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从大秦帝国的灰飞烟灭里汲取什么?

我们应从大秦帝国的灰飞烟灭里汲取什么?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秦始皇不懂“逆取顺守”之道,用打天下的方法治天下,结果秦朝只延续了15年。

  公元前221年,秦初定天下,为显示自己平定六国的丰功伟绩,从三皇五帝中取“皇帝”二字,并称自己为“始皇帝”,后世称之“秦始皇”。《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描述为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也就是说,秦始皇希望他的后代可以永远的把秦王朝经营下去,从此二世、三世,万世直到永远,没有尽头。但是未曾想到,秦帝国只是犹如流星一样划过天空,仅仅留下一刹那辉煌。

  直到2000年后的今天,仍令人唏嘘不已。这样一个盛世王朝,为什么最终难逃毁灭的命运,发人深思。

  统一有术,治国无方

  国家治理,是秦帝国完成统一大业后的更大难题。秦始皇不懂“逆取顺守”之道 用打天下的方法治天下 结果秦朝只延续了15年。秦始皇“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震四海”。为何如此强大的国家却如此短命。西汉的政论家贾谊认为,自古“取与守不同术”,“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也就是说,立国与治国根本不同。

  秦始皇刚统一中国的时候,天下百姓都希望从此过上安定的生活。但是天下刚定,秦始皇却不体恤民情,珍惜民力,反而大兴土木,修万里长城、筑秦驰道、灵渠、阿房宫及秦始皇陵等规模浩大工程,尽管其中一部分工程如长城和灵渠是利国利民,有利于长期经济发展。

  但是,不能毕万事于一世,“功成不必在我”。而秦始皇却笃信只有自己伟大,功成只能是我,大大超过国力,使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而民心大乱。

  结果出现“百姓怨望,群盗满山。”、“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的局面,大大动摇了秦朝的统治基础。正如汉代学者贾山所说的:“秦皇帝身在之时天下已坏矣,而弗自知也。”

  秦二世即位后,“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盼望他的治国方略有所改变。但秦二世再次令人失望,秦帝国就这样眼睁睁轰然倒塌。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虽然对官僚制度进行了改革,但却并没有配套的官员选拔机制,导致秦始皇在推行中央集权过程中不得不面对官员不足的问题。由于当时没有诞生全新的官员选拔机制,而旧有的“游说”方式又不适合秦朝的统治模式,因而在全面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的大环境下,地方官员不足就成为了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官员的严重不足,不仅导致地方官员理政能力参差不齐,更导致地方发生叛乱时,这些高级官员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剿灭叛乱,这也是秦末天下叛乱迅速蔓延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大秦赋》中,秦国出现官员空缺,一般从门客中举荐。大秦相国李斯就曾是吕不韦的门客。门客制度直接导致了六国贵族对秦帝国的不满,因为门客制度带来了“派系”“团伙”“山头”,从而固化了局部利益,导致官吏不是为国家卖命,而为某个山头卖命,山头主义盛行,国家治理有统一之形而无统一之实。门客制度导致的分散主义、宗派主义和山头主义对郡县制形成巨大反向冲击,削弱了秦帝国的统治根基。

  正是秦帝国灭亡的教训,隋唐开启了后来的科举制,从而开辟了治国的人才通道。“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唐太宗李世民在一次科举考试结束后,站在午门城楼上看着新进的进士们鱼贯进入朝堂,高兴得对左右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直到近代,西方采用的还是贵族世袭制度。相比较于西方文官制度,中国古代治国安邦文官制度早了1000多年。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渠道,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打通了人才向上的流动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更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因此,科举制度的建立是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党一直强调,“要研究哪些是过去的成功和胜利,哪些是失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并且直至今天,一再反复告诫,党内决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决不能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决不能搞门客、门宦、门附那一套,搞这种东西总有一天会出事。

  国富民弱,掏空国之根基

  秦帝国的国家治理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强国弱民”(私有制之国异于公有,国之利民不得享)。《商君书》中有“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按照这种治国理念,只有民贫民弱才能够顺利推行国家政策,才能体现政府强权。“弱民”的真正含义是压制民众的欲求、智力和权利,限制其能参与国家行政的能力,使民众无法团结起来与统治者对抗。这一点,现在看起来也仍然觉得不可思议。

  毕竟,在我们的认知中,国强民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民贫民弱的情况下,国家根本无法长久发展起来。国强民弱,致使人民在内心上没有归属感。天下乃一人之天下,非天下人之天下,由此秦帝国虽然在领土上,在政治上,在文化形式上统一了天下,但是却没有在人民心中形成认同感,这也是秦末农民起义四起的原因。

  贾谊在总结秦朝覆灭的教训时说:“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见始终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故曰‘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

  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秦帝国的教训是深刻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唐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也正因为如此,在璀璨的历史星河中,民本思想深植于圣贤和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内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执政为民"“以人民为中心”等主张,不仅广为人知,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民心向背、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只有从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中华民族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实现更伟大复兴。  

拓展阅读一:  

对历史的拷问:秦始皇一定是暴君吗?

  最近,电视剧《大秦赋》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秦朝及秦始皇功过是非的思考和讨论。

  秦始皇是暴君的由来

  从中学开始,秦始皇的故事就作为通识课和语文课进入课本,由此关于秦朝和秦始皇的故事为每一个中国人所熟知。秦始皇有着威威功绩,因为他对华夏民族的统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更为人所知的是,秦始皇是一位暴君,一位为追求长生不老并且苛政虐民,焚书坑儒的暴君。

  但是,几千年来,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是,秦始皇是一位残暴的君主。因为逻辑很简单,不残暴,不会国祚15年。历史总是胜利者书写的。有道生于无道,承天理,奉天运。没有秦朝的灭亡,就不可能有大汉之兴。而且唯有秦朝越暴虐,汉代之更替具有合理性。惟有将秦朝描绘得暴戾恣睢,残暴无道,甚至将秦始皇妖魔化,无疑是最简单的历史正义。

  秦朝的灭亡起始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暴发,这是历史事实。正是这场起义拉开了秦朝灭亡的序幕,“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正义之战,必有正义之因。在《史记》中,司马迁借陈胜之口说出“天下苦秦久矣”,也就是说秦国暴政由来已久,“失期,法皆斩”则成为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索。

  考古发现与历史书的真实

  2000多年过去。近来出土的秦朝文物《云梦睡虎地秦律竹简》中,有大秦帝国的详细律法,显示出了秦法的宽松仁德。其中对征兵的相关规定:“失期三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 水雨,除兴。”就是说:朝廷征兵,迟3到5天的会受到斥责,迟6到10天的扣罚一个盾牌,迟超过10天的扣罚一副铠甲……因雨雪等自然原因造成的除外。

  这一证据,有力反击了《史记·陈涉世家》中对陈胜吴广起义原因的解释,大泽乡民工因为暴雨延误工期,按照严苛的秦律,应当处斩。但是按照《云梦睡虎地秦律竹简》,他们是可以免于被惩处的。

  同样,在《史记》中没有载秦统一中国后对六国王室屠杀灭族,也没有对六国的大臣、将军、地方官绅进行屠杀,只是“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相反,还能从《史记》中找到始皇帝对待六国人如同对待自己人一样的事例。纵揽整个中国历史,从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这三十七年的时间里,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记录秦始皇诛杀过一个文臣武将。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

  但是,贾谊的《过秦论》不是历史。“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气势如虹,在大笔讴歌秦始皇统一大业后,笔锋陡转,竭力抨击“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在我国历史上,亡国之君往往会遭到后世的攻击谩骂,其作为也常常会被刻意抹杀或忽视。

  黑的噱头还有哪些

  说是暴君不算黑,也不解恨,甚至编出一些更具有爆炸性噱头来攻击才更加狗血。在《史记》中,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这样秦始皇来路不明,其正统也成问题。如果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而吕不韦又不是秦国人,那就是说秦灭六国之前自己就先被灭了,这样的剧情不仅具有狗血性,而且对于六国人来说,还可以在心里解一解亡国之恨。

  秦始皇是立国之君,不是守成之君。最简单的逻辑,如果仅仅是暴政,怎么可能得到百姓长期拥护,百姓不拥护,秦朝怎么可能如此强大,以致有力量一统六国。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印象中,大秦帝国一直与暴政,屠杀,残虐等名词联系到一起。由此,我们往往便会去忽视大秦帝国的功绩和创造出的文明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如果没有秦始皇,如果没有秦国统一六国,今天的中国可能就像欧洲一样四分五裂,更可能没有我们今天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风物长宜放眼量

  让历史去照亮现实,而不是用现实去解释历史。评价历史人物只能放在历史长河去看待,只有如此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需要反思的是,当世界上其他民族都在自豪地夸耀着他们雄才伟略的祖先时,不断提及亚历山大、奥古斯都、君士坦丁、拿破仑,甚至华盛顿。但是几千年来,我们却不断纠结于秦始皇是否个灭绝人性的暴君。

  比如亚历山大的东征就是一场以掠夺为目的的远征,也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导致许多人民在战争中流离失所。但是与西方一样,在中国人的历史观中,从来不纠结于亚历山大是否是个暴君。因为没有亚历山大的罗马东征,也就没有后来的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更没有东西方的贸易往来与发展。

  同样,华盛顿是一个光环如影随形的伟人。作为美国首任总统,他被历史学家赞誉有加——甚至称为全人类的精神领袖。但是这个光环的背后,作为真实的华盛顿也是一个伪善的杀手。比如,实施种族灭绝政策,教导军士们从印第安人死尸上剥皮制作皮靴。更是印第安土著的“小城摧毁者”。因为只用5年时间,他便将总共30个印第安城镇中的28个摧毁。这种摧毁,更确切的说,是“屠城”。

  可是,无论历史上还是今天,也无论美国人还是中国人,谁也没有纠结于华盛顿是否是个暴君。  

拓展阅读二:  

如何看待秦始皇所谓的“战争和杀戮”

  对秦始皇的另一个最大争议就是伐无道,诛暴戾,通过远交近攻,不断发动战争,最终实现“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在短短的十年间,以顺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的消灭了六国的势力,完成了自己的夙愿,一统天下,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而对统一后的秦朝,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直接抨击,“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战争不是起源于秦朝

  历史地看,战争不是起始于秦始皇和他的大秦帝国。秦统一前,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战争频繁,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君不见,春秋战国,战火纷飞。华夏大地,内乱、分裂,烽烟四起。

  同样,战争在秦始皇之后也并没有结束。华夏大地,多次因分裂而诸侯混战,血腥杀伐,神州萧条,生灵涂炭。在同一时期的欧洲,自西罗马灭亡后,逐步进入了碎片化的国家群状态下的封建社会,大大小小500多个国家因争夺生存资源和空间,以及绞杀异质文明而发生的战争连绵不断,给欧洲和西亚乃至北非造成了深重灾难。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纵观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往往不可避免都带着部落、民族、国家间的征服。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暴力是人类社会野蛮时代的产物,但是暴力与征服也可能起到推动历史进步的作用。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说,历史的每一页都有血腥的场景,我不知道将来的历史长河会不会殷红一片。假使每个人只为他自己的信念去打仗,也就没有战争了。

  用现代文明来看,谁也不希望有战争,当然要抨击战争和杀戮。但如果从全人类的历史来看,战争更可能是人类发展的一种必然过程。正如亚里士多德说,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和平。。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也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以剑代笔的政治。

  在中国唯有天下一统才能社会安宁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的开篇说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我国历史上,王朝分裂的局面时常发生,而政权之间的对立显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秦始皇能够在两千多年前意识到这一点,并坚持反对分裂,强调统一,这对于今天都具有很高的警示价值。因此,人们赞扬秦始皇的远见卓识。

  战争中滥用暴力,滥杀无辜是任何时代都不可忍受之重。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战争有两种,一是反封建统治的战争;另一种是反对分裂的战争。欧洲人一说统一就要打仗,中国人一说分裂就要打仗。因此,在中国任何搞分裂的图谋都不会得逞,世界上任何企图霸占或者压迫中国的战争都将惨遭失败。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秦并天下,列国还会苦斗不休,百姓还会饱受刀兵之苦。圣王德治,制止不了天下大乱,唯有以战止战,才能化剑为犁,安定天下。以流血换取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代价很大,但别无他途。因为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孟子的回答就是:天下归于一统,就会社会安定。

  今天来看,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使中国古代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因为只有在统一的中华文明中,中华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オ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国家的独立才可能确保。中国封建经济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迅速发展,并居于世界前列,这与秦的统一有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让和平阳光永远普照人类星球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那里是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世界。但是直到今天,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仍然是一个真谛。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同样不能被轻歌曼舞所误,不能“隔江犹唱后庭花”。有人曾说过,“历史就是与现实不断的对话”,只有正视历史,认真对待历史,才能给今天的发展和进步带来动力,更能给未来不重蹈战争的可怕覆辙以借鉴和警示。

  正是秦朝的统一、国家的建立、奴隶制和封建秩序的相继确立,才结束了部落纷争、“天下扰攘”的时代,避免了相互掠夺和争夺造成经济社会秩序的破坏和流离失所。

  千百年来,人类都梦想着持久和平,但战争始终像一个幽灵一样伴随着人类发展历程。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更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失败。这是历史规律。几千年来,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好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

  不能用西方观反思中国历史

  力主大一统的西汉政论家主父偃认为:“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西汉名臣桑弘羊也肯定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是“功如丘山,名传后世。”明代大思想家李贽在《藏书》中高度评价秦始皇:“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祖龙是千古英雄挣得一个天下.”

  恰恰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尤其是戊戌维新以后,在反思近代中国何以衰落中,将中国的衰落归因于专制,而西方的发达源于民主,甚至溯源到古希腊文明。

  由此,我国思想界不断批判秦政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主义,认为这种制度不仅是暴政,而且也是窒碍中国社会历史进步的罪魁祸首——正是这种制度扼杀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自由和创新活力;正是这种制度使得很早就在我国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被反复摧残,终不能成长壮大。

  现在来看,这样的反思,并没有找到真正原因。因为虽然推翻了皇帝,结束了帝制,却没有能产生一个权威政府。民主,共和,西方宪政,都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带来的是军阀混战,中国仍然一盘散沙。

  所以不能因为集权存在一些弊端就因噎废食,一味简单化地反对集权。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还是社会经济协调能力提高,都需要一个权力中心进行统筹规划,因为集中力量可以办大事。大一统,既是一种思想情感,也是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征服力量,一种狭隘的民族意识。

  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我们真正需要反思的是,秦朝作为伟大的帝国为何很快飞灰烟灭。

  西汉的贾谊在《过秦论》中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显然有“政治正确”的意图,谴责秦始皇不施仁政,因此社稷被推翻了,责难秦灭是因为不施仁义。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可能说的更客观: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责任编辑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