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你的语音

  •   以特朗普和“欧洲三娘子”为代表的右翼政治力量重返美欧政治舞台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人们都在思考为什么已经被赶下台的西方右翼力量会重返政治舞台?答案很简单,因为右翼政治力量取代左翼政治力量而成为人民的...

    Read More

  • 《平原作战》(Fighting on the Plains)是一部现代京剧,虽然未被正式列入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八个样板戏”,但在文革后期(1970年代)被视为“样板戏”体系的延伸作品,与《杜鹃山》等剧...

    Read More

  • 《杜鹃山》是一部现代京剧,虽然它未被正式列入“八个样板戏”的经典八部作品,但在文化大革命后期(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被视为“样板戏”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享有类似的政治与艺术地位。这部作品由北京...

    Read More

  • 《沙家浜交响乐》(Shajiabang Symphony)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之一,是一部交响音乐作品,基于现代京剧《沙家浜》改编而成。它由上海交响乐团于1970年代创作完成,作为样板戏...

    Read More

  • 《白毛女》(The White-Haired Girl)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之一,是一部现代芭蕾舞剧,初版于1945年作为歌剧首演,后改编为芭蕾舞剧,于1964年被确立为样板戏。这部作品...

    Read More

  • 《红色娘子军》(The Red Detachment of Women)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之一,是一部现代芭蕾舞剧,首演于1964年10月,由国家芭蕾舞团(现为中央芭蕾舞团)创作。这部...

    Read More

  • 《奇袭白虎团》(Raid on the White Tiger Regiment)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之一,是一部现代京剧,创作于1958年,后经多次修改,于1964年被确立为样板戏。这...

    Read More

  • 《海港》(On the Docks)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之一,是一部现代京剧,初版于1964年由上海京剧团创作,后经江青指导修改,于1972年定型为样板戏。这部作品以新中国成立后的港口工...

    Read More

  • 《沙家浜》(Shajiabang)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之一,是一部现代京剧,初版创作于1960年,经过多次修改后于1964年被确立为样板戏。这部作品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新四军与当地群...

    Read More

  • 《智取威虎山》(Taking Tiger Mountain by Strategy)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之一,是一部现代京剧,首演于1958年,后经多次修改完善,于1960年代成为样板戏...

    Read More

  • 蒋高明:在环保领域,“抛开毒性定剂量”的做法才是真流氓

      在环保领域有个流行的做法,就是对于污染物“达标即可排放”。即规定一个值,只要不超过这个浓度就可以合法排放,如工厂里的污水排放都是采取这样的标准。长期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我国地表水基本没有干净的,甚至出现了劣五类水或黑臭水体。

      无独有偶,在食物安全领域,流行的做法也是规定一个值,只要不超标就可以放心销售,消费者也可放心食用。长期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癌症等重大疾病越来越多,医院生意越来越火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结果呢?标准制定者忽略了有害物质会累计的这一常识,不要说那些偷排污水或超标销售的食物,就是都达标,多种有害化学物质累计起来就是一个不小的量。环境有容量,人体对有害化学物质也有非常敏感的容量(乌克兰人体解剖专家对癌症病人解剖结果显示,那些死亡病人身体里的化学毒垢约占人体重量的5%)。

      从这点来看,有人向消费者灌输的“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抛开毒性定剂量”才是真流氓做法。

      其实,对于环境污染物和食物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尤其致癌物,零排放和添加才是正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