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把文凭看得太重了

还是把文凭看得太重了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看了《研究生复试331分“逆袭”390分背后,反映了什么?》。

现在研究生考试到底是不是公平,制度设计到底是不是科学合理,这个"逆袭"到底有没有问题,估计大家都会有自己的判断。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判断,说明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此被讨论、被争议,应该也只是发生在特定圈子里面。更多的人,未必真正在意这些。文凭层次的高低在所谓的体制内被看得更重一些。在所谓的体制外,在更接近实际的工作中,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看重的是能力的大小。能力小的时候,因为人才评价制度设计方面的问题,往往需要诸如文凭这些东西的证明。想证明自己却又自己证明不了,就不得不求人了。有所求,腐败的机会就来了。无欲则刚。有了过分的那个欲,就刚不起来了。

在一定范围内,把文凭,主要是指大学及其以上文凭,抬得太高了,才导致在一定范围内把它看得太重了,有巨大的而又不相匹配的利益就很可能会产生腐败。如果把大学教育放到合适的位置就不会被这样讨论了、被争议了。有了合适的位置,讨论或争议的层次才可能更高一些。什么时候"潜规则"用不上了,什么时候位置就摆正了。有"潜规则"说明有不平等,有压迫。"潜规则"毁掉了不少人。有没有被"潜规则"过,是大不一样的,哪怕在这种事情上面只有所谓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把大学教育放到一个不容易产生腐败的位置最好。有腐败就不好了。和名利搅和在一起就会产生腐败。

学校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更不是全部教育中的最重要部分。即便是在学校教育中,大学教育的重要性远比不上大学之前的小学和初中教育。小学和初中教育已经普及了,几乎见不到有谁炫耀小学或中学文凭,浮华的东西相对少了,虽然还有一些。浮华的东西少了,注意力也就更多集中到真正值得注意的地方了。有浮华的东西,基本上也是与要上大学这种事关名利的东西有关的。

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如果真的是重视大学教育,而不是口头上重视大学教育,可实际上却是通过大学教育捞钱花混饭吃,那就应该不仅仅要解决好大学生们的"吃饭"问题,更要解决好"不是为了吃饭"这样的问题。可现实却是,不少大学生们毕业后,连马斯洛所谓的"吃饭"这样的低层次问题都解决不好。为了解决生存问题,这些大学生们得先被"潜规则过"一次或几次才能找到个饭碗儿。再加上学生们在大学阶段遭受过的各种"潜规则",整个过程下来,曾经被"天之骄子"这种谎话麻痹过的大学生们,其实是彻头彻尾的弱势群体,已经是"千疮百孔"了。难道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就是如此这般把孩子们"千锤百炼出深山"的吗?孩子们倒是为了文凭"粉骨碎身浑不怕"了,但是,学校做到"要留清白在人间"了吗?

现在的大学教育,特别是在信息社会中,也未必是最好的教育形式,具体到不同的个人,要做到因材施教,更是如此。大学教育应该尽量避免出现:牌子很大,水平很差。这里说的水平是绝对水平。是国际间的比较,是能否解决实际问题上的比较,而不是五十步和百步之间的那种比较,也不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那种比较。"牌子大"如果成为了投机取巧的工具,成为了借助所在学校的所谓"名师"、所谓"可以拿得出手的部分校史"、所谓"名学生"等抬高自己手段,就说明"牌子大"是个问题了。大学教育有责任保持住一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应有尊严。可实际情况却是,有些本来不错的学生,反倒是被诸如"牌子大"这样的东西给捧杀掉了,也因此而失去了尊严。实在太可惜了。所谓的"名牌害死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对一个学习者,没有必要抬得那么高。抬得太高了,进步的空间反倒变小了。真正取得进步的时候,并不是一个人被抬得太高的时候,而是在此之前。如果真的是追求进步,就不应该丢掉这种"在此之前"。被抬得太高了,搞不好,会走向进步的反面。厚德载物。德行不够,想承载很多东西也难。平时不重视道德教育,相当多的学生,是经不起如此抬举的。抬得太高,就变成一种害。害人的事情还是不要做。

在大学教育里,如果出现《围城》三闾大学中的有些东西就不好了。《围城》里的方鸿渐,上的是"克莱登大学",其受欢迎程度却比上的不是"克莱登大学"的还要高。为什么这样,难道不值得思考吗?这当中是有真相,是有辩证法的。

大学是纳税人的钱办起来的。不能不把纳税人的钱当回事儿。不当回事本身就说明了教育者的操守不高。大学,指的是传统普通高校,如果不办也就不说了,既然决定办大学了,就应该起码做到把大学办好。大学绝不可误人子弟,绝不可毁人不倦。学傻、学坏都不好。绝不应该让人们认为,就像电影《决裂》中的那样,上大学还不如不上大学,上多还不如上少。把学生们的一个重要人生阶段放到了大学,不要说水平了,如果大学连起码相应的责任心都没有,上大学就成了一件危险的事情。难道不是吗?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搞麻木不仁,不能搞习惯成自然,不能搞久闻不知其臭。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大学教育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不仅时间长,而且已经是成规模、成建制、上档次的大众教育了,教育者也已经开始越来越"正规"地错误利用"心理学原理"去影响学生们了,所以,不可不小心。

把大学教育赋予了其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想一好百好,也就是抬得太高了,看得太重了,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大学教育回归其应有之位置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抬得太高,看得太重,是一种有意而为的操作,是为了名利,是不甘于回归应有的位置,是对必然趋势的阻挡。这样搞,反倒会一坏百坏。试想,连作弊这种本可以杜绝的问题,用了各种反作弊手段都解决不了,怎么可能一好百好?学生,如果总想着作弊,而且是挡都挡不住,怎么可能真正学习好?即便是用分数或文凭也难掩其实的学习不好。是什么就是什么,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掩饰起来就不好了。

《围城》说:"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象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

而钱钟书先生这种描述,不应该属于真正的有志青年。如今的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的有志青年。躺平和内卷不应属于青年人,"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