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经误会最深的一个历史人物是谁?”——人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他

“你曾经误会最深的一个历史人物是谁?”——人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他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正是生活的重压,让我更真切的理解了他,他的毕生都在为人人有尊严的生活而奋斗。

  问答网站“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你曾经误会最深的一个历史人物是谁?”

  截至目前,这个话题有7126个关注者,12139825人次浏览,1023个回答,此外,还有58个回答因某些不可描述的原因被折叠。

640-(2).jpg

  作为一个历史类的话题,与当前热点没有太多关联,近9个月来关注度持续走高,实属难得。

  更加令人意外的是,90%以上的答案都指向了同一个人,堪称大型”拨乱反正“现场,以致于“知乎”站方不得不用官方账号“盐选科普”的回答来冲淡其影响。毋庸置疑,这个人就是——毛主席。

  其中一个高赞1.7万的回答是这么说的:“没有艰苦奋斗,不付出巨大代价,一穷二白的中国能有经济腾飞的基础?能有你们今天的风景这边独好?““物质不灭,不过粉碎,身死四十年,思想历久却更放光芒!”

  除了对毛主席丰功伟绩和伟大品格的确认,更多的人或深或浅,如实地写下了自己的心路。

640.jpg

  这些心路大体上有如下的共同点:年幼的时候,受教科书影响和身边长辈影响,一方面觉得他拥有超乎常人的智慧和功绩,另一方面又觉得他犯下了滔天的错误;在叛逆的青年时期,狂妄地认为他都错了,是他耽误了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走入社会后,在现实的泥潭中苦苦挣扎,才发现他原来一直都在我们前面,指引我们前进的路。

  笔者亦然。

  作为一个西南边疆农村出身的80后,从小接受教育充满了矛盾。

  由于重重大山的阻挡,东南沿海吹来的变革之风很晚才到达笔者的家乡,因此,在笔者小时候接受的教育中,还有比较多正统的英雄主义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农村虽然早就分田到户了,由于特色农业的需要,直至2000年前后,生产队还有一些集体经济时代的遗风,承担着较多的协调作用。

  当然,有钱就是爷的风气也悄然侵染着这里的一切。

  类似的矛盾,对于当时的孩子而言,最头疼的就是历史教育了。

  与后来的淡化历史不同,当时的历史教科书,对新中国前三十年、尤其最后十年的历史简直是浓墨重彩,并将其描绘的一团漆黑。恰巧,笔者的老师多为50后、60后,历史变革的时期他们或刚好成年、或尚处懵懂,世界观尚未定型的他们,在接连的强烈冲击下(全面否定他们青年时代世界观的根基、美国被竖为世界灯塔、苏联解体),他们的世界观大多都经历了一轮打碎重建。

  因此,当他们讲述那个时代时,一方面充满了对昂扬向上的青春的缅怀及对毛主席的无比尊敬;另一方面,按当时主流的讲法,甚至引用了许多地摊文学里子虚乌有、乌七八糟的材料,说他耽误了中国的发展,否则,我们肯定会比现在好很多。

  这种现身说法,比教科书的作用来的更为猛烈和直接。如此的割裂,强烈的冲突,令笔者的心里充满了疑惑。

  现实中,食品公司的二舅和煤炭厂的舅妈先后下岗,那是家里亲戚中唯一的工人家庭;此后不久,村里因为征地拆迁的事,还引发了规模性地群-体-性-事件。

  这对于开眼看世界的笔者而言,刺激不可谓不大,因此,笔者也渐渐信了那时主流的说法——跟着美国走的都富了。不信?那就看看隔壁的台湾。

  就这样,笔者把现实和历史中的一切问题产生的根源都归到了他头上,似乎只要历史上没有他,那一切就都好办了。笔者和同学讨论到极端之处,自然就会觉得要是常凯申还在,那一切就都好办了。

  可是,另笔者奇怪的是,当年推荐工农兵子弟上大学,父亲被公社干部的孩子给顶了,但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父亲都没说过他一句坏话;村里一位高小毕业的长辈,58年时参加过山那边、几百公里外修建大型水库的会战,说起那时候,他总是充满了自豪和感慨。

  再后来,笔者有幸进入一所与国防工业密切相关的高校学习。

  这时,我才知道,国防工业之所以几十年迟迟得不到发展,正是丢掉了他定下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路线,典型的如折翼的“运十”;在对外关系上,我们处处被动,正是因为我们总想着和最富的那一国做夫妻,忘掉了“第三世界”的穷哥们。

  在和同学们在广袤的农村调研的时候,笔者才发现,自他走后,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艰难求生,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在抓大放小、国企改制、工人下岗的大潮中,在新老工人一次次的讲述中,新中国工业发展史的脉络在笔者心中逐渐清晰起来——正是一个公有制为基础,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干群相对平等的制度,才有了工人作为主人翁的能动作用,才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飞速地将中国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在经历了徘徊、犹疑之后 ,他毕生所信任的工农群众,依然信任、爱戴他。

  ……

  现实的强烈冲击,笔者才慢慢理解了他晚年的忧思,才明了他在做白内障手术的时候,读到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为什么会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他晚年的忧思,不幸成为了现实。正如电影《让子弹飞》演绎的,昔日的战友们去上海的花花世界“享受”生活,”上海就是浦东,浦东就是上海“,只剩张麻子一人孤独的背影。

640.webp-(2).jpg

  但,正如B站上被刷屏的弹幕,在现实的教育下,不光80后、越来越多的90后乃至00后都在觉醒:“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缘何怀念张麻子,只因四郎又重来”,“你们不要指望我回来,你们就是我”。

  真正能够教育人的唯有现实,被颠倒的历史终将回归它的本来面目。

  今年以来,中国能在全球性的疫病大流行中很快扭转局面,正是得益于他留下的公有制的医疗体系、为人民服务的政-体、人民的子弟兵、全民参与的卫生运动、普遍的教育和科普、中西医的有效结合、有效的批评和纠错机制……那些似乎已经消失的,突然之间全都被激发出来,强有力地保障着人民的健康。

  最近,成渝钒钛强行要求员工签订自愿者奋斗协议、西贝也715为荣(每周工作7天每天15小时)、某996始作俑者的企业强行解职孕产妇还倒打一耙等一系列漠视工农的事件一件接一件。正如一位网友所言,正是生活的重压,让我更真切的理解了他,他的毕生都在为人人有尊严的生活而奋斗。

640.webp-(4).jpg

  在风云诡谲的国际问题上,近来人们频频提起的是,“丢掉幻想”、“不怕鬼就没有鬼了”。

  三年前,b站上的弹幕满屏都是“马爸爸”,去年抛出“996福报论”的马云在b站的宣传直接被骂得紧急下架,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是谁创造了这个世界”,最经典的回答是“吸血鬼不怕十字架,只怕镰刀斧头”。

640.webp-(4).jpg

  人们渐渐明白了,如果没有他,福报会加倍到来,后浪会更加奔涌。因为他来过,特别是他晚年的奋力一搏,给某些人的头上永远地悬了一把利剑。

  此外,知乎上,还有一个被和谐的话题:“古往今来,谁是中国最伟大的人?”

  另一个更热的类似话题是:“就中国而言,近代到今最伟大的人是谁?”

640-(1).jpg

  几个问题的答案,几乎全是他。

  经历了否定之否定,人们才真正认识到他的伟大所在。

  的确,他永远地离开我们已经有44周年了,这个让他割舍不下、忧心忡忡的世界,依然没有超出他的预判。因此,他指向的并不是过去,而是未来。

  他并不孤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理解他、学习他,亲切地称他为“教员”。

  原来,他从未走远,一直都在。

640.webp-(5).jpg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