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返点”潜规则:申请300万 200多万被拿走

科研经费“返点”潜规则:申请300万 200多万被拿走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凤凰网》报道:《科研经费“返点”潜规则:申请300万 200多万被拿走》。

可见,课题从立项到验收的各个环节都是有问题的。单就立项标准来讲,目前的立项标准本身不是出科研成功的标准。看看古今中外真正出成果的历史,不难发现,经费应该给什么样的组织,谁什么样的负责人才可能出成果。而目前的立项标准,和目前的人才评价标准一样,是错误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手段之一——公开透明——虽然不是解决科研腐败的根本办法,但以快速将其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公开的有效方法是:将科研经费的财务在互联网上公布,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在线财务系统”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了,通过这样的财务系统,完全可以做到财务的实时公布。

科研经费的公开,是真正走“群众路线”的必然表现,是教育群众正确认识,某些科研,某些科研人员的好方法。

 

附:《科研经费“返点”潜规则:申请300万 200多万被拿走》

不给经办人“返点”,事情是办不成的。这是山东一家新型建筑材料企业负责人张元(化名)申请科研经费“屡败屡战”得出的经验。

他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有人曾找到他寻求专利转让,可以借此申请到300万元经费,但条件是这些“科研经费掮客”自己要拿走其中的200多万元。

张元的例子显示,一些地方和部门的科研经费申领已经成为“黑洞”,局外人都不知道水有多深。这也是为什么科技部部长万钢上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科研经费“恶性问题”时连说两个“愤怒”,并表示“痛心”和“错愕”。

根据中国科协的调查估算,我国每年科研经费流失的金额可能达到数千亿元。科研经费管理上的漏洞导致科技部门成为寻租、腐败的高发地。这些都在呼唤一场科研经费领域改革的到来。

100万怎么用

张元告诉本报记者,其所在的企业近年来已经在研发上投入不下千万元,“我们就差去借高利贷了。”

他算了算,自己这几年来已经向当地的科技部门申请过十几次科研扶持经费,但均未成功。他曾遇到的申请“返点”并非个案。一名高校科研工作者告诉本报,其所在高校曾申请到一个100万元的项目,光介绍费就要60万元,剩下的40万元两名合作老师分。

还有更匪夷所思的案例,广东省审计厅对2008年至2010年省级重大科技专项资金使用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时发现,某市的两个项目承担单位共获取专项资金45万元,其中一个单位却已结束营业近两年,各种缘由耐人寻味。

李冰(化名)是广东某家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的职员,她的工作是专门负责帮助企业申请高新项目。她告诉本报记者,科研经费种类繁多,首先光级别就分区、市、省、国家级,一般来说级别越高经费额度越大,当然申请的难度也随之增大。

此外,不同的主管部门都可以设置专项科研经费。李冰称,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各地的经信委等机构都有不同门类的扶持资金。

为了要申请高新技术项目的扶持经费,一些此前没有专门研发部门的企业会在“李冰们”的指导下临时成立起研发部。李冰告诉本报记者,由于科研经费申请工作量很大,几乎每家企业都会设专人负责研发资料的归档和科技项目的申报,他们日常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刷各大政府部门比如发改委、科技局、经信委的官方网站,寻觅是否有和自己相关的项目经费可以申请。

李冰透露,其客户之一是华南某家知名的油漆生产企业,这家企业每年都会申请各种名目的十数个科研经费,一年下来至少几百万元。李冰介绍,一般来说大企业在申请中占据较多优势,“他们有实力,而且一般与政府的关系都还不错”。

曾有一名LED业内资深人士告诉本报,广东有超过6000家LED企业,大概只有2%~3%可以拿到补助,其中多为上市公司、国有企业。而有的企业项目做得很差,但是跟政府关系好,会吹牛,就能拿到几千万的政府补助。

1万亿用了多少

近年来,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超过千亿元,2012年更是超过1万亿元。但根据中国科协的调查估算,我国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的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依据1万亿元左右的总量来估算,科研经费非科研之用的金额每年可能达到数千亿元。

这与广州市副市长王东披露的数据大体相当。他7月底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自己看过的一份资料显示,全国的科研经费大约40%真正用于科技研发,百分之五六十用于开会出差。彼时,广东省纪委发布消息,广东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因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这从一定程度上暴露出LED行业政府补助乱象。

上述案例和更多审计报告曝光的案例显示,一些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不当使用科研经费已成“惯例”,一些地方和高校还形成了利益链:专家学者们争抢课题“要经费”,项目组成员巧立名目“花经费”,管理者以权谋私“批经费”。

李冰透露了业内流传的一则消息,珠三角某区的科技局局长,在企业申请某项目经费前收取好处费20万元,在200万元经费申请成功后,再次狮子大开口向企业索取一半费用。结果惹怒该家企业,事情最终曝光,该局长被“双规”。

新华社近日播发评论称,发钱的和花钱的成了利益共同体,谁还愿意去真正改变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光明日报》曾刊文披露,目前普遍的科研基金申报模式是:政府根据专家委员会的建议,制定出固定研究方向的项目申报指南,科研工作者再根据申报指南进行基金申报。本应体现科学精神、科学规律的科研基金的申报,成为了政府部门的“命题作文”。而在此过程中,从项目立项、资金分配到成果鉴定,又都离不开“人治”的影子,最终导致科研基金分配可能成为权力、人情的衍生物。

未来如何改革

地方已经意识到科研经费发放模式改革势在必行。王东在上述发布会上表示,广州已经着手研究财政经费该如何发放的问题。他说自己也在思考,是将钱散到每个企业去,还是放更多到科技服务平台上好。

“科技经费的使用模式,不能简单立项就行了。”10月12日,在首届中国科技金融促进高峰论坛上,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叶景图如此表示,广东省最近在反思过去在科技管理中的做法,未来将对既有科技经费使用模式进行调整。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广东省科技界别政协委员对本报记者表示,立项里面可能就存在猫腻,基层项目上报时可能存在虚报,实际上100万元的项目报上来写200万元,立项之后更是缺乏监管。

他认为,在我国,科研经费由科技部、科技厅、科技局这样一层层地审核下发,层级太多,容易出问题。而且科技厅是行政部门,不是科研部门,由他们来掌握经费和项目的发放并不合理。

上述广东省政协委员建议,我国的科研经费模式改革可向一些发达国家学习,比如德国,由一家协会统筹所有科研院所,并管理全部科研经费的发放。没有人为的行政管理角色,协会会长是科研出身的,知道钱应该花在哪里。

“现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我国各地科技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上述政协委员说,“如果要监管到位,必须将经费的发放者与监管者分开,给钱的人负责做审计,拿钱的人专心做项目。”

万钢在上述发布会上还透露了完善科研经费监管的设想。“我们应该做到每一个科研课题的经费使用至少在本课题、本单位中要公开、要透明,这样才能避免一些恶性问题的发生,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科研经费更加提高效率。”他说。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