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your language

由美国打击胡塞武装想到美国的反恐战争

  一、当地时间4月4日下午,胡塞武装军事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发表讲话称,在过去24小时内,胡塞武装通过无人机和导弹,对美国“杜鲁门”号航母和其所在舰队进行了两次袭击。尽管美方否认航母受损,胡塞仍高调宣称“命中目标”,成功塑造“反美斗士”形象。美国一直打击胡塞武装。

  胡塞武装,也称为胡塞运动,是也门境内一个由伊斯兰教什叶派宰德派信徒组成的反政府武装组织。该组织起源于也门北部的萨达省,成员包括什叶派民兵及儿童士兵,最初以批判也门政府与西方的关系为宗旨。

  胡塞武装的前身组织在上世纪80年代末由侯赛因·胡塞创立,他通过组织活动积极传播宰德派的教义。进入90年代,胡塞武装的前身组织逐渐成形,并在萨达省等地不断壮大,最终通过内战控制了首都萨那及北部大部分地区。

  胡塞武装的政治诉求明确,旨在推翻也门现政府,恢复宰德派的宗教主导地位,并努力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他们指责也门政府腐败无能,且其亲美政策损害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因此选择通过武装斗争来争取政治权益,期望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与认可。

  据联合国安理会报告,胡塞武装的人员数量从2015年的约3万人迅速增长至2022年的约22万人,并预计至2024年年中可能达到约35万人。此外,他们还拥有庞大的追随者群体,这些追随者不仅为胡塞武装提供了人力支持,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其地区影响力。在武器装备方面,胡塞武装配备了巡航导弹、自杀式无人机和弹道导弹等现代化武器,甚至拥有伊朗和俄罗斯提供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等先进武器。

  胡塞武装与以色列关系紧张,双方存在明显的敌对态势。在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武装组织对以色列发起的阿克萨洪水行动后,胡塞武装声称为了支援巴勒斯坦,持续向以色列发射导弹和无人机,成功袭击了以色列的多个军事基地和港口设施,对以色列构成了持续威胁。

  虽然胡塞武装在也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美国、英国和以色列等国将其视为恐怖主义组织,并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然而,胡塞武装坚称自己是正义的反抗力量,赢得了广大民众的衷心拥护与支持

  红海作为连接中东和非洲的重要贸易通道,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需要经过红海进行商品的进出口。中国也是如此,红海航线为能源和商品进口提供了保障,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只要该地陷入冲突或风险,就会导致能源及商品供应的不稳定,影响到经济发展。由此可见,红海地区的政治稳定和海上安全对中国的经济和战略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美国邀请中国参加“保卫红海”倡议,就是拉中国下水。

  实际上,美国在红海的拱火已不止一次,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就迅速在中东集结军事力量。11月初,以色列轰炸了加沙北部的难民营,当时美国的做法不是批评以色列,而是在轰炸第二天派出“丹巴”号两栖攻击舰,赶往位于以色列南部的红海,在这艘军舰上,还有3000名海军陆战队员。

  美国一边高喊“人权”至上,另一边却干着大量见不得人的勾当,频频在联合国否决对以色列不利的决议,同时为以色列大量提供武器,出动航空母舰和两栖攻击舰,为以色列呐喊助威。世界各国对美国的做法是嗤之以鼻的,一个和平、稳定的中东,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巴以冲突不能再继续下去,必须尽快停火,西方支持以色列,只会让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美国无视加沙民众的痛苦,一味支持以色列,但各国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是魔鬼,一目了然,邪恶终究也战胜不了正义。

  二、怎末看待“911”?

  2001年9月11日上午,两架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和二号楼,两座建筑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另一架被劫持的客机撞向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还有一架要撞白宫没得逞。之前,1998年拉登基地就炸了美国驻肯尼亚大使馆,2000年又炸了美国驻中东军舰。

  当时在中国绝大部分人都拍手称快,有的市民们甚至在街头燃放鞭炮庆祝,对这件事情持中立态度或者是表示同情的人非常少。

  为什么会这样?在中国人心目中,美国是帝国主义的头子,一直欺负中国,最近两件事更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第一件事,1999年5月8日,在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南斯拉夫的军事行动中,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两枚精确制导武器炸毁,我国驻南斯拉夫的三名记者当场牺牲,多名记者被炸伤,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众所周知,大使馆也可以视为一个国家的领土,此举严重的伤害了我们。第二件事,2001年4月1日,也就是911事件的5个月前,发生了中美撞机事件,导致我国飞行员王伟壮烈牺牲,而美国的EP-3侦察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在海南的陵水机场迫降,美国方面不仅没有道歉,反而倒打一耙,说我们阻碍了他们的正常飞行,最终在我国的不断催促下才象征性的表示“抱歉”。

  我当时看到飞机撞世界贸易大楼画面时,一是惊讶,二是高兴,后来知道撞五角大楼和白宫未逞,感到遗憾。我认为这是针对美国政府的战争机器的,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事力量,人民只能用这些特别的办法对付。就像八路军、解放军小米加步枪,面对飞机加大炮的日伪军、国民党军,只能用游击战、近战、夜战来对付一样。对用民航客机撞击民用建筑造成平民死伤的人道灾难,虽感痛心又觉无奈。二战临结束时,美军对东京、武汉投放燃烧弹造成的通天火海和平民伤亡,该如何评论?现在日本政府常以原子弹受害者博取同情,掩饰它是侵略战争的发动者施暴者的罪行。

  中国政府致电美国政府,表示对恐怖谴责、对死难者哀悼之后,人们逐渐支持了中国的反恐立场。如果那两架撞向五角大楼和白宫的飞机,哪怕有一架得逞,美国加在拉登基地头上的”反人类恐怖组织“罪名就很难成立。

  三、怎末看待塔利班?

  “911”是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干的。拉登是沙特人,志愿到阿富汗反对苏联的军事占领,得到美国的支持和训练,苏军撤走后反过来反对美国的军事占领。“911”后美国要塔利班政府交出基地组织,塔利班说基地组织是“客人”,拒绝交出。911”之后,两个月美国就出兵推翻了塔利班政府,占领了阿富汗。

  塔利班最初是以推翻拉巴尼政权为目标,在伊斯兰陷入混战并导致阿富汗民不聊生之时,塔利班又将其目标调整为结束国家内战、保护民众安全、恢复和平秩序,并由此逐步赢得民心。在此期间,美国也对塔利班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在处理与美国的关系方面,塔利班政权虽在公开场合毫不掩饰其反美立场,但仍希望与美国建立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其领导人奥马尔曾要求藏身阿富汗的“基地”组织不要同美国发生直接对抗,以此作为庇护后者的条件。美国实际上也一直和塔利班保持着一定的联系。美国国务院直到2001年2月才要求关闭位于纽约的塔利班代表办公室。同年3月,塔利班政权派出特使访问美国,与美国官员会面讨论双方关系。

  对塔利班原教旨主义的极端行为,中国媒体主要是网媒多有谴责。1996年塔利班掌权后,中国虽然一直保留着驻喀布尔大使馆,但未公开承认其政府。塔利班的幕后领导穆罕默德·奥马尔对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陆树林保证说,塔利班不会“允许任何组织用其领土从事任何反对中国的活动”。他开出的条件是,中国对塔利班的政治支持。

  2001年塔利班被推翻后,中国立即与美国支持的政权热络起来。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到2010年间,中国向阿富汗提供了人民币10.3亿元的援助,同时免除了阿方1950万美元的到期债务。2011年,中国再次向阿富汗提供人民币1.5亿元无偿援助。吸收为上合组织成员。

  塔利班多次向中国示好,该组织代表于2014年11月首次访问北京,双方于2015年5月再次会面。2015年11月,中国表示愿意推动塔利班和阿政府之间的谈判。路透社2016年7月30日援引不具名消息人士的话透露,塔利班一个高级代表团曾在7月18日至22日访问中国,讨论阿富汗局势。代表团由塔利班的卡塔尔政治办公室负责人阿巴斯·斯坦尼克扎伊率领,应中国政府之邀前往北京。

  自2021年5月以来,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阿富汗撤军,塔利班加大攻势,很快就控制了全国形势,兵不刃血进入首都喀布尔。8月31日美军完全从阿富汗撤离,塔利班正与各方广泛协商成立新政府。

  美国对塔利班政权的节奏是,承认(1996-2001)颠覆(2001-2021)承认(现在),中国基本也是按照这个节奏行事。不过中国还是有自己的原则的。8月30日,安理会就阿富汗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投了弃权票。

  四、怎末看待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核武器、化学武器(证据是一包洗衣粉)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因为是海湾战争的延续,又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到2010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止,历时7年多,美方最终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而以萨达姆政权早已销毁的文件和人证为由,结束了战争。2011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伊拉克战争实质上是美国借反恐时机,以伊拉克拒绝交出子虚乌有的生化武器为借口,趁机清除反美政权的一场战争。

  对这场战争,中政府安理会表决时投了弃权票,中国人大多站在伊拉克一边,也欣赏了央视四台张召忠海军少将的调侃和萨达姆政权宣传部长的饶舌。最后目睹了萨达姆的绞刑。

  伊拉克是战争不折不扣的输家。常年战乱、国际经济制裁使得盛产石油的伊拉克民不聊生。战争爆发以来,该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战后伊拉克总体失业率为15%,青年人失业率甚至高达24%。大量无业青年为恐怖分子渗透提供了机会。

  在政治方面,情况更为复杂。战后,该国仍因各股政治势力无不按教派分立而四分五裂。

  战争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旅游业和航空业遭受重创,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受到打击,美国经济复苏将步履艰难等几个方面。

  关于伊拉克战争,似乎是美国胜利了,但是也有人说美国失败了。从军事角度看,美国已经打败了萨达姆,最初的目的达到了,因而美国算是胜利了。但是从战略全局,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道义等综合角度看,美国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失败了。

  伊拉克战争之前,伊拉克的民众觉得,更好的生活马上就到来。伊拉克战争发生之后,人们已经不敢怀念以前。如果用一句俗语来形容,怕就是那句“说起来都是泪”。那么在伊拉克战争发生之后18年的时间,伊拉克的状状又是如何呢?这需要从多处来谈及。经济已经无法挽回,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伊拉克的教师人均工资已经达到了60万美元,医院人均床位每万人60张。这个数据,比美国都要高。时光荏苒,截止到2018年,卡塔尔的GDP已经到了1920亿美元,比原先翻了近30倍,规模已经跟伊拉克差不多。就算是备受压制的伊朗,在2018年的GDP,也成了伊拉克的两倍。只有伊拉克,不进反退。由于持续的混乱,伊拉克的经济几乎完全依靠石油收入,但由于近年来油价暴跌,石油收入一直在减少,失业增加,据估计,伊拉克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46%,而且这个数据因为疫情进一步恶化,目前大约有450万伊拉克人处在低于贫困线的风险。疫情之下全国各地的医院都人满为患、缺医少药。在伊拉克境内,各股势力,犬牙交错,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拼杀。这样的结果自然是在战争之外,制造了更多的难民,局面更加混乱。

  拉克萨达姆政权,是二战后在民族民主和社会主义革命高潮中,由阿拉伯复兴统一社会党建立的,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具有反美倾向。建国后,经济大发展,人民生活大改善,免费教育,免费医疗。但萨达姆膨胀了,想当地区领袖,随即发动了对伊朗的战争和对科威特战争。

  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属于西亚。七十年代,美国支持伊朗的巴列维世俗政权。1979年2月,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以宗教领袖霍梅尼为代表的什叶派穆斯林上台执政,反对美国。伊拉克是什叶派发源地,占人口55%的什叶派穆斯林中反政府势力活跃,从而成为伊朗输出革命的首要目标(萨达姆政权属逊尼派)。伊拉克国富兵强,积极谋求海湾地区霸权,企图趁霍梅尼政权立足未稳之际对其进行打击,以消除所面临的威胁并彻底解决边界争端。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伊朗称为伊拉克入侵战争、神圣抗战、或伊朗革命战争,伊拉克称为萨达姆的卡迪西亚。

  两伊战争美国支持伊拉克。之后伊拉克又吞并了美国支持的科威特,招致了联合国授权的第一次海湾战争。

  五、怎末看待利比亚战争?

  利比亚是一个北非沿地中海南岸的国家,盛产石油。1969年,仅27岁的穆阿迈尔·卡扎菲中尉以自由军官组织发动革命,推翻亲西方的利比亚王国,并在同年9月改为共和国,取得政权后,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了一定的改善。2009年利比亚的识字率是87%,2010年利比亚的人类发展指数是0.755,这些数据比邻国突尼斯和埃及要高,而且公民所受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相对要高一些;卡扎菲把他的亲属和亲信所属的卡达法部落(Qaddadfa)和结盟部族领袖,安排在军队和政府中的重要职位上,并且非常巧妙地弱化他的竞争对手,以此来保持微妙的权力平衡、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

  石油利益占利比亚GDP的58%,尽管利比亚有600万人口,但是真正能获得利比亚石油收益只有很少一部分。调查数据显示有21%的利比亚人处于失业状态,这个数字比例在北非是最高的。利比亚2010年的腐败率为2.2(10为最清廉),比两个邻国要严重。

  由美英支持的反对派挑起的内战,引起了联合国的干预,在联合国安理会设置禁飞区域决议时,中国投了弃权票。原本是利比亚国内不同部落和不同派别之间的争斗而引发的国内战争,后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介入发展为西方国家与中东北非的国际战争。利比亚骚乱对于该国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於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着深刻的根源。利比亚战争,是继上世纪90年代的科索沃战争,本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后,西方国家为首的军事联盟第四次对主权国家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卡扎菲原来是反美反西方的,后来想要和解,还是遭到杀身之祸。

  战后初期,西方大国以多种方式对利比亚重建进程施加影响。他们扶植亲西方的过渡政权,在利比亚建立西式民主制度,通过参与经济重建以分享利益,希望将利比亚打造为“听话”的附庸。

  “夹生”的民主使利比亚不仅没有实现稳定的政治建制,反而陷入政权分裂。自2014年起,利比亚逐渐形成两个政府、两个议会,在东、西两地并立对峙局面,持续至今。政权分裂又为其战后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设置了重重阻力。

  利比亚政权分裂后,一些西方大国和地区国家分别支持不同阵营,使得对立双方间的矛盾更加复杂难解。

  利比亚乱局持续对其所在和邻近地区带来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恶化非洲的安全局势,也加剧欧洲的难民危机。

  战后利比亚的情况很糟,从业人员的工资没有基本保障,甚至于许多 医生、 教师也无法得到应有的报酬,但这在卡扎菲统治时期却是从未发生过的。

  当卡扎菲上台时,居民的生活水平还相对较高,居民不仅能得到石油收入,医疗和教育费用都是政府包办的,战后这些福利全没了。

  六、我的沉思

  恐怖行为、恐怖活动历来就有。中东、西亚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教派林立,什叶派与逊尼派两大派系 为争夺控制权,经常采用恐怖手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为了自己的殖民利益,常常打着反恐旗号支一派打一派。随着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衰落,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教的人民,在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由于力量悬殊就采取了恐怖方式。本来是对付西方的国家机构,却常常“殃及鱼池”,“911”就属这种情况。美帝国主义就把它夸大为针对无辜的平民百姓的,据以建立“反恐战争”的“统一战线”,以维护它的世界统治地位。阿富汗战争就是为了卡住这块俄罗斯通往中东的咽喉要地,并支持“东突”搞乱新疆;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就是为了控制这两个国家的石油。上世纪末的20年,中国和平崛起,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力随之空前提高。小布什一上台就宣布,他觉得谁可能超过美国,他就要打谁。南海撞机、炸克罗地亚使馆就是具体行动。

  一味打击中国,是有风险的。助理国务卿佐利克把中国作为“利益攸关方”,就借“911”把中国拉入“反恐战争”。一来中国国内也有疆独、藏独等恐怖势力,二来为了维系中美关系大局,就顺水推舟加入了它的“反恐战争”,以至在伊拉克、利比亚问题上,没能以果断的手段对西方的阴谋予以揭露和制止。其实对疆独、藏独用反对分裂的名义就够了,没必要用反恐的名义。而美国一方面要中国和它一起反恐,一方面又支持疆独、藏独、港独、台独。中国在国内反恐是毫不含糊的,但在国际上既然加入了“反恐战争”就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迁就美国,犹如既然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常常会有妥协一样。也许主观上还想恢复社会主义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实际却很难。福兮祸兮?既要维系中美关系大局,又要坚持原则维护世界的公平正义,更要捍卫中国的国利益,需要智慧。

  虽然,宗教原教旨主义是反人类现代文明的,文明社会应该予以抵制、教化;但是不要忘记,世俗社会是有阶级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美帝国主义是世界人民的的公敌。美国就是以“反恐战争”号令世界,推行它的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的。只有在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大潮中,宗教原教旨主义、恐怖威胁才能根除。单一的“反恐战争”不能解决问题。

  对恐怖还是要反的,但不一定要参加美国发动的、美国号令的“反恐战争”。

  胡塞武装不仅是也门的一个什叶派民兵组织,更是一个具有广泛政治和社会影响力的武装力量。它与也门政府以及其他外部势力的复杂关系,使得它在中东地区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可以说它是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力量的一部分,中国应当支持。胡塞武装公开宣布不袭击中国船队。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政府曾派骨科专家我堂哥尚天欲,赴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与北也门对立的南也门人民共和国为其总统治过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