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难尽《金刚川》

一言难尽《金刚川》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需要深究志愿军究竟为何而战,又究竟因何而胜。这是最重要的,却也是《金刚川》表现不足的。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

  《金刚川》作为抗美援朝题材放开之后的第一部电影,也是献礼抗美援朝70周年的电影,哪怕前几天导演某虎还整出戴“美国海军”的帽子参加宣发来恶心人的事,笔者还是要去看的。

  看完之后的感受很复杂,如果非要给电影一个整体性的评价,算是差强人意吧。

  考虑到时间因素,8月立项、拍摄,9月定档,赶在抗美援朝纪念日上映。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能有如此的完成度,的确很不容易。

  电影中故事展开的背景是,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即金城战役中,为了使主力部队顺利渡过水流湍急的金刚川,按时到达金城前线,我志愿军工兵连、高炮排必须保证水路畅通,桥的完整。整部影片正是围绕美军炸桥,我军修桥展开的。

  先说好的:

  首先,选择金城战役来拍摄,或许正是现实的曲折影射。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这一战,是“以打促和”的一战,也是巩固战果的一战。此战之后,美军被迫乖乖地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南北朝鲜的分界线也基本按此战之后形成的格局给定了下来。不惹事,不怕事,能打能和,正是现实中中方想要传递给美方的。

  其次,美军有榴弹炮、有侦察机、有轰炸机,此时的志愿军虽然装备有了很大的提升,一波喀秋莎齐射打掉了美军的榴弹炮,但依然缺乏有效的防空,守桥阵地只有一个高炮排,两门高炮,并且为了保住有生力量,还不允许打交叉,一门高炮必须先隐蔽,这就相当于只有一门炮在发挥作用。缺乏有效防控,敌我双方的武器差了不止一个代差,美军“钢多气少”,志愿军“气多钢少”,电影是做了充分的表现的。

  第三,影片中高炮排是整个故事的燃点和爆点。因为犯错,从连长变成班长的关磊,主动将排长张飞给撵到了隐蔽炮位,是因为这一炮位在美军的优势空军打击下注定是要牺牲或先牺牲的。后来,为了牢牢吸住美侦察机,关磊主动在自己炮位周边燃上大火,并打出曳光弹,给张飞创造出了迎头一击的机会。最后,当两炮位只剩关磊一人的时候,被炸断一手一脚的他,用火烧的办法阻断了流血,干掉了嚣张的美军侦察机后牺牲在了炮位上。

  在解放军中摸爬滚打过的张译(其服役的老部队24军恰好参与了金城反击战)和吴京对志愿军的理解无疑是深刻的、表演也的确是到位的,其表现出的战友情、视死如归、敢于胜利、一往无前的牺牲精神很难不让人洒下热泪。

  第四,整个故事围绕炸桥修桥展开。桥被反复炸了四五次:侦察机(其主要任务是侦查和引导)、榴弹炮、轰炸机投放的水下延时炸弹、轰炸机投下的重磅炸弹,但每一次都被“不可思议”地修好了。最后,在新一波轰炸机来临、渡桥时限逼近之际,幸存下来的工兵们冲向大桥,利用残桥以血肉之躯搭起了三层的人桥,保证了大部队的行动。

  在这整部影片的最高点,《我的祖国》旋律与“人桥”交相辉映。或许,在武器与装备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条件下,正是因为有了不一样的“人”,志愿军战士才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当志愿军战士站立在浸透死亡的异国河水里,想到的正是遥远祖国的一条大河,她美丽而青春,“是我生长的地方”——这正是英雄们动力不竭的源泉。

  因为“桥”,因为自我牺牲,在观影中,笔者脑海中会偶尔闪现出《啊,朋友再见》的旋律。“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都说啊多么美丽的花”,遥相呼应的正是“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最后,电影的第二部分塑造了一个高傲、狡黠、对荣誉充满了热爱的美军侦察机飞行员A,其活脱脱地个人尊严不容挑衅的西部牛仔形象。据志愿军老战士回忆,虽然美军在生活作风上比较拉胯、整体而言战争意志也不见得很强,但其战斗素养的确不容小觑,配上先进装备,的确是难缠的对手。

  正是美军飞行员A立住了,在劣势之下将这难缠的对手灭了的高炮排形象就更加丰满了。和这样的对手作战并战而胜之,更好地衬托出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和智慧。

  同样,在战争中逐渐丧失意义感的美军飞行员B,正是因为A被灭,加上永远炸不毁的桥,飞行成了B余生缠绕的噩梦,他说自己一辈子都活在地狱之中。

  这一下子就让人想起了大约04年网上流传的李刚林那篇《他们像原木一样移动》,正是志愿军战士用他们的英勇和无畏,导致那些活下来的美军士兵余生都活在噩梦和疑惑中,他们总会在恍惚中回到那个和志愿军战士厮杀的战场,他们永远也想不明白志愿军战士那不竭的力量来自哪里,他们只能说“凡人之躯,比肩神明”。

  在《原木》一文中,那位老兵在人民解放军军歌中听到了这只军队的灵魂,那正是“工农的子弟,人民的武装”,那是“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在长津湖中被吓傻的他,一下子就捕捉到了“毛泽东”三个字。那夜,作者李刚林特别惭愧,因为“自己”早已不是当年朝鲜战场上的他们,缺的正是那个灵魂。

  总之,《金刚川》是一个关于牺牲的故事,没有早几年对历史乌七八糟的抹黑,的确可以一看。

  当然,不足也是非常明显的:

  不同角度切入,这是目前为止争议最大的点。

  或许是时间的因素,导演团队采用了非常讨巧的表现手法,就是一个故事从不同的、人不同的视角分别拍三遍,正好将故事分成了士兵、对手、高炮排三个部分,再加上一个收尾的人桥,正好凑成一部两小时的电影。

  此种手法,如果处理得好,能够起到情绪渲染层层递进的效果。但影片中,第一部分太过于混乱,三个部分重复镜头太多,转换也不太自然。虽然第二三部分有故事叙述和演员表现的加持,但在转换依然容易让人出戏,从而使得观众的情绪不连贯,因此情绪爆点来得快也走得快。

  影片完成度。

  影片最后,伴随着数架美军轰炸机的临近,在美军侦察机飞行员B的视角中,人桥形成,大部队顺利过桥。到这里,影片结束。最后,跳出影片,回到了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的现实中。

  在影片最高潮结束,让人的鼓起的情绪一下无从寄托,又立马转到现实中对志愿军烈士的哀思中,跳跃太大。从完成度的角度,应该在结尾,几个镜头闪一下金城战役主战场,然后美军签下停战协议,毕竟修桥为的就是这场胜利。影片开都做了交待的,结尾却没了,实在有点虎头蛇尾。

  影片的主控精神。

  每一部电影都有自己的主控精神。从精神表现来看,《金刚川》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但没能表现出英勇的源头——这不是抽象的一句旁白“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就能完成的,而应该体现在故事的展开及情绪的传递中。

  影片中最为浓墨重彩炮兵排长英勇牺牲,其动力来源,如果单从故事来看,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战友情及老连长的先牺牲,二是与美军飞行员的较劲、对决,三是从作战大局出发服从命令。

  这就抽离了志愿军精神的源泉,从而就很难解释,同样是牺牲,同样为集体,志愿军的牺牲到底与其他军队的牺牲有什么不同;同样是牺牲,为什么志愿军的牺牲就如此前赴后继;同样是牺牲,为什么志愿军战士会把牺牲视为一种“幸福”。

  他们理解不了,毛主席缔造的人民军队,为何天下无双。

  影片之外。

  主创团队选取了比较讨巧的方式,聚焦于修桥这一个小点,更多像是一个战争景观片,并没有太多注重于人物的成长,或其内心的变化(意外的是,竟然还有一闪而过的志愿军战士帮助朝鲜平民转移的镜头)。

  其实真实的历史同样精彩,故事原型之一的工兵连长张振智带领战士们勘察的时候选择了悬崖下的一段河岸,因为这里不易被敌人火炮击中、敌机也不容易低空俯冲投弹;拂晓前停止渡河后,将桥伪装成断桥;桥梁下还架了一座轻型吊桥,以保障伤员和物资的运送;在周围森林被美军用燃烧弹烧个精光的前提下,依然能储备大量材料,一次次修好桥。

  本片则是为了观赏的视觉效果,选择了在易于被打击的开阔地带架桥,并且灯火通明。

  这也就难怪,军事民主、支部建在连上、党指挥枪,这些志愿军的特质没有得到体现,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这是一部优缺点都很明显的电影。虽然不足的地方是内核性的,但在这么多年的抗美援朝被肆意抹黑的舆论困局之中,终于有了正面描述抗美援朝战争的主流商业电影。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笔者也希望,今后我们能理直气壮地纪念自己的英雄,可千万别再莫名地去“友邦”操心了。

  昨天是周五的晚上,笔者观看的场次坐得满满当当的,除了附近的大学生,就是年轻家长与孩子一起了。对当下的许多人而言,他们并没有深究历史的动力,这一部电影的意义正在于向大众传递了抗美援朝的正面意义。更进一步,正是有了接触和触动,才可能会有兴趣去了解和深究,希望不就在年轻人身上么?

  今天是志愿军的第一名战士毛岸英烈士诞辰的日子,明天是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纪念日。

  《金刚川》剧中张飞打下敌机后,在炮位中被焚烧成雕像,某连班长在重磅炸弹爆炸后还保持着拖扛圆木的形象。这,无疑是在向包括毛岸英烈士在内,牺牲在美军优势炮火之下的英雄们集中致敬。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重温毛主席那句话:“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的确,需要深究志愿军究竟为何而战,又究竟因何而胜。这是最重要的,却也是《金刚川》表现不足的。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