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你的语音

  •   以特朗普和“欧洲三娘子”为代表的右翼政治力量重返美欧政治舞台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人们都在思考为什么已经被赶下台的西方右翼力量会重返政治舞台?答案很简单,因为右翼政治力量取代左翼政治力量而成为人民的...

    Read More

  • 《平原作战》(Fighting on the Plains)是一部现代京剧,虽然未被正式列入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八个样板戏”,但在文革后期(1970年代)被视为“样板戏”体系的延伸作品,与《杜鹃山》等剧...

    Read More

  • 《杜鹃山》是一部现代京剧,虽然它未被正式列入“八个样板戏”的经典八部作品,但在文化大革命后期(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被视为“样板戏”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享有类似的政治与艺术地位。这部作品由北京...

    Read More

  • 《沙家浜交响乐》(Shajiabang Symphony)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之一,是一部交响音乐作品,基于现代京剧《沙家浜》改编而成。它由上海交响乐团于1970年代创作完成,作为样板戏...

    Read More

  • 《白毛女》(The White-Haired Girl)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之一,是一部现代芭蕾舞剧,初版于1945年作为歌剧首演,后改编为芭蕾舞剧,于1964年被确立为样板戏。这部作品...

    Read More

  • 《红色娘子军》(The Red Detachment of Women)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之一,是一部现代芭蕾舞剧,首演于1964年10月,由国家芭蕾舞团(现为中央芭蕾舞团)创作。这部...

    Read More

  • 《奇袭白虎团》(Raid on the White Tiger Regiment)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之一,是一部现代京剧,创作于1958年,后经多次修改,于1964年被确立为样板戏。这...

    Read More

  • 《海港》(On the Docks)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之一,是一部现代京剧,初版于1964年由上海京剧团创作,后经江青指导修改,于1972年定型为样板戏。这部作品以新中国成立后的港口工...

    Read More

  • 《沙家浜》(Shajiabang)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之一,是一部现代京剧,初版创作于1960年,经过多次修改后于1964年被确立为样板戏。这部作品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新四军与当地群...

    Read More

  • 《智取威虎山》(Taking Tiger Mountain by Strategy)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之一,是一部现代京剧,首演于1958年,后经多次修改完善,于1960年代成为样板戏...

    Read More

  • 又来儿媳举报公公?人们已经不抱期望了

           当你看到两个正科级就能搞出近亿身家的时候,当你发现每次有人被举报,当事部门立刻第一时间站出来进行“自查”表演的时候……你就应该很清楚,那根本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问题。

      最近四川一名女子实名举报公婆都是公职人员,名下却有8套商铺、3套住宅、大量红木家具、古玩字画,近亿资产,完全不符合其收入情况。

      好家伙,怪不得老百姓总说没钱,一个南充市物价局分局局长,一个南充工行计财处处长,两个正科级,在一个并不是很富裕的三线城市,竟然能搞到近亿这么多财产……我建议其他别管,先查查这两人是不是老鼠成精了,这么会贪。

    1.jpg

      这名儿媳当然不可能是什么为了公平或者正义,引人发笑。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分配不均导致的内部割裂,于是一拍两散,鱼死网破。

      可没关系呀,管它是什么原因呢,既然都在网上公开出镜实名举报了,那还能假的了,别人没这么傻,磨刀霍霍送人头的事正常人也干不出来。明明跟对方有仇,还把自己的把柄往对方手里塞?

      由于网上存在一些关注量,当地的回应尚算迅速,南充市发改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被举报的人确实是他们单位的,但已经退休,也成立了调查组开始调查。

    2.jpg

      有时候我真的很好奇,银行的人被举报,银行自查;住建局的人被举报,住建局自查;交警被举报,交警部门自查。90%都是自查,那还查个屁?

      人们往往忽略的关键点,就是一个人完不成贪污。

      一个物价局局长自己,他跟鬼去贪污受贿。至少得两个人利益输送吧,这之间难道又全程亲力亲为吗?你说你一个局长,天天把某商店老板找到办公室里谈天,可能吗?你给对方签个什么好处,底下的人全傻了吧唧看不出来可能吗?

      总而言之,凑不成一桌麻将,想完成一条贪污链基本没希望。这种常识之下去“自查”,不是搞笑,而是讽刺,简直就是把群众的智商按在地下来回摩擦。

      上一次儿媳实名举报婆婆吃空饷,拥有8套房产、9间商铺、4辆汽车,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的事情历历在目,结局是什么?

      银行自查,发布通报,说该女子举报的内容不属实,被举报人只有旷工、迟到、早退等现象,已经警告并扣发绩效处罚。

      对于被该儿媳举报的公公,连后续都没有了。

      这就让人感到神奇,试问,如果那名婆婆真吃空饷,那是她想吃就吃的东西吗?用屁股想也知道这种事情如若存在,必然需要跟银行内部提前打招呼。结果被举报了,该银行内部自查,难不成他们还能查出来说:是的,她吃空饷。为什么她能吃空饷呢?你们的高层领导看不见吗?

      噢,不是,她跟他们打过招呼。

    3.jpg

      因此很多时候这种回应,都让我感到荒诞。前几天某个学校在网上被人举报食堂问题,学校说很关注,已经成了调查组调查。我整个人都是晕乎乎的,首先“学校成立调查组”是个什么鬼,学校还能成立调查组呢,他们有调查权吗?其次,学校出问题了学校来调查,这不搁那儿闹吗?

      上个月也同样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同样是儿媳举报公公,同样是“被举报人已退休”,同样是银行科长,同样是买千万别墅……我估计也同样没啥事。

      很简单,当时网友曝出消息后,记者采访该家银行,银行工作人员称正在调查中。记者问“举报人称涉事一家全在该银行上班”是否属实,工作人员支支吾吾不再肯明说,只表示一切以通报为准。可现在一个月过去了,有谁看到了通报?

    4.jpg

      这种事,说穿了就和当初的“北极鲶鱼”一样,你要真想查,也就一两天的功夫。再拖,只有不想查,或者准备等舆论消失的可能。

      我在标题里说,“又来儿媳举报公公,人们已经不抱期望了”,其实有点夸大其词,不是人们,只是我自己。左右查右手,查完去喝酒,还有什么好期待的?又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当你看到两个正科级就能搞出近亿身家的时候,当你不经意间发现被举报的人都已经退休了的时候,当你发现每次有人被举报,当事部门立刻第一时间站出来进行“自查”表演的时候……你就应该很清楚,那根本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问题。

      其实我们只需要反过来想想,举报贪腐需要靠网络舆论,需要靠贪腐自己内部的失和来促成,这说明什么?一套坚硬的保护系统已经在外部把他们保护的刀枪不入,随着这种“自查”的大力发展,说不定以后他们还能把这种“金钟罩”的本事,练到从内部也无法瓦解的程度。

      所以,期望什么?期望这种自查的效果吗,那我还不如期望阎王爷顺手牵贪来得概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