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your language

现在公有制占多少?

  一、我从网上搜索到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国有企业103家雇员7225人;集体所有制企业140家雇员3291 人;港澳台企业62家雇员13113 人;跨国企业127家雇员35610 人;其他有限公司1591家雇员136297 人;民营企业6447家雇员247540 人;其他企业类型1199家雇员22197人;合计9669家雇员465273 人。各项没有占比。

  分析,国有企业103家占总数9669的0.0107,雇员7225人占总数465273 的0.0155;集体所有制企业140家占总数9669的0.0145,雇员3291 人占总数465273 的0.0071。小计国企和集体家数占比0.0252,雇员占比0.0162。民营企业6447家占总数9669的0.667,是国企和集体0.0252的2.63倍。雇员247540 人占总数465273 的0.532,是国企和集体0.0162的32.84倍。其余各类企业中可能还有国有集体成分,估计不会太多。

  二、《何干强:我国第二、三产业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现状剖析》是对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的行业之下各类所有制的“提纯” 。......

  (二)简要的建议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末的经济数据,目前私有制经济就业规模已达到公有制的1.65倍(62.2/37.8≈1.65)这决不可等闲视之。我国宪法关于“公有制为主体”的规定如何落实值得深思,近年来经济学界普遍关注分配领域出现的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也是不奇怪的。在唯物史观揭示的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的客观规律作用下,私有制比重加大,势必导致全社会收入差距明显拉大。尽管国家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等再分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使社会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是终究未能改变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基本态势。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的反映社会收入差距的我国基尼系数,本世纪初就连续超出国际安全警戒线的0.4,曾达0.47以上:2003年0.479,2004年0.473,2005年0.485,2006年0.487,2007年0.484,2008年0.491,2009年0.490,2010年0.481,2011年0.477,2012年0.474。[ 数据见《国新办举行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报道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2013/0118/index.htm。]经过国家政府采取措施,2013年之后,基尼系数有所下降,但是在2015、2016、2017、2018、2019年,仍分别高达0.462、0.465、0.467、0.468、0.465,[ 数据分别见《中国统计年鉴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2018》《中国统计年鉴2019》《中国统计年鉴2020》:“一 综合 表1—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效益指标”: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7-2020/indexch.htm。]这亟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揭示出,生产条件的所有权关系,或者说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它们决定着生产的全部性质和全部运动。”[《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95页。] 我国要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增强国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效能,促进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不能不坚持依宪治国,高度重视在实践中落实宪法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庄严规定,确保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此,建议各级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如发行公债筹集资金、追加财政性投资等)振兴公有制经济,尤其重视振兴国有经济和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从而真正维护好、发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势。

  三、我从网上搜索到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只是企业的数据,如果加上未包括的个的体工商户,私有制的成分只会更大。就是说,截至2023年底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的数据,比截至2018年底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的数据,私有制成分更大了。

  可是主流、官媒却说,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从来没有动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写入了宪法、党章,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和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