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其实《八佰》评论两极分化的原因不同于《战狼2》、《流浪地球》等。后者的观点分化,主要源于观众立场和价值观的冲突;而《八佰》的观点分化体现在观众鉴赏层次上。
观众对电影的鉴赏水平有分层是一个客观事实。犹如一个人小时候看各种动画片,少年时看偶像剧,青年看玛丽苏杰克苏,从中年开始对演技、剧情、节奏、逻辑的要求逐步上升,再往后则进一步对文艺作品的创作动机与思想性提出要求。从审美上,思想越成熟,对之前年龄层作品的接受能力会日益下降。
《八佰》就是一部随着审美要求上升,评价全方位下降的作品,整体质量瑜不掩瑕。
比如光从战争场面上来说,许多观众会称赞它对战争的描写写实而激烈,尤其剧中所谓“德械”部队体现了某种高素质军人的质感,甚至这部电影还代表了中国战争电影工业的高水准云云。
而对战争稍有了解,对那种日军蚁附登楼,而守军连外围观察哨都没有;芥子毒气弹用尿就能防毒;每天的战斗只有一小场,其它时间聚在一起吹拉弹唱毫无压力;人体炸弹可行,却不能用沙包炸弹代替,而要排队人体炸弹;用冲锋枪打落战斗机;用士兵尸体堆积去举旗——之类的剧情感到不可理喻。所以很多观众也认为这是一部精装版抗日神剧罢了。
从这个审美标准出发,就纯粹取决于观众的鉴赏水平,而不是价值观取向。最近几年的好战争电影难得的很多。《八佰》和它们的差距很明显。这方面出现的争论类似于 《流浪地球》面临的部分批评。
如果我们再把审美切换到叙事节奏的角度来看,《八佰》的问题就更严重了。前半部的剧情基本紧凑,从中期开始叙事逻辑就连续崩盘。例如决定要冒险升旗,又担心升旗之后不能继续坚守两天,结果第二天就撤退;比如决定给所有战士洗断头澡,结果洗完就准备撤退;比如让杂牌兵和伤兵的“敢死队”留守“阻击”,结果他们居然端着枪站一起走向敌军送死……因为撤退的设定,剧情逻辑全都不连贯,可导演却不从这种不连贯来发挥(类似《我的团长我的团》,战役最高潮上峰却选择不援救,剧情顺势激情立刻转为悲愤),反而让所有人都毫不质疑这个转折。这从叙事逻辑上也很难令人接受。
为什么许多观众能接受呢?因为许多观众对剧情的体验是 PPT 式的,一两个画面或一两个桥段自己觉得好看,就能留下印象;而对剧情的整体性,本来就没有什么感觉。有人谈更多的感觉,他还会生气,破坏了自己囫囵吞枣的饱足感。
观众对完整性和逻辑性的审美有断层这个现实,不需要去质疑。我就举一个例子,绝大多数人平时听歌,有几首觉得好的歌记得完整的歌词,知道歌词里讲了一个什么完整的故事?大多数人听歌不过是听旋律和节奏感,根本不在乎歌词的质量。
从这个角度来讲,《八佰》碎片式的文本里是有支节亮点的,通过演员的努力表演展示出来。
而之所以观众会被《八佰》碎片式文本的情节感动,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朴素的爱国主义热情。看到烈士一个个死去,看到军人的悲壮,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但如果朴素的爱国主义热情上升为完整的爱国主义逻辑,《八佰》就开始散发臭味了。例如导演故意设计了说日本话的台湾人被群众吊死,这一段又在公映删掉了,他本来想携带什么私货?例如导演设计了逼着逃兵开枪打死日本俘虏的剧情,导演把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混为一谈,只有“非我族类”,没有正义是非了吗?又比如整个剧情里一直把租界的外国人当成叙事中一个主要的被感动对象,但一个爱国主义者看到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飞艇在高空冷眼旁观我们的死战,难道不觉得愤慨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太多了。
因此观众爱国主义的认知从朴素的情感上升为完整的逻辑,对《八佰》的评价就会疾速下降。至少是因为导演的表达能力不行,让观众往往要带入一些错误的主体。中国导演干这种糟心事的很多,前有《南京南京》老是带入日本人的视角,后有《金陵十三钗》完全是以洋人牧师的视角,现在又有《八佰》带入了一半租界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视角。他们的电影未必是拍给国人看的,在他们脑海里总有一些洋大人的评委在空旷的剧场里要对他们的作品打分。
好了,再进一步,《八佰》作为重大历史题材,又曾借建国七十周年献礼的名义给出,历史观方面的审美显然是非常重要的。而普通观众对这一点的感知程度更低,绝大多数对历史一无所知。
《八佰》故事在历史中有三个最重要的叙事点,一是淞沪会战后的坚守,二是被“上峰”强令撤离战场缴械进入租界,三是在租界坚持斗争到谢将军被刺杀、其他军士被日军俘虏奴役,战后只剩下一百人存活。
《八佰》主要渲染了“坚守”的故事,而且严重违背历史地虚构了很多激烈却不合逻辑的战斗,我们姑且接受这种“艺术加工”。但在后面两点上,却犯了极其本质的方向性错误。
八佰壮士撤入租界,历史上是非常屈辱的一件事。他们在淞沪战役失败的背景下,坚守仓库,是带着必死决心和军人荣誉的。如电影中所说,“我们还撤,撤到哪里,南京吗?”。但结果就是在“上峰”(蒋介石和租界的外国人)逼令下撤退了,而且撤退过程必须缴械,形同被俘。
这种充满义愤和屈辱的史诗,《我的团长我的团》就讲得非常好。龙文章他们与日寇决战时,上峰要求虞啸卿作壁上观。而虞啸卿被“岳飞37岁成名”的说法打动,从来不坐的他一屁股坐了下来,坐视炮灰团做孤军。故事内核是不是和《八佰》非常像?但《团》把所有有脑筋的观众都带入一个质疑,原来问题的关键从来不是中国没有“烈士”,而在于“上峰”啊!
可《八佰》电影里不但接受了这个撤退逻辑,而且虚构出了历史上并没有的“冒着敌人炮火,转进冲锋”的剧情,强行把一个充满屈辱的历史事件改成一种“转进”式的荣誉。进一步的,之前的“断头澡”,“我们退无可退,之后就是南京”之类的逻辑全都垮了。而且背对敌人、面对百姓、抛弃尸体、让伤兵和杂牌兵殿后、冲向被敌人占据的领土、被缴械等……全都是爱国军人最高级别的耻辱,《八佰》却把这种耻辱当成一种 PPT、插画式的荣耀来拍,完全颠倒了历史逻辑。
正因为导演的这种选择,导致孤军营在租界长期坚持的历史完全摒弃于电影之外了。为什么必须要摒弃呢,因为导演给“光荣转进”设计的若干理由中,反复强调一条“保留德械部队的种子”——而史实中孤军营大多数人没有光荣死在战场上,而是被敌人奴役下屈辱而死,都源于当初被“上峰”勒令缴械撤退。“保留种子”是彻头彻尾自欺欺人,放出这一段来电影的逻辑崩塌得更彻底了。
历史中八佰壮士被称颂(主要是共方),其实主要是因为在租界里作为孤军,仍然坚贞不屈的气节。所谓时穷节乃现,而不仅仅是那四天并不激烈的战斗。导演把一部历史献礼片的历史逻辑拍得如此颠倒,还不算严重失败吗?
有趣的是,和我在评论区争论这个问题的大多数观众,始终无法把电影和历史区分开来,认为我批评管虎导演,是为了侮辱历史上的烈士。这就进一步体现了本文的观点,正是观众鉴赏水平的断裂,才导致评价的两极分化呈现,却不是因为价值观的整体分裂。
最后,对所有文艺作品的审美最终都会上升到创作动机和精神主旨上。谈到这个问题,绝大多数反对你的观众就会跳出来说,一部电影而言,娱乐而已,有这些东西吗?还不是影评人故作高深?
事实上管虎这部电影所体现出来的创作动机,就像有人在工位上抽电子烟边上的人假装大声咳嗽一样,能否体会得到完全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场景的熟悉程度。
电影去年就有人质疑《八佰》明确以讨好金马奖为目的拍摄,我现在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整部电影是在新中国的价值观体系里铺陈开来的,所以对“唤醒外国人”这类情节表达出了隐隐约约的批判,并且完全依赖于观众的价值观。例如黄晓明角色所说的一段话,电影里没有任何人提出坚定的反驳,如果你觉得这段话是揭露和批判,仅仅因为你作为观众有这样的价值观。
但最后“冒着敌人炮火转进”这种纯属虚构的剧情设计,完全冲垮了之前退无可退、誓死唤醒国人、宁死也要升旗的故事逻辑。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剧情是 75年 台湾版 《八佰》设计的结局,当年的台湾人都对这种剧情深深感动了(在特定时代——人民共和国取代国民党政府进入联合国,——起到了宣传效果),他们对唤醒外国人关注的观点也习以为常(电影《823》结尾居然有国军将领义正言辞对美国军官说,台湾是你们不沉的航空母舰),把“转进”渲染成壮烈也是习以为常。该电影的主演是秦汉和林青霞,而秦汉的父亲是飞将军孙元良,也是《八佰》原剧本《亿万光年中的一瞬》的作者。电影中大多数纯属虚构的剧情就来源于这个“小说”中的夸张。
再引申一下,整个淞沪会战之所以打得那么惨烈,根本原因就是蒋光头把中国军人当炮灰,不顾战略战术硬打给列强看的。蒋光头一生都在用别人的生命演戏给洋人看。现在又把八百壮士做炮灰团守四行仓库。而演戏没有效果了,就在洋人要求下逼八百壮士缴械,致使孤军沦为战俘。蒋根本不关心孤军下场。
而管虎拍这部片子时,心里又有多少洋大人,多少台大人,多少孙元良后人,才能把故事拍得这么拧吧呢?
管虎所谓的“70建国周年献礼大作”《八佰》,只是对75年版《八佰》剧情和精神的翻拍而已。
所以观众对这部电影评价的两极分化,完全取决于两点。第一,是否从不同的审美层面,用更高的标准检视《八佰》;第二,是否从审美和价值观上接受《八佰》的内涵。
至于《八佰》的评价依旧很高,我个人表示无所谓于一时。从当年大片全部拍给好莱坞看,到流量明星的电影被资本热捧驱逐老戏骨,再到现在,不也得要一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