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读书笔记】(7)1989-1991的调整

【经济史读书笔记】(7)1989-1991的调整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1984-1988的经济过热引发了严重后果,最终导致了历时三年的整顿。整顿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88.9-1989.9,主要是压缩需求,整顿流通,一定程度控制了物价;第二阶段,1989.9-1991.9,继续压缩需求,调整结构增加供给,但是在第二阶段中,已经出现轻工业品生产过剩,因此在90年代初,开始了反向调整,即放开需求,刺激市场。

一、第一阶段

(一)1988年9月-1988年底措施

  当时的基本判断认为,过热的本质是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因此需要从以下方面调整。(1)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2)控制消费。(3)多渠道吸收社会资金使其分流到商品之外的市场。(4)减少短缺紧俏商品出口,保证国内供给。

  具体来说,有如下措施:

  (1)减少货币供给。增加存款利息引导储蓄(地方还开展有奖储蓄),提高准备金率,缩减贷款,优化贷款结构(支持重点项目,限制效益低、与大企业抢原料的小厂、倒买倒卖的企业、计划外投资,等等)。

  (2)控制物价。必备生活资料补贴,重要生产资料控制经营(石油、钢铁等),重要工业消费品实行提价申报制度。

  (3)流通市场。棉花统一经营,关闭市场,粮食统一经营,建立批发市场。重要工业品如农药、化肥、钢板、彩电等实行专营。部分重要的生产资料重新纳入指令性计划内。

  (4)清理公司,重点是1986年下半年后成立的公司,严格规定党政干部不得经商。

  整顿措施取得了部分效果,居民储蓄回升,但有如下不足之处:(a)当时压缩需求,主要是压缩了中间需求,生产方面信贷被压缩。但工资增长仍然迅速,9-11月同比增长35.6%、30%、29%,高于1-8月水平,因此最终需求仍然膨胀。另外,固定资产投资压缩仍有不足(主要压缩了尚未开工的项目),10-11月同比去年增长34.2%。(b)最终需求旺盛,中间需求被压缩,导致企业资金紧缺【同期银行抽贷】。企业开始借高息社会资金,开始相互拖欠,并且开始把一部分收入转为现金以逃避银行监管。银行的企业存款大幅减少,到期贷款又难以收回,于是银行资金面也出现问题。第四季度是工业企业采购旺季(主要是收购农副产品,并且购买原料为第二年做准备),资金需求大。央行为缓解银行压力,再次大幅对银行再贷款。于是本计划控制的货币供给,不断超发,全年货币增发超过计划70%。

(二)1989年初-1989年9月底

  高层统一认识,继续整顿经济,主要从如下方面着手。

  (1)清理投资。再次缩减投资规模【砍掉大量非生产性投资,重新安排生产性投资】,上缴投资审批权限【部分下放给地市级的权限回收到省级】,明确银行不准给乡镇企业和个人贷款投资。

  (2)严格控制消费。首先控制集团消费。国家控制商品从19种调整为29种。其次清理小金库,使职工工资增长控制在可控幅度内。再次,关停并转一批企业,动员部分农民工返乡,减少消费,加强农业生产。最后,对彩电等高档消费品增收高额税款。

  (3)调结构增加供给。工业方面。增加日用工业品生产,以及回笼货币多的紧俏商品和创汇商品生产。压缩耗能产品生产和长线滞销产品生产。农业方面,增加农产品收购价,增加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减少原材料和设备进口,增加粮食化肥进口,并减少短缺原材料出口。

  此次调整取得一定效果。(a)农业丰收。(b)最终需求逐步紧缩,工资增幅放缓,1、2、3季度银行工资性支出同比增长分别为27.7、22.3、9%【感觉效果有限啊】。(c)货币投放明显改观,储蓄增加,贷款减少,1-6月累积现金净回笼53亿【去年同期净投放89亿】。(d)消费逐步平衡,1-5月社会商品销售实际为负增长,彩电、冰箱等产品销售明显减缓。9月份物价指数涨势变缓,由2月的27.9%变为11.4%。(e)工业结构逐步调整,加工工业增长和基础工业增长逐步趋于平衡。

二、第二阶段

(一)基本情况

  1989年下半年基本情况如下:

  (1)供需矛盾。有所缓和,供需差率从上年的16.9%到年底的8%。矛盾仍然突出,需求减少,但仍大于供给。

  (2)财政货币。由于企业效益不好,财政收入增长放缓,赤字严重。由于多年货币超发,故虽然回收部分货币,但仍有很多超发货币滞留在流通领域。物价涨幅指数全年仍高达17.8%。农村更糟糕,由于国家物价补贴限于城镇,农村零售物价一度居高不下。

  (3)工业产品全线下滑【即开始出现生产过剩】。消费市场从8月份出现滞销,8-12月持续下滑,几乎涉及全部主要商品。甚至在8-10月出现负增长,此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其中穿用商品下降大于食品,高档消费品下滑最大。除了消费分流外,核心原因是结构问题导致的。城市职工加工资,增加对轻工业品消费,工业转为此,消费基本满足后,轻工业品在城市出现过剩。农村由于生产资料涨价,剪刀差导致农民收入较少,无法形成消费力。以前由于过热的经济和物价不稳导致的抢购行为,掩盖了部分轻工业品过剩的问题,现在商品滞销,出现资金链断裂。工业从7月9.6%的增长,逐步下滑至9月0.9%,及10月的负增长。1989年23种主要工业品收购量中,19种比上年减少。企业产品大量积压,不得不停产或限产。

  基础工业在三季度产线两旺,而加工工业生产能力大量闲置。这个时候,一些大中型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国民生产总值只增加了4%),效益恶化,亏损增加。【1988年亏损补贴446.5亿元,1989亏损补贴599.8亿元】。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停工或半停工,职工收入受到影响。

(二)1989年底-1991年9月

  1、目标和原则

  这一时期进一步整顿经济,目标如下:(a)控制总需求,保持适度的增长。(b)调整结构,农产品要逐步增长,能源、原材料和动力不足的矛盾要逐步缓解。(c)整顿经济秩序,特别是流通秩序,解决双轨制等问题。

  此时要满足三个原则,既要加强建设,又要保持财政信贷收支平衡,既要解决价格问题,又要保持经济稳定,既要促进需求,又要防止重新出现过热。

  2、具体措施

  (1)继续控制总需求,平衡财政和金融,整顿经济秩序,稳定国内市场

  1990年起,内债进入还债高峰,外债还本付息也有所增加,工业滑坡,三角债增加,又需要信贷投入。两难。财政只能开源节流,一方面提高税收,一方面增加国库券发放,一方面减少对地方的补贴,等等。并且采取各种方式吸收储蓄。

  (2)努力改变疲软状况,保持工业适度增长

  这时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之前的过热都是总需求过剩,总供给不足,调整方式都是压缩需求,提高供给。但此时,轻工业品已经开始过剩,市场的需求开始出现疲软。因此,在坚持财政金融双紧的方针下,适当改善紧缩力度,启动市场,促使工业回升。

  首先放松中间需求(怕放松最终需求会导致物价上涨),即适当增加贷款规模,用于增加重点企业的资金,但由于缺乏最终需求拉动,资金进入企业后被用于发工资和其他支出,一部分转化为新的库存积压,没有起到拉动经济的作用。为此 ,1990年初放松最终需求,且又追加了一些投资,主要用于计划内重点项目和技改,但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搞以工代赈、水利和公路修建,这有点铁公机雏形的意思了。1991年再次增加投资规模。同时增加居民和集团消费,1990年国企和机关都调整工资,全年职工工资总额上涨12.7%,并降低存款利息,刺激消费。

  同时,力争把市场疲软的压力,变成调整结构的动力。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市场紧缺品,对234户重点企业实行倾斜政策,增加资金加速技改,另外给企业减负降费。

  这一时期,企业相互之间欠了很多三角债。与最终消费、中间消费的矛盾有关。由于轻工业出现部分过剩(棉毛纺,家电,汽车),导致消费相对不足。但此时却放大中间消费环节,银行资金注入企业,企业只能一边生产一边积压,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导致企业情况进一步恶化,三角债无法清理。

  1990年3月,工业生产回升。结构改善,能源、原材料增长快,轻纺工业从5月回升,但自行车、电冰箱、洗衣机、机床等长线产品比去年下降10-25%。

  (3)清理整顿公司

  1985年实行价格双轨制后,各种倒买倒卖的公司暴涨。1985年出现第一次全民经商潮。1988年十三大确定市场和多种经济成分的改革目标后,出现第二次全民经商潮。以“中国康华总公司”为例,1987年6月成立,1988年9月就发展了58个二级公司,113个三级公司,许多公司看重它是高干子弟牵头组织,纷纷挂靠在它名下。中央三令五申,不准干部及其子女经商,收效甚微。1989年8月,再次清理。主要就是试图清理高干子弟的官倒公司、利用特权办理的外贸、金融系统的公司、商业批发领域的公司【此类主要从事生产资料倒卖】。1990年底,清理公司10万多,占公司总数35%。同时进行物资管理,生产资料领域往国企倾斜,计划性重新加强。

  据林新真在《价格双轨制市场化改革思路》一文中估算,1988年我国商品价差超过1500亿元,加上利差和汇差,三项合计达3500亿元以上。这3500亿中,有约2500亿流入私人腰包,转化为他们的原始积累。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