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的真实涵义

“机会”的真实涵义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作者:暮初
要完成大部分较为复杂的事务(任务),仅凭个人的能力可能力所不能及。个人的能力之所以力所不能及,是因为个人所具备的功能相对欠缺或不完整。在这里,个人作为某项功能的载体只承载了部分的功能。当然,作为功能的载体,从广义上讲,可以是个人,可以是一个组织,甚至可以是一个器物。
要完成复杂事务需要许多功能的叠加和整合与之相应,这就是为什么会有“组织”,甚至是“社会”诞生的根由。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一个好汉三个帮”俗语的缘由。
而功能的叠加和整合的综合效果,取决于各功能载体对于任务的有效响应能力。事实上,理想状态下的响应能力与实际的有效响应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是“机会”的温床。
当现存的某个功能载体的有效响应能力减弱,意味着相应的功能发挥不能达到所设想的程度。假如,这个“功能”本身还有存在的必要性,那么这个功能载体将被其它功能载体所替代,以确保此项功能延续,即继续发挥作用。这就是社会学中的“功能优先定律”。(“功能优先定律”还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中国官场会存在“择劣机制”和“排优机制”)。
所谓“机会”,就是某一个功能载体替代另一个功能载体的可能性。这也是常说的“你死我活”的概念,或是进化论中的“物竞天择”概念。
因此,一个功能载体要不被其它功能载体所替代,必须进行“自我增强”。这又将自然延伸到“不可替代性”的概念。也就是说,当一个功能载体能够“自我增强”,即不断地创新和自我替代,那么这个功能载体将具有“不可替代性”。
其实,所谓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只不过是创新的三种基本形式或途径,而本质就是通过不同的创新形式,增加自身的“不可替代性”。而具备“不可替代性”的事物(功能载体),就成为得以继续生存的最大理由。而所有不具备“不可替代性”的事物(功能载体)将随之被消灭,或被遗弃,或被长久搁置。
这就是“存在即是合理”的现代解释。也就是说,“存在”之所以“合理”,就在于这个“存在”具有极大的“不可替代性”。假如我们说,某一事物在某一时间段内存在过,那么这种存在的合理性,它在于在这一特定的时间段内,具有“不可替代性”。
“替代”或“被替代”,这就是事物进化的真正本质。中国俗语将其归纳为“弱肉强食”,而真正根由就是谁的“不可替代性”更强。强者更有优势,更具有生存的优先权。
从这个意义上说,“机会”并不是等来的,而是各个功能载体之间优势较量的结果。有时候,看似有机会,但是这种机会可望而不可即,并不是你的机会,而是别人的机会。
由此,才能正确理解“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这句话的本意。也就是说,有准备的人,就是能意识到自身的功能有所欠缺的人。而所谓的“准备”就是不断地增强自身的功能,提高有效的任务响应能力,增强“不可替代性”。当你的功能强大到超越别人之时,机会就是你的,不可能是别人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终身学习的必要性,终身探究事物客观规律的必要性,就与生存的质量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古人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而所谓的“器”就是某项功能的载体,而具备一定功能的“器”,反过来帮助“君子”完善作为“完人”的功能。所有的功能都具有“积多用少”的规律,因此中国才有“厚积薄发”的成语。
但是,这条路毕竟不太好走,犹如“逆水行舟”。因此,机会也与艰苦紧密地联系起来了。托·富勒曾说,“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在这里,“机遇”等同于“机会”。问题在于,要抓住机遇,还要看你有没有能力去抓住,而不在于有没有机遇。这如同对于呼吸困难的人而言,问题不在于周围有没有空气,而是你能不能有效呼吸。
随着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将越来越被重视。但是,有理由相信,另一方面“多功能”的人却越来越会受到欢迎。这个“多功能”就是拥有多项高度专业化水准的技能。而具有这种多功能的人就是所谓的“跨界人才”。因为,这与“雇用”或“购买”这些“功能”的个人或组织的成本观念有关。某种程度上,“多功能”就是“不可替代性”的代名词。
可以预测,将来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分化,其主要的驱动力就是来自各个社会个体所拥有“功能”的多寡以及“功能”的质量。富者越富,贫者越贫。到那时, 对于贫者而言,所有的“机会”都是过眼浮云,再怎么准备也没有用。对于富者而言,则由于受制于“强者通吃”的生存法则,而“富不过三代”。从人类周而复始的历史轨迹来看,这种推测并非是危言耸听。
混沌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所有无序的状态,最终将归于有序状态。而现存的有序状态极有可能会因为一个很小的初始因子介入的影响,而又重新进入无序状态。这也验证了中国古代“物极必反”的哲学思想和太极图的思维模型。
因此,你还有什么理由再抱有“得过且过”的想法,而不去关心“机会”呢?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