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读书笔记】(2)1979-1980的第一次经济调整

【经济史读书笔记】(2)1979-1980的第一次经济调整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刘日新在第十七章第一节《国民经济发展的两次调整、两个阶段和两次整顿》中讲到,1985前,中国经济有两次重要调整(针对洋跃进等各种问题),“第一次调整(1979-1980年),由于认识不统一,贯彻不力,收效不大……第二次调整(1981-1983年),由于统一了认识,贯彻得力,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这里主要记载第一次调整的措施、过程、问题等。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八字方针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武力主编):1978年时,农轻重比例失调,基本建设投资中,重工业占比48.7%,农业和轻工业3.6%,5.8%。此外,经济结构还有如下问题:(1)产业结构。能源动力紧张,经常停工半停工;铁路运输和港口装卸能力不足;机械加工能力过剩,超过能提供的钢材3-4倍。(2)积累和消费的比例,积累率高达36.5%。(3)洋跃进,向外国借贷大量资金搞大项目,财政压力大。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陈云说,“工业引进项目,要循序渐进,不要一拥而上。”这是第一次把比例失调问题摆在全党面前。三中全会公报吸纳陈云意见,提出经济需要综合平衡,以便为迅速发展打下好的基础。

  1979年3月,陈云和李先念致信中央,提出“要有两三年时间,才能把各方面比例失调情况大体上调整过来。”此时陈和李都很强调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经济,这也是之前三十年一直强调的。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就是调整各种关系,比如轻工业重工业农业的比例,重工业中能源和交通的比例,等等。改革就是改革经济管理方式,给地方和企业放权让利。整顿就是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严肃工人的考勤之类,核心是建立工人听话的一套体系,不听话就罚,等等。最后在此基础上提高生产。

  八字方针,一方面是调整洋跃进带来的后遗症,一方面是希望从计划中逐步孵化出市场,从社会中孕育出资本(不论其是否愿意)。

二、初步调整的措施

(一)集中力量促农业

  分田单干。开放农贸市场。鼓励举办社队企业之前就有了,并视情况减免税收。社队企业就是之后的乡镇企业,这不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而是前三十年计划的产物。之前的社队企业要求农村不仅搞农业,还要力所能及搞工业,这些工业能直接服务于本地的农业。1980年,社队企业从业人员3050万人,收入占社队三级收入的34%。

  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1979.3起,陆续提高18种农副产品收购价。多数产品提价在20%-50%,超购部分再继续提价,且幅度更多。1979农副产品收购指数提高22.1%,1980再提高7.1%。销售价格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不变,由国家补贴。同时,对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有计划地下降了10-15%。1979-1980,国家财政收入可以正常增长的部分基本都用于农业了。

  书中提到,上述措施极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我们经常说分田单干激发了农民积极性,但现实却远远不是如此简单。

(二)加快轻纺工业

  整体基调,要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减少积累,增加消费,为此必须加速轻纺工业的发展。

  为加速发展,主要采取如下方式:(1)原料、动力、交运、基本建设、贷款和外汇等方面,优先轻工业。(2)重工业主动放慢速度,轻工业提高增加速度。(3)重工业还调整方向,增加轻工业需要的产品规格,并采用重转轻,军转民等形式,从机械工业和国防军工中腾出一定生产力,利用边角余料增产市场需要的日用消费品。(4)发展社队企业对农副产品的加工,恢复发展城镇手工业。1980年轻纺工业以外各行业生产的轻工业品产值占整个轻工业品产值的31%。

(三)增加城乡人民收入,积极扩大城镇就业渠道

  决策层提出必须增加人民收入,这至少两方面考虑:(1)轻重工业比例调整后,必须增加人民收入,不然轻工业产品没有市场。(2)增加人民收入可以减少改革的阻力。

  具体而言采取了如下措施:1、农村。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减免税收【减免贫困社队农业税和社队企业税收】,增加农民收入。这之前详细讲过了。2、城市。(1)大力安置回城知青就业,解决了2000万青年就业。(a)全民所有制企业计划外用农民工,国家动员其中500万回乡。动员符合退休退职的员工400万退休退职。(b)发展手工业、商业服务业、城市公用事业,多办集体所有制的服务网点,鼓励当个体户,等等。1979年903万,1980年905万城镇劳动力先后得到安置。(2)提高部分职工工资,并大力发展物质刺激(奖金),恢复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恢复之处是可能提高工人收入的,因为单价会比较高,但随着后续发展,企业为了扩大利润必然压缩单价,最终却可能降低工人工资)。

  调整工资是1979.11开始的,40%职工提了工资,加上奖金和计件工资恢复,1980年比1978年提高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建国以来最大幅度。

(四)其他

  稳定能源,节约燃料。原油和原煤采掘比例失调,需要有计划地稳定和减少之。为了在能源稳定甚至减少下,保障工业发展速度,国家强调要严格节约能源。1979、1980,能源3%,-1.3%,工业总产值8.5%,8.7%。

  压缩基本建设规模。1978预算投资389亿元,1980压缩为300亿元,这就要求下马某些项目,关停并转某些企业。加大住宅、城市公用事业等非生产性投资的比重(为什么要压缩预算,后面会详细分析)。

三、调整中的阻力和问题

  在提高农产品收购价,给职工加工资,加快轻纺发展方面,比较顺利。在压缩基本建设项目和部分企业关停并转方面,难落实。这一方面涉及到地方利益,认识分歧,另一方面很多要停的大项目涉及国外合同。

(一)问题概述

  调整初期有些效果,市场活跃,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但很快出现问题。1979-1980连续财政巨额赤字,物价持续上涨。原因在于放权让利,使得地方和企业掌握了更多预算外资金,获得了更大投资的利益驱动。【这就是刘日新说的“第一次调整(1979-1980年),由于认识不统一,贯彻不力,收效不大。”】

  1979年4月13日,中央强调,对那些不急需和不具备条件的项目,实行停、缓、并、转、缩。但是据反映,下面很多人阳奉阴违。7月26日《人民日报》批评,“当前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有些同志对调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同志认为他这个企业是多年辛辛苦苦搞起来的,关别人的可以,停自己的不行。”【可能关别人的,不能停自己的,这样的认识一直存在。1996年前多次经济过热,2002年、2008年两次重化工业大跃进造成巨大产能过剩,都和地方类似思想有关。1996前是直接相关,2002和2008是直接+间接。不仅如此,被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广为诟病的僵尸企业无法关闭,产能过剩企业占用信贷资金,等等,均与这类思想有关。这种思想的实质在这里不细说。】

  阻力一是意见分歧,有些人认为形势不错,不宜调整。另外是出于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考虑(笔者个人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各地方各部门都有急切要解决的问题,如安排就业,解决住房,希望加速发展,等等。都希望别人调整,不愿意自己降速。

(二)陈云的意见

  1979年9月,陈云在财经委员会上讲话强调,“我们的基建投资,必须是没有赤字的。不要用自由外汇兑换成人民币来弥补基建投资的赤字。也绝不能发票子来弥补基建投资赤字。因为这将无以为继。”另外陈云还明确了使用外资的限度,大项目的建设速度,要求先生产,后基建;先挖掘潜力,后新建。【这里陈云的意思很明确,不宜通过基建拉动生产,而是反过来,先要有相应的生产能力,才配套相应的基建项目。不然就只能搞信贷投资,而这要的信贷投资会无以为继。这是典型的计划时期的思路,和凯恩斯主义的思路(信贷+需求管理)完全不一样。】

  根据陈云讲话精神,财经委组织有关部门重新拟定了1980、1981的两年计划。【刘日新在第十七章第一节《国民经济发展的两次调整、两个阶段和两次整顿》中说,“第二次调整(1981-1983年),由于统一了认识,贯彻得力,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刘日新对比两次调整数据后说,后一次的核心在于把积累率降了下来】

  10月3、4两天,陈云再次在座谈会上讲话,会上多数人和他意见相反。邓小平在观察考虑。他主张当面把矛盾摆出来辩论。他支持陈云的意见,认为“八字方针,核心是调整”,但又强调调整的目的是创造条件,以便更快更好地发展。在建设速度、利用外资、调整项目等方面,邓小平立场相对中立。比如在清理项目上,他赞成清理在建项目,但又认为,为争取1983年开始有相应的速度,现在的调整还要包括一些准备工作。

(三)矛盾在发酵

  第一次调整也起到了一些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比例上。按1978/1980数据,农轻重比例从24.8:32.4:42.8变为27.2:34.36:38.44,农业和轻工业比例明显增加;与之对应,积累和消费的比例也从36:64变为31.6:68.4。但是调整过程中出现了巨大问题,本节第一小部分讲的问题开始发酵。

  1、矛盾发酵

  具体而言有如下问题:(1)连续财政巨额赤字。这主要是财政支出突然扩大导致:厂职工工资涨得多;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不提高销售价,补贴多;扩大企业财权,留给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减少;许多项目该退没退,因为借来的外汇需要支付本息,下不了决心把项目停下来。(2)为了平衡收支,1979-1980年两年间,政府向银行借贷投资,银行增发了134亿元人民币,相当于过去29年发行货币量的63%,大大超过商品流通量的增长。1980年物价城市物价上涨8.1%,群众议论纷纷。

  2、统一思想加强调整

  上述问题很严重,中央认为必须解决(1980年农业受灾,原油储量不足,短线物资有缺口)。如果不调整,1981年赤字可能突破50亿,货币会进一步超发,引发物价暴涨,进而引发社会问题。

  在上述背景下,1980.10国务院和财经领导小组进行分析后向中央请示,陈云表示需进一步调整,邓小平支持。上层统一了调整的决心。11月召开省级全国计划会议,统一了调整的思想。会议强调本次调整:基本建设要退够,不具备条件的企业要关停并转,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要平衡。

  提出三条总要求:(1)基本做到财政收支平衡,赤字缩小到50亿以内。(2)信贷要基本平衡,1981年增发货币控制在30亿左右,不再高财政性货币发行。(3)物价要稳定下来。至于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失调问题,比较复杂,在六五计划期间解决(1981-1985)。

  为了做好调整,会议强调要加强集中统一,加强计划指导和行政干预,局部服从全局,等等。

(四)后续思路

  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市场经济,但计划经济还占主导。为了稳定经济,除上述调整外,还需要增加消费品供应和燃料动力,为此做了如下事情:

  (1)将压缩基本建设规模作为进一步调整的中心。发的钱多了,国民收入超分配,怎么办。应急处理,减少积累和消费的开支。由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能降(发的钱收不回来),就只能大幅压缩投资计划(1981比1980压缩了20.7%),并适当控制消费(如此一来市面上对商品的需求就会降低,与供给形成新的平衡)。同时,在1981年的投资重,轻工业占比从9.1%上升到10%,非生产性建设从35.7%上升到43%,重工业中能源工业占比达重工业的一半(结构进一步调整)。

  (2)关停并转一批高消耗、质量差、亏损达的工业企业。为缓解能源不足、原材料不足、财政赤字等问题,关了一批小型国营重工业,以减少能耗和亏损。调整农村社队工业和地方小型轻纺企业,鼓励他们和原料产地老工业基地在互利基础上联合办厂(就地解决原料),以免他们和城市大工业抢原料。具体来说,对长期亏损企业采取停止供应能源、原料,停止财政补贴和信贷,对抢原料的落后企业用行政办法裁并,对社队企业(也是抢原料的)的小纺织厂、小烟酒厂恢复征税,促使大批小企业关停并转。

  (3)财政方面,当时预测工业关停并转后,税收减少。中央决定1981年支出减少140亿(这样就能持平),并发行国库券弥补前两年赤字。这部分支出全都从基本建设里面压缩。后来税收没有减少,整体基本实现了财政稳定的目标(收入1089亿元,赤字25亿元)。

  (4)严格实行信贷管理和现金管理,制止超计划贷款和滥发奖金,货币净投放比去年减少28.5亿元,基本实现不搞财政性货币发行。

  (5)需求端得到控制,供给端工农业(主要是农业和轻工业)增长超过预期计划,物价逐步回落,涨2.4%。

  这次洋跃进带来的问题可以说是1996年前数次经济过热的预演。后续几次经济过热的萌芽在这里清晰可见。经济危机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的,也就是社会面的无计划与单个资本的有计划之间的矛盾导致的。80年代的过热,主要体现为诸侯经济,是这种矛盾的特殊表现。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