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说教育

从高考说教育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十年寒窗,今朝提名,宏图大展,光辉一生”,这是我在某高中送考现场看到的条幅。对于很多人,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高考,早已成为生命中的一个节点。

  七年前的这个时间,我也像很多高考学子一样,紧张、兴奋,为前途担忧,害怕考不上。七年后的今天,当我再回头看那一段路,想起那些壮志豪言,即 使挤过了独木桥,还不是在一个城市流浪。对一个考试寄往了太多,当看到满地撕碎的书籍飘落而下的时候,所谓的释放压力只不过是对高考不满的一个任性的借口 而已。看到这些,反而让我觉得更沉重,不光我们自己,就连这个社会也是这样,我们都太看重生活中某一部分而忘记了全部的生活。每年的高考期间,会有多少感 人的故事发生,比如说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而隐瞒某些亲人不幸的消息,这些故事真的“感人”,感人到都不符合情感逻辑,这其实就是一个制度的失败,在教会知 识之前,最起码应该尊重人性。比起四十年前,高考早就没有了当时的意义。1977年的那个高考,集聚了太多的期望,是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是一个国家的 时代拐点。而如今的高考,多么牛逼的条幅,多么霸气的标语,四年的大学生活,出来的时候,又有几个能记住高考时的艰辛和努力?

  高考制度的弊端,或者说整个教育体制的弊端,经常会被吐槽,但结果呢?从减少加分项目到文理不分科,到全国统考,甚至到中央全会上的决策,高考 制度一直在改革。就像一架奔跑的马车,车窗坏了修车窗,车帘坏了换车帘,小修小补终究还只是一辆马车。一个往中西部调出计划,惹得家长们围堵教育部门,教 育部门也紧急回应不会减少招生计划和录取率。因为工作单位有同事的孩子参加高考,他们也比较关注这个,在我看来,关心高考走向的不光有孩子今年要参加高考 的家长,还要那些孩子在今后一两年内要参加高考的家长。在他们眼里,这一个改革,关心着一代人的未来,从哪届开始,都不是很公平。而高考,我们一直都当成 社会公平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在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它虽不完美,虽然也有弊病,但是相对来说,还算公平。从开始扩招就该想到,今天的局面就是当初盲目扩 招的结果,录取率一旦上去,就很难再降下来。扩建校区、改建办公楼、兴修宿舍,在大学向更多人敞开的今天,整体素质确实有所提升。但是这一系列动作中,恰 恰缺少对于大学素养的投入,缺少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大而全的局面难培养出高端的精尖人才。

  市场化改革至今,高校一直像个堡垒,冲不破计划经济时代的某些弊端。在管理体制、在学术体制等各方面流露出许多问题。一个教书育人的高校、一个 培养学生的老师,非要挂上副部级、正厅级,这本身也就只是“中国特色”。很多知名的学者、教授往往还要分心行政工作,在学术会议、在学术讨论上,真正有研 究的小讲师往往都要排在最后才能发言,而最先发言的往往都是领导。最近出现的导师、学生之间的一些事故也说明了在高校里学生给导师打工的事实是存在的。我 们一直都在为党、为人民办教育的口号中前行,这本身没有错,也应该是努力地方向。问题在于教育带给学生们的应该是尊重知识、尊重事实,如果过分的强调意识 形态的作用,反而会让人觉得不自信。笔者的一个朋友是搞天体物理的,在考中科院研究生的时候,特别发愁政治入学考试。其实我觉得他这种高深的天体科学应该 不会跟政治发生任何关系,在工作研究中也应该用不到。而在高校里真正受欢迎的老师恰恰不是那些按照教科书来照本宣科教学的老师,其实教育可以更自信一点。 党的建设应该要抓,但是如果点开高校的网站看起来和政府部门一样的时候,那么是否就应该要思考一下高校的意义何在?

  读了这么多年书,渐渐地发现,这是一个“烧钱”就有学历的年代。给普通人以教育是国家的一项职能,也是人民政府的体现。关键是这样的教育是真正 的给了普通人,而不是为了“钱”。成人夜大、网络教育、专升本、在职硕士······很多渠道给了很多人以读书的机会。这对于那些上学年龄没有条件上学的 人是保证他们受教育权利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却不是为了知识,而是为了学历。有的甚至交完钱连考试都不用去,学历证书发放的越多,就越廉 价。在同一个教室里、面对同一个老师,南都社论说得挺对:相比于拿着工资来上学的学生,自己掏钱上学的学生,本身就是输家。当金钱在学历、选干、评优、入 党等方面有影响力的时候,很难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一心为公,具有家国情怀,心系百姓。

  高考若能宏图大展,就真能光辉一生吗?虽然为了激励考生,这样的标语可以理解。但是大学的残酷事实却是,很多人读出来的境遇并不一定比没读大学 的好,甚至是更差。从绷紧的高考弦到宽松的生活学习环境,挤过了独木桥并不一定代表着你挤进了社会。尤其是对于农家子弟来说,他们要付出的艰辛更多,他们 家庭背负的也更沉重。虽然我们不这样说,但是我们还是要承认这是一个拼钱拼爹的时代。身边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不同的生活境遇不同的眼界,毕业后面对的也是 不同的人生,没有所谓的平等起点可言。真正的光辉一生,除了高考时大展宏图以外,还需要保持住高考期间的努力,需要不断的拓宽眼界,去结识更多的书、更多 的人、更好的世界。

  有时候,我会想高考到底影响了多少人?它真就那么重要吗?而我们也陷入了这样的怪圈,一边是不断的批判吐槽,一边是疯狂地追求。有的老师甚至会 告诉学生高考的穿衣经,什么红色开门红,绿色一路绿灯,灰色走向辉煌;父母要穿旗袍旗开得胜,要穿马褂马到成功,考前要亲吻试卷稳过等等。对于高考,知道 它不好,却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替代它。而社会也是这样,一面批判它的种种弊端,一面又在大肆的宣扬高考状元,考研学霸。而我们的高考是怎么拼出来的呢?层 层叠叠的试卷,换了又换的镜片,日复一日的成绩······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一路上我们背着无比沉重的负担。

  考场外,又是父母整夜未眠,考场门前望眼欲穿······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