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读书笔记】(5)1984-1988的经济过热

【经济史读书笔记】(5)1984-1988的经济过热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1978-1996的中国经济,刘日新分成了两大阶段,其中1978-1984一个阶段,1985-1996一个阶段。

  刘日新说,前六年时期“这六年经济增长的速度比较快而且平稳,各方面的比例关系比较协调,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第二阶段发展很快,但波动大不平稳。这段时期先后两次过热(1984-1988第一次过热,1992-1997第二次过热),三次通胀,国家被迫对经济做了两次整顿。

  这是改革开放初期,也是资本从无到有发展的时期,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不体现为生产过剩下的经济失衡,而是体现为供给不足下的经济失衡。并且,由于我国经济是从计划走向市场,因此,被中央放权而享有经济管理权限的地方政府,在经济过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社会层面的无计划,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地方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

  一、1984-1985年经济过热的原因

  1982年以来,各地各部门都追求提前完成任务,但当时整体思路是调整经济结构中的不平衡,因此中央一直压着各地的投资冲动。1984年经济形势超预期得好,中央对经济放松管制。同期,中央大幅推进改革,地方、部门、银行和企业的自主权扩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地各部门积极追求经济提前翻两番,加大投资力度,上马各种项目。各种资本以不同形式流向市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巨大。外加职工工资上涨,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导致物价猛涨,出现第一次经济过热。

  (一)供需两端的情况

  1、需求猛涨

  (1)企业投资需求

  一方面地方政府追求业绩和地方发展,加大投资力度。另一方面,投资决策很大程度下放到地方和企业,地方找国家争投资,在市场找预算外资金,大量资金投入周期短收益高的加工工业,大量出现重复建设。书中描述:企业投资冲动大增,大量资金投向短期、收益高的工业项目,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和盲目引进。

  此时(1985)拨改贷已经大范围推行,但项目仍然沿袭由国家定项目,企业和建设单位听命使用资金的做法。国家定项目就是领导人定项目,厂里面的领导人为了政绩胡乱贷款上项目。这导致上届领导借钱下届领导人还款,对借钱者没有有效的制约手段。在“拨改贷”实行后不久,一些厂长经理就悟出了“不贷白不贷”的道理,向国家争投资、争项目、争贷款。

  由于双轨制,企业投资进一步失控。比如,某商品供不应求,企业就极力扩大计划外生产,反之就逃避市场找政府。加上没有机制约束,企业便可肆意投资扩大规模,不计代价不计亏损。

  地方和企业无序投资,成了80年底第一次经济过热的重要原因。

  (2)职工需求

  80年底初用物资刺激代替政治挂帅,职工工资每年涨幅都比较大。1984年职工工资上涨同比增加19%,职工对农副产品和轻工业品需求持续增加。80年底初期的工人回忆说,“那个时候的生活真好,我买菜从来不问价格。下了班就整两个卤菜,喝点小酒,神仙日子。”

  2、供给不足

  此时我国底子薄,供给能力跟不上,且内部结构明显失衡。

  (1)农业方面

  到1984年,“这种建立在传统农业基础上的增产,潜力已经不大了。”1985粮食和棉花产量大滑坡。

  关于农业书中有一段描述很有趣:分田单干后不久,农民的积极性就迅速下滑,农民赚钱后根本不往土地里投资,而只是建房。核心原因是因为“农业的比较收益不如其他产业,农民对土地的投入积极性不高。”另外,由于集体经济瓦解,“大量的水利工程失修,工程效益下降……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灌溉面积每年增加1500万亩,而1980年以来,全国灌溉面积反而减少了1300万亩。”这导致六五期间农业受灾严重,水灾面积从1981年的46.1%上升到63%。不仅如此,市场化之后,工业肥料开始涨价。一方面水土流失、盐碱化,土地亟需改善,另一方面因土壤肥力不足,化肥价高农民又不愿购买,导致土壤肥力进一步下降。雪上加霜的是,1984年国家把重心转向城市和工业,对农业的投入增速快速下降。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农业收益不断降低,最终导致1985年粮食减产。

  农业减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984的错误政策也是重要原因。1984年时对农业太乐观,提出把不宜种粮食的地退够,1985粮食收购价实际又比1984低0.05元,这也诱发了粮食减少。

  (2)工业方面

  (a)总的来讲,工业的供给赶不上需求。

  (b)从结构上看,产业结构没有完全理顺。首先是轻重工业比例失衡。之前压制消费,鼓励积累。现在倡导消费,群众大力购买电器、手表等消费品,这些产品量不足,于是大量进口外国成套生产线,而国内生产线很多闲置【产品不受欢迎】。其次是能源和运输领域薄弱,能源供应和原材料虽一度缓解紧张,但工业迅速膨胀,供求矛盾快速加剧。这几年发电装机缺口1000w千瓦,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1985年进口钢材1930万吨,相当于国内产量52%,十多种有色金属国内产量仅能满足60%。

  (二)物价大涨和经济失衡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总需求膨胀,而实际商品供应不足,1984年整体的供需差为-21.8%,1985为-25.5%。这导致两方面问题:(1)物价大幅上涨,1985年物价上涨超过8%。(2)外汇结存大幅下降。自身供给不够,为了支持工业超高速发展和消费,只能超计划进口,外汇结存从1984年8月的124亿美元暴降至1985年的26.44亿美元。

  在这样的困境下,如下因素进一步加深了经济失衡。

  1、官倒

  一些官员、地方和企业,不顾大局,利用双轨制搞官倒,从商品、汇率、利差中牟取大量非法利益,这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失衡。比如很多地方的工业企业,为套利而盲目扩大再生产(双轨制使得企业千方百计扩大计划外销售),一方面冲击国家计划,一方面为投机倒把的皮包公司提供空间。

  2、非生产性投资

  非生产性投资占比大幅提升,这主要是由于大量建房。一边是农民赚钱就建房,另一边是企业扩大给职工建房的规模。非生产性投资占基建投资比例,从80年代前的21%变为40%。非生产性投资会消耗大量物资和运输能力,又不能形成供给,导致经济结构无法承受,国家被迫追加能源、交通等基础工业投资,导致投资规模进一步膨胀。

  3、其他

  除上述原因外,一些错误政策也导致经济过热进一步加剧。比如1984年下半年的金融改革和工资改革,改革方案提出1985年银行信贷总额、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以1984年为基数,各自与存款额和经济效益挂钩,部分银行和单位为了做大基数,乱放贷(1984同比增加28.9%)、涨工资。再比如,1985经济过热,财政临时多出收入,1986安排支出时以1985收入为基数安排,导致巨大的赤字,进而为了弥补赤字又增发货币。

  二、1985-1987年的经济情况

  (一)1985年稳定经济的措施和效果

  1985年开始加大力度整治,主要从需求端入手。(1)收缩银行贷款,控制货币发行,控制工资和奖金额度。(2)清理基建类项目,并加强外汇管理。

  同时,为了规范党政干部的行为,1984年底发出《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

  经济过热部分得到控制,外汇储备下降得到控制,货币增速大大减缓,但总量仍然不平衡,比如固定资产投资中仅仅是国家投资部分被控制,预算外投资增长仍然很猛。

  (二)1986年稳经济的措施和效果

  面对过热,七五计划规定,五年计划分成两个阶段,前两年调整,后三年发展。即前两年继续控制社会总需求,后三年根据情况增加一些投资。同步加强信贷、外汇、物资、资料管理,做到这几项的综合平衡。

  1986年时,中央提出两年软着陆计划,1986主要控制社会总需求,1987着重增加供给(但是下半年通胀加剧,9月再次强调控制需求)。具体而言:(1)通过行政计划和信贷税收等方式,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并调整结构。(2)控制消费金的总额。控制工资额,征收奖金税,引导居民储蓄,缩小对乡镇企业的税收减免范围,对个体户征收十级累进税,等等。(3)增加和改善有效供给。(a)补短板,加强基础工业建设。(b)增加对农产品补贴,并小幅增加对农业的投入。(c)鼓励发展轻工业,满足生活资料的消费需求,并加大轻纺和机电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技术改进和技术消化(引进设备的技术消化),加强扶植出口创汇的力度。

  一系列措施后,到1988年,农业有所恢复,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资总额、银行信贷快速增长得到控制,外贸逆差减少。

  从1985和1986的调整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危机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而是供给不足下总需求过剩的危机。这种危机在本质上也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私人占有/单个资本之间的矛盾(其实的私人占有包括个体、集体、以及自主运营的国企资本),但是危机在表现形式和应对措施上都与现在有本质的不同。前者表现为供给不足,现在表现为供给过剩,前者的应对是压缩需求提高供给,现在是加大需求并对过剩产业搞供给侧改革。但是,他们都是根本矛盾在不同时期的体现(根本矛盾在发展中采取了逐渐激化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在本质上又是一样的。

  (三)1987年前经济领域的重要变化

  此时,离1988年修宪仅一年了,私人资本以及能够如私人资本一般运行的国有资本,已经在制度的庇护下发展了近10年了。虽然步履蹒跚,但毕竟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适用所有制的管理方式也相应地做了巨大调整。

  1、所有制的变化

  (1)个体户

  这一时期,农村出现了大量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专业户【450万户】、个体工商户【全国共920万户】,另还有大量的乡镇企业。同时,城市出现大量个体户【1988年底,1452万户】。

  部分个体户发展为私人企业。关于超过8人雇工的私营经济,1983年是三不政策(不提倡,不宣传,不急于取缔)。1987年农村工作1号文件确认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

  (2)乡镇企业

  1984年中央1号文件,号召鼓励农民个人兴办企业。之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吸收大量剩余劳动力,创收增产。到1988年,就业人数达到9500万,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35.6%。总设计师1987.8讲话,“我们真正的变化还是在农村,有些变化出乎我们的预料。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剩下的劳动力怎么办?……乡镇企业容纳了百分之五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个体、私营、集体,都是这里所说的乡镇企业,方式有承包、租赁、托管、股份合作,等等【很多都去戴个红帽子】。

  乡镇企业不断开拓,销售市场也不断扩大,沿海地区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乡镇企业在纺织、轻工、化工等出口商品中占据较大份额。1986年乡镇企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比值为115.3%),1988年乡镇企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35.6%,其中煤炭产业占全国23.7%【后来的煤老板,有多少都是这个时候起家的】。

  到1987年,工业产值中,全民企业占59.7%,占集体34.6%【其中乡镇占全国23.4%,个体5.6%】。商业产值中,全民40.4%,集体37.2%,个体15.6%,农民零售6.7%。

  (3)外资企业

  外资开始逐步进入中国,1986年10月出台《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决定改善外商投资环境,等等【税收、土地、信贷等各种优惠】。1987年底共5000多家外资进入。

  我们当时在香港澳门附近,大力引进外资,用于发展加工贸易企业,赚取劳动力附加值和外汇。1979-1987,香港直接投资项目8361个,80%是加工贸易,原料从我国或其他发展中国家来,零部件和设备来自发达国家,劳动力来自我国沿海农村。企业基本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4)国有企业

  1986年左右,经营承包制进一步扩大。

  普遍推行的承包责任制的特点是“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歉收自补”。1987年,预算内工业企业承包面达78%,大中型企业达82%。同年,越来越多厂实行了厂长负责制。颁布了三个条例,明确厂长的核心作用和中心地位。颁布《国营企业实行合同制暂行规定》等四个规定,朝打破工人铁饭碗迈出一大步。

  2、其他一些重要的变化

  随着所有制量变引发的质变,原来与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分配、流通方式逐步瓦解,新的方式开始出现。

  (1)放权

  这里的放权,形式上是中央向地方和企业的放权,实质上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原本统一的管理权、投资权、财政权、外汇使用权等等权利,相当部分归属地方和企业。同时,计划退出后,行政管理的直接管理方式让位给利用利率、汇率、财税等手段的间接管理方式,金融的作用越来越大,信贷的作用逐步增强。

  (2)要素市场

  要素市场开始逐步完善。(1)资金市场。除信贷外,开始债权票据有价证券,等等。这是后来的金融市场的雏形,从这里似乎还远远看不到金融侵蚀实体经济的萌芽。(2)生产资料市场进一步扩大。比如,151个城市建立了182个钢材市场。(3)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1987年新增职工中,合同工600万,占比61.5%。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当时很多职工不习惯签署合同(觉得我是企业主人不需要签合同),所以最初让职工签署合同打着“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旗帜进行的。

  3、小结

  1978以来,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

  所有制方面。私人资本大量涌现,国有资本也开始作为独立/半独立的资本主体在市场运行。这导致社会化大生产和私人占有的矛盾愈发明显。

  市场方面。计划序列产品减少(生产、分配都减少),要素市场开始形成。由于这是过渡阶段,主要工农产品都出现两个市场,价格出现双轨制。

  加上地方和企业权力变大,投资渠道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是全民所有制为投资的绝对大头,到1987年,集体经济和个人投资占34%;以前全民所有制投资中,预算内项目是大头,到1987年,预算外占73.4%;审批权下放,预算外是地方自主审批的,预算内金额3000万以下的,建设条件能自己平衡的,地方也可审批。这一切使得重复性投资越来越难控制。

  1988年的经济继续过热和价格闯关,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生的。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