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人们普遍对国民语文应用能力不满,尤其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不满,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材不满尤甚,我以为中小学语文教材问题多多,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学生掌握记叙和说明的能力,过少过低地要求学语文最该有的思辨能力。致使语文教学占课时最多,教师配备也最多,而教学效率却低下,培养的是一批又一批缺少思辨能力的学生走出校门。
所谓思辨能力,至少应该包括一个人所应该具有的质疑精神、逻辑推理精神、独立思考等,所有这些从近现代作家来看,唯独鲁迅的文章不仅具备而且充满思辨精神。与其他同时期乃至以后的作家相比,无论是作品的数量还是思考的深度,以及对社会剖析的角度等,鲁迅的文章很少人可以企及。
一方面是学生能力的奇缺,一方面是可以提供的范文奇缺,这两个奇缺烘托出鲁迅文章在中小学教材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因此,中小学语文教材,不仅不该减少鲁迅的文章,反而应该增加。
不喜欢鲁迅的人从来没断过。而且,当下社会浮躁,功利性强的俗人多多,不喜欢读鲁迅也不足为奇。
不喜欢鲁迅的诸观点中,代表性观点之一是初中生的阅读不宜过于深刻,他们主张与其让孩子早早接触鲁迅,不如让他们接受宫崎峻、自然科学以及课外活动。此类观点的荒谬在于:鲁迅作品不影响也不排斥读其他类作品,正如我在微博所说,以己之浅薄,揣度鲁迅之深刻并殃及学生,恶俗!中国需要鲁迅,中小学生必须学会深刻。最可怕的是,此类观点很容易误导教材编者和决策者,使鲁迅作品在中小学课本中数量减少或无足轻重。
代表性观点之二是应加强对学生亲情、学习生活、自然美景、人生体验的感受。由浅入深更接地气。此类观点的荒唐性在于,用所谓亲情去转移学生对鲁迅文章的学习。当前中小学教材最泛滥的主题就是所谓亲情。举例说吧,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爱爸爸、爱妈妈、爱哥哥、爱姐姐、爱弟弟、爱老师,这样的内容和范文反复提及,如同过量的甜品让人腻歪,形同嚼蜡般索然乏味。这种论调往往出自一些教研员之口,让人不由得怀疑,各级语文教育者是否看到了当前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是否认识到自身的责任?
不喜欢鲁迅的第三种代表观点就是所谓鲁迅文章难教难学难考,所谓三难。此种观点,我用一句话回之就是懒汉思想培养出的懒汉教师、懒汉学生、以及懒汉考官。不动脑、不琢磨、不用心、不思考是决然说不出、读不懂也教不好鲁迅文章的。就当下语文教学实际情况而言,语文不是应该降低难度,而是应该提高难度,我在微博中说:“当下语文教材最大的问题是脱离语和文本身,片面强调价值观,选文粗糙、练习空泛、知识割裂、衔接脱节,淡化语文的学科特点,假语文流行”,因此,请不要打着减轻学生负担为名,删鲁迅文章,培养白痴学生。
其实,语文教材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方面应该增加鲁迅文章的数量,而且应增加鲁迅议论性文章的数量;另外一方面在课堂练习和考试评价中应该增加对鲁迅文章的理解深度,从现在我看到的不同版本的鲁迅文章练习来看,这方面做得尤其差。比如入选教材的鲁迅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多深刻的文章啊!但在练习中,题目没有引导学生去理解鲁迅对自信力的深刻见解、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没有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自欺力、他信力和自信力,理解中国脊梁。还有《藤野先生》是教材必选篇目,但很少有练习提出“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这体现出鲁迅怎样的情感状态和对后人的警醒?
综上,中小学语文教材不仅不应该删减,反而应该增加鲁迅的文章,更应该巧妙地设计练习以及评价,让鲁迅的文章成为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辨、拓展学生认识空间的范例,这样的范例实在应该珍惜啊!
在中华民族近百年历史长河中,文人骚客不少,但没有骨气、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之流亦不少,如鲁迅这样洞察世事、不为势利左右、不因个人进退的学者,或者说真正的知识分子太少了,寥若晨星。唯其如此,才显出珍贵。我可以说,许多“家”都是不配的,但鲁迅当之无愧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哲学家。
可悲的不仅是我们这个时代缺少鲁迅,而是我们这个时代连欣赏鲁迅的人都少了,那些想以各种借口把鲁迅从人们脑海中清除出去的大有人在。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