类矛盾,一般是非对抗性矛盾,用民主的方法、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方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觉悟的方法、强调管理阶层的改造和建设方法等解决;后一类矛盾,一般是对抗性矛盾,用专政(包括群众专政)方法解决;在一定条件下,对抗性与非对抗性矛盾及其解决方法,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常抓阶级斗争,并且当阶级矛盾蔓延扩大,开始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时,必须立即开展一次大的阶级斗争和继续革命运动,时刻保护社会主义社会的党和国家等性质不变。

  总之,当我们在正确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在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上赶上和超过了现实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时候,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的优越性必将再次获得客观的充分的显现和吸引力,社会主义就可以从根本上战胜资本主义。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