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2021年新增人口只增加48万的新闻,足以惊掉所有有良心的中国人的下巴!这一个冷冰冰的数字宣告了近30年来一切以人民为改革对象的政策的总破产。
在新中国历史上,除了三年困难时期的1960年人口净减少外,中国的人口净增长人数从来没有如此不堪。在一个自诩为富起来的时代,人口问题却如此严峻,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人口问题的实质,是经济社会问题,而不单纯是人口问题。采取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就有什么样的人口状态。
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1992年算起来,这么多年来采取了一个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呢?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打着改革的旗号,推行了一整套以人民为改革对象的政策,一个不断增加人们经济压力的政策。
在就业政策上。毫无底线地推行所谓的国有企业改革,打着“破铁饭碗、大锅饭”的名义,剥夺了国营企业职工原来的“国家职工”身份,实行了“劳动合同制”,以及大规模的“下岗分流、减员增效”,让数千万国企职工一夜之间失去了工作。为了适应私营经济的发展需要,照搬了一套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来说也是最邪恶的劳务派遣制,甚至还发明出“灵活就业”这种荒唐的东西。所有这些东西,都导致了绝大多数老百姓只能享受低工资、低社保、低退休金,而且这种“三低”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为了生计,绝大多数老百姓,尤其是年轻人不得不接受“996”这种吃人的劳动制度,而推行这种改革的人,在把绝大多数老百姓推向市场的同时,自己却端着铁饭碗、金饭碗,拿着高工资、高社保、高退休金。试问,绝大多数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连工作都不稳定,何谈结婚、何谈生育?
在住房政策上。1998年,当时的国务院主要领导人在国务院的一次会议上说:“只要搞住房实物分配,人们有钱也不买房子,矛盾和负担都集中在国家和单位身上。要下决心停止实物分房,使住房供给和需求都进入市场,使住房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这段讲话,可以看出,当时政府在住房问题上的着眼点和主要思路,一是减轻政府负担,拿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卸包袱”,二是通过住房产业化,把老百姓姓兜里的钱“逼”出来,让住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他的眼里,或许只有所谓的经济增长,跟经济增长比起来,老百姓承受多大的压力都不在话下,即使把老百姓兜里的钱掏空也在所不惜。回过头来看,这样的思路、这样的话,是多么的荒唐可笑。
在教育政策上。首先是放弃了大中专毕业生包分配的政策,让许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风险,在大批的国有企业被折腾掉之后,迫使他们要么拼命考研、考博,要么托门子、找关系进入体制内,造成持续多年的的所谓“公考热”。其次是实行收费制度,取消了实行多年的大中小学免费教育,在高等学校全面实行了上学收费制度,进一步增加了老百姓的生活负担。同时,为了推行教育产业化,1998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对社会力量办学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要制定有利于吸纳社会资金办教育和民办学校的优惠政策。民办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在评定职称、业务培训、升学考试、社会活动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学生同等待遇。国家设立社会力量办学表彰奖励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这一政策,造成校外辅导疯狂发展,学生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不得不给孩子报各种校外辅导班,而校外培训费则借机上涨,课外辅导费越来越昂贵,进一步加重了学生家庭的生活负担,以至于20多年后的今天不得不实行“双减”政策。
在医疗政策上。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30周年的讲话中,曾经把建立公费医疗制度作为新中国成立前三十年的一个巨大成就,而且这一成就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肯定。然而到了1998年,当时主观医疗卫生工作的国务院领导人却说:现行公费医疗制度和劳保医疗制度已很不适应新的形势,暴露出明显弊端,突出表现在:一是缺乏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致使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费用开支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速度,无论财政还是企业都不堪重负。二是全社会医疗资源配置无序,浪费惊人,医疗服务行为发生扭曲和偏差;三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原来由企业一包到底的劳保医疗制度发生很大变化,部分职工失去面临医疗保障的问题。四是随着多种成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外方雇员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及其他各类非公有经济成分中的劳动者,得不到基本的医疗保障,不利于体现社会公平。因此现行的公费医疗制度和劳保医疗制度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22年过去了,看看今天依然看病贵、看病难的现实,看看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不满意程度,不知今天的人们读到这段话会做什么感想,但从这段话中,起码可以读出当时的一些决策者推行医改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让绝大多数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好病,而是完全为了卸掉政府应该承担的医疗卫生费用,把这个负担转嫁到绝大多数老百姓头上;完全是为了把医疗事业转化成一个产业,一方面打着解决卫生医疗资源分散、效率低下的名义,关停并转了一大批医疗机构,通过推行所谓的“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改革,让遍布城乡厂矿城乡的医院、卫生所不断蚕食,造成医疗资源紧张,另一方面,大力鼓励民办医院发展,把中国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交给资本和市场,由市场决定他们的命运。
毋庸讳言,今天的人口状况,正是这种推行以人民为改革对象的政策总爆发,沉重的经济负担,是造成不愿意结婚、生育的根本原因。今天一些人,故意回避这个核心问题,连一点反思的能力都没有,实在令人不齿。可以说,抛开经济原因去分析中国人口现状的,都是胡扯。一切不能切实大幅度降低老百姓,尤其是年轻人经济压力的政策,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不结婚、不生育的问题,都是徒劳的。那些只想通过增加产假等儿戏式的东西,都是敷衍了事,都是拿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