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your language

斩断伸向中国海外财富的美国犹太资本的黑手 ——从李嘉诚港口交易看全球资本博弈与中国应对

  一、战略要冲沦陷:巴拿马运河的资本陷阱

  2025年3月,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以228亿美元向贝莱德财团出售全球43个港口的交易,表面上是一场商业资产腾挪,实则暗藏美国犹太资本对中国海外财富的精准围猎。这场交易的核心焦点,是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这两个港口承担全球6%的海运贸易量,是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咽喉要道”。自1997年起,长和通过特许经营权掌控这一战略节点,却在2025年被迫转手,背后折射出美国资本对全球关键基础设施的渗透与控制。

  美国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1月上台后,多次宣称“巴拿马运河是美国资产”,国务卿鲁比奥更直接施压巴拿马政府“削弱中资企业影响力”。尽管巴拿马运河主权归属明确,但美国通过贝莱德财团(Black Rock)这一全球最大资管公司(管理规模超11.6万亿美元),以资本并购手段间接掌控运河运营权,其意图昭然若揭:通过差别化收费、算法优化调度等手段,优先保障美国及其盟友的贸易流通,挤压中国商品的全球运输效率,从而在供应链层面对华实施“软封锁”。

  二、美国犹太资本的全球布局:贝莱德的“算法霸权”

  贝莱德财团的接盘绝非单纯商业行为。作为美国犹太资本的代表,贝莱德联合地中海航运(MSC)子公司TiL,通过收购长和港口资产,一举控制全球10.4%的集装箱吞吐量,跻身全球三大港口运营商。其野心远不止于硬件设施:交易要求长和移交智能码头管理系统、集装箱操作系统等核心数据资产,这些数字化工具将成为贝莱德操控全球贸易流向的“隐形武器”。

  更值得警惕的是,贝莱德与乌克兰的深度绑定。2023年,贝莱德与乌克兰政府成立“乌克兰发展基金”,控制该国能源、基建等核心资产,而此次收购长和港口的财团成员TiL,其母公司MSC的航运网络覆盖俄乌冲突关键航线。这种资本与地缘政治的联动,暴露出美国犹太资本通过控制物流节点,强化对欧亚大陆经济走廊的主导权,进而配合美国“印太战略”遏制中国的深层逻辑。

  三、中国海外财富的危机:从“被围猎”到“被断链”

  长和出售的43个港口中,12%涉及中国商品中转。若贝莱德实施“选择性调度”——例如延迟中国货轮靠泊、提高中转费率,中国外贸成本可能骤增15%-20%。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打击,比军事封锁更具隐蔽性。此外,美国正复制“巴拿马模式”,施压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马来西亚皇京港等中资项目,试图构建对华贸易包围网。

  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模式面临严峻挑战。过去十年,中资通过收购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嵌入全球供应链,但西方以“国家安全”为名加强审查,迫使中远海运、招商局等企业收缩欧洲业务,转向区域深耕。此次长和交易更警示:即便资产所有权归属中企,若运营权被美国资本渗透,仍可能沦为地缘博弈的牺牲品。

  四、破局之道:中国如何反制资本霸权

  1.强化基础设施自主权。中国需加快构建“去美国化”的全球物流网络。一方面,推动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陆路运输体系升级,降低对海运咽喉要道的依赖;另一方面,支持华为、中兴等企业开发自主港口管理系统,打破西方在数字化物流领域的垄断。

  2.构建资本防御联盟。面对犹太资本的全球扩张,中国可联合新兴市场国家主权基金,成立“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联合持股模式控制关键港口资产。例如,印尼雅加达港、印度蒙德拉港正推进私有化,中资可通过与当地资本合作,抵御贝莱德等机构的收购。

  3.法律与舆论双重反击。针对美国以政治干预商业的行为,中国可通过WTO诉讼、国际仲裁等途径维权。同时,揭露贝莱德等机构在乌克兰、中东的资本掠夺行径,瓦解其“市场自由”的道德伪装。

  五、全球化的黄昏与中国的战略觉醒

  长和港口交易标志着“自由贸易”神话的终结。美国犹太资本以“市场规则”之名行“霸权控制”之实,将基础设施从商业资产升格为战略武器。这种“资本殖民主义”的本质,是通过控制物流、数据、金融等全球命脉,维系美国单极霸权。

  对中国而言,这场博弈既是挑战,亦是机遇。当西方撕下“自由市场”的面具,中国可顺势推动国际经贸规则重构:首先,我们要积极倡导“共享主权”模式,在关键港口推行多边共治,防止单一资本垄断;其次,亟待升级人民币结算体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本币互换协议,削弱美元在物流金融中的支配地位;其三,我们要积极培育本土跨国资本,支持平安、中信等企业对标贝莱德,打造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金融巨头。

  六、失街亭后的战略箴言:资本无国界,但资本家有祖国

  李嘉诚的撤退撕开了西方“资本中立”的虚伪面纱。当犹太资本的黑手伸向中国海外财富时,唯有以战略定力与制度创新应对,方能守护国家发展的生命线。历史将证明,谁能掌握基础设施的“算法霸权”,谁就能主导21世纪的经济版图。中国需以此次事件为镜,加速构建自主可控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赢得属于东方文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