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太:人类文明通观 宇太 · 2011-01-27 · 来源:宇太博客

宇太:人类文明通观 宇太 · 2011-01-27 · 来源:宇太博客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我曾讲过,世上的事儿,大多都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这应该是中国文化先祖悟到的哲学基础原理,所以,很久以来就又多了一个看事物的习惯,就是在对立统一规律以外,也常用三维结构看世界万物,这个习惯无疑是启蒙于老子,但形成于八五年去厦门大学参加文学批评方法论的学习,与林兴宅先生传播贝塔朗菲的系统论、孙绍振先生传播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等等,很有关系,近期旅居美国的华裔学者梁应权先生,在与我通信的过程中,也坚持这样的方法论。我以为,用一分为三的视点观察事物,只是多了一个视点,对我们认识世界有益无害,不能简单认为就是反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否定一分为二的对立统一规律。人类不应该,也没有任何理由用既定真理,阻止或扼制任何心智方面的探索与发现。学者的人生本质过程,就应该是不断探索的过程。但必须清醒,一分为二的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具有真理性,不能因为探索,就抛弃这个基础性真理,如果那样,其探索就成了空中楼阁了。在我看来,事物本质与方法有所不同,方法对于揭示事物本质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里面的一分为二,即对立统一规律,中国古典哲学里面的阴阳辩证法,对于揭示事物本质,有任何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根本性作用。

“三”是哪里来的?是“二”生出来的,“二”是什么?是“阴阳”,是对立统一规律,所以,一分为三,一分为多,都只不过是从“阴阳”或者对立统一规律中,演变出来的,发展出来的,作为一种外相,三维结构的确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诸如左中右、好中差、上中下、大中小,但他仍然只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其中的一个显像,仍然源于“二”,没有左右、好差、上下、大小,哪儿来的“中”?决定事物性质根本变化的,不可能是三,还是“二”,阴阳的此消彼长,量变导致质变,才能改变事物本质,这是个哲学基本原理,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只是事物的演变过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外相。但总体事物的根本性宏观巨变,则必须经过否定之否的的大周期循环过程,任何事物发展到极限,必然回归,叫做物极必反,返程路线就是“三归二,二归一,一归道”,事物经过否定之否定的大周期性循环过程以后,才会产生巨变。比如人类社会,原始社会实际上是最好的社会形态,无阶级、无国家、无剥削、无压迫,人们都象自由飞翔的鸟儿,自由觅食,比如,位于瑞典、挪威、芬兰、俄罗斯北部的拉普兰,四分之三属于北极圈内,有八个月的冬季,那里的人民宁静祥和,毫无争斗,所有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都是相亲相爱,主要以养鹿为生计,至今过着以父系为氏族的原始民主生活,虽没有现代化的喧嚣,但却显示了共产主义一般的迷人生态。但由于太落后、太原始、太低级,还不能算是人类理想境界。原始社会的裂变,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产品的剩余,诱发了私欲的出现,有人开始从中占有,为了将其占有合法化、制度化,人类在进化中就出现了阶级和国家,阶级斗争就开始成为人类政治生活的主旋律,奴隶与奴隶主的斗争、农民与封建地主的斗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社会发展无论是发展到“三”也好,发展到“万物”也好,都只是形式外相,本质始终是“二”,即两个阶级的阶级的斗争,这才是社会发展本质,由此才能改变社会的性质,否定之否定的周期性循环原理,必定要使社会发展物极必反,变为“万物归三,三归二,二归一”的逆向过程,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原点上去,这个原点即原始社会,不过,这个原始社会,已经不是原来的原始社会,而是人类经过否定之否定之后,升华了的原始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也是老子、庄子两千多年前,就向往的社会。而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文器,是宗教信仰里面的博爱,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武器,则是马恩列毛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文器只能起辅助作用,武器才能解决实际问题。看问题的方式方法,可以千变万化,但改变社会,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主席讲的,阶级斗争,一抓就灵;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无论怎么出现多极化,最终还是要两级一决雌雄,终定一统。

诸如,如果我们用三维结构看地球,除了南极、北极两级,中间又耸起了珠穆朗玛,直插云霄,可以认为又出现了一级,从而组成了地球上的地理三极,是啊,有谁敢说,珠穆朗玛在南北两极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毫无存在的意义呢?这地球上的三极,又是与大海、陆地、沙漠、山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由地展示了地球的绚丽多姿,包容和统一。但谁也不能否定,你三级也好,多级也罢,决定于地球日期变化与冷暖变化的,还是经纬线。可见,子午线与变更线的对立统一,南极与北极的对立与统一,仍有他独特的地位,因为他起着决定性质的作用。搞日期气候变化的,光懂地球上的三维结构乃至多维结构显然不行,必须要抓住经纬度这个纲,否则,判断就离开了根本。
当今地球人类文明,从外相上看仍是多级的,与政治、经济和文化也是同道发展的,通常说的所谓文明三极,是指欧美文明、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后两者,被文化冲突者认为是对前者的挑战。从经济角度看,通常说的所谓文明三极,是指欧、美、中。以目前综合力量看,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非洲文明显然都处于弱势,其中欧洲文明、美国文明、中华文明,处于强势地位,似乎构成了世界文明的强势三极,三者在互相碰撞中,会导向哪里?这决定着人类未来社会的走向。

欧洲文明是从古希腊神话、苏格拉底、柏拉图开始的,历经伽利略、牛顿、达尔文和马恩列斯走到了今天,期间接受了以色列犹太人耶稣基督,使科学、哲学和神学逐步融合在一起。他们率先实现了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在暴力、战争与和平中,开创了人类新的历史,目前欧洲文明由过去的强大,似乎在走向败落。

美国文明属于新近崛起的人类新潮文明,不过几百年的事,从华盛顿、亚当斯和杰弗逊开始,历经林肯、罗斯福、杜鲁门和肯尼迪等,他们继承和发扬了耶稣基督的自由和创造精神,也从地理和历史的机遇中收获了巨大红利,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他们都是从中渔利的,这个由世界移民组成的美利坚合众国,以最短的时间,一跃成为世界最强国,至今仍巍然屹立,成为人类最强势文明,但这个最强势文明也在败落,他一直想独立解决世界问题,但至今越发不能独立解决。冲突论指导了几届美国总统,结果是大家都看到的,此路是行不通的。显然,美国必须改变。事实上,美国的确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能够长盛不衰。美国文明实际上是伴随经济掠夺、战争压服、霸权维护三个要素走过来的,我们看一看具体情况,就可以大致看出美国的下滑趋势,从经济方面看,美国于1776年建国,经过118年的奋斗,在1894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初期达到顶峰,一度超过50%。随着苏联、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复苏,美国GDP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逐年下降。70年代后跌破30%,从1970年的31.33%逐年下降到1980年的23.41%。由于里根政府的努力和苏联经济恶化,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980年开始逐年回升,在1985年达到32.32%。美国为了遏制日本,迫使日元大幅升值,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985年又开始逐年下降,在1995年降为24.68%。里根政府在80年代大力发展高科技的效果在90年代中期开始显露。美国对日本的遏制获得巨大成功,日本经济陷入困境。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995年又开始逐年回升,在2001年达到31.80%。由于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等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后来的伊拉克战争的拖累和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2001年又开始逐年下降,在2008年降为18.29%。2001年之后,美国经济不可能再次占到世界经济的30%以上。2008年欧盟的GDP为18.93万亿美元,占全球生产总值的24.16%,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总和。2008年日本、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五国的经济总量与美国相当。世界经济的三分格局已经形成:欧盟的GDP超过美国,日本、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五国的GDP与美国相当。由于金砖四国(中俄印巴)增长强劲,日本和金砖四国的GDP之和在2012年之前就会超过美国。在“欧盟-中俄印巴日-美国”三分格局下,美国经济再次占到世界经济的30%以上的可能性为零。美国曾经成功地遏制了日本的发展,但是美国没有能力同时遏制欧盟和中俄印巴日的同时发展。从战争方面看,在1798年到2008年的210年中,美国为解决冲突共动用武力240次,平均每年1.14次。在1945年到1991年的46年冷战期间,美国对外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共125次,平均每年2.7次。从1983年到2003年的20年间对外较大规模的军事侵略10次,平均两年进行1次侵略行动。从1999年3月24日到2003年3月21日的4年间发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共3次战争,平均每16个月发动1次战争。从霸权维护方面看,1945年到1950年期间是美国相对于世界各国实力最强的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除美国外的世界各大国筋疲力尽,而且在1945年7月16日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期间,美国还拥有核垄断优势。但以后,美国的核垄断已经被打破,在多国都拥有核武器的情况下,使得美国不能不产生许多忧虑,对他国的霸道不可能不控制在一定的度上,近年美国的潜在危机,尤其是经济危机,会深层次的影响美国全球战略政策,除非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再次转嫁危机,再次大发战争财,否则美国经济再次占到世界经济的30%以上的可能性,只能为零。许多人,包括曾经的我,对美国文明曾抱有很大希望,但反思一下,靠经济掠夺、战争压服、霸权维护这三要素维持的文明,究竟能走多远?他能给人类文明带来什麽有益影响?

再看看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有着最悠久和最丰厚的历史,它开始于神话故事的神农、女娲和盘古开天辟地,经历了传说中的五帝,夏、商、周,合纵连横的春秋战国,先秦诸子百家,汉魏六朝,乃至唐宋元明,在整个世界范围的文明里,他一直是显示优势文明的,到了清朝中后期,才显出衰落,使得中华民族经历了最屈辱的历史。受欧美文明孕育的孙中山,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开创了中华民国,受马恩列斯孕育的毛泽东,又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当邓小平号召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时候,人们又开始疯狂追求物质财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大兴瓜分与掠夺之能事,表面看似乎是就范于欧美文明,其实又没有拿来人家的文明本质,只是按私取用获得特权先富,政治上的封建专制并没有得到根除。

我以为,欧美文明与中国文明的本质特征应该是外向与内敛,这从绘画上就可以折射出来,欧洲绘画以画人本身为主,直接扩张人性,中国画则多以画物为主,寄托人的某些情感,扩展到生存态度上,西方人就容易对外扩张,中国人就容易安土自园。近代史以来,中国只有被侵略的历史,从未有过侵略他国的历史,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战争性质也基本都属于窝里斗,多限于民族内部,追求大一统境界。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都属于反侵略性质,都不是为了对外扩张。郑和下西洋,也是为了扩大影响,追求世界和谐与大同,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效果完全不同。所以,早年《河殇》的炮制者所界定的黄河文化与海洋文化,黄色文化与蓝色文化,对东西文明的界定并非毫无道理,错在于用心不好。目前,在欧美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碰撞实践中,明显弹奏出了具有刺激性的音符,欧美的意图,仍然没有抵消通过瓜分削弱中国,来满足他们自己的邪恶意图,而中国却一直力主通过融入和牺牲,尽全力和谐这个世界。

中华文明要走向世界,的确有必要吸收世界文明来养育自己,但如果仍是象吸取古代文明那样,按私欲提取,是不会创造出应有的文明境界的。

可见,人类文明虽然出现多级乃至三级,最终还是要取决于东西文明的角逐。当年的毛泽东是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全面构建中华民族的独立文明,让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今是向西方文明全面接轨,妥协投降,要把文化悠久、独树一帜的东方大族,同化为有色白种人,如此,中国文明就将被弱化并进而消失。从一个民族的永久性生存利益考虑,丢失本民族特色而全部就范于异族文明,注定是战略性失策,因为随时都有可能被当成劣质民族另眼看待。有人试图在地球各地广泛建立孔子学院,来延续中华文化种传,这是根本靠不住的。

各种文明在各自发展中,也曾出现过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的,在公元前800 至200年,是世界各地文明同时发生的 “同轴”时期,亦即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候如果拥有今天的文化交流的方便条件,多有几个苏秦那样的穿针引线人物,谋划人类世界大同与宏观文明和谐,我以为要比现在的人文状态好得多,因为那时的中国,处于强势而至少不是被蚕食的地位。

要坚持地球人类一体,各个文明的确需要碰撞融合,重构适于整个人类通用的文明,但有个硬性前提,那就是,要实现大同,必须拥有毛泽东“环球同此凉热”的理想,而这个理想的实现,必须消灭剥削制度,消灭阶级,消灭国家,惟其如此,才有可能制止狭窄的民族主义和狭窄的爱国主义的滋生,从而才能达到爱人类、爱万物的最高境界。阶级的存在、剥削的存在、压迫的存在,不可能达到人人亲如兄弟姐妹的博爱境界。因此,用阶级观点看问题,用一分为二的对立统一规律看问题,仍然反映着事物的本质,所谓人类文明的融合,无法越过阶级斗争这个门槛儿,不是资产阶级战胜无产阶级,就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不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指望不消灭阶级剥削就寻求人类文明的全面彻底和谐,是不可能达到应有境界的,你能指望资产阶级不剥削无产阶级吗?你能指望无产阶级甘愿被资产阶级剥削吗?所以,还是主席道破了人类文明导向的本质内涵,即“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讲其他的,都不具有本质性质,都带有抹杀阶级矛盾的忽悠性质。只要不消灭阶级压迫,不消灭国家,不进入共产主义,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文明大融合,就是一句空话。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