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你的语音

  •   以特朗普和“欧洲三娘子”为代表的右翼政治力量重返美欧政治舞台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人们都在思考为什么已经被赶下台的西方右翼力量会重返政治舞台?答案很简单,因为右翼政治力量取代左翼政治力量而成为人民的...

    Read More

  • 《平原作战》(Fighting on the Plains)是一部现代京剧,虽然未被正式列入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八个样板戏”,但在文革后期(1970年代)被视为“样板戏”体系的延伸作品,与《杜鹃山》等剧...

    Read More

  • 《杜鹃山》是一部现代京剧,虽然它未被正式列入“八个样板戏”的经典八部作品,但在文化大革命后期(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被视为“样板戏”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享有类似的政治与艺术地位。这部作品由北京...

    Read More

  • 《沙家浜交响乐》(Shajiabang Symphony)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之一,是一部交响音乐作品,基于现代京剧《沙家浜》改编而成。它由上海交响乐团于1970年代创作完成,作为样板戏...

    Read More

  • 《白毛女》(The White-Haired Girl)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之一,是一部现代芭蕾舞剧,初版于1945年作为歌剧首演,后改编为芭蕾舞剧,于1964年被确立为样板戏。这部作品...

    Read More

  • 《红色娘子军》(The Red Detachment of Women)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之一,是一部现代芭蕾舞剧,首演于1964年10月,由国家芭蕾舞团(现为中央芭蕾舞团)创作。这部...

    Read More

  • 《奇袭白虎团》(Raid on the White Tiger Regiment)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之一,是一部现代京剧,创作于1958年,后经多次修改,于1964年被确立为样板戏。这...

    Read More

  • 《海港》(On the Docks)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之一,是一部现代京剧,初版于1964年由上海京剧团创作,后经江青指导修改,于1972年定型为样板戏。这部作品以新中国成立后的港口工...

    Read More

  • 《沙家浜》(Shajiabang)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之一,是一部现代京剧,初版创作于1960年,经过多次修改后于1964年被确立为样板戏。这部作品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新四军与当地群...

    Read More

  • 《智取威虎山》(Taking Tiger Mountain by Strategy)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之一,是一部现代京剧,首演于1958年,后经多次修改完善,于1960年代成为样板戏...

    Read More

  • 毕业季的魔法:6月份青年失业率下降

           基层官员在面对必须完成的数字考核的时候,是非常有创造力的。

      六月七月正是大学生的毕业季。这个时候,青年失业率一般都会出现上升。过去几年来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每到6月份,青年失业率就开始上涨。 但是,今年6月份青年失业率却下降了,5月份是14.2%, 6月份降为了13.2%。

    微信图片_20240720111436.jpg

      这和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感受是不同的。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的数据,2024年4月中旬,只有48%的求职毕业生获得了offer,比去年同期的50.4%还要低。即便考虑到统计误差,这个数字也不足以说明就业在改善。而且,今年的毕业生们更加勤奋了——实习经历更丰富,投递的简历也更多。

    微信图片_20240720111448.jpg

    微信图片_20240720111454.jpg

    微信图片_20240720111458.jpg

      那为什么统计局的数据出现了改善呢?

      其实官方的解释已经暗示了背后的原因。国家统计局是这样评价上半年就业形势的:“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同时,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重点群体就业支持着力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和兜底保障精准有效,有力确保了就业形势稳定。”

      我们都知道,就业的更本改善,来源于经济的发展,只有经济扩展,才能创造出新的岗位。但统计局的解释背后的潜台词是,目前就业的改善并不是来源于经济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而是来源于政策的持续发力。

      那是什么神奇的政策可以解决就业呢?

      很多时候,政策的执行都可以化约为几个数字,而数字背后实际的情况是没有人关心的。比如,灵活就业也可以算就业,大学生创业也可以算是就业。总之,话只能说到这里了。基层官员在面对必须完成的数字考核的时候,是非常有创造力的。

      大学生们似乎也在适应这种新常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由职业"或"慢就业"。只有10.2%的学生认为必须一开始就找到好工作。看来,年轻人已经学会了在统计数字和现实之间寻找平衡。

    微信图片_20240720111506.jpg

    height="218"/>

    微信图片_20240720111510.jpg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一些积极的变化。2024年,全球需求的复苏带动了出口增长,服务业也在慢慢恢复元气。上半年,我国出口增长了6.95%, 而越南的出口更是增长了14.5%。出口的复苏肯定会带来一部分岗位。统计局也提到,第二季度服务业就业明显增长。尤其是今年以来,我国放开了很多国家的免签政策,也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