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难再出贵子?不同阶层孩子存在的残酷差距

寒门难再出贵子?不同阶层孩子存在的残酷差距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本文是一位银行HR所写,他工作了10年,接待了一群到银行实习的实习生,然后观察他们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像小说,但比我们看过的小说更精彩;像现实,但比我们了解的现实更残酷。文章很大的借鉴价值,也有狭隘之处,请批判阅读。

我在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部上班。去年招了很多学校的实习生,正好我负责这些孩子。60名实习生其实最后录用不会超过10人。实习其实就是银行的噱头, 是对学校、对外宣传、对社会的某种义务交代吧。但然能进入银行实习的都是学校推荐的所谓的好学生。

银行这种单位是体制内的机构,待遇相对于其他行业较高,是那种世人眼里比较羡慕的单位。接下来讲讲这些孩子的人生的第一步究竟是怎么迈出的,都有什么结果,供大家反思。

一群大四的实习生

大四学生其实还只是一些孩子。我接待了我们这个省最好大学的这批孩子来到我们单位。他们都是一个名牌211重点大学即将毕业的学生,可是他们的组成又分了这么几种:一类,农村家庭出来就是学习很努力的,在学校很优秀的,大概能有20多个;还有一类就是家庭县城的的孩子,有那么十几个;再就是所谓的大城市的孩子十几个,这就是当时看到他们的资料的印象。

印象很深的是去年三月份,他们第一次来到银行。因为第一天报到,我们准备了一间办公室,早上等着这些孩子来报到,上班后开始等着这些学生的到来,我的同事跟我说:我告诉你我知道哪些孩子来的早,哪些孩子进来会和我们打招呼,哪些孩子会和我们聊几句,哪些孩子会进来会给我们倒水。打赌的结果是中午请他必胜客。

然后,他数出了一大堆简历说这些孩子,会来的相对早点,然后把这部分简历交给了我,真的当时的结果,最早来的十几个孩子都是他给我的那些简历里面的。慢慢的陆陆续续的来了这些孩子,然后真的有的进来很紧张一句话不多说,有的笑嘻嘻的和我们聊几句;有的会很自然的说:以后你们是领导了,给你们倒点水;有的孩子会大大咧咧的。其结果是我同事预测的,错误率只有两个。当时我就惊奇了,中午请他吃饭,我说你怎么看出的,他说这不是他的绝招,是以前跟着副行长接待实习学生从副行长那里得到的一个启示。其实很简单,看简历资料的户籍所在地,和父母工作单位,能归纳出群体来,也相应的能归纳这同一所大学,几种孩子的性格特点,处事方法。因为有些东西是共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站在年长的角度上去分析就很容易得到一个初期的预测。

下面是同事分析的过程:

一,来的很早的孩子,大多是农村的孩子。因为他们重视这是一生中第一次离开学校去个正式单位实习,会很重视。因为是学校推荐,自然会打电话给家里,家里父母能给予的指导无非是好好珍惜。学校重视,第一天要早去,这一类的教导,自然来的最早的是这些孩子。但是都紧张,和我们几乎无交流。

二,进来和我们打招呼,并且还有倒水的那几个孩子无一例外,父母都是在党政机关工作,真的很准。

三,进来大大咧咧,还开几句玩笑的几个孩子,家里都是经商,可大可小,但是父母身上那种灵活态度的熏染,在身上能看出影子。

四,还有那么两三个,感觉挺冷傲,相对自信,对我们是属于那种不卑不亢的,这几个无一例外的属于大城市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

就因为这个小插曲,我开始觉得很有意思,开始觉得应该去分析这群孩子。十年前的自己也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我内心很清楚,实习的最后结果这群孩子只有几个可以留下,大多还是得自己找工作,那时候心里只是一个念头,保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看看半年后,一年后,一年半后他们第一步迈出的样子,也许能追寻到他们十年后的样子。没想到这一年多的观察,真的让我总结出了很多东西,也从里面看到了自己的困扰点。

选择哪个部门

这群大学生参观完单位后第一天报到的下午,需要在会议室这群孩子开个见面会,这种事是面子事,也是银行对外宣传点,自然会有位副行长级别的讲话,然后是人力资源部经理,然后就是具体的告诉这群孩子,去哪些部门实习。就在领导们对着这帮孩子讲了一堆官话,套话的时候,一个小测验在我脑子里成型:让他们自己选择想去工作的部门,不能写一个,写三个,可以电话与家长交流,给他们20分钟时间考虑,他们直接在会议室不能相互交流,如果想得到指导,可以去走廊,给自己父母或亲人打电话咨询。结果是大概十个孩子还明确的写出部门名称,选择的岗位相当不错,有一半随便写写,有的部门是自己臆想出来的,或者具体大概知道是什么工作性质,但是无法准确说出部门名称,就自己造了一个,还有几个写了就是写了收钱,贷款之类的几个字,这就是他们大学四年金融专业,经济等等专业。

然后,当然就是按照银行的实习流程,在给他们讲一下银行如何伟大,如何有前途,如何.....

当我拿着他们的自荐部门的小纸条,有了这么一个发现:能够精确写出银行部门的那十几个孩子,大多家里是机关,和经商的;农村孩子有一个能精确写出,问了原因是自家有个亲戚在银行。

开完会的时候,副行长告诉我,今年行里大概会招15个应届毕业生,各个方面的关系需要应付,这群孩子,只能选择优秀的留下两个或者三个,让我们负责细心甄别一下,到最后,作为单位录用的主要依据。这件事让我负责,回来再看到这群孩子,我就有点心颤,60个都是学校的好学生,只有两到三个实习完就可以来这里上班了,人生的第一步,就可以以这里为开始,其他的五十七八个孩子又得迈向人山人海的招聘会,又得一次次的面试打印简历,突然心里觉得很压抑。

第二天,就是给他们安排部门了。哪个单位都一样,有的部门自然是舒服的要命,自然有的累的要死,其实哪个部门也想要跑腿的小孩,但是对我们来说的跑腿,对他们来说也是有好部门,有不好的。如果被安排做大堂经理就要一直站着,挂个横幅,一天在大堂跑来跑去;安排在老总办公室的外边就是接电话,复印个材料;安排到监察部,对不起,跟着去安装提款机和指挥工人安装摄像头吧。因为实习不能安排做窗口从事窗口业务,大多就是内勤,外联,和打杂了。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别看小小实习,斗争就开始了。第二天一早我总共接了四五个电话,也有直接去我办公室的同事,级别高点的有部门老总,低点的有普通同事,开始给我打招呼:把哪个哪个孩子,直接弄他的一亩三分地,无一例外要和我吃饭,哈哈。没办法,只好按照他们的要求把相应的孩子,分到他们的麾下,人数,五个,还有五十个多个,只好采取叫到谁,一个部门一个部门来,一个部门满了,去下一个。这里面除了家里能联系到银行打过招呼的,其他就是随机,也许是运气吧。不过出于人道主义,我定了一个活的规则:一个月后轮岗!

小胖和他爸的故事

时间就这么过着,我偶尔中午吃饭或者在办公楼碰到各个部门的同事,会问一下这些实习生的情况。当然了,什么情况都有,还不至于说捅篓子,但是有喜欢的,有夸的,当然也有抱怨的大学培养的是脑残吗,也有直接骂的,要我把蠢蛋弄到别的部门,给他们换个聪明伶俐的。

然后在这些同事的夸奖、褒扬、抱怨的、还有直接骂大街的当中,我发现了一个规律:

1、农村家庭的孩子普遍不会交流。当处于一个部门的新人的时候,不会去交流,不会去拉近,更谈不上和什么领导拉近关系。虽然不是绝对,但是这个比例超过农村家庭的90%,但是这些孩子有个很大的优点,都很勤快,很少找借口,大体属于那种可以容忍的范围内。

2、受到夸奖的孩子家庭大多是经商家庭的孩子,比较活,在实习的时候,和老员工的互动能力比较强,有的家庭个别突出不差钱的,甚至可以请老员工吃饭,有的还能在解决问题弄出个新点子。属于那种不会让人讨厌的类型,属于收到赞誉最多的一个群体。

3、再就是家里在党政机关做干部的孩子,最大的优点是有礼貌,会说话,不太会唐突,比较有眼力劲儿,个人气质比较好,但是有时候有耍小聪明的时候,因为年龄小,很容易被年长的发现,褒贬不一。

4、家庭知识分子的五六个孩子,这几个孩子无一例外的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不太受实习部门的待见。原因有那么几个:一是没有眼力劲,二是相对自我感觉比较好,但是有时候会因为言语不懂得分清场合,和年龄差别,说出一些比较固执,或者办出让实习部门尴尬的事情。其中印象比较深的一个女孩子,父母是中学老师,人和自我感觉良好,对给安排的跑腿,说三道四,和谁说话也顶着来。弄得实习部门强烈不满,弄得很烦,最后没办法,只好让其检查消防器材,后来因为嫌辛苦,觉得不公平,找我谈话,最后我给的答案:如果不愿意接受,回学校吧。后来每天都迟到,自己就退出实习了,这是第一个自己退出的,也是唯一的一个。

我后来了解到这女孩子毕业后一直留在省会没有回老家,也没找到一份正式工作,好像在去蛋糕店工作了一阵,后来又去摆地摊,在后来就一直考什么研究生。就没有能知道她消息的了。

与这女孩截然相反的是个男孩,个子挺高,小胖子,喜欢笑,整天哈哈的。这家伙当初主动要求干大堂经理,因为姓齐,按照约定俗成就叫做齐小胖吧。

当初我说大堂经理挺累,他还自动要求,说可以减肥、照顾女同学。然后说自己太胖,不适合干细致工作,呵呵,就是这个小家伙告诉了我什么叫做“人熟是个宝”,什么叫永远都笑绝对没错。

小胖家庭条件不错,父母开家居饰品店。当然这小子学习也蛮好,从二级城市来到省会上大学,性格很有意思,他开玩笑,从来不会烦,见谁都笑呵呵的。他后来虽没能留在银行工作,但是因为性格比较活,和银行谁都混得熟,且家庭条件支持下,自己开了家公司,主要是给银行安装提款机。因为这行业是个稀缺行业,一旦坐上了,就很难别人再代替。

一年的时间,小家伙买了房子,结了婚,也是时常给我打电话。因为当时他想做这个,和他爸爸交流了意见,他爸爸专门跑来找我,请我吃饭。就这次吃饭他爸爸教给他,也教给我一个很重要的人生道理:“人熟是个宝”。

他爸吃饭时自然少不了一大堆奉承话,然后喝了点酒,回顾自己没文化又如何干成了个家具城。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小胖的爸爸应该有点思维含量,他告诉我说:小胖学习挺好,是个好孩子,估计想留在银行,家里没有门路,但是既然有条件在银行实习,就让他希望能从银行的下属相关业务中找点什么做,从来没有听说过银行会欠债不还吧。当时这个思路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与其说小胖这孩子不错,还不如说小胖的爸爸真不错。

以下是小胖爸爸给小胖的规划:

小胖进银行实习,他爸爸自然很高兴。当他问爸爸哪个部门的实习好,不了解银行父亲立马就觉得:实习嘛,最重要的是弄个脸熟,去大堂站着吧,这样银行的头头可以经常见到你。这就是胖爸爸的指导,别的部门银行的头头估计不是能天天见着吧。后来因为实习时间长了,小胖也听说最后留下没几个,再次回家和他爸爸聊这个问题,胖爸爸说:我们和银行工作的那些说了算的没有关系,估计也不差我们家的这点礼物钱。老爸没有本事能让你留下,小胖,人活着就这样,各有各的命运,不要在想着留银行了。是不是可以换个思路,银行也是一家单位,也需要和别人合作,小胖你捉摸一下银行有那些外联公司给他提供服务,如果可以,争取找出这么一个。小胖的思维转的很快,接受了他爸爸的意见,从那开始,小胖就开始注意办公文具,什么消防器材,什么摄像头安装,什么纸张销售,等等诸如此类。

最后发现了提款机安装,每装一台的费用不低,但是还是每次都换不同的人,头脑形成了这个思维,告诉他父亲,过了几天他们来到这里,请我和小胖的主管吃饭,又是送礼。把整个事情弄明白的时候,花了20万给小胖开了公司,因为他老爸有家具城的资质,有装修的资质,很快通过小胖找到了主管的副行长,拿着公司,拿着资质,比装一台比原先便宜五百块的价格承包了我们银行的提款机业务。同时因为相互银行的往来,我们也给小胖介绍了合作银行。

因为这层关系,小胖经常来找我,我曾问起小胖怎么那么听他爸爸的话,小胖说其实就是觉得在老家周围邻居亲戚、朋友中老爸算混得很好的,老爸自己没啥文化,但是能领着几十个员工干,有几把刷子,从小认为爸爸挺能行。再就是小胖很喜欢说一句口头禅,就是自知之明。也是胖爸爸经常说的那句咱得有自知之明。

小胖有个好爸爸,能给钱,还能发现商机,能让小胖当个小老板,正是他爸爸说的那句:我生的他,了解他,他挺适合自己干,咱也得有自知之明,进不了银行,就合作呗。人得有自知之名,抓住任何机会,这就是小胖和他爸爸的故事。

周周的工作

周周一个女孩,家就是本地的,母亲在某物价部门担任处级干部。这个女孩子家教不错,穿着打扮很时尚,重要的学过芭蕾舞气质很好,有点那种好女孩的感觉,很有礼貌。我对这个女孩子最大的印象就是:家教一定很好,总是那么不紧不慢。

当消息流传到周周的时候,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孩子不错,只是一个很微不足道的条件,要爸爸或者妈妈很不错才是绝对的硬性条件。实习的第三个月,我接到了行长的电话,大头一把手的电话。告诉我周周表现很好,必须要我把实习说明给她写好,我这时候耍了点小聪明问行长:我对这个女孩子没有什么印象,长头发,短头发,是哪个啊?

行长说了一句,那个样,就是那个周周的女孩子,反正不是长头发,就是短头发,记住把她的实习报告弄好,就行!哈哈,事实上行长也不认识这个女孩子是吧,为什么行长直接打招呼,后来副行长给我说到,周周的妈妈的是物价部门的处长,通过关系找到银监局的某位副局长,这位副局长直接给了行长电话,大头只有点头的分,既然硬性条件够,别的都不重要。

第一个,这是第一个,后来更是听说,这个名额确定后,周周填了工作合同。周周的妈妈和银监局的副局长,我们银行的几位行长,喝了一顿,听清楚是周周签了正式的合同,人家才请客啊,小弟级别太低,这种高级别请客,没小弟啥事。

找工作,好工作,搞定一把手,如果主管部门一把手打招呼,几乎十拿九稳,说不准单位还得巴结你。从此周周去了六楼,分行办公室,主要负责和政府部门的联系工作,当然这里面其决定作用的是什么,大家明白得不能再明白了。周周现在找了个省政府的小伙在谈恋爱,小伙子也是那种家庭,看来前途一片光明。

治国的故事

如果一对父母能把孩子起名治国,那么对孩子的期望一定很大。治国是学校的班长,也是学生会干部,篮球打得很好,皮肤黝黑,很精神勤快。在风控部实习,经常看着抱着一沓沓的资料跑上跑下,风控部权利最大,业务最多。资料,文件自然最多,这点比较累,没完没了的复印文件,没完没了的开会。

风控部几乎是银行工资最高的部门,因为要求的太多,当然饭局最多,部门收到的小礼品也最大。治国家是农村的,从小学习很努力,篮球打得好,在大学里成了一个公众人物,当治国听到实习名额的时候,这个消息是从风控部老总那里听到的,好几次下班的时,看见他在我停车位那里,见了我就打招呼,连着好几天。

我知道他想干什么,有一次我说坐我的车吧,正好经过你们学校,这样不用打车了。那天我老婆去岳母家看孩子,我也没饭局就是想开车转悠一下,就拉上他了。刚开始孩子很拘谨,很拘束。我说在风控部很好吧,好好努力争取留下,那可是银行最夯的部门。

治国接着这个话题开始了他的语言。快到学校,他说大哥到这请你吃饭吧。当时我觉得这孩子挺有意思,一路说了那么多敲边鼓的话,到学校附近说请我吃饭,肯定他盘算着附近的饭店很熟,在经济范围内,可是一想银行一月就给他们800块钱的实习工资,还不知道有这八百家里还给不给生活费。我说我请你吧,等你上班了,再请大哥。就这样开始一场谈话,我说开车不喝酒,让他喝点,刚开始还拘谨,喝了一瓶啤酒后,治国讲起了身世。

治国家是农村的,有个弟弟,父母纯农民,父母对他有很大希望,通过在银行的实习,觉得要是能留下真的再好不过了。这时候我突然心里很压抑,不知道该对他说什么,他还是个孩子,没有经历过几次饭局。我劝他喝了两瓶啤酒后,就给我开始掏大实话,告诉我风控老总告诉其名额的事,说如何如何想留下,说自己上学如何的努力。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这孩子不讨厌,但是总是说自己,还太小,太渴望留下工作。突然有点不忍,但是我能说的只有好好表现。最后我告诉他,你们部门的老总,风控的老总在行里很有分量,他比我管用。自然我只能说一堆空话套话,就在他的诉苦中我把微醉的他送回了学校。

后来治国跑我家里来送礼,一条烟,还有一些土特产,我没有收。而且他也给风控的老总送了一些土特产,老总的老婆嫌不干净给扔了。对于老总来说那是个笑话,但是我知道,治国你在学校也许很优秀,挺努力,但是在这拼家庭的社会,也许已经没这份工作了。因为风控老总觉得这孩子挺傻,送礼送了一些扔货。

这不是一个使劲干别人就说你好,肯为你撑腰的时代。长得很帅,男孩子没用,没有人指导他,没有人告诉他怎么去做,什么事都是自己摸索。也许治国以后会出人头地,但是40岁之前他的命运已经确定了,要让现实碰到头破血流才知道社会的真相,才能磨合好自己……

治国后来没有留下,几经面试找了一份保险公司的工作,很辛苦,逛街时见过一次,看得出感觉挺累。

其实以我觉得治国还是可以,那为什么风控老总不肯为其说句话呢?在一次与风控老总的饭局中我了解到,有一次看见治国把接待用烟,往口袋里塞了两盒,这事让他彻底的否定了治国。后来我让小胖问治国拿烟做什么,小胖给我的答案是治国想回家的时候带给父亲抽,因为中华父亲没抽过几次,我当时的感觉,真是悲凉。

小胖点醒我说治国家不是很好,也没啥坏心,就是想给父亲那点烟抽。我一下明白了,风控老总懒得去明白,也不想了解,这孩子为什么把接待烟装走,但是这个细节让他彻底否定了这个优等生,让其觉得治国讨厌。

治国觉得有那么多中华,父亲抽烟,不经意拿几盒给父亲,让父亲抽一下好烟,本来就是接待的,和偷也压根没有关系。但是就是治国的这份孝心,让治国的形象在他们老总那里大打折扣,让治国没有了机会。我问小胖你拿吗,小胖说自己买不行啊,这种东西作为实习的拿了不好,反正就是不好。

这就是差别,是小胖高尚不会有那想法吗?是小胖家里可以买,不会去做,治国也许也知道拿不好,因为自己只是实习生,但是烟很好,自己买太贵,出于孝心,其原因还是家庭吧。

学校是不会教育你如何为人处事的,即便有思想品德课,老师也只是讲讲空泛的道理而你也未必真听得进去。做人的教育在哪里呢?全在家里呢!每个父母都有自己习惯的一套做人方法,他也习惯性地把这套原则方法传授给孩子,因为觉得这样做是对的,否则他这辈子就不这样做了。可许多普通的父母就没有想到。

总结了一下,家庭优越点的孩子比较不惜财,相对性格也开朗一些。以前我一直的印象是家庭普通的孩子应该更朴实一些,但是通过观察他们,再联系到自己周围,真的,家庭条件差些,大多都是狡黠的,做事心理有很大的计算过程。这个计算过程对父母来讲是好事,比较节省,但是对自己发展,交友,人生态度是一个很大的思维框架,往往会跟随自己的一生。

例如小胖的爸爸的思考方式以及对小胖的教育。自己出了哪些问题要怎样修正。如何有自知的能力。而其他孩子大多遇到问题首先是抱怨,其次再想别的,一般不会思考自己的毛病。

两种思维方式都自成体系。从外表来看你看不出它们直接产生的后果,所以作为孩子特别容易承袭父母的思维方式。我们的青年一旦承袭了一种思维方式往往就决定了一生的定位,而且直至终老也未必能发现自己的思维导致了自己的命运。

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还有很多故事…… 这些孩子我照管了六个月,注意了一年半,觉得他们的群落就是这个社会的一个缩影。人生其实有些规律可循,只是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去选择,自己有没有足够能力去分析自己选择的正确与否,包括楼主自己,经常过了几年后,才发现原来当初就是个小傻瓜。在没有家庭以及家族的助理完全靠自己选择,除非是上天青睐的那种人,要不然大多都得让自己错误的思维框架给摔个满头包,甚至头破血流。

有很多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有很多励志故事。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只能进行一个平凡的人生。生下来,活下去就是生活吧。很多孩子也包括当年的楼主在学校的时候,觉得心比天高,但是到了社会上摔打几年,有发现这个江山真是铁打的。社会不是那么好混的,很重要的一点在即将毕业将要选择进行什么工作的时候,真的需要精心来思虑一段时间,包括我们这些成年的面临跳槽,同样需要认真的去思考。指导这个思考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一定要明白自己的条件,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背景,这里面不能有半点幻想的成分。

楼主觉得人在踏出校门走向社会的时候,真的有必要精心考虑一下的自己的家庭环境,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条件来好好想想自己应该找份什么样的工作,一个人也许一辈子两件事最重要。第一:是去找一份工作,一份待遇较好,有发展前途的工作。所谓好工作,不是说进去养着的工作,是你在里面却是可以学到东西,将来不在这家单位做了,因为在这单位工作学习的经历,能让你很快找到下一份同类型的工作。

第二,是选择一个他或者她结婚。楼主朋友有离婚的好几对,几年来前还恨不能长在一块,有最近闹离婚的,相爱的人几乎成了仇人。楼主的看法是感情世界是一个纯粹的想象世界,那里没有性价比,没有安全,只有各种生活物品的价格。无论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你一定记住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因为工作不会抛弃你,不会嫌弃你。在婚姻里安全感和舒适感是你需要提供给对方的,然后从对方那里在获取安全感和舒适感,婚姻的基础是爱情,但是物质是基础中的基础。

分析背后的原因

小胖在同龄人中我是最看好的,为什么?因为小胖的爸爸。小胖虽然没留在银行,尽管他也很想进来清闲的工作,但小胖爸爸的教育给了小胖一个不用忧心的物质环境,所以每天都嘻嘻哈哈的。有的孩子为什么开朗,有的孩子为什么沉默寡言,你能指望一个家长整天抱怨钱不够花,整天说大学的生活费太贵了,整天挣钱不容易,这样苦口婆心压力下的孩子,内心很阳光,内心很灿烂,不可能吧。

因为物质条件的丰盈,或者说从没有因为正常的生活消费而受到父母关于钱财的压力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开朗,相反如果家长以为的念叨,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抱怨什么也贵的时候,我很荣幸的告诉这位家长,您在把您的无能贯穿到孩子骨髓里。

治国表现很好,为什么做了六个月的部门领导,到了最后都不肯为其说一句推荐的话,因为送的礼物是扔货吗?我想不是,是治国看重小利,要命在那两盒烟上。本身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只是争夺小利会损害人际关系,让周围的人对你有看法。

而人际关系受到损害势必会影响你在重大利益上的得失。这样一进一出,最后就不划算了。所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烟本身小事情,因为部门领导把治国归类为了:爱占小便宜。我深层的考虑过这个问题,治国为什么会拿烟,为什么小东、小胖不会去拿? 因为在治国的脑海里“中华烟”是好的东西,是家里不会买的,放在那里有很多,而父亲没吸过几次,动手拿了,归根结底还是家庭贫困的原因。

从品德上讲不见得小胖,或者小东,就比治国高尚,为何他们不会随手拿烟?也许中华在他们眼里不是什么很想要的东西,小东的爸爸是副厅级干部,估计吸烟都比中华好,而小胖家里开着家具城,经常请客送礼。他们潜意识思维,这烟家里可以随便买,所以小东和小胖不会去拿。

问题的深层原因不是什么品质,是内心看待烟凸显的心理价值,治国被看见了拿烟被归类,其实深层次还是家庭能够提供给孩子看待物品心理价值的问题;治国这孩子不傻,懂礼节,知道送礼,为什么送的礼物被扔了?原因还是心理价值,治国的心理价值觉得物品不错,觉得礼物很好,但这样的心理价值,用他们部门老总来衡量就属于可以扔掉的那类。

同样是请客,周周可以请到行长吃饭,因为周周背后的价值是做省级单位的处长。这些治国你是那么没法去比较的,也许你现在也不明白。你的心理价值还是父母农村的接人待物处世技巧,这些因为你的年龄,阅历没有办法。如果父母没有能力指导,其结果就是一头一头的包。孩子真的没有错,但社会没那么简单,现实的很。在同龄孩子中单纯的比较孩子,治国很好,但是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现实。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