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租比房租更加凶猛 作者:纸上建筑

寻租比房租更加凶猛 作者:纸上建筑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在多年以前,高校食堂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好吧,保守一点,限于厨师水平,物美不一定,但肯定能保证价廉,绝对比外面市场上的餐饮价格要低一大截,很多学生跑出去吃,主要是为了解馋换口味,而不是为了更便宜。

  而一些厨艺不错又位于市区的高校,则声名远播,除了师生还有社会人士来蹭饭,供不应求,不得不采取饭卡等限制措施。不限制是不合理的,因为很多高校食堂是有国家补贴的,补贴只能专款专用。

  多年以后,后勤改革了,情况变化了,近年来不断曝出高校食堂的乱象,主要是质次价高,还逼着学生就餐,严禁外卖进校,乃至引发商家纠纷、学生抗议。

  如果高校食堂比外卖还贵,那一定是有问题了。在揭开谜底之前,先科普一个餐饮界的常识。

  每一份饭菜,都有其价格,譬如土豆丝10元,小炒肉15元,肉菜比素菜要贵一些,因为肉比菜贵……顾客会从非常朴素的角度来分析其成本构成。然而,在今天,任何一份饭菜中占比最高的成本,既不是食材,也不是人工,而是房租。

  感谢十几年来房地产市场跑步前进,多项调查表明,目前餐饮业房租占比普遍已经超过流水的50%,是绝对的成本大头,无论餐饮业百强,还是街边小店,都是如此。

  所以素菜和肉菜之间的价差,只是心理安慰,饭菜贵与贱主要取决于在哪里吃饭,在好点的大饭店,最便宜的素菜也得好几十,这跟物料成本关系很小。

  多年来,基本食材的价格变化,远比楼市要稳定,面粉、鸡蛋、猪肉、蔬菜等等。而楼市那是一年上一个台阶。近年来传导到房租市场,也是格外凶猛。

  举一个现实的例子,譬如北京这两年整治背街小巷,把原先住宅底层和临建房里的餐饮店全都清理了,然后把菜市场装修后提升为社区服务中心,原先的一部分商户可能会回来,还做同样的生意,但是价格就不同了。最简单譬如卖煎饼、手抓饼的摊子,面还是那些面,人还是那个人,但是去年卖5块,今年卖8块了,这直接提价60%的涨幅,不是别的,就是租金。

  其实卖煎饼的也不想提价,老居民区的承受力是有限的,贵了卖的就少,多简单的道理。他也不是为了多挣钱,能保住过去的赚头就不错了,但是新店面房租涨了,一两平米的小档口租金过万,那是成倍地涨,不提价就赔死,干好了利润大头也得交房租,现在大家都是为房东打工……这就是便民措施的真相。

  高校食堂之所以有价格优势,因为国家有政策,食堂建筑算非经营性资产,是免房租免折旧免管理费的,税收也有优惠,水电气按照居民价格,如果物价上涨,还会发放补贴……这一切措施都是为了保证高校食堂的公益性,规定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从学生食堂盈利。

  历年来文件很多,譬如(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工作的意见 教发[2011]7号)等。所以不要误会高校食堂是市场行为,它是公益性的,是国家让利+补贴的。

  这些优惠措施等于剥离了普通餐饮业最大的一块成本,理论上同等质量的饭菜,市场上绝对做不到比食堂价格更低。如果发生了这种现象,一定有猫腻了。

  后勤社会化改革,被简化为承包转包,然后漏洞就出现了。可能学校对承包商收的承包费不高,但是承包商一转手分租,租金就成了天价。明面上学校不得盈利,但是承包商一盈利,某些人的腰包就鼓了。后勤部门或主管校领导,就可以巧妙地把国家优惠转化为个人补贴。学生嘛,那就喝西北风了。这是一切矛盾纠纷的根源。

  社会化并不全是好事,如今包括中小学供餐,也纷纷抛弃了自营食堂,而转向社会化承包,同样也是乱象丛生,24元的高价午餐,还是烂西红柿。供餐价格更高了,质量却没有底线了。

  规模较小的中小学社会化供餐,可以理解,毕竟巴掌大的校园不好开设食堂。但是高校都有专门的建筑,免费的空间,优惠的政策,到位的补贴,聘些厨师就能做出价廉物美的饭菜,为什么非要社会化改革?是不是麻烦少,油水多?自己干不能盈利,于是借壳牟利?有时候下手太狠,还不许学生用脚投票,冲突纠纷就出现了。

  只有一个结论:寻租比房租更加凶猛。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