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每日一字

田蕴章教授简介

田蕴章,田荫亭之长子,字存文,蟠逸斋主人。原籍河北省河间县卧佛堂乡河西村。 1945年生於天津,现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书法硕士生导师。幼秉庭训,始攻欧书,聪颖好学,勤勉过人,青年时期便已负书名。后遍临历代名家:二王、孙过 庭、钟绍京、颜真卿、赵孟頫、文徵明、林则徐以及潘龄皋、华世奎、王维贤、陈益椿、戴彬元等近代名家,融会贯通,自成风格,长於楷法,兼精行草,且博通吟 咏,雅好琴棋。曾赴日本、香港、台湾讲学办展,为日《每日新闻》称作“中国之一流书道家”。1989年至1993年期间,曾与胞弟英章于日本横滨、中国北 京、天津联袂举办“田氏兄弟书法展”达十次之多。

近年来,专心於课堂讲授,致力於书学研究,著有《九成宫醴泉铭探源》、《欧楷解 析》、《墨海双帆》、《楷书抱冲斋诗稿》、《诗词书法邮资明信片》等行世,曾於天津电视台录制播放八十集书法讲座,博得盛赞。其作品入选北京荣宝斋《孙子 兵法百家书》、《唐诗百家书》等权威性刊物,楷书作品还被中南海等国家重要部门收藏,成为当代著名书法教育家和当代正统派书家代表人物之一。

现任:日本国艺书道院教授、日本中国书法学院教授、中国书协会员、中国民盟盟员、天津书协评委、理事。天津市政协委员、河北省潘龄皋书法研究会名誉会长。

每日一题:书展形式介绍

书展形式很多,按地域有全国展和地方展,按人数有各人展和多人展,按书体有综合 展和单一书体展,还有国内展和国外展等等。到场书展的人员一般有新闻界、商业界、书法界同仁及领导,当然更少不了政府官员的出席。办书展很费时、费力,也 费不少财力,多半免不了炒作、包装和哄抬,一般多为谋求发展的阶层人士所为。当然也不排除有真正以交流、提高为目的的书展。

每日一字:武

楷书结体第一短横要稍长处戈勾或至少要相交,戈勾要斜度大、弯度小。行书要写好这个“止”字的草写。草书《草诀百韵》中有一句口诀“玉出头,即为武”。

草书中,戈勾常变为一竖笔。

每日一題:现代派书法

“现代派书法”是日本战后五六十年代兴起的一种行为艺术门类,称其为书法极为勉强,它已脱离了书法的真正含义,故称其为行为艺术是较为确切的。它的特点是字数较少常仅有一两个字,书写工具多种多样,但写法已全然不遵书法的法则。后来传入国内,偶见这种形式的作品或展出。

每日一字:髙

楷书结体要掌握横竖的等分间距关系,上面的一点一横要相连,不同于“良”字的一 点一横。行书与楷书相近,只是笔意不同。草书大致有两种写法,其一是“二、而”的草书合起来即是“高”的草书(二在上,而在下,二字的下面一横要长,覆盖 下方),其二是点横连写再加“而”的草书合成。

在草书中,“一点一横”常连写,如“六”字。

每日一题:读书与书法的关系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不读书就无法提高人的学 养、修养和教养。如果你只是学习书法的一些技法,就和打把式卖艺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后者买弄的是刀枪技艺,你卖弄的是笔墨技艺,都是一个玩字。这完全违 背了书法的文化内涵。学书法不读书和读书不写字,一样是不可取的,都应该视为一种不足。多读书,尤其是应多读古典文学、诗词歌赋,古代文学是培养书法的沃 土,对书法具有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从古至今,上到天子下至花子都一样。

数学大家陈省生在学术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在晚年经常说,他的一生只有一件憾事就是没有学好书法,可见他是多么看重书法。大学者胡适自言没有书法天份,他硬是把三百六十万字的书稿用毛笔誊写出来。毛泽东曾非常敬重清代曾国藩的学识,曾国藩的书法水平就很高。

还有个小故事,说是大学者于右任在天津时,由于居所附近环境很差,经常有人随地 小便,他便提笔随意写了几个字“不可随处小便”帖了出去。其手下的卫兵就很喜欢他的字,苦于一直没有机会得到他的墨宝。看到这个字条后便把它收了起来。但 这样的内容是没法挂在室内的,他便找到当地有名的书家,我给你把这几个字裁剪一下,调换一下顺序,变成“小处不可随便”再装裱一下就可以挂起来了。这也许 是个传说,我们在这儿不作探讨。人们常说书家不写俗辞,就是说书法的形式和书法的内容是一致的,不能割裂开来。李白有诗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 包含有书法方面的意义。又有“诗不读书不可为”,我说“书不读书也不可为”。

在对书法的认知和认识上,应该从文化的背景和角度去理解,如果是从艺术的角度去看待书法,就会失去书法的文化实质和内涵,是不准确的。

每日一字:孝

本节学习“孝”字,自古就有“孝顺”、“孝敬”和“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孝”字是个常用字。

楷书结体要注意横向的几个等分。第三笔和第四笔要长,第四笔的一撇是主笔。子字 旁要探过一撇去。行书有两种写法,三四笔直接转折下来,子字旁与一撇相交、相连都行。草书与“者”字不同,“孝”,“老”的草书写法大致相近,但“孝”字 的一撇笔可作向式和背式处理均可,贺知章曾写过一本《孝经》字帖。

另外,“章”字,人们常说“立早章”,应该叫“音十章”。因为在古代的音乐中,十章为一篇,这是个音乐常识。

每日一题:诗词与书法

读书与写字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字写得好看是书法的功能之一,更为重要的是要很好的表现传达文字的内容。诗词歌赋是高雅的文字形式,这一形式再用书法表达出来,两者相得益彰,就更为美妙。若能写得一手好诗,又写得一手好字,正是文人墨客高雅之所在。

写字不易,读书更难,非下苦功夫不可为,往往是“通汇之季,人数俱老”。

每日一字:自

楷书一撇一竖一横折的交汇处不可封死,撇笔不出左竖,横折自撇笔中间起笔。上下间距要均等。字形宜窄不宜宽,太宽则显臃肿,太窄则显嶙峋。行书亦然。草书下方不可多绕一个弯。

每日一題:书法中的求变问题

以前我们谈过书法中风格的问题,今天谈一谈书法中求变的问题。书法这一称谓很准确,它准确地表达了依法书写的这一概念的核心与内涵,如若不然就不能称其为书法。

各种书体有各自的书写法则,楷书到了唐代,达到了最高顶峰,楷行草是一个体系, 所遵循的就是这个体系的法则。不管是何种风格如何变化,都必须以遵循法则为前提,否则失去法则,也就不成其为书法。清代书法理论家???说过一句话“有意 变化和有意整齐,都是一方死法”讲得很准,就是说变化与整齐应一任天然,切忌人为。强调过了,就不可取。

比如毛泽东有一首卜算子咏梅的诗词,里面有好几个“春”字,有人就用不同的异体字来写不同的“春”字,实际上是一种无知与肤浅浮浅的表现。这样就走向了歧途,陷入了沟渠当中。

以前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如果一味的刻意追求变化,十一个宝盖写成十一种写法,只能使人生厌、让人不爽。

早在唐代有人就对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之”字大做文章,说什么二十几个之字, 就有二十几种写法。现在有人一直也还这样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书法界曾有一场有郭沫若掀起的《兰亭论辩》,启功先生曾写有一篇文章,它上面 说,、、、、、、、、、、、、、、、实际上,大致也就楷行草三种写法,只是大同小异而已。强调过了,就显得神秘、神化,也会造成混乱。

每日一字:安

“安”字在唐代包括唐代以前是一种写法,在唐代以后到明清就成了现在简化字的这种写法。这也是“安”字规范的写法。在碑帖中,多用秃宝盖加一女字的写法。楷书结体要求,横向大致为两分,上部宝盖宜小,老人们常说“要得安字好,必须宝盖小”。底部要平,反捺宜稍长。宝盖的左点宜斜,横勾宜斜向下,清代黄子元论述横勾说“如鸟视胸”。行书有楷书的基础就不是问题。女字写好了,安字就没问题。女字的草书有两种 写法,一种斜竖是向式的另一种是背式的。《草诀百韵歌》里说“宀(读作mian,一声)头无左畔”。每一个偏旁部首都是一个字,都有各自的读音。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