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你的语音

乌克兰战争结束——雅尔塔体系彻底崩溃

欧洲最好的出路,在于找一棵大树作为依靠,或许还能够存在一段时间。

  近期,特朗普与普京进行了时长一个半小时的电话,内容是结束乌克兰战争,美俄合作之类。而后特朗普又与乌克兰总统小泽进行了半小时通话,内容就是讨债!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对欧洲一通指责,认为欧洲的敌人不是中俄而是自己价值观堕落,也就是欧洲的无能。

  看来,为期三年的乌克兰战争,真的要结束了。战争的结果,与我在战争开始时的预期差不太多:乌克兰大大削弱,部分领土归了俄罗斯,欧洲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更加边缘化了。美国战略收缩,恐怕以后不会有北约东扩之类的行动了。

  俄罗斯一战定乾坤,重振雄风,北约步步进逼的态势彻底改观。

  乌克兰战争,为期三年;当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也是三年。

  两场战争,一个主角是美俄,一个主角是美中,配角是英法等欧洲国家;战争的结果完全相同,美国承认失败,接受战争结果。欧洲,因为追随美国、被美国出卖,进一步边缘化。两场战争对世界格局的作用,也是异曲同工。

  乌克兰战争之后的世界格局,是什么样?中国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会不会有美俄联手反华的可能?

  不妨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雅尔塔体系说起。

  所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扶植德国、日本,对英法主导的世界殖民秩序的一次夺权。美国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日本、德国,无非是充当了美国的白手套,并最终被美国出卖而已。

  二战的结果,就是所谓雅尔塔体系,即美国主导世界政治格局、凭借工业霸权科技霸权和金融霸权,控制、支配、压榨全世界的秩序。为了支配全世界,美国先后联合了苏联、英法、中国,在联合其中任何一方或两方时,必然挑动这一方与两方与其他方的矛盾斗争,然后,美国取得渔翁之利。

  根据美国联合的对象、挑动矛盾的不同,二战后世界的格局,大约可作如下区分。

  第一阶段,联合苏联,控制并扶植中国(蒋介石官僚买办集团),反击英国法国,初步瓦解英法的殖民体系。时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

  第二阶段,拉拢英法德,限制苏联,并努力控制中国。时间是中国解放战争时期。

  第三阶段,拉拢苏联,扶植英法德,重点限制新中国,同时也对英法恢复殖民体系明里支持暗里取代。时间是新中国成立到1959年中国炮击金门。

  第四阶段,拉拢苏联,遏制中国、英法,瓦解英法旧殖民体系。时间是1959年炮击金门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

  第五阶段,拉拢英法,拉拢中国、分化第三世界,以遏制咄咄逼人的苏联。时间是尼克松访华到中美建交。

  第六阶段,是拉拢英法、中国,遏制分化苏联,取得冷战胜利。时间是中美建交到苏东剧变。

  第七阶段,是拉拢中国、英法,进一步压缩俄罗斯的安全空间,同时向第三世界殖民扩张。时间是苏东剧变到2012年中国十八大。

  第八阶段,拉拢英法德,遏制中俄。时间是中国十八大至今。

  可以认为,美国的全球战略,从二战结束到中美建交之前的三十年,基本上都是失败的!美国在战略上的成功,集中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界前十年,为期约三十年。此后,因为中俄团结,美国在战略上再次陷入被动。

  雅尔塔体系重点遏制的目标,最先是英法,其后是中国,再后是苏联,最后中俄。

  所谓冷战,其实是联合苏联控制全世界秩序、遏制英法中国的斗争。冷战,美苏之间争夺的是对整个世界的控制权!但在遏制中国、英法方面,美国苏联又是紧密协作的。所以,美苏之间,也是斗而不破的关系。

  对于中国、英法来说,二战后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打破美苏在控制全世界秩序、遏制中国、英法方面的联合,打破冷战格局。中国取得独立自主和实现工业化,同时联合第三世界,建立自己的世界秩序。英法,则维持自己的旧殖民体系。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以中朝的胜利、美国的失败而结束,这意味着,中国在东北亚方面,打破了雅尔塔体系,也打破了冷战体系,成功突破了美苏的联合遏制。

  所以,不能说朝鲜战争爆发、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中美关系恶化是冷战在东方爆发、持续的标志,相反,必须认识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是中国率先打破雅尔塔体系和冷战格局的标志!

  凭借抗美援朝的胜利,中国开启了自己支持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一定程度上团结英法、抗衡美苏两个霸权的战略进程。中美、中苏关系在整个50年代中后期,是相当平稳的,没有发生激烈冲突。

  同时,英法与美苏的矛盾,开始激化。结果,1960年,美苏在联合国决定瓦解英法旧殖民体系,给予被殖民国家以独立自主的地位。表面上是顺应中国推动的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和解放,实际上是美苏要着手瓦解英法的殖民体系,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只是它们的这些图谋失败了,第三世界国家独立之后,加入到了中国领导的第三世界阵营,并没有被美苏控制。美苏以瓦解英法殖民体系、控制全世界为目标而建立的雅尔塔体系、冷战格局,其实是遭到了重大失败。

  进入80年代,中国放弃了三个世界战略,缓和了中美关系。美国得此机会,迅速建立了霸权,开始在全世界对中国为首的第三世界、苏联为首的华约及社会主义阵营,采取了进攻态势。是的,一方面是中国缓和对美关系,另一方面,美国趁机控制了原本属于中国的第三世界。同样,苏联对美国缓和了关系,美国则趁机瓦解了华约、苏联。这一时期,美国对英法,是极力拉拢的,瓦解第三世界和华约,也让英法分到了一杯羹。

  进入90年代,美国霸权如日中天;苏联解体;中国争着加入WTO,“与国际接轨”,接受美国霸权的控制;英法,则自身难保,所以成立了欧盟,发行自己的货币,试图挣脱美国的影响。

  到了中国十八大召开,痛定思痛的中国和俄罗斯,均认识到吃了美国的大亏,重新审示了中俄关系及对美国根本战略。

  中俄实际上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联合”,这就为今天美国的战略窘境、乌克兰战争、中东人民反抗以色列、美国在东亚战略萎缩、金砖五国的紧密合作、上合组织发展,提供了国际斗争背景和依据。

  毫无疑问,恰如当年的抗美援朝战争,虽然苏联“置身事外”,实际上发挥了某种微妙的战略作用一样,这次乌克兰战争,虽然中国“置身事外”,同样发挥了某种微妙的战略作用。

  苏联的存在,让美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不得不缩手缩脚。

  中国的存在,再次让美国、北约在乌克兰战争中,不得不缩手缩脚。

  中国,算是还了当年苏联的政治人情、战略人情。

  换言之,如果没有苏联,则抗美援朝战争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虽然中国不一定失败,但是要付出更大代价!——或许让中国无法承受。

  同样地,如果没有中国,则乌克兰战争会是另外一个样子,美国、北约、欧盟,可能会投入更多兵力,俄罗斯不一定失败(或许不会发动这场战争),但肯定要付出更大代价——或许让俄罗斯无法承受。

  俄罗斯,还有中国,在近十三年内的战略主动,美国十三年来的战略被动,均以中俄关系密切为依据。

  我相信,中美两国人民和领导者,是很清楚这一点的。

  美国政客,也当然清楚这一点。

  二战以来的历史证明,中苏(俄)紧密联合,则占据主动,不怕美国,也不怕美国与欧洲的联合。对中俄两国来说,这段历史既有极其宝贵的经验,也有极其惨痛的教训!

  相反,如果中俄分裂、斗争,则丧失在一切国际问题上的主动,陷入全面的战略被动,和重大失败,却让美国、欧洲占据全面主动。

  而中俄联合,恰恰是打破美国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最致命的一环!因为,由于中俄联合,美国就丧失了对世界秩序的掌握能力。所谓雅尔塔体系,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乌克兰战争,以俄罗斯的胜利而结束,俄罗斯一改被动防守的局面,这是俄罗斯从中俄联合中取得的最大战略利益。甚至,苏联与美国的联合时期,也没有取得过如此重大的战略利益,相反,苏美“联合主宰世界”时,还因为遭到中国的反抗而付出了巨大的战略代价。

  目前,美国对欧洲的痛斥、出卖,无非是想从俄罗斯那里得到好感,以期改善美俄关系。痛斥欧洲,算是送给俄罗斯的一点礼物吧。

  中国呢?特朗普依旧对中国十分敌视,继续操弄台湾问题,继续挑动南海争端,继续离间中日关系,继续扶植拉拢中国的金融买办。相当于在中俄这两个对手之间,搞不等距离的外交,以期分化瓦解中俄关系。

  分化瓦解中俄关系,才是美国的最终战略目的。

  只有分化瓦解了中俄关系,则美国才能占据战略上的主动,摆脱当前的被动防守局面。

  只要中俄关系坚如磐石,则即使美国拉拢到了英、法、日本,并吞了加拿大、墨西哥、巴拿马、格陵兰,也改变不了其战略上的被动局面,甚至还会加剧其战略上的被动。只要其战略上的被动局面不彻底改变,则并吞加拿大、格陵兰、巴拿马、墨西哥的战略意图,就不可能真正得逞!

  所谓北并加拿大、南吞巴拿马,其实都无法改变美国的战略被动。而且,成功的可能也不大,算是“迷惑”中俄的战略欺骗手段吧,属于虚张声势,声东击西。

  有人担心,美俄会不会在乌克兰战争结束之后,团结起来反华。我认为不必担心!至少,十五年之内不可能。因为,中俄两国都从双方的联合中得到了重大战略利益!由于这个重大战略利益及其清晰可见的、即将实现的巨大潜力,中俄这一代领导集团及其指导思想,不可能轻易改变。中俄团结,是中俄在全世界范围内占据战略主动的根本,放弃了这个根本,则国际战略格局必然发生根本性变化,中俄就必然丧失战略主动权!一切战略优势,就会彻底丧失。

  或许,乌克兰战争,仅仅是中俄团结这一战略格局下的第一个大事件。接下来的事件,可能是欧洲解体!欧洲,或将不复存在。笔者三年前的文章,就提出过此观点。

  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发言,应该就是表达这个意思。法国已经召集了欧洲国家会议,甚至还邀请了彷徨无计的英国。他是想对抗这一前途吗?他能不能意识到,欧洲,已经没有什么实力来控制自己的命运了。欧洲最好的出路,在于找一棵大树作为依靠,或许还能够存在一段时间。

 

 

孩子、家庭、社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