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你的语音

new.gif

特朗普表示他会考虑和中国谈判,中国会谈吗,怎么谈?

特朗普近期确实表达过愿意与中国进行谈判的意向,特别是在贸易和关税问题上。根据公开信息,他在2025年4月13日通过其特使理查德·格雷内尔表示,认为与中国谈判以解决贸易对峙至关重要。他还曾在社交媒体上声称中国“非常想达成协议”,并表示在等待中方的回应。然而,中美之间的高层沟通目前似乎受阻,双方在谈判意愿和方式上存在分歧。

中国会谈吗?

是否会谈取决于双方战略考量:

  1. 中方立场:中国多次表示愿意通过对话妥善管控分歧、扩大合作,但前提是平等协商。中国驻美大使馆曾警告,若美方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准备“战斗到底”,并已采取反制措施,如对美国商品加征高达125%的关税。这表明中国更倾向于以报复性措施回应高压,而非轻易妥协。
  2. 美方态度:特朗普的谈判风格以施压为主,强调“美国优先”。他可能希望通过高关税迫使中国让步,但其团队内部也有人(如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财政部长贝森特)鼓励达成更广泛协议。然而,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使其真实意图不明,中方对此保持谨慎。
  3. 现实阻碍:目前双方缺乏有效高层沟通渠道。特朗普希望与习近平直接对话,但中方更倾向于在工作层面达成初步协议后再安排峰会。此外,中方认为美方缺乏建设性对话意愿,可能导致谈判短期内难以启动。

综合来看,短期内直接高层谈判的可能性较低,除非一方主动释放明确信号。中方更可能在评估美方诚意和国内经济承受能力后,决定是否进入实质性对话。

怎么谈?

如果谈判发生,以下是可能的路径和策略:

  1. 议题焦点
    • 贸易与关税:核心议题将是削减关税和减少贸易逆差。特朗普可能要求中国大幅购买美国商品(如农产品、能源)或开放市场。中方则可能要求美方取消技术出口限制或停止支持台湾问题上的挑衅。
    • 技术与投资:美方可能继续施压,要求中国改变“强制技术转移”政策或限制对美投资。中方或以稀土出口限制等筹码反制。
    • 地缘政治:台湾、俄乌冲突等可能被纳入谈判,作为交换条件。例如,特朗普曾暗示中国可协助调解俄乌问题。
  2. 谈判方式
    • 多层次接触:鉴于高层沟通受限,初期可能通过次级官员或商界人士(如马斯克)建立非正式渠道。中方更可能坚持先在技术层面谈判,待条件成熟后再提升至领导人级别。
    • 以退为进:特朗普可能继续“极限施压”策略,先加码关税再提出谈判,以营造主动姿态。中方则可能通过人民币贬值、增加黄金储备等手段增强谈判筹码,抵消关税影响。
    • 第三方调解:盟友国家(如日本)或国际组织可能在缓解紧张局势中发挥作用,但效果有限。
  3. 中方策略建议
    • 底线明确:在核心利益(如台湾问题、技术自主)上不妥协,同时展现合作诚意,如在芬太尼控制或气候变化领域提出具体方案。
    • 分散风险:加强与欧盟、东盟等贸易伙伴的合作,降低对美市场依赖,以增强谈判主动性。
    • 灵活应对:针对特朗普的反复无常,准备多套预案,既能应对谈判破裂,也能抓住美方可能的妥协窗口。

风险与前景

  • 风险:若谈判破裂,中美贸易战可能进一步升级,导致全球经济动荡。美方可能加征更高关税,中方或抛售美债、限制关键资源出口,双方均面临经济损失。
  • 前景:若谈判成功,可能达成类似2020年第一阶段协议的临时性安排,缓解关税战,但难以根本解决结构性分歧。中美关系可能在竞争与有限合作间摇摆。

总之,谈判与否取决于双方博弈的节奏和底线。当前,中方更可能以静制动,观察特朗普的真实意图,同时强化自身经济韧性,为可能的对话或对抗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