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观点很有意思,但不完全准确。坦克和民用车辆的使用场景、设计需求和技术要求差异很大,所以新能源坦克的出现并不一定是新能源车“真正战胜”燃油车的标志。
新能源车(比如电动车)在民用领域的主要优势是节能减排、运行成本低,以及政策支持下的大规模普及。这些特点让它在城市交通和个人出行中逐渐取代燃油车。但坦克是军用装备,它的性能需求更侧重于作战能力,比如续航、动力输出、耐用性和战场适应性。燃油坦克目前依赖高能量密度的化石燃料,能快速补给并适应极端环境,而新能源技术(比如电池)在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和低温性能上还面临挑战。
如果未来新能源坦克真的取代燃油坦克,可能说明电池技术或其他新能源(如氢能)的突破达到了军用级别的可靠性。但这更多是军事科技的进步,不一定直接等同于民用新能源车战胜燃油车。因为民用车的“胜利”更多是市场渗透率和经济性驱动的,而坦克的变革是战略和技术驱动的。
所以,新能源坦克的出现可能会是新能源技术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它和新能源车战胜燃油车是两条不同的赛道。你觉得呢?是不是民用领域的实际使用率更能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