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内卷化”的经济学,穷途末路的经济学

赵磊:“内卷化”的经济学,穷途末路的经济学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相对于有限的学术刋物和学术资源,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越来越多的江河湖海的学者,越来越多的教授和博士,越来越多的突贡和带头人,几乎百分百的力量都在炮制“大米饭是大米做的饭”,这岂不是经济学百年未有之悲哀么?

赵磊:“内卷化”的经济学,穷途末路的经济学

赵 磊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

  前几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过度内卷将会导致中国变得毫无希望》,作者不详。

  内卷一词,源自英文involution。卷字的含义,与中文“卷铺盖”中的卷,有异曲同工之妙。

  据有人考证,“内卷化”这个概念,来自美国人类文化学家利福德·盖尔茨(Clifford Geertz)。他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的原生态农业现象,称之为“内卷化”。

  从此以后,“内卷化”的概念被广泛应用到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其他学术研究中。比如,历史学家黄崇拜智先生,在其著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用“内卷化”来形容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精耕细作。

  什么叫“内卷”?《过度内卷将会导致中国变得毫无希望》这篇文章,对内卷做出了如下定义:

  1、内卷是无意的精益求精。比如,在大会场上,几千个茶杯,横看竖看侧看皆成行,蔚为壮观、令人惊叹。那是多少人花费多少时间用绳子一点一点校量出来的,这就叫内卷。

  2、内卷是低水平的复比如微雕,今天你能在鼻烟壶上写首诗,明天我就要在核桃上刻一艘船,后天他就能在头发丝上写一篇文章,结果大家都得拿放大镜看,这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复杂是复杂,花费了大量时间、耗尽了意志力,但没有创造性,这就是内卷。

  3、内卷是向内演化的雕虫小技比如,中国高考受到大纲的限制,题目如果超纲就对不起边远地区的考生,可是又要能把人淘汰掉,结果只能向大纲之“内”发展,把题目出得离奇古怪,比如黄花岗起义第一枪、第二枪、第三枪都是谁打的?这就是内卷。

  4、内卷是固化社会型中的一点花比如,正月里不能剃头,动土开业择良日等,这都是因为人们没有新的思想产生、没有新鲜事物可以期待,一天到晚只能在没事找事的日子中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这篇文章的作者感叹:内卷是一种无声的悲哀,它耗尽了我们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而陷入内卷的人还乐在其中,不觉得那是悲哀。内卷追求的精细、复杂、讲究,不等于高级,更不等于先进。

  我觉得,这篇文章对于当下的经济学的现状,也是一个很好的刻画。

  比如有人问:看看经济学顶级刊物今年登出来的文章:《房子还是儿子——房价与出生性别比》;《“入学年龄”会产生教育不平等吗?——来自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证据》……难道,你们经济学成天就研究这些神奇的问题?

  其实经济学的问题导向比这更神奇,看看顶级刊物发的文章:《近朱者赤:邻里环境与学生学习成绩》,内容摘要说:“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本文在居住隔离的背景下考察了邻里环境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良好的邻里环境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中的榜样人群为学生树立了典范,激励学生和家长提高教育期望,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且优势家庭中的学生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这篇文章的研究结论,一言以蔽之,就是证明了如下常识:为了子女将来成为人上人,当家长的要择邻而居,要舍得买高大上的别墅住,至少要搬进高档小区。

  现在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都是这类问题,比这更奇葩的还有很多很多很多……比如,还有有研究生肖和长相的。著名的例子,就是网上盛传的《银行行长的面像与银行绩效的关系》。

  当下最流行的,是研究“灯光亮度与经济繁荣”的关系。最新发现的结论是:晚上灯光越亮,夜生活越多;夜生活越多,经济就越繁荣。这就叫“繁荣昌盛”。

  这让我想起了今年上半年网上曝出的一个故事:美国国务卿彭佩奥有个新发现,说“中国共产党政权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权”。有人评价:这就相当于彭佩奥发现了“米饭是大米做的饭”。

  蓬佩奥的“新发现”是否靠谱,另说。

  我要说的是,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其实有很多跟彭佩奥的新发现差不多。比如,研究“邻里环境与学生学习成绩”的,研究“灯光亮度与经济繁荣”的……,它们的研究价值也就是新发现了这样的秘密:大米饭是大米做出来的饭。

  奇葩的是,这个新发现还可以进一步做异质性研究:大米饭的异质性在于,大米既可以做干饭,也可以做稀饭,又可以做半干半稀的饭,还可以什么饭都不做……

  这里面的异质性,数学模型很复杂。沉浸在“异质性”里面的人一致认为,模型越复杂,学术水平就越高。

  经济学的“异质性”研究,已经把“内卷化”发挥到了极致。

  还有一篇文章:《孕期工作,会影响新生儿健康吗?》,内容摘要说:

  “可以看出,母亲的工作状况和怀孕期间的工作天数均与新生儿健康相关指标呈正相关关系。比如,在怀孕期间工作的母亲所生的孩子,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几率分别平均降低6.3%和7.0%。相较于工作状况,孕期工作天数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稍大。例如,与不工作相比,若母亲孕期工作65天,则新生儿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可能性平均减少19.4%和19.9%。另外,作者发现母亲患病与新生儿健康状况呈负相关关系,具体而言,母亲患病会导致新生儿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几率分别增加91.0~93.4%和91.1~93.3%。由此可知,控制可观测变量并不足以解决内生性问题。因此作者进一步利用断点回归设计来推断产前就业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

  这篇文章的结论是,怀孕期间越是努力工作,肚子里的孩子就越是健康活泼。呵呵,这个研究为取消产假提供了科学依据。我估计,倡导“996工作制”的老板会笑得合不拢嘴。

  这些奇葩也不是不能研究。科学嘛,就是要追问“是什么”和“为什么”。我并不反对经济学研究那些很微观、很狭小、很琐碎,甚至很奇葩的问题。问题是,当下的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难道就只有“夜晚灯光亮度”和“应该住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值得研究么?

  相对于有限的学术刋物和学术资源,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越来越多的江河湖海的学者,越来越多的教授和博士,越来越多的突贡和带头人,几乎百分百的力量都在炮制“大米饭是大米做的饭”,这岂不是经济学百年未有之悲哀么?

  “内卷化”的经济学,是穷途末路的经济学。

  (本文是作者于2020年10月16日在四川省经济学年会的发言稿)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