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南方周末》上《“楚人逃往秦,还是秦人逃往楚?从秦简看秦人的真实生活”》一文,觉得有批驳的必要。
《南方周末》这个南方系,崇洋媚外的西化派,妄图乱党乱国的报纸,其倾向性是什么,料想网友已经很清楚了,我在这里就不多费口舌去提醒了。从其文中的几个事实和理论问题来看,则必须予以澄清,否则对广大网友将是极大的误导。
该文对新近热播的电视剧《大秦赋》极尽贬损,认为里面的内容很黑暗,颠倒了历史的真相,不是楚人逃往秦,而是秦人逃往楚。还就秦简举了很多秦人纷纷跑到楚国和魏国去的例子。如:
“在秦国、秦朝,老百姓被严格按照比监狱还严酷的规矩连坐成什伍,为官府服更戍徭役还得自费,没钱就借官府的,债务多了还不上就成为居赀,给官府劳役抵债,最后很容易沦为奴隶。里耶秦简7-304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一个总编户人口才两千人左右的小小迁陵县,奴隶、居赀就死了一百八十九人,一百五十一个隶臣妾当年就死了二十八人。死亡率如此之高,可以想见其酷烈。
里耶秦简9-1322记载,有的徒隶‘白粲’在押运路上就死掉了,9-1497+9-2236记载女奴婢‘红’自杀后,她仅有的两件衣服也被少内官没收。
岳麓秦简1003+0998+C10-4-13记载,秦国的徒隶城旦舂中甚至有很多还在蹒跚学步的婴幼儿,这些婴幼儿也全部要‘衣傅城旦舂具’,穿奴隶衣服和佩戴刑具。在秦始皇陵旁的赵背户刑徒墓地,埋葬了大量非正常死亡的徒隶和居赀,其中还有妇女和儿童。M35出土的儿童骨架,下肢残断;M41遗骨头上有刀伤,腰部被斩断;M34出土五具骨架,全部是被肢解的;M33的骨架有刀伤,俯身做挣扎状(《文物》1982年3期)。
岳麓秦简记载了一个叫‘学’的秦国少年伪造将军冯毋择的私信,想从胡阳少内官那借钱、买衣服和兵器,然后‘去邦亡荆’,即逃亡到楚国去。这位少年的父亲因为居赀服劳役,受到了秦吏的鞭笞,回家打儿子泻火,所以‘学’很痛苦,决定逃到楚国去。
在另一件文书中记载,一个秦国老百姓叫‘多’,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就和自己的母亲‘儿’一起‘亡荆’,即母子一起冒险逃亡去楚国(《文物》2013年5期)。”
该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所以,在秦国统治下,不是六国之民逃往秦国,而是秦民逃往六国。”
事实真相果真是如此吗?我这里有几个问题想问一下作者:第一,你是考古学家吗?第二,怎么才能判定一个国家和制度才是先进的?标准是什么?你认为有文化就一定是先进的吗?没文化就一定是落后的吗?先进的国家其人民就一定生活幸福吗?第三,战国时代,在秦灭六国统一华夏之前究竟是什么性质的社会形态?换句话说,当时的七国是处于封建社会还是奴隶社会?第四,秦的法律严格就一定是严刑酷法吗?东方六国就没有严刑酷法吗?第五,如果制度不先进,为什么“野蛮落后”的秦国能够在短短十年内就一举灭六国一统天下了呢?它是怎么做到的呢?东方六国怎么联合起来,合纵攻秦多次,就是灭不了秦国,而反而遭致自己被灭亡了呢?这难道不能说明秦的制度是后来居上吗?是先进的吗?
首先,我相信作者一定不是考古学家,考古学家不会像你这样充满了个人情绪和偏见,分析问题(而且是古代社会几千年前的问题)只重一点不及其余,说一面遮一面,厚此薄彼。
“悠悠我心”网友对该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驳,是比较到位的:“那么楚国的记载呢?楚国有无记载呢?什么都是相对的,秦人受不了秦法,想逃到想象中的楚国去,这很正常。人民群众从古到今都是弱势群体。就是信息不发达,信息不真。你只说秦国的不好,那么楚国又是什么样呢?楚国除了河南的一丁点地方,可能还是山区,古代生产力低下,不但劳动工具悲剧,而且知识也是迷茫的,对于楚国范围内群山叠嶂的开发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楚国有举世无匹的工程记载吗?咱们唯物嘛。你不开发,开发不了,不准开发,那国力能上来吗?青山绿水,是有钱人享受用的,也可能是没钱人的十八层地狱啊。古代的事,与我们无关,我们只关心如今和未来。说法家愚民,难道儒家不愚民吗?利用道德高尚来抢劫,难道不是黑暗,很明显道德高尚是过程,获得道德高尚的名声了,就被大家信任,成为了仲裁人,做了仲裁人后,强盗的面目就出现了。”
对于历史问题应该采取历史的态度,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不能完全站在今人的视角和立场分析古代的问题,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多替古人考虑考虑。治理国家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改革变法强国富民一统天下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你在纸上就可以激扬文字,指挥千军万马打下江山来吗?我劝南方周末的公知们,不要空谈误国,起而不行了,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了,事情不是你们张张嘴就那么简单的,那样容易办到的,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世世代代无数人民的努力奋斗和流血牺牲才能传承伟大文明的。你们愿意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崛起而努力奋斗,而流血牺牲吗?空头理论家只会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干不了任何大事和好事,只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立场应该是,我们今人应该办好自己的事情,不能过分苛求古人能够做到今人的标准。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古人给我们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已经够多了,够伟大了,让我们延续了五千多年的文明而没有中断,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不要再吹毛求疵,贪心不足了。你们不是经常念叨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的一句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吗?不要想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多想想你为国家做了什么。想想看,古代社会的华夏人民在那样简陋的条件下能够做到那样伟大而耀眼的工程,我们难道不应该感激他们吗?没有他们会有几千年文明和我们的今天吗?为什么你们这些公知们总是纠缠着什么历史细节不放,而自轻自贱,自我贬损,甚至通过抹黑先人来迎合西方敌对势力呢?南方周末的公知们,历史的不肖子孙们,你们不是经常强调做人要有同理心吗?对待古人你们怎么就如此苛刻,没有一点点的同理心了呢?
《商君书.徕民第十五》中说的非常清楚,“今王发明惠,诸侯之士来归义者,今使复之三世,无知军事;秦四竟之内陵阪丘隰,不起十年征。者于律也,足以造作夫百万。曩者臣言曰:“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晋之无有也信,秦之有余也必。若此而民不西者,秦士戚而民苦也。”今利其田宅,而复之三世,此必与其所欲而不使行其所恶也,然则山东之民无不西者矣。且直言之谓也,不然,夫实圹什虚,也天宝,而百万事本,其所益多也,其徒不失岂所以攻乎?”(翻译过来,就是:现在大王发布大的优惠政策,凡是各诸侯国来归附的人,立刻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赋税,不用参加作战。秦国四界之内,岭坡、土山、洼湿的土地,十年不收赋税,并把这些都写在法律中,足够招来上百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先时我说:“猜想民众的心情,他们所想要的东西是田地和房屋,可是三晋也确实没有,秦的田地等有多余也是一定的。像这种情况韩、赵、魏三国的民众也不向西进入秦国,原因是秦的士阶层忧愁而民众辛苦。”现在赐给他们田地住宅,又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赋税,这就是给他们想要的,又不让他们干讨厌干的事。这样,秦以外六国的民众没有不向秦来的。况且这不只是说空话,实际也是这样的。因为从各国来的民众充实了荒芜的土地,开发了那里的天然宝物,使一百万人从事农业生产,他们所创造的好处很多,难道仅仅是不丧失进攻的力量吗?)
徕民就是招来民众。当是时也,秦地广人稀,三晋人多地少,民众田地缺乏,生存困难。因此商鞅建议秦孝公对外来移民采取优惠政策,将三晋民众招来秦国,以便开垦荒地,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样至少可以一举三得:一是削弱敌国的兵力来源和种地农民(包括税收来源);二是增强自身的实力,老秦人一心打仗,新进的秦人则专注于种地打粮食,解决农业生产人力不足的问题。人是国家组成的基本要素,古代社会人力是很缺乏的,没有了人,国家自然而然就亡了。徕民政策好处其实还有很多,比如在这些入秦的东方人里面就有不少人才和能工巧匠,韩国的郑国就是有名的水利专家,为秦修筑了著名的郑国渠。商鞅的徕民之策是强大秦国的奇计之一,在削弱敌国强大自身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商鞅变法十年,秦国形势就发生巨大变化,以至于“周天子致伯,诸侯毕贺。”后来儒家的大儒荀子也曾深入秦地,实地踏勘,发出感叹,“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荀子.强国》)。短短一段话中连续发出“古之民也、古之吏也、古之士大夫也、古之朝也”等四个“古”(相当于好)的赞叹,反映出秦国的治理是非常有成效的,一切井然有序、井井有条,臻于完美之境界(“治之至也”)。
这段话的原始记载是这样的。《荀子》(强国篇)中记载:应侯范雎(张仪之后秦的丞相)问孙卿子(荀子)曰:“入秦何见?”孙卿子曰:“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可以看到,秦国的强大是必然的)。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秦的治理接近完美了)。虽然,则有其諰矣。兼是数具者而尽有之,然而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是何也?则其殆无儒邪。故曰: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此亦秦之所短也。”(参见,方勇译注:《荀子.强国篇》,中华书局,2015年3月版,第260-261页。)
在荀子眼里,秦国人上上下下都充满了道德。总的说来,这个道德就是不油腔滑调,不玩虚的,待人淳朴实在。这段话中的四个“古”,是“好”的意思,如“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中“古”就是“好”的意思,“人心不古”就是人心不好了,人心变坏了。“古之民也”,是感叹秦国人民是多好(多么淳朴)的人民啊;“古之吏也”,是感叹秦国的官吏是多么认真办事的官僚啊;“古之士大夫也”,是感叹秦国的读书人不结党营私,蝇营狗苟,一心为公,是多好的公共知识分子啊;“古之朝也”,是感叹秦国的朝廷办事效率多么高,井然有序,是多好的朝廷啊!(参见,方尔加:《法家思想讲演录》,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版,第77-78页。)
通过荀子入秦后的观感也可以看出,秦国的治理是非常重视和注重官吏自治、民众自我管理和提高效率的。绝不让今天的事情拖延到明天完成。如他说,“以日治者,王;以夜治者,强;以宿治者,削。”(《商君书.去强第四》)这里的意思就是,在当日就能处理好政务的,就能称王天下;在当夜才能处理好政务的,国家就强大;第二天才能处理好(前一天)政务的,国家就会被削弱。“日治者王,夜治者强,宿治者削。”(《商君书.说民第五》)。“靳令,则治不留。”(《商君书.靳令第十三》)严格执行法令,官府当天的政务绝不能拖延到第二天。“无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而百官之情不相稽。”(《商君书.垦令第二》)不允许官吏留下当日的政务不办,那样邪恶的官吏就没有空闲时间到百姓那里去谋求私利,而群臣百官的政务也不会相互拖延。“行治曲断,以五里断者,王;以十里断者,强;宿治者,削。”(《商君书.靳令第十三》)“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荀子.强国》)处理决定各种政事从无遗留,安闲得好像没有什么需要治理似的。这就是行政高效的结果。换言之,法家依法治国的效率要远远高于儒家人治的效率。
总之,《南方周末》就不是什么好鸟,广大网友不要相信它上面所说的那些胡言乱语,要学会独立思考,明辨是非,自我判断。战国时代本来就是奴隶社会,战国七雄都处于奴隶制时代,即将进入封建社会的前夜。相比较而言,经过商鞅深彻变法后的秦国已经远远先进于东方六国,可谓是一骑绝尘,非东方六国可望其项背了。东方六国盛行的是儒家文化,礼制和世卿世禄的等级制,秦国是被蔑视的西方蛮夷之地(天下士子不入秦),奉行法家的法治(包括废井田开阡陌,废封建立郡县,统一度量衡,竞争立功得爵,凡事一断于法等),但是彼此较量的结果又是什么呢?结果是东方所谓文明的六个国家全部被秦给消灭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儒家那一套道德说教和等级制在战国时代是行不通的,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不如法家文明的公平竞争,立功得爵更有利于富民强国,只能是被动挨打,不堪一击。当今世界仍然处于战国时代,儒家文明不仅在中国行不通,在世界上也是不受待见的,儒家文化软弱无力,空谈误国,国外的孔子学院现在基本上都被关停了。我们需要知道,当今世界仍然是丛林社会,奉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你不强大就会受到别人的欺辱,落后挨打。治理国家是需要动真功夫的,甚至流血牺牲的,而且还要有具体的措施,“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东方六国却不能成功,差别就在这里。一味的道德说教是没有用的。《商君书》中清楚记载了商鞅的徕民政策,其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而且人是往高处走的,秦在统一六国、定天下的过程中该使用了多少外客(商鞅、张仪、李斯等),只要是人才,绝对做到了人尽其才,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的东方人才到秦国,都受到了重用。荀子在商鞅变法几十年后还亲自到秦国实地查勘了三个多月,留下了一段非常有名的话,这个在《史记》和《荀子》中都是有记载的(已如上文所说)。如果秦国不是足够富裕强大,政策不能吸引人,东方六国之民会千里迢迢跑到秦国去吗?东方六国衰败,都快要亡国了,怎么可能是秦人逃往楚国、魏国呢?要说有这种情况,那也只可能是在商鞅变法之前,而在商鞅变法大获成功之后,最大的可能是楚人逃往秦地(秦国),而不可能是秦人逃往楚地(楚国)。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地不讲逻辑,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呢?
附录:南方周末:楚人逃往秦,还是秦人逃往楚?从秦简看秦人的真实生活
12月20日
南方周末官方账号
秦简。(新华社记者 柳王敏/图)
新近热播的电视剧《大秦赋》里面内容说楚国很黑暗,百姓没好日子过,纷纷逃跑到秦国去。这么雷人的内容,可以说编剧是非常无知的,把真实历史秦国给美化成这样。
在秦国、秦朝,老百姓被严格按照比监狱还严酷的规矩连坐成什伍,为官府服更戍徭役还得自费,没钱就借官府的,债务多了还不上就成为居赀,给官府劳役抵债,最后很容易沦为奴隶。里耶秦简7-304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一个总编户人口才两千人左右的小小迁陵县,奴隶、居赀就死了一百八十九人,一百五十一个隶臣妾当年就死了二十八人。死亡率如此之高,可以想见其酷烈。
里耶秦简9-1322记载,有的徒隶“白粲”在押运路上就死掉了,9-1497+9-2236记载女奴婢“红”自杀后,她仅有的两件衣服也被少内官没收。
岳麓秦简1003+0998+C10-4-13记载,秦国的徒隶城旦舂中甚至有很多还在蹒跚学步的婴幼儿,这些婴幼儿也全部要“衣傅城旦舂具”,穿奴隶衣服和佩戴刑具。在秦始皇陵旁的赵背户刑徒墓地,埋葬了大量非正常死亡的徒隶和居赀,其中还有妇女和儿童。M35出土的儿童骨架,下肢残断;M41遗骨头上有刀伤,腰部被斩断;M34出土五具骨架,全部是被肢解的;M33的骨架有刀伤,俯身做挣扎状(《文物》1982年3期)。
所以,在秦国统治下,不是六国民逃往秦国,而是秦民逃往六国。
岳麓秦简记载了一个叫“学”的秦国少年伪造将军冯毋择的私信,想从胡阳少内官那借钱、买衣服和兵器,然后“去邦亡荆”,即逃亡到楚国去。这位少年的父亲因为居赀服劳役,受到了秦吏的鞭笞,回家打儿子泻火,所以“学”很痛苦,决定逃到楚国去。
在另一件文书中记载,一个秦国老百姓叫“多”,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就和自己的母亲“儿”一起“亡荆”,即母子一起冒险逃亡去楚国(《文物》2013年5期)。
除了逃往楚国,也有秦人逃往魏国的,岳麓秦简《魏盗杀安、宜等案》简164记载,一个在官寺劳作的隶臣逃亡,买了大刀,打算杀人抢钱作为路费,要“亡之魏”,逃到魏国去。他被秦国抓住后,判处了“磔”刑,即割裂肢体处死。从这些材料看,秦人逃楚国的比较多,也有逃魏国的,逃亡过程中往往还伴随一些犯罪活动,也可见秦统治下人们的精神面貌。
正因为大量秦人的逃亡,秦国的统治者专门制定了残酷的《亡律》来惩治逃亡问题。岳麓书院藏秦简2088记载,匿藏逃亡者的,与逃亡者同罪。简2009记载逃走的城旦舂被抓回来,脸上刺字,哪怕自己回来自首,也要鞭笞一百。怀孕的女舂,则用大铁刑具束缚。简1997记载,牧马的城旦逃走被抓回,要砍掉左腿,继续当城旦。男女百姓逃亡,其家人要被判处迁徙,基层干部里典、里老不报告也要被罚款甲和盾。
除了单独逃亡,秦简还记载了“群亡”,即秦民的集体逃亡。简2065+780记载,如果让隶臣逃亡到边关外的“蛮夷”部落,从提供消息的人到逃亡者,都要被脸上刺字判处为城旦舂劳作。如果是逃到边关内部的蛮夷部族,就要将提供消息的人脸上刺字判处城旦舂。简187记载,如果是蛮夷部落的人来引诱秦民逃跑,就要被脸上刺字判处城旦舂,逃亡的秦民十四岁以上的判处为隶臣妾,是奴婢的话就要脸上刺字交还给主人。
战国时代齐人鲁仲连曾经说过,如果让秦国来统治,他宁愿选择跳海自杀。从新发现的简牍和考古材料来看,他的感受并不是夸张。李学勤说:“有的著作认为秦的社会制度比六国先进,我们不能同意这一看法。从秦人相当普遍地保留野蛮的奴隶制关系来看,事实毋宁说是相反”(《中国古代文明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2页)。正因为秦国统治更野蛮残酷,所以秦人大量地冒着生命危险逃亡到六国,不但有个体逃亡,还有集体逃亡,其中一些甚至宁愿逃亡到边关外的蛮夷部落去。
历史类影视作品是向大众传播历史常识的桥梁,如果连最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尊重,就太雷人了。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