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社会主义大学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

郝贵生:社会主义大学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习近平同志给人大建校80周年贺信中提出大学要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三个根本问题。在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上,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大学应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普通劳动者,培养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具有是非善恶美丑辨别能力、爱憎分明、平等意识、有纪律和法制意识、有科学逻辑思维、有棱有角的敢于善于斗争的主人型人才,有远大理想、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为国家、民族发展奋斗终身的人。

  10月3日,习近平同志给人大建校80周年的贺信中提到,强调学校要“围绕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三个根本性问题进行教育改革。笔者认为,这不仅是对人民大学的希望,也是对全国大学的希望,对中国整个教育的希望。但这三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各级领导,包括教育部门的领导,特别是大学的各级领导、大学教师都真正解决了的问题。他们中的相当多的人在这三个问题上是糊涂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中国当代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之所以存在如此之多的问题,其重要原因就是这三个问题不清楚、不明确,特别是第二个问题即如何做人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笔者在大学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退休近十年来也一直关注教育特别是关注大学教育,本文结合中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就社会主义大学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初步认识。

  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实质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属于上层建筑部分,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反映。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党的教育方针也应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就已经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即:“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85页)但是,毛泽东这一教育方针近几十年来遭到了相当多的人的质疑和否定。又由于其它种种原因,整个社会在怎样做人?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相当混乱。中国当代腐败现象愈演愈烈的客观事实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做人的模式和标准不一样。固然社会腐败有经济、政治、思想、国际、国内等多种原因,但中国教育包括大学教育在培育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思想极其混乱,其对中国当代腐败现象愈发严重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大学培养人的问题上存在着根本不同的做人模式和标准。这种对立主要表现在:

  第一,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单纯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

  笔者在职期间,学校每年都要发整个学校各院、系、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几乎在所有专业培养目标上都这样写道:“培养具有某方面技能的专业人才。”我曾经与学校制定这一计划的教务处领导探讨这一问题。他们问我究竟错在什么地方?我就说,大学培养的目标究竟只是培养专业技能性人才,还是包括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他们说,这道理谁都知道,没有必要在这里写明。我说,不一样。只是写明培养专业技能,那么院、系、专业的领导老师就只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根本就不考虑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认为那是思想政治课老师的事。实际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用毛泽东时代语言讲就是又红又专教育,就是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教育。用习近平同志语言讲,就是立德树人。这绝不只是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的任务,它需要所有领导和老师都要在自己的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达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事实上,一些专业课老师不仅不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而且自觉不自觉进行反面教育,甚至对学生讲,政治课是洗脑教育。有些人甚至在课堂及其它形式自觉不自觉散布诋毁马克思主义、诋毁社会主义、诋毁毛泽东等革命领袖和革命英雄人物、诋毁祖国的言论,2014年《辽宁日报》致全国高校的一封公开信就具体揭露了高校的这种状况。因此在笔者看来,大学培养目标必须写明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的人。这应该成为所有领导和教师的内在的教育理念。

  第二,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普通劳动者,还是培养脱离劳动、脱离工农、脱离艰苦的人上人?

  大学教育特别强调人才培养,但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大学人才还要不要做普通劳动者?在这一问题上人们的认识也是不同的。有些人认为,大学培养的既然是“人才”,那么这些“人才”毕业之后,首先考虑的就因为我是人才,你就得重用我,就得给我高工资,高待遇。我的学历越高,工资和待遇就应该越高。因此大学学历实际就成为“人才”向党、向社会、向人民讨价还价的资本、本钱。这符合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吗?实际上,从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学校教育单纯追求个人名利地位现象越来越严重,他们把教育看做将来赚钱发财的手段、工具,看做脱离劳动、脱离艰苦、脱离工农成为人上人的成名成家的跳板和阶梯,看做类似体育比赛追求冠军的竞技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口号就是这种教育观念的典型表现。不仅体现在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更为严重。文革以前,“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只是形容个别大学生,中国当今这种现象不是越来越严重了吗?中国当代教育包括大学教育几乎都是这种人上人的教育。笔者一直赞同毛主席的教育方针,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普通劳动者。有些同志质疑这种提法,认为既然培养普通劳动者,那还要办学校、办大学干什么?没有受过教育的普通工农确实是普通劳动者。但我们说的普通劳动者的前提是全面发展的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普通劳动者。这些都需要教育,即使普通工人、农民也需要教育。但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高于普通劳动者之上的向人民讨价还价的人上人的特殊“人才”,而是人格、权利与普通工农地位相平等的“人才”,其所学的专业技能不是向党和人民、社会讨价还价的本钱,而意味着对人民和社会应该做出更多更大的奉献。当年国家主席刘少奇握着北京市掏粪工人时传祥的手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

  第三,是培养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还是只追求个人名利地位的人?

  “责任”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有两个含义:一是说份内应做的事,如尽责。二是说没有做好份内的事情应当承担的过失,如追究责任。所谓责任心、责任感或者说责任意识是指责任者对自身责任大小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已经由“份内”工作逐步扩大到整体组织、民族、国家以及整个人类。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就是指普通人所具有的对国家、民族、人民所具有的强烈的忧患和责任意识。是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做人的基本素质和人格中最重要的内容。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人就能够有较高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并把这种目标同社会发展和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就能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严格要求和发展自己,使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发展更快;就能够在在各项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投入更大的热情和精力,不仅有效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还能够给他人和社会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能够面对工作和前进过程中的种种困难、阻力敢于斗争,坚忍不拔,勇往直前,不怕牺牲;能够对民族、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古今中外对国家、民族和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无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意识。社会主义大学应该把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但必须承认的一个客观事实是,近些年来由于以私有观念为核心的剥削阶级意识形态急剧泛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本性自私论思想严重侵蚀到社会各个角落包括教育领域。在许多大学生看来,什么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都没有关心的必要。大家都只关心个人能否赚钱,能否获取个人的名利地位和小家庭的幸福就可以了。而且中国当今几乎所有的改革实践中,都把工作与个人利益最大限度结合在一起,而不与社会责任意识联系起来,由此进一步促进、刺激和助长了私有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导致大学生对社会、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关注度的进一步的降低和淡漠。记得2001年一期《大学生》杂志一个大学生谈到理想目标问题时说,我不想做什么英雄,也不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只想过小男人、小女人的平静生活罢了。而大学教育目前却很少甚至不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学习价值观的教育。这种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第四,是培养是非明确、爱憎分明的有主见的人,还是培养不辩是非美丑的糊涂人?

  依据矛盾普遍性原理,任何社会都存在是非、善恶、美丑的对立,存在真理与错误,先进与落后、 正义与邪恶的对立。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正义战胜邪恶、先进战胜落后、真理战胜错误、是战胜非、善战胜恶、美战胜丑的过程。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学生就应该勇敢地站在正义、先进、真理一边,站在真善美一边,同邪恶、落后、谬误,同假恶丑进行斗争,推动社会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就首先必须具备是非、善恶、美丑、正义与邪恶、先进与落后的分辨、辨别能力。中国古代要求真正的学者必须具备“明辨之”的能力。同时,爱与恨也是社会生活中一对具体的对立范畴。周恩来为雷锋题词中强调学习雷锋“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鲁迅也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附首甘为孺子牛”。但是我们整个教育包括大学教育中却较为缺乏对学生进行是非、善恶、美丑、爱憎情感的教育,更不自觉对其进行分辨、辨别能力的教育。如教育学、心理学强调培养人的能力。然而他们只是从心理角度界定人的能力的类型、结构如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等,而不提人的是非善恶美丑辨别能力,更不提人的爱憎分明的情感。

  郑板桥有一句名言即“难得聪明,难得糊涂。”其本意是说想做一个头脑清醒、是非分明的聪明人确实很困难,但它确实应该成为有理想抱负有事业心的人们的努力方向。把做聪明人作为奋斗目标的人让他糊涂起来、让他是非美丑不分也很难,也很苦恼、痛苦。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篡改了这句名言,抛弃前句,只取后句,把“难得糊涂”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种观念不仅渗透到官场、整个知识分子队伍中,整个社会也极其严重。导致大学培养人也自觉不自觉把这种糊涂人作为目标。任何一个有头脑的中国教育工作者都能深刻感受到这种现象的客观存在。

  第五,是培养诚实、坦率、正直、有棱角的人,还是培养圆滑、世故、虚伪性的两面人?

  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做人要诚实、正直,要有棱有角。那时的学校风气非常好!老实人、正直人一般都不吃亏。但伴随年龄的增长,社会风气的转变。我感觉到做老实、正直人、有棱角人越来越吃亏。因此与老同学、朋友谈起这一问题时,几乎都说,做老实人、有棱角的人太难了。相反,做人圆滑、世故、虚伪性的人越来越多。相当多的人的名利地位、荣誉不是依靠自己实实在在干事,真正做对人民和社会有真正贡献有益的事情,而是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溜须拍马获得的。必须承认的一个客观事实就是大学相当多的教授、博导就不是真正依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和正当途径获得的。党中央揭露的那么多的腐败分子包括最近揭露的黄兴国、孙政才等人就是典型的圆滑、世故、虚伪的两面人。说一套做一套。“当面孔繁森,背后王宝森。”习近平谈到这种人时说,有些干部表里不一、言行不一,台上台下两个形象,人前人后两种表现。当然,造成这种“两面人”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实质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但从大学教育来说,必须从世界观、人生观入手,从党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从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必需努力培养正直、诚实、坦率、有棱角、敢说真话实话、迎难而上的人。这种人一时可能吃亏,但长远来讲,就不吃亏。不老实的人、圆滑、世故、虚伪性的人发展下去,早晚要吃亏。那些被揭露出来的腐败分子实质是“两面人”的吃亏。同时,无论在学校。还是在任何社会组织,各级领导应该造成一种新的风气。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领导如果能够真正让老实人、说实话的人、干实事的人、坚持原则的人、开拓创新的人、敢于直言进谏的人不吃亏、少吃亏,并经常得到肯定、鼓励、表彰;而对那些善于弄虚作假、投机取巧、见风使舵、溜须拍马的人使之少占便宜、不占便宜、甚至受到群众舆论和领导的批评、谴责、惩罚。这种邪气下降、正气上升并成为主导风气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行为。

  第六,是培养拜倒在权力、金钱和名利面前的奴才型人,还是培养头脑清醒的有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敢于善于斗争的主人型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权力之上,其做人模式是拜倒在权力面前的奴才型人。资本主义文化核心是金钱至上,其做人模式是拜倒在金钱面前的也是奴才型人。糟粕性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渗透到当今社会各个角落。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资本主义的金钱至上观念也以极其迅猛的速度在中华大地上蔓延开来。这两种文化相互勾结构成了中国当代最腐朽的文化内容,其影响也极其严重。中国当代几乎所有的腐败、丑恶现象都是这两种文化及其结合的表现。中国的教育包括大学教育对这两种文化及其相结合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阻碍和破坏作用至今还未真正认识到。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可以从多个角度界定,笔者从群众史观角度界定其精髓就是使绝大多数人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就是要有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敢于在权力面前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从权力至上、金钱至上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同时。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也是人民群众要成为社会的真正主人。大学生就应该成为社会主人的楷模,以社会主体、社会主人的面目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其不仅有是非、美丑、善恶的辨别能力,从权力真理观、实用主义真理观解放出来,而且敢于和善于同一切错误、丑恶、落后的错误观念、行为,为真理而做坚决、持久的斗争。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目标应该是这种头脑清醒的且敢于善于同一切错误现象做斗争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的主人型人。

  第七,是培养人格、权利平等,并善于与他人平等合作、共事的人,还是培养习惯窝里斗、恃强欺弱、欺软怕硬的人?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反对严格的等级观念,主张权利、人格平等,但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念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对广大劳动者来说,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为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平等提供了经济基础。但以往封建社会的不平等观念、资产阶级的所谓平等观念依然存在,实现社会主义的平等还需要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但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提倡的做人模式就应该是权利、人格的平等。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中已经是写明了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经济、政治地位、文化程度、收入、能力等等必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但人的基本权利、人格是平等的。那么就要用平等、公平的态度对待他人。不能因为自己的权力、地位、收入、文化等因素低于他人而自卑,甚至拜倒在他人脚下,脸总是朝上看,去做奴才;也不因自己的某些因素高于他人而高傲和趾高气扬,脸总是朝下看,要求他人绝对顺从自己,甚至恃强欺弱,欺软怕硬、窝里斗。这种做人模式实质还是奴才型人格特征的具体表现之一。前几天媒体曝光的陕西科技大学一教授殴打女环卫工的事件就充分暴露了这种奴才型人格的典型表现。这个教授面对的如果不是女环卫工,而是某位大人物,大领导,他绝对不敢如此,甚至可能要点头哈腰,阿谀奉承。同时,一个真正具有平等、公平观的人也是善于与他人平等合作、共事的人。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有力量。社会主义大学就应该培养平等意识、平等权利、平等人格、有团结合作意识的人。

  第八,是培养有现代规范意识的有纪律、法治观念的人,还是培养无规范意识的随心所欲的所谓自由自在的人?

  任何人都是社会意义上的实践的人,实践本身就是物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是受动性和主动性的统一。作为社会意义上的人,其必然生活在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中,必然受到这些关系的制约。人类在社会进化过程中,不仅受到客观规律、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也要受到人类自身制定的一系列规范的制约。人的本质是自由的,但这种自由不是唯意志论的那种任意性、随意性的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而是辩证的自由观即对必然性认识的自由,是受必然性和客观条件制约的自由。人制定的一切规范意识本质上应该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认识的基础上,它不是限制人们的自由,而是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多数人的自由。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学生,必须是具有规范意识、纪律意识、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人。

  当前社会上包括相当多的大学生在自由观上还是奉行唯意志论的自由观,他们把自由看做随心所欲,为了个人不正当的利益,任意违反学校纪律。大学生作弊现象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法制、纪律观念淡薄的问题。当今官场上那些腐败分子在职时,也大讲特讲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但他们认为那是给别人制定的,对于他们这些位高权大的自己来说没有任何制约。原江苏省建设厅厅长徐其耀给儿子的信中就赤裸裸的表露出上述观念。这也是他最终受到党纪国法严惩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中国当今的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应该把自觉培养大学生的纪律和法律意识摆到重要地位上来。

  第九,是培养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逻辑思维的人,还是培养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错误思维的人?

  人们说话、写文章都要讲究逻辑,首先是讲形式逻辑,其次是讲辩证逻辑。也就是说讲话或写文章在推理、论证过程上,必须有科学的思维方法。这也是任何专业、任何学科建设中都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大学是培养社会高层次的人才,这种要求更为重要。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有些领导人讲话、相当多的文章甚至包括主流媒体的文章不讲逻辑,缺乏科学思维方法、缺乏科学推理、论证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现象在大学教学、科研中也非常之多。二十多年来高校兴起的大专辩论会就是违反形式逻辑、充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典型场所。笔者曾经于2011年6月3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文章《大专辩论赛背离辩论的灵魂和本质》就具体揭露批判了这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诡辩论。它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目前大学教育出现的缺乏科学逻辑思维的严重问题。因此,社会主义大学教育应该把培育学生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自觉遵守形式逻辑、自觉进行科学思维能力的人提到重要议程上来。

  第十,是培养有远大理想、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为国家、民族发展奋斗终身的人,还是培养没有理想、信念,贪图物质享受和腐朽生活方式,甚至出卖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人。

  六七十岁的人们都是在《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的歌声中长大的,也就是说,那个时代的教育是希望同学们都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但由于种种原因,共产主义还是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和必由之路?共产主义还要不要成为青少年一代的奋斗目标和理想等一系列问题受到当代许多人的质疑和否定。尤其是苏联解体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曲折问题使他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对共产主义理想目标发生了怀疑,甚至认为“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歌曲欺骗了青少年。与此同时,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把资本主义制度看做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最美好的制度,把美国等西方国家看做人间的天堂,把追求物质享受和腐朽的生活方式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甚至北京大学某教授在美国入侵伊拉克时喊出了“当兵就要当美国兵”的口号。北大、清华及国内某些高校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向美国输送人才的培养基地。前几年,一名到美国留学的清华女博士生竟然帮助美国成功破解中国军方的“北斗星”卫星系统,由此被国人骂为“中国当代女汉奸”。这些现象不仅说明整个社会,也说明中国当代教育包括大学教育是非善恶美丑观念颠倒的客观事实,说明中国当代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缺失到何种严重程度。近些年,习近平同志对广大共产党员提出了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的要求。笔者认为,这也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奋斗目标。刚刚过去的10月30日革命烈士纪念日党和政府举行的奠基活动中,参加活动的少年儿童再次唱起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嘹亮歌声,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仍然希望广大青少年包括大学生都能够成为我们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因此大学教育如何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根本对立的教育,真正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接班人,也是中国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极其重要内容和任务。

  社会主义大学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大课题,不是简单一篇文章就能够讲清楚了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系列基本原理,涉及到人学、中国和西方文化等一系列思想,还涉及到人类社会发展史,涉及到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到中国革命发展史,涉及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涉及到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等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希望拙文能够抛砖引玉,引发理论和教育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也希望批评指正!

  2017年10月10日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