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近日,部分高校“本科新生放弃入学资格”话题引发社会关注,包括安徽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均有超百名新生放弃入学。

福州大学招生考试中心网站在9月27日发布了关于2021年放弃入学资格本科学生名单。据校方介绍,2021年共有119名本科学生主动申请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入学相关手续,拟按放弃入学资格处理,现予以公示。

△福州大学招生考试中心网站发布的2021年放弃入学资格本科学生名单

据报道,福州大学的119名放弃入学资格本科学生中, 有五十多位来自港澳台地区,占近半数,其中部分学生与福州大学6月公示的《2021年依据台湾“学测”成绩免试招收台湾学生拟录取名单》 重合。

据了解,福州大学往年也曾公示港澳台本科生放弃入学资格的名单。例如,2020年11月5日公布的《关于2020级港澳台本科生放弃入学资格的名单公示》显示,经学生主动申请,学院上报汇总,截止至2020年11月3日, 共有43名港澳台学生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入学相关手续或主动申请放弃入学资格。

福州大学招生考试中心10月18日上午回复媒体记者:放弃入学资格的港澳台考生放弃入学原因有很多,疫情是一个方面,港澳台地区的考生的学校选择有很多,一个考生可能有几个大陆学校的招录申请。港澳台的招录名额不占据学校的招录名额之中, 所以不存在浪费内地招生名额。大陆内地的考生放弃名额的原因 有的是因为专业问题,有很多是没有联系上。

  【光明时评】

  博士培养与发表论文的关系再度引发关注。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发布新版博士学位授予规定,发表学术论文已不再被列为申请博士学位的硬性指标。今年9月,贵州大学提出在研究生培养中,以“创新性成果”替代原本对于发表学术论文的硬性要求。

  其实,高校取消博士在学期间必须发表学术论文的“硬性毕业指标”,近年来已成风气。比如清华大学在2019年就已经修订博士生培养规则,提出“由各学科制定学术创新成果要求,不再设立学校层面的统一要求,尊重学科特点和差异”“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激励博士生开展原创性、前沿性、跨学科研究”。此后,许多高校相继通过了博士生科研发表论文的新规,总体方向都是废除硬性的论文数量要求,强调多元、创新等价值理念。无疑,这些举措,都是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的具体体现。

  也有人担心,取消论文发表硬性要求,会不会对博士培养的质量产生影响,因为目前毕竟学术型博士还是较多,博士培养投入较大,培养时间较长,其整体质量关系到国家的科研、学术和思想水平,如果在博士培养的质量评价环节出点问题,影响将是巨大的。这种担心也可以说不无道理。但是克服“五唯”,并不是要取消分数、升学、文凭、论文和帽子,而是要科学、合理、综合、正向、有效地发挥评价内容和方法的作用,用更好的评价体系提升博士教育质量。

  其中,就取消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硬杠杠来说,高校不唯论文,博士培养不唯论文,不是说不要论文了,而是说要突出质量,突出对于博士培养的学术相关性,破除唯论文数量论,破除为数量而浅尝辄止的功利主义,回到博士培养是精深学术研究,培养博雅人才、“国之大者”之情怀的正道上来。

  博士培养不唯论文,更不是说不写论文了,而是要聚焦到学位论文上来,要把主要的写作和思考,围绕和服务于把学位论文写好。博士生要立志于“打一口深井”,这“一口深井”,首先就应该是有创新、有创见、有深度的学位论文。只有挖掘出这样的“一口深井”,挖掘者才能真正提升并承载、呈现自己的原创思考能力、独立科研能力、知识汇通能力和学术规范习惯,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地都普遍用博士学位论文来评价博士真正学力的原因。事实上,这样“一口深井”,往往是后续研究生涯的源头活水,类似的案例世界教育史上不胜枚举。

  所以说,博士培养不唯论文,是对博士培养的返璞归真,是对教育评价的拨乱反正,对于博士生本人和博士培养来说,不是要求降低了,而是提高了。这样也可以把博士培养的评价权,真正交还教育者和同行专家,而不仅仅是期刊编辑。高校也可以由此加强立德树人任务,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把博士培养和评价改革融合起来,提升国家的创新、学术和思想水平。

  (作者:肖罗,系教育研究者)

10月10日早间,教师热再度引发关注,“中学教师面试一半是博士”迅速蹿升到新浪微博热搜第一。 

据“央视网快看”微博,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的硕士研究生缑晓雪上周五参加了一个深圳的“四大校”(即深圳最好的四所中学之一)的教师岗面试,她称, 生物学进入面试的有7个人,7人中有4个人都是博士。她听在场面试的人说, 化学那边应聘的全都是博士

中学教师面试一半是博士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秋季招聘的旺季。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就业市场上,教师相关岗位的竞争可谓异常激烈。

据央视财经,缑晓雪是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的硕士研究生。为了准备今年的秋招,今年暑假缑晓雪都没有回家。

缑晓雪表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我上周周五去了一个深圳的“四大校”,是深圳最好的四所中学学校之一,生物学进入最后面试的有七个人,七人中有四个人都是博士。我听在场面试的人说,化学那边全都是博士。

缑晓雪说,除了应届生, 不少原本是教培机构的从业人员,也加入到今年竞争教师相关岗位的大军当中。这让原本激烈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学校最后招聘了4个人里边是三个博士。”缑晓雪表示。

此前已有大量名校硕士、博士

涌入教师队伍

近几年,大量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博士、硕士毕业生涌入教师队伍。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深圳中学介绍,2020年共有66名毕业于世界顶尖学府的新教师加盟。据悉, 所有新教师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及博士(后)占比超过了40%。按新教师的毕业院校来分,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毕业生占据了一半的比例。另一个新的趋势是,名单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海外名校的毕业生。

深圳中学被称为深圳“四大名校”之一,早在2019年,其公布的拟招聘35名教师名单就显示,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有20人,还有1人毕业于哈佛大学,其中32人是硕士或博士研究生,3人是博士(后)。

这大致可以被视为名校毕业生大规模进入深圳中小学教育的一个开端。在2019年的深圳龙华区公办中小学教师招聘中,最终来自全球62所院校的491名青年脱颖而出入围体检,其中包含了76名清华北大学子。

2019年10月,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发布2020届毕业生拟聘名单,20个录取者中,有19人毕业自清华、北大。

据金羊网,今年5月,广州25所中小学公开招聘编制内教师, 88%的学校只招收硕士或博士研究生。9月新学期,广东实验中学入职的26名新教师中,14位来自清北,其中有7位北大博士、6位北大硕士、1位清华硕士;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入职的40名教师中,有9人是来自北大、清华、香港中文大学、维多利亚大学等学府的博士及博士后。目前,广州市执信中学教师队伍中有博士9人、硕士128人,占教师总数的近43%。

纵观近年来广州教师招聘,伴随着学位增加、教师待遇的提升,大规模、高层次的教师招聘正成为常态。广州市第一中学校长胡革新表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有好老师才会有好教育,未来三年,一中期待博士、硕士分别占教师总数的10%、50%以上。

可以预见,未来,在广州中小学校的讲台上,将有越来越多的 " 学霸 " 老师。

待遇提升引发“教师热”

今年已有近200万人获教师资格证

据央视财经,教师岗位之所以吸引了众多高学历、名校生的青睐,主要源于近年来教师待遇的提升。

在北京一场招聘会上,来自重庆市沙坪坝区的16所大、中、小学校为了吸引人才,给出了不少优厚待遇, 比如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安家费,提供人才公寓,为配偶解决工作,为子女解决入学、入托等问题。

重庆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王亚洲表示:“特别是对我们学校的优势学科,我们希望能够引进一些高精尖的人才。”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经有2846个区县的预算安排,实现了 “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这让“从教热”持续升温。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深圳龙华区曾在2019年的招聘消息中称: 年薪本科生26万+,研究生28万+,五险一金,全日制博士奖励20万,优秀毕业生奖励3-8万,优先申请人才住房、长租公寓。全年带薪休假165天+。

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王一新表示,调查来看,教师类的岗位是位列年轻人理想职业的前10位,疫情后求稳的心态也促发了大家往教师岗位的流向,从我们平台上看,有40%的用户都表示, 在疫情后求职,比起高薪,更愿意追求稳定。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 今年共有191万人通过认定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较去年增长28.7%。对此,专家提醒, 从业不能盲目跟风,还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网快看微博、央视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金羊网、公开资料等

原标题《热搜第一!中学教师面试一半是博士,啥原因?“教师热”升温,教培从业人员也来竞争了...》

今年就业市场上,教师相关岗位的竞争十分激烈。有应聘者表示,自己参加的中学教师招聘,生物学进入面试的7人中有4个人都是博士。而最后学校招聘了4个人,里边3个是博士。

清北牛剑等名校毕业生或博士到中小学去任职是一个好现象,这是因为中小学教育是一个为国家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奠基的复杂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亟待挖掘发现的巨大智力宝库,需要有更多更优秀的人去参与,值得高学历的优秀青年去探索,去发现。不管是一般大学毕业的博士,还是名牌学校的博士到中小学去,社会都应该持欢迎态度,这不是一种大材小用,有观点认为,博士去中小学任职是中小学高攀或博士毕业生低就,这是一种偏见。中小学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关键阶段,是青少年可塑性最强的发展阶段,中小学怎样更好地为人才成长奠基,怎样去发现和发展学生的禀赋,怎样帮助青少年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还有许多值得探究的领域,是值得所有热心青少年教育培养的人奉献的地方。

博士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任教,总的来说影响积极。其一,这说明中小学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在不断上升,所以能够解释为什么高学历的人愿意到这里去就业,他们的到来将为中小学带来一些清新的空气,比如他们的学习能力更强,自身的经历和眼界可以对中小学生有积极的影响。其二,个例虽然表现了有许多硕博高学历人才加入中小学教师队伍,但从平均数上看,以广州为例,中小学教师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还达不到20%,而他们的加入有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近年来,从党中央到基层各级政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希望有更多优秀青年到中小学任职,也希望中小学教师的岗位真正成为受人尊敬,令人羡慕的岗位。所以高学历人才加盟中小学教师队伍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能有更多高学历优秀人才投身基础教育,为国家民族更多优秀的人才成长夯实基础,不正是广大家长、众多用人单位以至全社会所期待的吗?

不过,对这一现象不宜过度解读。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确正在不断提高,教师岗位越来越抢手,这是事实。但还不能说有众多高学历的人才争先恐后地来竞争中小学教师这一岗位。总体而言,现在到中小学校任教的高学历人才数量还不是很多,博士等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任职的学校也基本是发达地区的名牌学校,虽然个例中的数量看起来很显眼,但以此就断定是一个趋势,恐怕为时尚早。

其次,也并不能说这种现象就代表未来教师招聘的趋势,甚至得出广大中小学更青睐综合性大学高学历毕业生的结论。毕竟,教师职业是一个专业技术行业,需要专门的培养和训练方能胜任。国家坚持发展师范教育,坚持办好师范大学,也说明了这一点。

综合性大学博士毕业生进入中小学当老师,也需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并非不需要门槛。目前,一批高学历青年到中小学任教时间尚短,他们能不能适应中小学教师的岗位要求、尤其是胜任班主任工作?他们进入中小学之后和师范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相比,有哪些优势?或者说有哪些短板需要补齐?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现在参与竞争的人越来越多,是一个提示。对于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如果是主动选择师范的,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往前走。因为教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经过4年或者6年、7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训练,这些努力不会白费,师范专业的学生还是会有很强的竞争力,但这不意味着因为专业的原因就天然的具有优势,关键还是看个人的努力程度,不仅包括在师范教育的技能技巧,还包括在所教学科的领域是否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同时,师范大学也要注意到这种现象,不断优化自己的培养方案,提升自己的培养质量,培养学生的一些优势和独特的地方。

希望这些进入中小学的博士们,能够不断地加深对中小学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献出人生智慧的认识,安心工作,不过度着眼于条件待遇等附加的东西,致力于如何去培养更优秀的人才,这样一定会发现这份职业里面的价值。

原标题:复旦回应“实名公告研究生嫖娼被开除”:今后会考虑保护隐私

引发热议后,9月24日下午,复旦大学正式回应“三名研究生嫖娼开除”一事,称校内实名公告属实。当天傍晚,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回应南都记者称,对于网友讨论“实名公告嫖娼人员是否妥当”以及建议“公告保护姓名隐私”,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予以考虑。

据南都稍早前报道,9月23日晚,网传“复旦大学三名研究生因嫖娼开除”的公告显示,9月18日,复旦大学开除该校一名博士研究生和两名硕士研究生的学籍,这三名学生在校外嫖娼,被上海警方行政处罚。

三份网传公告引发广泛关注。

9月24日午间,多名复旦师生向南都记者表示,系上了热搜后才注意到这一告示,“应该是内部通告,悄悄贴出的。”一名任课老师表示。

9月24日16时50分,“三名研究生因校外嫖娼开除”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后,复旦大学官方微博通报称情况属实,系日前根据警方行政处罚决定书,依照《复旦大学学生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给予涉事学生开除学籍处分,并在校内相关单位公告处分决定。

9月24日傍晚,复旦大学一名研究生告诉南都记者,截至当天傍晚,在该校本部保卫处走廊的告示栏可以看到涉事的公告,当天下午,对于师生进出该办公场所,保卫处工作人员会予以问询。此前,复旦大学校办工作人员回应南都记者称,处罚系由校保卫处作出。

一名复旦学生告诉南都记者,被处罚的一名学生事后因不服处罚曾“闹事”。

对于案发近一年后作出该处罚,据复旦的通报解释称,“日前,根据警方行政处罚决定书,依照《复旦大学学生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给予涉事学生开除学籍处分。”通报提到,“深感痛心”、“希望通过这些案例能警示师生,维护学校良好育人环境。”

此事亦引发网友对实名公告嫖娼是否侵犯隐私的讨论。

在校方通报发布后,有网友提议称,“今后这类公告或可以保护姓名隐私”,对此,9月24日傍晚,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回应南都记者称表示赞同,今后工作中会予以考虑。

采写:南都记者 黄驰波

下级分类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