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犹太“救赎”印记及其超越

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犹太“救赎”印记及其超越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从人类解放思想中探索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犹太“救赎”印记及其超越批判,有助于客观评价马克思的宗教观,也有助于全面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当代价值。

  内容提要:马克思出生在特利尔城一个犹太教氛围浓厚的家庭,犹太教对他的人生价值观、自由意识思想、现实的人的理论和理想社会理论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马克思早期思想中,既带有隐性的犹太“救赎”情结,又从根本上实现了批判和超越。马克思的著作虽然包含宗教的语言,但并没有回到宗教的原点,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内,将宗教作为现代社会批判的理论对象之一——实现历史唯物主义对宗教的超越。从人类解放思想中探索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犹太“救赎”印记及其超越批判,有助于客观评价马克思的宗教观,也有助于全面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当代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 早期思想 犹太救赎 超越

  关于马克思思想与犹太教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学界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种观点否定马克思与犹太教之间的关系。西尔伯纳认为,马克思很早就放弃了犹太教信仰,“在当时的时代,放弃犹太教的信仰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宗教解放,更带有一种社会解放的意义”。另一种观点,则把马克思主义与犹太教义同化,夸大了马克思的“犹太教救赎”情结。汤因比认为,马克思“创造了第四种犹太教”。以上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忽略了马克思思想与犹太教思想之间的复杂关系。马克思的思想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就在于其辩证扬弃多元文化因素包括犹太教思想的缘故。全面梳理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犹太救赎印记,以及马克思对犹太思想的批判和扬弃,有助于廓清人们对马克思早期思想的认识迷雾。

  一、马克思早期人生价值观中的犹太印记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开始成型的时期,因此“犹太人的宗教、历史,以及独特的生存方式……对于马克思不会不产生影响”。中学时代的马克思虽然改信基督,但是其母亲是一个虔诚的犹太教徒,犹太教也对其产生了不易察觉的影响力,对于犹太教的“救赎”思想,青年时期的马克思表现出足够的善意。犹太教对马克思早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对马克思理想生活概念的影响。马克思虽然没有用犹太教的语言来表达救赎思想,但是他在中学时期的作文中用“救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在生活上追求完美的价值观。主要表现为马克思对“罪”的论述。对于罪的认识就是承认罪的开始,承认罪的开始就是开启救赎之路的前提。人的本性并非有罪,罪的根源在于人性的不完美。在其《宗教论文》中,马克思认为人本身是不完美的,想要实现完美不能自我实现,必须借助上帝来实现,“人是自然界唯一达不到自己目的的存在物,是整个宇宙中唯一不配做上帝创造物的成员”。因此,对于罪的认识和解救,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与犹太教义的共同核心观念;人本身是不完整的——只有通过对神的连接,才能获得勇气、真诚、爱人和精神,才能变得完整才能得到救赎。“追求完美的道德信念”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与犹太教义共同的思想基础。

  其次,对马克思为人类谋幸福初心的影响。马克思在这篇作文中把人类幸福和社会价值联系在一起,并且指出,为了成就大我,需要牺牲小我来实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里包含着犹太教关于救赎方式的思想,即犹太教认为人可以自己赎罪,犹太教肯定了救赎过程中人类努力的主动因素,坚定地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种信念,即人类可以自救,只有在不断自我牺牲和赎罪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灵魂与肉体的解放——新生;在救赎的方式上,倡导“因行称义”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将自己对上帝的信仰付诸实践。马克思“人的整体主义价值观念”与“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最高价值目标”的思想能够在犹太教义中寻得踪迹。

  二、马克思早期人类解放思想中的犹太救赎情结

  人类解放思想是马克思早期思想探索的宏大主题。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武器、主体阶级、理想目标等问题的思考和表述,都受到了犹太教思想尤其是犹太救赎情结的影响。

  第一,在人类解放的思想武器方面,马克思的自由意识理论背后隐含着普罗米修斯式的救赎思想。在马克思做博士论文期间,他的思想从对宗教的善意维护转向同宗教意识的剥离,从理性主义的崇拜转向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宗教的理论外壳虽然存在,但“救赎”的思想内核已经开始变质。有学者指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马克思看到了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中的“救赎”思想:伊壁鸠鲁“救赎”的对象是人的自由,“救赎”的方式就是哲学。“要得到真正的自由,你就必须为哲学服务。凡是倾心降志地献身于哲学的人,用不着久等,他立即就会获得解放,因为服务于哲学本身就是自由。”因此,“伊壁鸠鲁的哲学和物理学构成了对实在的解释,自由藉此得到肯定。马克思对伊壁鸠鲁的兴趣意味着他对作为一种救赎方式的哲学本身感兴趣。”总的来说,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没有过多的表达其无神论的思想,但“救赎”的含义已经开始转变,对于上帝的崇拜逐渐消解,对于无神论的理解逐渐突出。

  第二,在人类解放的主体阶级方面,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隐含着犹太教的现世思想。一方面,从人的现实性能用性出发,这两点所描述的人都是现实的、具体的人,与外部感性的对象世界息息相关(自然界、人类社会、他人),因而人并不是在头脑中孤立的抽象的类概念。另一方面,从人的历史性出发,马克思吸收了“弥赛亚”的社会性,认为哪怕是单个人的活动也是有社会性质的。马克思从“社会”出发探讨人的本质问题,他首先把人看作社会存在物。人之为人首先不是因为上帝,而是因为他们是被嵌在社会生活中的能动的、活生生的、对象性的人。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么人实现自我救赎的条件就是“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第三,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和犹太教中的“上帝之国”有着相似的思想蓝图。“在早期的未来社会图景中”,洛维特认为,虽然马克思的著作是对宗教的批判,但依旧摆脱不了《旧约》的影子,“马克思描绘了(共产主义,笔者注)一个世俗的上帝之国。”这种启示精神,是历史唯物主义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与“上帝之国”理念相类似的,恩格斯曾这样评价马克思,说连他也相信“历史的启示”,“我们要求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但我们认为历史不是‘神’的启示,而是人的启示,并且只能是人的启示。”

  在汤因比看来,“马克思勾勒出的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宏大画面......符合传统祆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的那种上天启示的模式,即在一番极度的狂暴过去之后,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此时马克思的“未来社会理论”是对犹太教“救赎”理想的继承与超越。

  三、马克思对犹太救赎思想的批判和超越

  “救赎”思维不仅仅是犹太教的核心思想,也是影响犹太教徒思维、行为、伦理、生活方式的礼教和精神。马克思在犹太教的家庭中成长,之后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密切关注现实,深刻体会人民疾苦,从而使他的思想产生了转变。因此,他的“救赎”思维经历了从善意维护宗教到对宗教实质的批判;从把救赎当做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方式转变到把救赎思维当作其理论外壳;从简单认同“救赎理论”到扬弃与超越——将“救赎”思维与哲学结合变成一种解放自我意识的武器,转化为一种解放受压迫人民的力量。此时的“救赎”思想已经不单纯是犹太旧约中的形而上的思辨,而是一种历史性的、现实性的手段,这种“救赎”与哲学的结合不是对“上帝之子”的挑选,而是对“无产阶级解放者”的确认。马克思是如何超越宗教救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存在论角度对救赎世界观进行变革。

  马克思的“存在论”与宗教的“本体论”的确有着相似的思维方式。它们都有一种总体性的视角,这种总体视角的形成得益于犹太教与马克思所共有的一种理论倾向:价值论不脱离本体论的原则。但价值论不脱离本体论只是一重维度,对于马克思而言,他不同于犹太教之处恰在于,他所构筑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其运用当中还包括另外一重维度: 抽象活动让位于实践活动,向人的现实世界靠拢。

  在博士论文期间,马克思的思想虽然已经开始转向对客观事物的关注,但是依旧带有犹太教孤立、静止的色彩,对于客观的定义纯粹是对感性世界直观的感受。在《莱茵报》担任主编期间,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使他对黑格尔的“国家-市民社会”学说产生了质疑:既然凌驾于头顶之上的国家能够统摄市民社会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那么现实中的这些矛盾为何一直存在?“国家学说”已经出现漏洞,这个魔法师越来越无法驾驭它自己召唤出来的怪物。因此要想解决市民社会的问题,就要从市民社会本身出发,人是市民社会的中心,马克思开始将研究视野转向现实的人。

  受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宗教观的影响,马克思开始关注人的现实特性,批判宗教的虚幻性。但马克思并不止步于对宗教的批判——他从存在论维度继续对宗教的批判进行批判。宗教批判的主题是解释人神之间的割裂和对立,但马克思并不这样认为,“近来不断讨论着如何能够‘从神的王国进入人的王国’这样一个重要问题,似乎这个‘神的王国’不是存在于想象之中,而是存在于其他什么地方”。马克思将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根本矛盾归结于现实活动的矛盾,将感性直观提高到感性活动的高度,实现近代哲学存在论变革。

  第二、从认识论角度对救赎主体重新阐释,马克思的阐释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是对犹太教义中人的现实性的归谬。虽然犹太教和马克思都肯定了人的现实性,但是考虑的角度完全不同。犹太教义中的人的现实性,不是从现实世界去探求的,而是从与人无关的彼岸世界作为“理想的现实世界”,由它去规定人、外化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认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他更注重于人的实践活动,将人的活动看成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宗教对人的关注,只局限在抽象的头脑中,目的是为了麻木人民,信仰虚幻的彼岸世界。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指出人最重要的任务是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获得真正的自由,只有自由意志才能挣脱“虚幻的枷锁”和“众人意见”的限制,最终实现“绝对自由”。神的力量是“众人的意见”的集中表现,“众人所崇拜的众神”并不是神,其本质正是人本身。哲学是自由意识的理论武器,利用哲学消灭宗教,才能实现人类救赎。

  其次,是对犹太教义中人的历史性的扬弃。犹太教的历史是上帝的历史,是人头脑中的历史。马克思则将人的历史归结为感性实践的存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系统的阐释了历史是感性的、实践的。“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注重感性就是注重个人,因为感性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最后,是对犹太教义中人的社会性的超越。犹太教中人的社会性只局限于“上帝选民”,人的社会性的来源并不在于自身的感性活动,而在头脑中人与神的关系。马克思则认为,人是社会中的人,归根到底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将人的活动赋予现实性,但现实性活动具有能动性,因此这种现实的感性活动不局限于个人,而是渗透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在马克思之后更加成熟的著作里,用“生产关系”、“交往关系”、“物质联系”等等来阐述人的社会性特征。正是由于交往方式和现实的生产方式对人的统治和奴役,才使得现实社会的人出现异化的特征,这种异化不是由上帝而是由现存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

  第三、从唯物史观角度对人类救赎方式进行重解。

  在犹太教义中,历史的关键意义体现在上帝对历史的直接干预。历史意味着无数机会,历史事件从来不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事件都作为上帝的旨意启示和教导人们。人类救赎的方式是掌握住转瞬即逝的关键机会,净化自身,最后获得永生。马克思的想法与犹太教义不同,他将人的解放归结为人类的自我救赎。

  首先,人不是上帝,而是嵌在社会之中的个体。正如《论犹太人问题》中所言,“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人之为人在于人离不开世界,马克思主张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实践实现主体性的自我建造,由自发走向自觉。

  其次,如何使人回归于自身?首先就要进行政治解放。破除宗教异化的社会根源的前提就是进行政治解放。因为政治解放是人的解放的前提,只有完成政治解放,推翻封建统治,才能使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摆脱宗教的束缚,摘取此岸世界的花朵。《论犹太人问题》中明确讲到,犹太人饱受苦难的原因不在于宗教本身, 而在于世俗生活,宗教压迫只是浮在表面的现象。马克思由宗教批判转变到对现实的人和现实的政治的批判,逐渐形成了实践的观点,标志着马克思告别青年黑格尔派,并逐步形成科学的唯物史观。

  最后,再进行社会解放,破除宗教异化的经济根源的前提就是进行社会解放。消灭异化劳动,消除私有制,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物与物的关系中剥离出来。马克思着眼于现实社会,发现人的本质有异化的特性,这是市民社会产生的新的要素。这种异化的原因是因为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表现就是人所创造出来的产品不能满足人的需要还反过来规定人本身。现实社会的异化劳动不能让人获得自由,相反,它是限制自由的毒瘤。宗教只是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它只能解决社会的表面问题,社会根本问题只能由变革生产关系来解决;目前宗教的虚假面具被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彻底撕毁;在共产主义社会,先进的生产关系基础上,宗教概念将被消解。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曾说,“社会主义是人的不再以宗教的扬弃为中介的积极的自我意识,正像现实生活是人的不再以私有财产的扬弃即共产主义为中介的积极的现实一样。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因此,消灭私有制,是破除宗教异化的经济根源,也是消除市民社会现实问题的根本方法。

  四、余 论

  事实上,马克思对犹太教救赎思想的继承和超越是与他实践经历的转变相伴随的。犹太家族的传统、积极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深入社会实践进行工人革命的经历,使得马克思能够洞察现代社会内部的真正矛盾,在否定与自我否定中,建构了科学的无神论信仰和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在之后成熟的著作如《哥达纲领批判》、《人类学笔记》中,对犹太—基督教的缘起、本质、湮灭等问题进行了相关阐述,甚至对宗教的未来发展形态也有讨论。这并非是有神论思想,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内,将宗教作为现代社会批判的理论对象之一——实现历史唯物主义对宗教的超越。

  马克思将这种超越意识融入到宗教思想中,认为人类社会的拯救要从现实性历史性出发,不能脱离实际。我们分析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犹太救赎印记,决不能把马克思思想神学化。把马克思思想神学化的企图,在理论上不符合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精神实质,在现实中不利于认识和解决人类社会当前面临的问题。但也不能一味地割裂马克思与犹太教之间的关系,因为宗教的存亡并非主观意识和强力所能维系,它会“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对于人类社会问题的解决不是简单地消灭宗教,或者局限于宗教这一意识形态,而是要有超越意识,在继承和扬弃过程中回归到人类所依赖的世俗生活。

  “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马克思思想的重要意义在于,从历史唯物主义视阈阐述现实的人的生活,将人从虚幻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真正的救赎。在马克思那里,作为人类解放目标的共产主义实践不是神学性质的,是超越神学的,是现实的,历史的。正如列宁所言,“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美关系紧张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加之天灾来势凶猛。如何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局面和各种风险挑战,彰显中国国家治理答卷的世界形象,是对我党的一项考验。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国能够一往无前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我们党需要高度重视信仰问题和信仰建设;坚定“四个自信”,将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结合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以中国方式超越时代困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