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your language

被垄断的麦克风:警惕资本操控下的舆论失语症

  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令人不安的悖论正在形成:传播渠道越多,真实声音反而越难被听见。资本巨鳄通过并购重组、算法操控、流量垄断等手段,正在构筑一道无形的"信息高墙"。普通百姓的疾苦与呼声,在这堵高墙前屡屡碰壁,最终消散于资本的喧嚣声中。

  ①资本操控舆论的最直接手段就是渠道垄断。几家互联网巨头掌控着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短视频平台等主要信息渠道,通过复杂的股权结构形成庞大的"传媒帝国"。这些平台表面开放,实则暗设门槛——不符合资本利益的言论会被限流、屏蔽甚至删除。2021年某外卖平台骑手猝死事件中,相关讨论曾多次被平台"技术性"降温;某房地产企业债务危机期间,网络社区突然涌现大量"洗地"文案。这些现象背后,都是资本在操控舆论的开关。

  ②更隐蔽的是算法偏见构建的"信息茧房"。基于用户画像的推荐算法,本质上是一种经过商业利益过滤的价值观输出。资本通过精准推送特定内容,潜移默化地塑造公众认知。对劳动者权益受损的新闻保持沉默,却对"消费主义""996福报论"等内容大力推广。这种算法歧视,实际上剥夺了公众全面了解社会真相的权利。

  ③资本还通过"议题设置权"转移公众注意力。当某地发生重大民生事件时,娱乐明星的绯闻总会"适时"登上热搜;当公众讨论劳动法修订时,平台突然铺天盖地推送奢侈品广告。这种舆论操控术将公共讨论引向浅薄化、娱乐化,使严肃的社会议题在资本编织的"奶头乐"中消解于无形。

  ④打破这种困局需要多管齐下:建立公共传播平台,保障多元声音表达;完善算法透明度,打破信息茧房。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舆论阵地如果不由人民主导,就必然被资本占据。只有让老百姓的真实声音穿透资本的噪音墙,社会才能形成健康理性的公共讨论空间。当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平等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时,我们才能说:这个时代的麦克风,真正掌握在人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