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赵磊等:“不可知论” 不是科学的性格
——“不确定性原理”何以被误导(之二)
赵磊 赵晓磊
作者按:本系列博文来源于赵晓磊、赵磊《“不确定性原理”何以被误导?》(发表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此处转发时,加了三级标题,补充了文字说明,并略去了引文出处和注释。如需确认,烦请核对原文。
(一)语焉不详的诠释
即使在“不确定性原理”已经成为科学常识的今天,量子力学也并没有明确得出“微观世界是不能认识的”结论。
我们以量子力学诠释主流的“哥本哈根诠释”为例。
众所周知,哥本哈根诠释经常被人们当做“微观世界在性质上是不确定的”理论依据。
其实,这是对哥本哈根诠释的误读。
从认识论的视域看,哥本哈根诠释关心的问题,并不是“量子世界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而是“我们如何测量量子世界”。
这样的诠释,用哲学语言表达,就是把认识对象(量子世界)的本体悬置了,即“避而不谈”量子世界的本体问题。
所谓“搁置本体”,也就是回避了认识对象“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正如吴国林教授指出:“哥本哈根诠释只谈论‘观察’或‘测量’,不谈论被观测的对象是什么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虽然哥本哈根诠释(包括“不确定性原理”、“波函数统计诠释”、“投影仪假设”等等)的核心思想是统计几率的逻辑,但该诠释并没有确凿无疑地确认“不确定性”是量子世界自身的性质。
(二)理论困惑
由此可见,拿“不确定性原理”来为“世界本质上的不确定性质”辩护,不仅是对这个原理的误导,也是某些人遮掩自己认识局限性的遁词罢了。
就量子力学已经到达的认知水平而言,至少存在两个“尚未确定”的困惑:
其一,“不确定性”到底是量子世界本身具有的内禀性质,还是观测者和观测仪器干扰的结果,这在现有的量子理论中仍是不能确定的;
其二,“波包塌缩”(注1)到底是观测者亲眼“看见”或“发现”的客观结果,还是观测者自己的意识所“决定”的主观结果,或者是观测仪器以及观测环境所导致的结果,这在现有的量子理论中仍然存在着分歧。
由此引申出来的结论是:现有的量子力学并没有确认“不确定性”源于微观世界自身的性质。
(三)有争议的命题
总而言之,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到底是“观测结果”的不确定,还是量子世界“自身性质”的不确定?这仍是一个有争议的命题。
换言之,所谓“不确定性”到底是人的认识局限性所致(即爱因斯坦等人提出的“隐变量”所致),还是量子本身的内禀性质所致?这是一个仍有争议的命题。
有学者指出:
“能不能因对这种突然的变化一时还不能给予决定性的描述就认为粒子的运动本性就是无规的呢?这个假定恐怕过于大胆了一些。即使以正统解释而论,不管它的倡导者们说过多少引起思想混乱的话,从它的整个概念结构来看,也远未走到这个极端。”
用“不确定性原理”来坐实世界在本质上是“不可知”的,如此极端的观点与科学的追求已经背道而驰了。
其实,科学的性格绝不是“不可知论”,而是从“不知”逐渐达致“可知”。
——————
注1:“波包塌缩”即“波函数坍缩”,此情形与微观粒子的测量有关:在测量之前,根据已经求得的波函数,测量者只能知道粒子处于它可能存在于其中的各种状态的几率,但是,测量者并不知道它到底处于其中的哪个状态。主流观点认为,在测量之前,不仅测量者不知道粒子处于哪个状态,实际上粒子自身也处于并不确定的各种可能状态的叠加态或纠缠态。总之,测量者必须进行一次实际测量,才能知道粒子的真实状态。奇特的是,测量结果使得粒子从叠加态突然变为一个确定的状态。换言之,测量结果使得粒子由“是是而非”的迭加态,突然收敛为一个明确无误的状态。这就是“波函数坍缩”或“波包塌缩”。
(未完待续)
(赵磊,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常务副主编,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