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大传第四版 第三卷 战地黄花 第65章

毛泽东大传第四版 第三卷 战地黄花 第65章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65

  “长征是历史上第一次伟大创举。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

  征是播种机,它把共产主义的种子,播种在大半个中国的土地上。”

  话说毛泽东跟随第1大队行军,沿着小水沟向六盘山上爬去。他身穿一件蓝布长袍,精神焕发,健步前行,一边与战士们谈古论今,一边观赏六盘山的美景。他还对耿飚说:

  “听说西北有‘四马’,今后要注意这些‘6条腿’了。你这个参谋长要发动参谋到战士中去,调查一下他们打骑兵的体会,还要向当地的老乡了解敌人骑兵的特点,进行研究,总结出一套打骑兵的经验。”

  耿飚报告说:

  “敌人骑兵速度很快,但是只要把马打趴下了,骑兵多半摔个半死。”

  毛泽东笑着说:

  “这叫‘射人先射马’嘛!什么东西都有个规律,有一长必有一短。所以你们要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你们可以编一个‘打骑兵’的歌子,让大家学。”

  队伍越过一道山岗后,毛泽东转身招呼身边的人员说:

  “休息一会儿吧。”

  六盘山山峰奇特险峻,山路盘旋多重,传说六盘山从山上到山下,共有34个盘旋弯道,主峰高达2942米。此山过去有鹿,人们上山顺着鹿的足迹走,故名鹿盘山。久而久之,被叫作六盘山了。

  此时,千军万马云集在六盘山,先头部队已经登上了山顶,红旗迎着西风,飘扬在最高峰。毛泽东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习惯地用右手摘下帽子,伸开双腿,挺直腰板极目远眺。六盘山的景色实在太美了。他望着眼前的景色,心情异常兴奋,高兴地对身边的人说:

  “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呀,以后可以好好写一写。你们看,天高云淡,红旗漫卷,大雁南飞,六盘山的景色多好呀!”

  毛泽东坐在那里久久不忍离去,心中的诗句不断涌出,串成了一首通俗的鼓动诗《长征谣》: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

  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

  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

  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

  这首《长征谣》很快就在红军队伍里传开了。后来,毛泽东于1935年12月在瓦窑堡的窑洞里,用铅笔将这首《长征谣》修改成了著名的《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且说毛泽东和战士们又出发了,走了不一会儿,天空布满了乌云,疾风也一阵紧似一阵,竟然哗啦啦地下起雨来,众人的衣服全都淋湿了。

  陈昌奉前几天不知怎么腿又肿了起来,这两天虽然消了肿,身体还是很虚弱,快要到达山顶时,他觉得头昏眼花,一步也挪不动了。毛泽东问他怎么啦,他说:

  “主席,这座山恐怕我过不去了。”

  说着一头栽倒在地上。毛泽东赶忙把他扶起来,以为他又犯了疟疾,让警卫员把卫生员叫来,拿药给他吃。陈昌奉要毛泽东先走,他说他休息一会儿再走。毛泽东说:

  “陈昌奉,这里空气稀薄,又在下雨,你不能在这里休息,无论如何要坚持翻过这座山。”

  说罢,他便要和曾先基架着陈昌奉走,可陈昌奉浑身发抖,一步也迈不开腿。毛泽东又问他:

  “你是不是冷啊?”

  陈昌奉说:

  “冷,全身直哆嗦,骨头缝里也发凉。”

  毛泽东拿出自己的大衣,说:

  “来,你把我的大衣穿上,再喝一点热水,暖和暖和就好了。”

  陈昌奉一把抓住毛泽东的手说:

  “不,我不穿,我能走。”

  他挣扎着想走,终因身体太弱,刚迈一步又昏倒了。当他醒来时,看见曾先基就站在旁边,端着一只水碗,自己身上已经穿上了毛泽东的大衣。毛泽东问他:

  “好些了吗?”

  陈昌奉说:

  “好了,走吧。”

  毛泽东说:

  “好样的,这才是红军的战士。走!”

  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和战士们下了六盘山,宿营在一个小村子里。

  1935年10月7日这一天,陕甘支队指战员们一鼓作气,全部翻过了万里长征中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

  10月9日晚,陕甘支队先遣部队赶到甘肃省镇原县北部的三岔,歼灭了距三岔5华里的南山湾堡子敌保安队。

  三岔街上只有10多家私人杂货店,住户不多。街北有一所天主教堂,土木结构,面阔3间,面墙用磨砖砌成。

  10月10日,陕甘支队主力部队先后到达三岔。

  是日晚,3个纵队及司令部均在三岔及其附近宿营。毛泽东住在天主教堂的砖瓦房内,周恩来、彭德怀住在教堂旁边的窑洞里,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住在一华里外的窑洞里。第1纵队林彪、聂荣臻等宿营在三岔街上,2、3纵队彭雪枫、叶剑英、李富春、邓发住在离三岔街5华里的山岗土窑里。

  就是在这天傍晚,毛泽东在三岔街天主教堂内接见了红26军骑兵团参谋长刘约三等人。

  原来在这三岔境内有一座老爷山,山上有座古庙,这古庙在陕甘宁三省都很有名气。据庙里的老和尚说:老爷山的鸡一叫三省都可以听到,所以老爷山又称为“鸡叫三省山”。庙里经常有不少来自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烧香拜佛。

  10月10日这一天,驻扎在老爷山的红26军骑兵团团长康健民、政委高锦纯、参谋长刘约三得到了一个令他们极为兴奋的消息,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们纷纷传言,说共产党毛主席率领的天兵天将在六盘山前青石嘴子一举消灭了东北军骑兵第7师19团,还说见到队伍上的人在到处打听刘志丹的情况。康健民、高锦纯、刘约三便在一起商量,决定以刘志丹的名义给毛泽东写信,欢迎红军和毛主席进入陕北。

  刘约三,曾用名刘宗汉,1903出生于陕西保安县金鼎乡小蒜川村一个农民家庭,7岁入私塾读书,1927年毕业于绥德省立第4师范学校,先在保安县教书,后任保安县教育科长。

  在榆林、绥德上学期间,经常和刘志丹、曹力如、王子宜等同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探讨中国社会问题,1928经刘志丹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受中共组织派遣,同吴岱峰到山西吕梁地区组织游击队,9月被迫撤回陕北,加入西北反帝同盟军,任2支队供给主任。1932年2月,他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供应部长。8月,刘约三随杨重远、阎红彦骑兵大队到三原截获一批鸦片,又用鸦片换回大批布匹、棉花、粮食、药品,解决了部队急需。1933年11月,刘约三任红26军42师总后勤处主任。红军离开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时,刘约三留下领导后方工作。1934年,刘约三任保安、安塞、合水、庆阳4县游击队总指挥,在陕甘边袭击地方民团,创建革命武装。11月,他任红26军骑兵第1团参谋长,和杨森率骑兵团智取长武县城,配合庆阳支队奇袭环县,战果卓著。1935年2月,红26军和红27军联合反击蒋介石的第二次“围剿”。刘约三等带领骑兵团迂回作战,沿途警戒,保护军委和后方机关安全转移。

  且说高锦纯用半张麻纸很快就写好了信,刘约三叫上李志俊,带着6名战士就出发了。他们马不停蹄,四处打听,终于在甘肃镇原县三岔找到了陕甘支队。中央警卫部队的哨兵远远发现了刘约三这一小队骑兵,大声喊道:

  “你们是干什么的?站住!”

  刘约三勒住马,大声回答说:

  “我们是刘志丹派来给毛主席送信的!”

  李志俊接着说:

  “我们是迎接毛主席来的!”

  于是,警卫战士就领着他们来到三岔天主教堂内毛泽东的住所。此时,毛泽东刚洗过脚,鞋袜还没有穿上,刘约三将信递给毛泽东,毛泽东接过信一看,立即赤脚拖着鞋子走出门,站在台阶上大声喊道:

  “好消息!好消息!刘志丹同志派人给我们送来了信!”

  住在天主教堂隔壁房子里的周恩来和彭德怀闻声赶来了。不多时,张闻天、王稼祥、博古、林彪、聂荣臻也来了。众人围坐在毛泽东的住房里,刘约三向他们作了口头汇报。

  毛泽东根据刘约三提供的情报,给彭雪枫、叶剑英、邓发等人拍发电报,通报了三岔和环县一带的敌情,部署了明天的行进路线。

  这天晚上,周恩来将刘约三安排在老年队休息,老年队长萧劲光和徐特立、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高兴得连饭也忘记吃了,一直和刘约三聊了大半夜。

  10月11日,陕甘支队来到三岔境内的老爷山与红26军骑兵团会合。

  10月12日,陕甘支队兵分两路进入环县境内。毛泽东等随第1纵队经车道乡杨家店子(今魏洼村)、杨掌村、刘园子村,虎洞乡沙井子村,小南沟乡天子渠村一路前行。第2、3纵队过演武乡、合道乡、虎洞乡,向郑家湾挺近。

  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陕甘支队在这段路上行走得很艰难。“红军官兵要顺着陡峭的沟壁溜下去,然后再爬上来。本以为过了这道沟就可以走平路了,谁知道紧接着又是一道巨大的沟壑。”

  10月13日,陕甘支队两路人马会合于郑家湾。

  10月14日,陕甘支队进抵环县洪德乡河连湾村,遭到了国民党守备营和地方民团的阻击。1纵队4大队1连连长毛振华率部反击。

  据河连湾村展览馆记载:“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红军战士成功拔掉了国民党和地方民团的顽固据点。但可惜的是,毛连长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倒在了距离陕北革命根据地只有几天路程的地方。这一年,他刚满20岁。”

  10月15日,陕甘支队1纵队经孟家湾、曹家湾向耿家湾行进;2、3纵队则从玄城沟出发,经祁家原、许家原向兴隆山(亦称东老爷山)进发,并于当日夜宿此地。

  据兴隆山附近的村民说:“当时,听说东老爷山又来了队伍,分不清白军、红军的附近村民,纷纷吓得跑到村外去躲藏。后来听说是红军来了,村民们就又回来了,因为红军为老百姓做好事,村里人老早就听说了。”另据《中国共产党环县历史》记载,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虽一路行军打仗,饱受敌人追击和饥饿、劳顿之苦,但仍严守纪律。在兴隆山宿营期间,战士们吃完饭已经半夜了,但全部露营在庙宇之外,司令部和机要人员则住在土坯砌筑的禅堂内,对神龛和殿堂庙宇秋毫无犯。

  10月16日,陕甘支队继续前行,陕北就在不远的前方了。

  10月17日清晨,毛泽东率部由张家湾子动身,向吴起镇方向挺进,将要进入陕北境内时,迎面看到山上有一块大石碑,上刻“分水岭”3个大字。毛泽东走近去弯腰看看碑文,兴奋地说:

  “走下山,就是陕西了,就是我们的根据地了,就是长征走过的第11个省了!”

  10月18日,陕甘支队抵达位于吴起镇西北部头道川边的铁边城镇,距吴起镇尚有35公里。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周恩来、博古,以及林彪、聂荣臻、杨尚昆等在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说:

  “我们已到陕西,到保安尚有四五天路程,需要一天休息才好。这几天没有饭吃,不得不走,到前面有粮地方休息。我们要把保安变为苏区。过去敌人对我们是追击,以后会改为围剿。我们要打破这围剿,须在敌人围剿前做很多工作。”

  10月19日上午,陕甘支队先头部队进入吴起镇。

  吴起镇位于延安市西北部,西北邻定边县,东南接保安县,东北有靖边县,西南是甘肃省的华池县。这里因为白色恐怖严重,老百姓不知道来的是红军还是白军,能躲的都躲起来了,镇里已经是十室九空,但墙上留下来的“打土豪分田地”的标语和乡苏维埃政府的牌子,还是令先头到达的战士们欢呼雀跃:“我们到家了!”

  中午时分,3架国民党军飞机追踪骚扰。就在这个时候,毛泽东等也到达了吴起镇。

  张村长将毛泽东安排在一户长工的窑洞里。这是一栋面宽4间的大窑洞,窑洞顶上是高高的山坡,山坡上长着稀疏的松树和灌木。不远处是一个残缺的古城堡和烽火台。毛泽东住在窑洞左侧第1间,没有门板,只是扎个高粱篱笆遮风挡雨。由于劳累过度,他刚一住下就生病了,尽管身体不适,他还是坚持着接待了谢觉哉领来的陕甘边的龚逢春、马福冀和赤安游击队队长兼政委张明科。

  龚逢春,1908年出生于陕西城固,1927年至1928年,先后就读于冯玉祥部在西安举办的军官学校和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曾参加中共和共青团组织领导的学生运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5月,龚逢春转入陕西警备第一旅,1933年随警一旅到西安,7月在陕西耀县参加了王泰吉骑兵团的起义,后在新成立的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从事政治工作。1934年夏,他任红26军42师政治部主任,同年冬,调任中共陕甘边特委委员、宣传部部长。1935年3月,他任陕甘边游击队安塞5支队政委;10月调任陕甘边2路游击队政委,得知中共中央和红1方面军到达吴起镇的消息后,即与游击队指挥马福冀迅速赶到吴起镇,和张明科一起向毛泽东汇报了陕甘边和陕北苏区的基本情况。毛泽东问张明科:

  “你是哪里人?”

  张明科回答说:

  “就是本地人。我曾在刘志丹家当过长工,后来,又跟上刘志丹参加了革命。”

  毛泽东又问道:

  “刘志丹现在哪里?”

  张明科顿时显得有些紧张,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毛泽东觉得蹊跷,在他的追问下,张明科看了看龚逢春,这才说刘志丹已经被关押起来了。毛泽东忙问:

  “什么时候关押的?为什么?”

  张明科说:

  “关起来十几天了。到底是啥原因,我也不知道。”

  坐在毛泽东身边的周恩来问道:

  “关在什么地方”

  龚逢春这才开了口,说:

  “关在瓦窑堡。听说关押了好几百人,很快就要处决。”

  毛泽东闻言大吃一惊,这个消息使他坐卧不安。他让张明科拿着他的“鸡毛信”,马上去追寻先期入陕的鄂豫皖红25军领导人徐海东、程子华。

  是日晚,陕甘支队各部进驻吴起镇。成仿吾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傍晚,刚吃过晚饭,司令部命令各纵队都进驻吴起镇及附近村落。大家听到这个命令,莫不十分高兴,因为就要回到红区了。很多人忘记了几天行军的疲劳,像小孩一样,连跳带跑,直往吴起镇跑去。但是,当我们进入吴起镇时,群众误以为是匪军又来骚扰,仓皇逃避一空。我们在街上与窑洞内外,到处发现‘中国共产党万岁!’‘拥护刘志丹’的标语,确定这已是陕北红区的地方了。大家兴奋地不约而同地说:‘我们真的回到自己家了!’于是四处去找群众,半天找着几个老头、老太太,却语言不通,讲什么都说:‘解不下’,我们的同志误以为群众‘害怕’,因为音很相近。战士们首先把街道打扫干净,贴上各种标语,如‘北上抗日,收复失地!’‘与二十五、六、七军会合,一致抗日救国!’不久那些老人又找来了一些群众。很快当地的支部书记与乡政府主席回来了,他们和战士们热烈握手,战士们把乡干部们围起来,差一点把他们举上天空,口里说着南腔北调,但一张张的脸上表现出十分激动的心情,有的人热泪久久挂在脸上。乡干部们很热情地和部队的负责同志研究解决各种需要。第二天早晨,全镇的男女老少都回来了,见了我们一个个笑容满面,不断地说:‘啊!原来是咱们自己人!’”

  再说蒋介石早在陕甘支队即将进入陕北的时候,就命令东北军和马鸿逵、马鸿宾的骑兵进行堵截,歼灭红军。当陕甘支队到达吴起镇后,那些骑兵也就跟踪而来了。他们自恃人多势众,装备精良,以骑兵为主力先行,步兵随后跟进,气势汹汹向吴起镇杀来,准备一举歼灭陕甘支队。

  毛泽东觉得若让国民党的骑兵一直跟进陕北,对陕北苏区十分不利。他对第1纵队的林彪、聂荣臻说:

  “要想办法打它一下。”

  为此,毛泽东在苏维埃乡政府的窑洞里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听取了有关的情况汇报,定下了打击尾追之敌的决心。他对支队以上的干部们说:

  “后面的敌人是条讨厌的‘尾巴’,一定要把这条尾巴斩断在根据地门外,不能引狼入室,不要把敌人带进陕甘根据地,祸害老区人民。是的,正如蒋介石所料,我们的确很疲劳,本该休整一下,但敌人不答应,不过他们也疲劳。”

  毛泽东号召大家坚决打好这一仗,作为与陕北红军会师的见面礼。他亲自进行了战斗部署:以第3纵队干部团阻击敌人,掩护主力部队的集结和展开;以第2纵队为左翼;由第1纵队在正面向吴起镇西北部的敌骑兵进行突击。他还亲自给一部分参战部队进行了战斗动员,他说:

  “敌人如此猖狂,我们要狠狠打击消灭他们!”

  10月20日,带病出征的毛泽东躺在担架上,由警卫员抬着过了洛河,爬上平顶山大峁梁,亲自指挥一场步兵打骑兵、疲劳对疲劳的入陕第一仗。

  这一天,国民党军骑兵分两路由头道川、二道川分别进入陕甘支队阵地。

  10月21日清晨,彭德怀遵照毛泽东不把追兵带进陕北苏区的“砍尾巴”部署,指挥陕甘支队主力在吴起镇头道川两边的山岭上和沟道里伏击马鸿宾的第35师骑兵团。顷刻间,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火光闪闪,打得国民党军晕头转向,纷纷落马。不久,东北军白凤翔的骑兵先遣团赶来,亦被陕甘支队打乱,掉头逃命。陕甘支队主力部队乘胜追击,利用土岗深沟,将国民党军分割包围。与此同时,国民党军另外3个骑兵团又被击溃。

  吴起镇战役先后击溃了国民党军5个骑兵团,俘敌700余人,其中有马术教官、兽医和会钉马掌、修马鞍子的工兵,并缴获一批轻重武器,战马200余匹。

  毛泽东在巡视战场时,获悉了前线捷报,高兴地说:

  “步兵打骑兵,步兵追骑兵,实是军家一大创举。”

  兴奋之余,他吟诗一首:

  山高路险沟深,大军纵横弛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后来,彭德怀在回忆录中说,他曾把诗中最后一句改为“惟我英勇红军”。

  这一天,吴起镇军民召开了庆功大会,毛泽东在会上讲话说:

  “我们从瑞金算起,长征的时间,是1年零2天,总共走了367天。如果连夜行军就不止这个数了。我们走过了闽、赣、粤、桂、黔、湘、滇、川、康、甘、陕11个省;走过了五岭、乌蒙、夹金山、岷山、六盘山和渡过了潇水、湘江、乌江、金沙江、白龙江、赤水河、大渡河、渭水河以及雪山草地等万水千山,最多的走了两万五千里;经过了苗、瑶、彝、回、藏民族地域;攻占过60多座城池,筹款数百万元,扩红数千人,建起几百个县区乡苏维埃政府。这是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长征。敌人总想消灭我们,我们并没有被消灭,现在,长征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告结束。我们完成了空前伟大的使命。长征是历史上第一次伟大创举。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把共产主义的种子,播种在大半个中国的土地上。它将载入史册。我们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时,是8万人,现在只剩下1万人了,留下的是革命的精华,现在又要与陕北红军会师了,今后,我们红军将要与陕北人民团结在一起,共同完成中国革命的伟大使命。”

  接下来,陕甘支队宣传队随着庆功会的锣鼓,唱起了自编的《胜利到吴起之歌》:

  九月里来刮秋风,红军来到吴起镇。为了救国救人民,打罢步兵打骑兵。

  吴起镇人和赤安游击队也在庆功会上唱起了《运盐歌》:

  绿绿的大地,蓝蓝的天,赶着毛驴去运盐。

  白盐产在定边县,它是咱老百姓的生命线。

  组织起来去运盐,骆驼毛驴几百头,跟咱红军一搭走。

  庆功会结束后,毛泽东指示部队给赤安游击队、赤卫队、乡村干部、地下党员发了缴获来的枪支弹药。毛泽东不忘张明科的功劳,特意赠给他一支手枪。

  定边县、赤安县人民送给红军300只羊,50头猪,还有衣服、毛毯、羊毛。乱石川地下党员贾生才、金进石、梁荣组织群众,不分昼夜给红军运来了3万斤粮食。

  10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吴起镇举行扩大会议,毛泽东、张闻天、博古、王稼祥、周恩来、邓发、李富春、聂荣臻、刘少奇、叶剑英、凯丰、贾拓夫、彭德怀等出席了会议。毛泽东作了关于目前行动方针的报告。他说:

  “陕甘支队自俄界出发已经走了2000里,到达这一地区的任务已经完成。现在,全国革命总指挥部就放在这里,敌人对我们的追击堵截不得不告一段落。现在是敌人‘围剿’,我们的任务是保卫和扩大陕北苏区,以陕北苏区领导全国革命。陕甘晋3省是发展的主要地区。现在以吴起镇为中心,第一期向西,以后向南,在黄河结冰以后可向东。要极大地注意同西北同志的关系。当前世界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帝国主义到处冲突。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华北,反帝运动高涨。反帝革命在全国酝酿,陕北群众急需革命,这是粉碎敌人‘围剿’的有利条件。粉碎敌人围剿还需有好的领导。”

  在讨论中,邓发、李富春、聂荣臻、刘少奇、叶剑英、凯丰、博古、贾拓夫、张闻天、彭德怀先后发言。他们着重阐述了下列主要问题:1、粉碎敌人围剿,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2、拥护榜罗镇会议决定,使陕北成为领导全国革命的中心。3、打通国际路线,取得苏联援助。关于这个问题,刘少奇发言说:打通国际路线,取得联络,现虽不能派部队,但用电报或通讯,与之联络是很重要。博古说:取得联络,求得指示,是很重要,长期失去国际联络是损失。张闻天说:打通国际路线,无论如何要打通,主要是政治帮助,与之发生直接联系。

  毛泽东在会议结束时又作了结论,他说:

  “结束1年长途行军,开始了新的有后方的运动战。提高战斗力,扩大红军,解决物质问题,是目前部队的中心工作。要加强白区、白军工作和游击工作的配合。要尊重地方群众的意见,不要自高自大地压制他们。动员群众,主要依靠地方工作,不依靠他们没有办法。”

  与会者一致同意毛泽东所作的报告和结论;还正式批准了榜罗镇会议的战略部署,宣告了中央红军长征结束。

  10月25日,毛泽东出席陕甘支队团以上干部会议,他在会议上讲话说:

  “1、胜利地到达目的地,一年来的奋斗能得到如此成绩,并获得粉碎新的‘围剿’的个性条件,是由于党的领导正确。2、目前革命形势是已经到了拂晓前夕。3、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军事政治教育;争取群众,扩大红军;改善生活,充实被服。”

  就在10月25日这一天,徐海东率领的红15军团发起富县(原鄜县,素有“塞上小江南”和“陕北小关中”之称。1964年因“鄜”字生僻,改为富县)榆林桥战斗,全歼国民党东北军第107师的第619团等部,俘获其团长高福源。

  此前,徐海东曾从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说“毛匪流窜固源、西峰镇等地骚扰。”他立即派手枪团战士到甘肃省西峰镇一带侦察,一路追踪,终于在吴起镇与陕甘支队取得了联系。徐海东喜出望外,找来经济部长问道:

  “我们现在有多少钱?”

  经济部长说:

  “有1万元边币。”

  徐海东说:

  “中央红军到了,他们一路上很辛苦,把这些钱都送给他们,一点也不要留。”

  说罢,他找来财务科长傅家选,让傅家选代笔给毛泽东和彭德怀写了一封信,汇报了红25军到陕北以后的情况。

  原来早在7月份,徐海东率领红25军逼近西安附近时,从国民党的报纸上得知中央红军和红4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并开始北上。徐海东提出红25军应离开陕南西征北上,迎接红1、红4方面军。他说:“只要能牵制敌人,保证主力红军顺利北上,即使我们这3000多人都牺牲了,也是光荣的,对全国革命也有意义。”鄂豫陕省委同意了他的提议,决定红25军立即北上。1935年8月,红25军到陕北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合。9月18日,红25军与陕北红26军、红27军组成红15军团,由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高岗任政治部主任,副主任郭述申。由聂鸿钧任西北军委主席。10月1日,红15军团在劳山战役中歼灭东北军第110师近两个团和师直属队全部。

  信中还说:

  “中央领导和中央红军来到陕北,我们内心无比喜悦,我们坚决拥护党中央领导,拥护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主张。”

  傅家选写好了信,徐海东马上派手枪团侦察员将钱和信送往吴起镇。

  徐海东,1900年6月17日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滠源乡会夏店里滚石岭会一个窑工家庭。他有5个哥哥、3个姐姐,全家10多口人,只有几间破草房,过着贫苦的日子。父亲和哥哥在窑厂里拼命干活,赚的钱只够全家糊口。徐海东9岁时才进了由本家舅舅当教师的一间学堂。老师给他起个学名叫徐元清。徐海东性格刚烈,从小争强好胜,因在学堂里和地主家的少爷发生摩擦,遭到教师的训斥,从此离开学校,12岁便进窑厂干活,这一干就是11年。1925年4月8日,在武昌卖水的徐海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他参加了“黄麻起义”,在红军中历任游击队长、团长、师长、副军长。徐海东在戎马生涯中,身先士卒,出生入死,先后9次负伤,身上有17处伤疤,可谓遍体鳞伤,左腿为二等残废。1934年12月10日,徐海东率主力团向国民党军反击,一颗子弹从他的左面颊穿进,又从左耳后面穿出,一枪留下两个弹孔,由于失血过多,被抬到医院时已昏迷不醒。徐海东整整4天都处于昏迷状态,呼吸困难,生命垂危,由于医疗条件简陋,医生束手无策。经过18岁的女护士周东平的精心照料,徐海东才转危为安。周东平,原名周少兰。1935年9月15日,已任红15军团军团长的徐海东和周东平结为伴侣。

  此时,蒋介石胁迫东北军组织了5个师对陕甘根据地进行第3次围剿。蒋介石认为,中央红军转移到陕北,已经溃不成军,乘其立足未稳,重新调整部署,一举消灭之。蒋介石的部署是:首先构成由合水至富县的东西封锁线,而后北接甘泉、延安,构成洛河南北封锁线,逐渐向北压缩,限制红军向南发展,围歼红军于葫芦河、洛河西北地区。

  东北军按照蒋介石的部署,兵分两路:西路的第57军董英斌指挥106、108、109、111共4个师,自甘肃庆阳、合水出动,经太白镇葫芦河向富县东进;东路的67军王以哲指挥117师由洛川西进至富县,接应57军。

  10月27日,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4个政治局常委在吴起镇开会。毛泽东说:

  “我们的部队大量减员,现在队伍虽小,但它是将来发展的基础。现在环境改变了,二万里长征结束了,将来再不会有二万里长征了,应当向我们的干部解释发展前途。目前主要作战方向是南边,要先将董英斌4个师消灭。25、26军在甘泉、富县集中配合作战。如能再对杨虎城、孙蔚如由南城开渭水的一路,继续给予打击,能打两个胜仗,即可打破围剿。要在严冬之前粉碎敌人围剿。”

  会议着重研究了常委在党政军工作上的分工问题,确定由张闻天负总责,毛泽东负责军事工作,博古负责苏维埃工作,周恩来负责中央组织局和后方军事工作。

  会议决定:在吴起镇留下1个开辟边区的工作团,并安顿200多个伤病员。非战斗单位和战斗部队分开行动。

  10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发布《告红二十五、二十六军全体指战员书》(据上述徐海东让傅家选写信给陕甘支队的资料说,手枪团侦察员第二天带回了毛泽东写给徐海东等人的信,其中引文与下述文字极其相似。二者说法虽然不同,应为同一文件),全文如下:

  红25、26军全体英勇的指战员

  亲爱的弟兄们:

  我们经过了两万余里的长途远征,经历了11省的地区,粉碎了一切国民党军阀的堵击、追击、截击,越过了无数的天险要隘、高山大河,为的是要与亲爱的红25、26军弟兄们会合,开展西北苏维埃运动的大局面,替中国苏维埃运动定下巩固的基础,迅速赤化全中国。

  现在我们已经胜利地完成了党所给我们的这一光荣任务,到达了陕北苏区,与亲爱的弟兄们会面了,帝国主义国民党任何阻止我们的企图完全失败了。我们久已听到了26军同志们在陕甘边长期斗争的历史,25军同志们在鄂豫皖的英勇斗争和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的远征,听到群众对于你们优良纪律和英勇战斗的称赞,最近更听到你们在合水会合的消息和夺取清涧、瓦窑堡消灭白军和地主武装的胜利,这些使我们非常喜欢。今天我们能亲自和你们会面,和你们握手,使我们更加兴奋。亲爱的同志们!记着!我们的会合是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一个伟大胜利,是西北革命运动大开展的导炮!

  正因为陕甘革命运动的巨大发展,因此我们的会合震撼了地主资本家的反动统治,国民党正在准备用新的围剿来对付我们,但是我们有着会合了的力量和丰富的战斗经验,有着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着广大群众的拥护,我们必定能够取得胜利。

  亲爱的同志们!我们亲密地团结起来,为保卫和扩大陕北苏区,粉碎敌人新的围剿,开展西北苏维埃运动的大局面,开展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武装保卫苏维埃而斗争。

  同志们!我们手牵手勇敢前进!伟大的胜利就在前面!

  苏维埃新中国万岁!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全体指战员

  10月30日,陕甘支队所有非战斗单位,前往陕北苏区中心瓦窑堡,毛泽东等则率领战斗部队离开吴起镇,向甘泉前进。

  欲知毛泽东率部如何打败张学良的东北军,请接着看本传第四卷《风流人物》。

  东方翁曰:关于本章中所说毛泽东赠彭德怀一诗的内容、时间、背景问题,由于《战友报》的错误解释,后来被搞得挺复杂的。早在1947年8月1日,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办的《战友报》以《毛主席的诗》为题,首次公开发表了《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但编者在注释中说,这首诗19359月腊子口战斗之后,毛泽东写在发给彭德怀的作战电报中的诗句。1954年建军节,《解放军报》沿用《战友报》原文原注,再次发表了这首诗。1957年,《东海》文艺月刊编辑部也准备刊登这首诗,在2月6日给毛泽东的信中仍沿用《战友报》的原注,请求校阅诗稿。毛泽东在2月15日回信说:“编辑部同志们:记不起了,似乎不像。腊子口是林彪同志指挥打的,我亦在前线,不会用这种方法打电报的。那几句不宜发表。”尽管如此,1986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还是将《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正式收录于书中了。毛泽东的卫士李银桥针对有人提出的毛泽东“重书六言诗”一说,曾在回忆录中证实,1947年沙家店大捷后,毛泽东并非重书《六言诗》,只是书写了两句,他说:“毛泽东很是兴奋,挥毫给彭德怀写了12个大字:‘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但书写地点不是在“军事会议”上,而是在梁家岔住地。凑巧的是,毛泽东书写这12个字,是与伍修权的回忆相同的,所不同的是,他也说时间是在1935年。综上所述,可以肯定:毛泽东的“六言诗”后两句是真,而诗的前两句及成诗的时间、背景、地点(包括彭德怀回忆录说),则尚需后人继续考证了。

  咨询微信: qunfeiyang2014, 13937776295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