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丨如何看待“两个凡是”?

第1期丨如何看待“两个凡是”?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站在人民立场辩证地看问题!

  要坚持毛泽东思想。

  又要坚持解放思想。

  他们说,坚持“两个凡是”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是个人崇拜,是不符合实事求是。

  他们又说,“不争论”是一个伟大的发明,针对新形势做出了有效的策略。当时争论太多,导致内耗太严重,不过多争论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利于社会发展。

  可是仔细一想,为了平稳过渡,坚持“两个”不也是为了减少过多的争论吗?

  我翻了翻《邓选》,研究研究,直到翻到第二卷《“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看道(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四日):

  “前些日子,中央办公厅两位负责同志来看我,我对他们讲,‘两个凡是’不行。按照‘两个凡是’,就说不通为我平反的问题,也说不通肯定一九七六年广大群众在天安门广场的活动‘合乎情理’的问题。”

  后面又讲述到:“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

  该文设计师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

  用五大导师来反驳当时出现的舆论。

  我又翻了翻《毛选》,在第二卷看到《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一文:

  “我们的口号一定要和汪精卫的口号有区别,一定要和汪精卫的口号对立起来,而决不能和他相混同。他要反蒋,我们就要拥蒋;他要反共,我们就要联共;他要亲日,我们就要抗日。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又翻翻《人民日报》,1976年8月18日第1版《青年运动的新篇章》写道:“毛主席尖锐指出:凡是震圧学生运动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继续回头看文选。

  《邓选》第三卷《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一九八七年七月四日):“凡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地方都搞得好。”

  《邓选》第三卷《中国不允许乱》(一九八九年三月四日):“凡是妨碍稳定的就要对付,不能让步,不能迁就。”

  例子不继续举。

  多看书很重要。

  然后就是辩证看问题很重要。

  最后就是站在什么立场看问题很重要。

  现在网络上,公知也会时不时嘲讽当时的“两个凡是”,一句不实事求是和搞个人崇拜就可以贬低到底下,又如何辩证看呢?

  看问题,要结合当时的背景。

  要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分析。

  要从主要矛盾入手,聚焦矛盾主要方面。

  提两个,是在过渡期提的。

  毛主席是站在人民的立场,简单来说,站在毛主席的立场看问题并没有错。

  两个的说法,不是说伟人从小到大说过的话一定正确,而是要看主体,毛主席提出的各种战略策略,听他的就屡战屡胜,不听他之前,义和团运动失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洋务运动失败,百日维新失败,君主立宪失败,军政府失败,买办资本主义失败,只有他领导人民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

  站在人民立场辩证地看问题!

  比如不争说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辩证统一,如果不论时空和性质,长期只做一个方面,那就不符合矛盾的对立统一。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