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号凌晨5点,两位兰州的红友老哥打出租车来接我一块上山、最后送别苏炳彦同志。虽然来兰州整整31年、但来殡仪馆送别故人还是第一次。当进入送别大厅、我的眼泪一直在眼眶打转,因为我突然发现,苏炳彦大哥竟是我这么多年来唯一独特的良师和益友的存在。
苏炳彦同志忠诚于信仰、努力践行红色文化,他为人憨厚耿直,心地善良。爱憎分明,关爱青年。特别是在05年以后,他倾囊帮助了不计其数的红色青年大学生,在单位需要正规引进人才的同时,优先推荐有理想,有红色信仰的青年才俊!13年我请艾跃进老师来兰州讲座,18年主席身边工作人员及部分左翼知名学者一行16人来兰州参观、讲座、交流等等大小不计其数的全国各地红色网友往来交流,参观学习,都是苏老师在背后组织安排、默默奉献。
苏炳彦同志最令我难忘的是说的少做的多,对形势的认识极其清楚。就这一点,关心政治、信仰红色文化的红友大多都很难做到。15年退休后,因照看两个年幼的外孙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相对紧张,但苏老师仍时时关注着时局的变化,对一些丑恶的黑白颠倒、人性泯灭、道德沦丧的社会现象,苏老师常常针砭时弊,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面对强权也从不退缩。
借用不畏强权,坚守信仰,毕生精力都在捍卫毛泽东思想的当代女英雄宋大姐的话说,有人死于权,有人死于财,也永远有人死于信仰。有信仰的人死了,这是辩证法的胜利。我坚信苏炳彦同志的信仰是真实坚定的,虽然他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一位老工人,一位企业的小领导,他终身都在做他力所能及的小事,他终身都在坚守他的信仰。因此,他的人生一点都不普通,他应该被列入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群体之一。
有一句俗话叫盖棺定论,我想,苏炳彦同志的一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生,是值得活人学习并赞颂的一生。人生的价值本身就在于体验和实现自我价值,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奇迹,每个人都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书写着自己的故事。我认为苏老师把他的人生故事诠释的是很丰满的。
正如负责人李道国同志在微信群纪念苏炳彦同志的留言中写道,人世无常,生命苦短。时局诡谲,民生多艰。我们对苏老师最好的纪念,就是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毛主席路线的回归事业中去!
是呀,毛主席路线的回归,我相信是包括苏炳彦同志在内的,故去的所有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共同愿望。
更是活着的、坚持继续革命,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马列毛主义,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所有同志的心声和为之奋斗的目标。
此短文的尾声再次引用宋大姐在微信群纪念苏老师的一首小诗作为此短文的结束语。
壮志零落化春泥,
应借残冬蕴嫩芽。
重整河山待后生,
光明在前奋斗吧!
草于2025年2月4号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